學了德文剛好兩年,明年夏天開始我有另一個大計,只好停學德文。忽然就想到不如考個試總結這兩年所學,順便透過準備考試增強詞彙,鞏固文法。
我的同班德文同學大多學了三、四年,他們暫時講得比我好,不過我覺得可以透過增加詞彙和句式,閒時多看有德文字幕的德文電視劇來增強說話內容。說話是output,聽看是input,我覺得要改善output的第一步是大量好的input。
以下是我的準備:書、考試書、電腦、可擦筆、淡色highlighter、大堆零食、計劃表。別看我的計劃表這麼簡陋,很好用的。首先我把要複習的詞彙、文法的範圍各自按我的需要排序,並合理地分成40日的份量。每天一個詞彙章節、一個文法章節,難的拆開,易的合併,所以我的文法書和詞彙書都有各自標示1至40,至於計劃表上1至40的旁邊,就用可擦筆寫著一個建議的日期,方便調整。計畫的目的是讓人提高效率,越讀越起勁,不是讓人經常因為behind schedule而感到壓力。
24小時不睡覺也看不完的德國電視節目:
https://www.zdf.de/
https://www.ardmediathek.de/ard/
兒童新聞(成人新聞太悶,而且詞彙暫時遠超出我的水平 😅):
https://www.zdf.de/kinder/logo
一個偶然發現的YouTube channel,德國長大的亞裔媽媽是youtuber,紀錄了她和德國丈夫還有他們三個大約3、5、8歲小孩的互動:https://www.youtube.com/user/Mamiseelen
一個月前我只能聽懂她和三歲、五歲女兒的對話,後來到八歲兒子也能聽懂,現在藉助圖像就能明白大約80%,只是她和丈夫的對話仍然很難。雖然我不明白為何會有人會有興趣把大量自己的生活對話直接放上網,但不同情境裡的真實互動對學德文這件事很有幫助。
我想,無論學甚麼語言,現在的語境都是最好。Authentic language可以順手沾來,知識不再侷限在課室裡,學習對象不只是授課老師。
20年前被發現資優。 試過考第一,又試過考第尾; 試過GPA有4.0,又試過公開試不合格; 試過3個月自修本來要讀1200小時的課程,又試過4年先完成本來3年的課程。 資優其實只是某些領域上有些少著數,偶爾有其他人意想不到的靈感。 我也要努力,也會失敗。 機緣巧合之下當了老師, 過去的經驗令我對異常醒目的學生有些了解, 也會對常常失敗的學生多些體諒。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中文
我有一位日本朋友精通中文,是有能力翻譯中文古籍的那種程度。最近這位朋友介紹我看香港作家陳浩基的推理小說《1367》,一看如獲至寶。在一個累得眼睛佈滿血絲的晚上,我竟然一口氣看了一百多頁,要不是明天要一早起來工作,我真的會把它看完。至於小說的具體架構,相信網上的評論寫得比我好,大家搜尋下就可以看到。
在網上搜尋陳浩基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對話,有關他的原創作品曾被批評為翻譯作品。當中陳提到自己的語言環境一事,不由得讓我想到自己。當然陳是作家,我只是個明知自己中文寫得不好但單純喜歡用母語來寫東西的普通人。甚麼歐化句式、翻譯腔、虛詞濫用、病句,這裡隨處可見。
——-
昨天去上德文課,講到zweisprachige Erziehung,即雙語培育孩子的概念。老師問我們的想法,我們全班一面倒支持,輕易說出一個又一個的好處。可是,香港有單語培育孩子的可能嗎?就算家裡只說中文,幼稚園和小學也有英文課,甚至所有課堂都用英文。
其他人我不知道。我自己的情況是,上本地的英文中學那一刻開始,我的中文就活在英文的影子裡。所有學校學到的東西,除了中文和中史,全部以英文為準,同時英文又不是我的母語。結果是需要用中文講解複雜的事時,往往要借用英文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甚至是句構。所以我其實理論上同意小朋友應該先學好母語,再學其他語言;然而事實上,光會廣東話(或者中文)在香港的某些層面並不足夠,所以一早學習雙語是我們的生存之道。沒有喜歡不喜歡,就是需要。
儘管我喜歡學多種語言,也覺得懂得多種語言很方便,有時候還是會羨慕美國人,羨慕日本人,羨慕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國家「一語走天涯」,理所當然地認為外來人口要懂本國語言。
在廣東話沒有變成香港唯一的權力語言之前,看來我們的中文還是會繼續西化吧。
在網上搜尋陳浩基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對話,有關他的原創作品曾被批評為翻譯作品。當中陳提到自己的語言環境一事,不由得讓我想到自己。當然陳是作家,我只是個明知自己中文寫得不好但單純喜歡用母語來寫東西的普通人。甚麼歐化句式、翻譯腔、虛詞濫用、病句,這裡隨處可見。
——-
昨天去上德文課,講到zweisprachige Erziehung,即雙語培育孩子的概念。老師問我們的想法,我們全班一面倒支持,輕易說出一個又一個的好處。可是,香港有單語培育孩子的可能嗎?就算家裡只說中文,幼稚園和小學也有英文課,甚至所有課堂都用英文。
其他人我不知道。我自己的情況是,上本地的英文中學那一刻開始,我的中文就活在英文的影子裡。所有學校學到的東西,除了中文和中史,全部以英文為準,同時英文又不是我的母語。結果是需要用中文講解複雜的事時,往往要借用英文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甚至是句構。所以我其實理論上同意小朋友應該先學好母語,再學其他語言;然而事實上,光會廣東話(或者中文)在香港的某些層面並不足夠,所以一早學習雙語是我們的生存之道。沒有喜歡不喜歡,就是需要。
儘管我喜歡學多種語言,也覺得懂得多種語言很方便,有時候還是會羨慕美國人,羨慕日本人,羨慕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國家「一語走天涯」,理所當然地認為外來人口要懂本國語言。
在廣東話沒有變成香港唯一的權力語言之前,看來我們的中文還是會繼續西化吧。
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彈性時間學校
(德文影片)
早幾天在幻想未來會不會有可以fast forward的課堂,可以配合每個人的不同學習進度和喜好,剛剛YouTube就介紹我看這個有關德國一間自由時間的中學。其實實行詳情我還不太了解,就我對影片的理解,學生可以自行決定到校的時間,早到早走,遲到遲走。如果對某科掌握得很好,就像片中一個生物讀得不錯的女學生,就可以選擇不上課,提前參加由電腦自動評分的測驗,成績達標就可以離開課堂,去研究其他東西,甚至其他科目。影片中也有些半自修的空間,可以讓學生自修,或者與老師討論。
影片裡處處可見靈活的安排,很好奇實行起來有什麼挑戰,怎樣的小學教育才可以培育這樣自律的學生。影片我只看了一次,而且只有大約6分鐘。我對細節一知半解,改天去找找校名,看看這間學校到底是怎樣的。
好期待。
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
Fast forward
星期六瘋狂地去一口氣上了7小時的課程,去接觸一個我不熟悉的領域。去上course而不自己找資料看,原因只得一個:懶。
結果,我覺得整個世界好像在慢鏡播放。
其實那個instructor講解得非常清晰易懂,不過他不僅語速慢,ideas的密度也很低,明明三言兩語可以講完的事,他用上很長的篇幅。於是我又有初學德文時遇到的專注問題。問題是,我太容易專心,但上這個課根本不用太專心就可以明白課堂內容。
一邊聽一邊在想,如果可以把課堂調較為4倍速,有需要時可以像YouTube一樣跳著看你說多好!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我全都懂啦,否則也不用去學。我也問了兩個蠢問題,還有兩個instructor覺得很有意思的問題。
課堂整體來說是有趣的,但真的不用花那麼多時間。
你說未來的課堂會有這個fast forward的選項嗎?(純幻想)
結果,我覺得整個世界好像在慢鏡播放。
其實那個instructor講解得非常清晰易懂,不過他不僅語速慢,ideas的密度也很低,明明三言兩語可以講完的事,他用上很長的篇幅。於是我又有初學德文時遇到的專注問題。問題是,我太容易專心,但上這個課根本不用太專心就可以明白課堂內容。
一邊聽一邊在想,如果可以把課堂調較為4倍速,有需要時可以像YouTube一樣跳著看你說多好!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我全都懂啦,否則也不用去學。我也問了兩個蠢問題,還有兩個instructor覺得很有意思的問題。
課堂整體來說是有趣的,但真的不用花那麼多時間。
你說未來的課堂會有這個fast forward的選項嗎?(純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