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一山也能藏二虎


彭鈴 x 容祖兒,lyrical vs expressive. 如果容祖兒是令人趨之若驚的狂風暴雨,彭鈴大概是和煦的陽光,不過晒著晒著,又會慢慢感受到陽光熾熱。

到底我在說甚麼呢,講多無謂,自己感受一下最實際。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冬至

21號,立春的氣溫。我穿著單薄的長袖t shirt在校園走來走去。lunch時大家都在談論這個奇怪的天氣,怎麼12月底竟然有春初的感覺? 既濕又暖,像easter多過christmas。

有一個中國傳統知識很豐富的同事說: 過了冬至,天氣就會變冷。聽著他說得像先知般沒半點動搖,而我看著室外和煦的陽光,唔... 真的嗎?

事實證明,中國人的傳統智慧真的很厲害呢。21號的冬至過後,氣溫插水式下降。23號,全街的人,連平日不怕冷的外籍遊客都穿了大衣。24號,根本連天文台app都不用看,起床打開門,就有撲面而來的冷空氣。

冬來了。雖然我還是喜歡令人活力十足的夏天,但凍冰冰的天氣配上喜氣洋洋的聖誕也很不錯。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世界末日

我不相信世界末日的事,否則,我不會在12:01am還在趕deadline。

工作的有趣之處,是可以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
工作的討厭之處,是一條又一條的死線,把本來愛做的事變成苦差。

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我最想做的事,是好好睡一覺。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Stomach upset

工作繼續忙碌,得了stomach upset。醫生說,最好的藥,不是胃藥,是休息。周公,我來了!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演唱會歌星和小學老師

與朋友去看了楊丞琳演唱會,無論舞台安排還是演唱都很精采,不過可能我的職業病發作,總覺得歌星和觀眾大部分的對話,怪怪的。

楊: 大家喜歡剛剛的表演嗎?
眾: 喜! 歡!

楊: 這個我練了好久耶,你們覺得好看嗎?
眾: 好! 看!

楊: 我覺得我的廣東話說得挺好的,你們覺得呢?
眾: 很好!

讓我想起甚麼? 好像小學老師和小朋友在說話。不過場內過萬的成年人這樣一呼百應地回答,還蠻可愛的,哈哈!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全年最愛節日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各大商場的佈置和音樂就會提醒大家,聖誕快到啦,是購物的好時機! 買禮物給朋友,給家人,給自己啦! 未到十二月,就有舖天蓋地的宣傳,有人說節日商業化得很,但我,對這種聖誕節商業氣氛沒有任何反感,因為這是我全年最愛的節日。

從小聖誕就是一個特別喜氣洋洋的節日,不僅會跟家人慶祝,就連學校也會為這個節日搞一個聖誕聯歡會,學期結束,心情輕鬆,就算做了社會人,對聖誕的期待還是有增無減。小學時代的香港,尖東是旺地,聖誕總離不開吃大餐和看燈飾這兩味。從新世界中心的東急的shopping開始,大人邊走邊聊,我們這些小的沿路跑跑跳跳,大伙兒走進尖東吃噶玩樂,拍照拍照再拍照。那些聖誕燈飾每一年都差不多,但每年也會依舊秒殺菲林,差點忘了,也是相機還未數碼化的年代。燈飾每年都差不多,但有一個聖誕老人爬牆的佈置,到現在都記得。就是這一張,http://blog.yimg.com/3/Ce9pQdx7s59ezA1nyf2ttui8nugZ1nhH__B_8f3QdaLmkoKnK7Tuzg--/20/l/xPVQ22ROmn8.d_7cAx4mXQ.jpg,令人想起童年回憶。

現在的聖誕慶祝,其實跟以前差不多,都是幾個朋友開心吃吃吃,拍拍照,聊聊天,簡單而快樂。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Timeless

無線曾經有一個專表演舊歌的節目,叫名曲滿天星。以前總不明白,怎麼會有人喜歡聽那麼舊那麼過時的歌?

當我youtube上的106首歌都放完,但學生的功課還有很多未改,我忽然想起這首歌,很想聽。


那是中學時代很喜歡聽,也喜歡唱的一首歌。也因為聽台灣的歌,學會很多國語的發音。原來那是2000年的歌。一晃眼,12年過去了,再過10年,看來我也會變成名曲滿天星的支持者。

今天的k歌,明天的舊歌。到我老了,到時告訴人我喜歡聽莫札特算啦,反正人家是紅足幾個世紀的經典。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作家的神秘感

有一陣子愛看王迪詩的書,本來是因為甚少有執業律師能把書寫得輕鬆又有趣,就算有,也少有她那揮灑自如的文筆。

王迪詩原來不是律師,她去年主動告訴了大家。律師行裡的所見所聞,還有出差的見聞,原來都是東拼西湊出來的故事。沒有人說過寫書要寫真實的事,但揭開神秘面紗之後,王迪詩就忽然變成云云眾多寫小說散文的作家的其中一個。她本來賣的,不止文筆,還有律師的見識,換句話說,是她的exclusivity。前天路過書店,看到她出了新書。前後左右都是跟她同類的小說散文,虛構出來的故事。王迪詩的書沒了那exclusivity,好像差了些甚麼。

是不是作家都要很神秘呢? 其實又不是。幾年前有當時還是見習律師的MamiMama,把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子女趣事寫成書,不僅每天的生活照,甚至連自己的姓名,朋友的名字都公諸於世。她「賣」的正正是exclusivity的相反,是大部分人經過努力都可以享受的親情,讓人不僅能感受到他們一家的喜悅,還覺得這種家庭的快樂自己都可以擁有。

那麼老師也需要一點神秘感嗎? 還是與學生親近一點比較好呢?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Enjoy making mistakes

年紀比我爸爸還要大的舊同事開始學鋼琴。見他一面彈,一面好緊張自己會彈錯。其實呢,無論他彈得音準拍子大細聲都全部準確,別人還是可以提出他可以改善的地方。看初學鋼琴的小朋友和大人彈琴,分別最明顯的,是小朋友常常樂在其中,就算彈錯些少也很開心。大人呢,好像接受不了彈錯。

可能大人早就習慣生活裡的所有事都應付得游仞有餘,而鋼琴這種事,連看琴譜都變成一個大挑戰。對於小朋友,鋼琴就只不過是生活中云云學習的其中一環,像寫字、加數、用刀叉用筷子、過馬路,都得由零開始慢慢來。網誌的右邊剛好出現愛因斯坦的quote: "Anyone who has never made a mistake has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哈!

我覺得大人可以不妨學學小朋友,放鬆心情學習新事物,享受像小朋友一樣可以隨便make mistakes。反正學音樂都只不過是興趣,又不是工作。這番話是我十九歲那年,教一個四十多歲的牙醫初級鋼琴時,偶然對他說過的。想起也覺得奇怪,這麼一個入世未深的0靚妹對人說起道理。想不到牙醫像「叮」一聲忽然想通了甚麼似的,變得豁然開朗,還向我道謝。其實我都只不過是隨口說說。

昨天,我向舊同事說了差不多的話,得到跟牙醫差不多的反應。為興趣學習新事物,其實不單要享受成果,有時犯一下錯,其實也帶來很多歡樂,就像小朋友一樣。

聽上去好像歪理,但我這裡說的不是效率,是樂趣; 不是工作,是興趣。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假如我不是老師...

一堆朋友來我家大吃大喝,有舊同事,有大學學長和他們的小朋友,有初出矛蘆的社會新鮮人。有人發現我有一個鋼琴,叫我彈一下。

事隔三個月,朋友說女兒看了我彈鋼琴她又要學,已經學到一級。另一個,是比我爸爸年紀更長的舊同事,開始了學那本音符如紅豆一樣大大粒的經典,"John Thompson's Easiest Piano Course",竟然又是因為我。

到底我當日彈了甚麼? 只不過是錯漏百出的Chopin Waltz和幾首流行曲,但可能我彈的時候好興奮好開心,似玩多過彈琴。不過我小時候經常被老師說我不練琴,你們又看不出來啫,嘿嘿。說真的,除非打算長大之後做音樂家,否則練琴真的要適可而止,反正目的是要培養一樣長大了還可以陪著自己的興趣,不是給自己一個辛苦乏味的惡夢。

如果我不做老師,或者可以去做一個課程推銷員。不是「埋黎睇,埋黎揀」那一種藥石亂投的hard sell,是在一個niche裡面專攻soft sell。

-----
說起彈鋼琴的樂趣,讓我想起一個叫Rachel的美國華人小朋友。這是她彈Chopin的Waltz in B flat major。最後二十多秒,看到她彈得樂在其中,但你也會看得出她的確要努力才可以得到這種樂趣。

留意到有一個留言這樣說:

"Smiles are good and are a mark that the child really enjoys what they're doing...not their parents."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精神!

我的狀態與題目完全相反。忙到暈,累到傻,連吃東西也沒心情。

神奇的是,一推開門見到學生的那一刻,就像忽然連接到100倍速的充電器。元氣回復,心情愉快。有學生想知道為什麼常常都這麼開心,幕後功臣其實是它:

adrenaline rush。

就是它,常常令人自然開心笑。免費的。

還有這些:



今晚要學小學生晚上九時半找周公去。大被一牽,雙眼合上,工作在未來幾小時與我無關。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去的自修室

買早餐時路過公共圖書館,見到很多學生在自修室讀書,就想起了很多年前,我也像他們一樣。在學校裡,我們有時會窒老師,也會全班人夾埋跟老師開玩笑,甚至會間中不交功課又不去補課。雖然常常激到老師札札跳,下課後我們其實很努力的,但老師當然不會看得到,只奇怪怎麼常常不聽話的學生,讀書的運氣會這麼好。

每個星期日,那時一行幾人去自修室溫習。是每個星期日的十時至五時! 長時間溫習其實很悶,不過有人陪,總好過自己一個人呆在家裡悶著讀。那時去自修室的人很多,未夠十點,我們便會先去排隊。一夠十點,就一個跟一個入場找個靚位。是不是一天真的溫足六小時呢? 答案,「是」。除了午飯時間之外,我們真的很認真地在讀讀讀,佷少講廢話,最多只會間中去附近公園散個步,吹吹風。六小時之後,是期待已久的拍拖時間,難得大家的EQ都那麼好,可以讀足整整六小時的書才去玩。所以那些無聊作文題目如中學生應否談戀愛,我覺得沒有絕對答案,完全視乎當時人懂不懂甚麼叫priority。

對我來說,自修室也不完全是一個很悶的地方。看到幾對九十後的情侶,令我想起那時的自己,雖然他們在自修室不斷聊天,而我們是刻意去那裡認真讀書。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罰企

當我好奇看看有甚麼人來看我的blog,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 最多人搜尋的竟然是「罰企」。吓? 原來大家對這個話題有興趣嗎?

罰企,我被人罰過,未罰過人。
八九十年代小學,罰企是家常便飯,老師一不滿意,就可以隨時罰學生企,甚至可以罰足一堂,甚至可以完全唔教書係咁鬧鬧鬧。有時全班罰,有時單人匹馬地罰。有時要掹耳仔,有時要掩著自己個咀,有時一隻手掹耳仔一隻手掩住個咀。有時上堂罰,有時放學罰,有時罰小息,超多款式。雖然我細個在學校都算乖,但老師很喜歡一聽到嘈就全班人一齊罰,所以小學一至五年級都領教過罰企的滋味,只有六年級那年倖免。那時如果被罰站著什麼也不用做,其實是沒有感覺的,只要自己在心裡面想想有趣的事,控制著不要笑,時間轉眼間就過。真正有感覺的罰企,是要掹耳仔的那一種,因為老師通常要求抬起手肘,不用五分鐘,手臂就會又酸又軟,累到什麼都想不出來,而且一直要在其他人面前保持著這個姿勢,真的很丟臉。

九十年代至廿一世紀初的中學,好像還流行罰企,但這種小學雞的懲治手法,在我讀的中學基本上不存在。為什麼說基本上呢? 因為沒有老師會明刀明槍去罰學生企,但全校千多個學生,又總會有些教而不善的學生,怎麼辦? 所以,老師在罵學生時,可能加插一句: 「你同我企0係度!」,罵完,學生坐返低。這種情況,萬中無一,而為什麼我會知道呢? 因為那個學生是我。中二那年,因為一件非常小的事就這樣被罰企了幾十秒,而下課後,想不到老師親自走去我個位向我道歉,大概他在以前教的學校常常罰學生企,他忽然意識到自己處境不同,而且事情小得不用罰企那麼嚴重吧。我本來覺得自己有點不對,但他一道歉,成件事就很奇怪。

還有一次,與其說是罰企,不如說是我們玩老師。那是中五某天的AMaths堂,我們如常向阿sir "Good Morning",但他說我們叫得不夠齊整,要再叫過。那沒問題,我們再叫,還是不齊,他開玩笑說,站到叫齊先准坐下! 阿sir既然那麼想玩,我們就一於逢陪到底。阿sir你在校風這麼好的學校遇到一班既喜歡玩又團結的學生,就算你倒霉啦。我們站了半分鐘,阿sir像皇恩浩蕩似的「批准」我們坐下。沒有人理會他。堂繼續上,又過了幾分鐘,他又「邀請」我們坐下,但我們一直站一直站,阿sir怕了我們,一直用很無奈的語氣「請」我們坐下,我們又偏偏不坐。他唯有繼續上堂,我們也繼續聽書。再過了一段時間,他徹底投降,幾乎央求我們說: 「大小姐,我請你地坐低好唔好?」我們見他那麼低聲下氣,覺得更好玩,決定繼續站下去。沒多久,校長經過我們的課室,皺皺眉,好像覺得眼前的景境很匪夷所思。在一間從來沒有罰學生企的學校裡面,阿sir對著全班站著的高年級學生,還有校長的注意,他會怎樣做呢? 結果,阿sir好狡滑啊,他居然對我們說: 「俾校長見到喇,你地醜唔醜吖?」而真相,就只有阿sir和我們這班很愛玩的學生知道,哈哈!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給自己的BLOG

每日都抽時間寫這個blog,原因只有一個。

只想趁自己對教育工作還是充滿熱誠時,留下多些生活片段。很多年之後,教書可能會變成極度枯燥的工作,變成換取生活的手段,那我可以走來這裡回憶一下,找回心中的那團火。又或者把blog文印成字體超大粒的一本書,等自己變成老婆婆時,可以戴著老花眼鏡回味一下年輕的感覺。

鍾舒漫有首「給自己的信」,我就有「給自己的blog」。OK,有時我寫的東西真的很無聊,但這些無聊的事,有朝一日年紀大了,再也寫不出來。

從未聽過的潮語

大學畢業已經好幾年,很多大學生流行的潮語我都未聽過。當年我們會說某教授的course很「易碌」,某教授是"killer",殺人不眨眼。常常不上堂的同學很"hea",只上堂不玩的同學很「摺」,讀了十年外文走來讀初級外文的人很「屈機」。

今時今日,很多我們當年常用的所謂潮語,都變成日常生活的常用語了。那現在的大學生有甚麼新用語呢? 今日有機會聽到兩個,嘩,大家都很驚訝。我真的未聽過囉,大學生也很surprised我連這也不知道。

NDS和PSP,到底是甚麼?
單是看這兩個terms,以為在說打機,原來呢,都是說內地生的暗號。

A說,PSP是Putonghua Speaking People,嘩,很牽強啫! People,那不是學生是說普通話人啦。

NDS呢? A說是Nei di shang的簡稱,哦,普通話。但旁邊的B立即糾正說,NDS是英文呀,是Non-domestic students。即是非本地生? 那用來說國際學生都OK? 他們又搖搖頭。

這呢NDS和PSP,是我讀書的年代沒有的概念。大概因為當時的內地學生,人數沒有像現在這麼多吧。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學生問的IQ題

有些學生知道我喜歡問、答和寫IQ題。下課後,有學生問了我一題,到現在還未想到答案。

問題是這樣的:

有5個海盗要瓜分100元。他們要各自想出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分賬提案,逐一present出來,如果大家不接受,就會把提案的人殺死。結果,第一個海盗提出的建議獲其餘4名海盗接受了,而其餘4人也就不用提案。究竟他的提案是怎樣的? 海盗各人可得多少錢?

聽罷,毫無頭緒。學生給我兩個提示:
1) 不是每人平均分得20元
2) 提案的人獲得很多錢,佔超過90%

根本是game theory的問題吧。見他這樣興緻勃勃,順便介紹了Yale University有關Game Theory的Open Course給他。http://oyc.yale.edu/economics/econ-159

這個問題確實不容易呢... 我再想想。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數學的樂趣

趁週末執屋,看到小學時寫的日記。自從高小之後,再沒喜歡過數學。不過,原來在數學堂還未演變成那些年的學能測驗數字推理操練和會考高考數學附加數統計學歷年試題練習之前,數學曾經是一個有趣的科目。

我八歲時這樣寫:

「今天和XXX (同學的名字) 在數學堂發現一個秘密。乘5的時候,不用乘5,可以除2,然之後移1個位。這個方法很快,好開心。」

這個用除2來乘5的方法,讀中學時和好朋友去星加坡就看見她這樣計算匯率,想不到我小學三年級時也想到用這個方法。

「今天的數學堂很開心。老師說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常常要用數學,計算廁所的水箱放幾多水,大便才不會沖出來,如果計少了,大便沖不走,怎麼辦? 哈哈哈。」

數學老師用廁所做例子,可能因為小朋友都很喜歡講這些事。這種推算,令我想起某銀行的MT面試就是在面試者的面前放一個球,然後叫他們推算,面試的房間可以放入多少個這樣的一個球。

如果數學只須學不用考試,對我來說可能會是一個有趣的科目。最後在數學的公開試考到一個ok的成績,卻犧牲了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其實也很遺憾。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讀書專心就好?

從小到大,老師常常叫我專心,我的家人常常叫我放鬆,完全令人無所適從,但也造就了很多動腦的機會。就算專心,其實也講求方法,不是一味叫自己的小朋友「專心D」,或者勉強坐在書桌前幾個鐘就代表有效率。

效率很多時會隨時間直線下降,經過自己的多年試驗,發現
大約「超集中X分鐘+立即放鬆X/4分鐘 」 的效果就最理想。

例如專心45分鐘,休息15分鐘。實際效果,當然因人而異,也要按事件的質量和緊急程度把時間調節一下,但重點,是需要加入cool down的時間,才可以令頭腦一直保持較佳狀態。

--------

老師的假期功課,就是批改學生的功課。40多份,暫時打算分星期六、日各改一些。從下午二時開始一直改改改,兩小時看完10份。隨意在youtube找鍾嘉欣陪我休息,



之前在電視聽過幾次這首歌都沒有甚麼感覺,但今日覺得chorus部分很有感染力。一時興起,打開鋼琴彈了幾次。有興趣彈又像我一樣很懶不想配chord的話,可以在這裡download琴譜。
http://www.klafmann.com/?p=341

雖然只有頭兩頁,但你都知流行曲很多都是不斷重覆的啦,把其中的段落重覆一下,有興趣自己加個結尾,就是完整的一首歌。

好,輕鬆完,第二回合又開始。完成又可以出去玩~yeah!

我的中文

在這裡寫中文,有很多時我會專登用廣東話口語。不是寫學術文章,又不是參加公開考試,這時候加插些廣東話好像會傳神些。

例如「隔離位同學」,普通話說「同桌」。我們不但不習慣這樣說,而且「隔離位」有和我們「同桌」嗎? 又例如想罵人「痴線」,說成「神經病」呢,不是不可以,只是我的語感來自廣東話,不單止感覺沒有那麼痛快,說出來似正式的病名多過罵人的話。有時想說人「衰」,翻譯成「壞」,好像不是那回事了。

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寫廣東話? 這是因為中小學十多年的寫作訓練都是書面語,看的書也是書面語,已經習慣了。加插一點廣東話,是因為想把真正的感覺表現出來。還有另一個原因,懶。

為數學書增加一點都市氣息

每年都會有一陣子,常常和數學書為伍,客串一些跟數學書有關的事。儘管現在的數學書都很精美,內容編排上佷用心,我還是覺得有一些數學書可以寫得再有趣一點。

為什麼有些數學題沒有一種令人覺得fascinating的效果呢? 對於像我這樣很少從解答數學題得到很大樂趣的人來說,這或者跟數學書的舖排和選材有關。不少數學書的每一課都是「解說、例子、跟進練習、課後練習、總練習」。對於一個對數學沒有很熱血的學生,這就像學習、練習、練習、再練習。其實在引入正題之前,有沒有可能加插一些互動的元素呢? 例如一個跟本課有關的有趣、簡短又不太複雜的IQ題,或者一些十幾歲人會關心的生活片段,又或者要上youtube看一段相關影片。有些數學書的開頭會有短問題,但對我來說,那沒有一種令人好奇很想動腦去解答的衝動。有一個令人眼前一亮的問題,有一個context,或者會好過突然間解說「投擲硬幣」或者「玩樸克牌」背後的數學概念。

有些人會像我以前一樣,為了考公開試,夾硬練習、練習再練習。其實也沒問題,只不過我個人覺得題目其實可以問得有趣一點。有些題目不外乎是測驗成績、考試成績、投票結果、分組問答結果、分組排序... 以一個門外漢的身分來看,有些題目有時好難令人投入,更不用說產生學習興趣。看了幾十題都在說分數說成績說分組,好不容易遇到有一題寫購物,嘩! 精神晒。好,看看買甚麼.... 吓? 洋娃娃? 不是嘛... 轉買iPhone好不好? 不可以提及牌子的話,智能手機也好吧。非買「洋娃娃」不可嗎? 那麼買畢業公仔給今年大學畢業的家姐又怎麼樣呢?

Anyway, 我覺得數學書不用完全緊貼潮流(考慮到由完稿到出版的所需時間就知道沒可能),但可以多點都市氣息。對很喜歡計數的分析型人士,這些事或者很多餘,但像我這種本身對數字沒有很大感覺的人,這一點點的都市氣息和題目的故事性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香港教育的吸引力

香港教育一直為人垢病,但每年都有學生千里迢迢從不同的地方來香港讀書。

一個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學生說起,香港怎麼會吸引他來讀書。原因有好幾個,其中包括收費便宜、毗鄰中國大陸。

比起英美,香港收費的確廉宜,又可以收留學效果。接近大陸,可以增加對中國的認識,看看以後有沒有機會發展。這名學生通曉中文,還常常得到去中國大陸以至外國交流學習的機會,似乎來香港讀書真到可以加深對中國大陸的了解。為甚麼不直接選擇大陸? 他直言,生活不容易一下子適應。

說到教育質素,學生說我們這裡的教育很"asian",很多東西由學校"prescribe"給你,但西方和亞洲的教育其實各有各好。一個容許你不斷探索追求,如果你知道自己在追求甚麼就好。另一個指引清晰,支援充足,也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

當傳媒普遍批評香港教育有多不濟,來自留學生的聲音就變得很有趣。

母語教學不利升學?

中學實行母語教學可能有很多好處,我沒有接受過,也沒有用過來教學生,不清楚實際運作。我只想說說今天的所見所聞。

我有一個學生,以往一直唸中文中學。他是一個求學認真的學生,約我今日下課後討論一個習作。我以為他想問我評語,誰知他不斷問很多我一早上堂講過的事。耐心對他說這個可以在這裡找到,我們上課有講過,那個在某網頁上有,上課也有講過... 忍不住問了一句,你上課聽不明白嗎? 聽不清楚可以即時問呀。

學生說,我的英文底子不好。

不過我其實不明白他平日不明白甚麼,因為我們今日的對話,全程沒有說過中文,而他又會發問。

學生說,平日上堂都在一邊聽你說的,一邊忙著英譯中中譯英,沒有餘力發問,而且要用英文組織一個問題也需要很長時間。

中文中學有英文堂也有機會用英文呀,你以前都不用發問?  我說。

有是有,但老師有時會在堂上說中文,學生也可以用中文問問題,學生說。

吓? 說中文? 你指英文老師?

是呀,學生無奈說,所以現在很多堂都不太聽得明白。有很多課題不太難,但就是要邊聽邊翻譯。

光是掌握新的知識,本來已經很費勁。要是連思考的空間,都通通被霸佔來翻譯,實在沒辦法想像過程有多艱難。學習的黃金時間這樣虛,值得嗎?

----------------------

我在寫這個學生的事,只反映他的個人經驗。我很好奇,像他這樣的情況,普遍嗎?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做第一個的勇氣

今天的課堂上,學生分組研究一個現象。時間二十分鐘,參考資料、自己觀察、討論結果、預備簡報。完成向全班口頭報告和簡單示範。

有一組效率很高,在其他人尚在看資料時,他們就已經完成。也難怪,他們的簡報精簡得幾乎全是keywords和符號。也沒所謂,他們愛簡約,內容又的確包含所有重點。

剩下這麼多時間怎樣運用呢? 我問他們,意念有實踐過嗎?
有一個學生說沒有。
"Why?",我問。
"Because no one is doing this",學生說。

吓? 說甚麼?
難度你沒有察覺,你比哪一組都快嗎?
為什麼要做和別人一樣的事?

明明有好的想法,就因為其他人沒有在做同樣的事就不去嘗試,簡直暴殄天物。

"You don't have to wait for the others", 我笑笑口鼓勵學生說,"You can be the first one"。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DBS的新校長

朋友在FB貼了有關他母校新校長的報導。本來完全不關我事,但看到貼文上的個人評語,就好奇看了一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111/18063800

校長有由富入窮的經驗,於是他說: 「所以我現在會好緊張校工呀、一些草根、無能力defend自己的同事的感受,因為我自己經歷過。」單是這種經歷,就可以想像他的待人接物可能有別於上一任校長。

但最令我有感覺的,是他說到對學生期望的這一番話:

「你要推他們往多遠,他們就會往多遠,千萬不要遷就他們。你說你要去那邊,不要告訴他們你想去月球,要告訴他們你要往火星,他們就會替你找個可以到達目的地的方法。」

這跟我的成長幾乎是相反的。從來沒有人對我有很高的期望,總是做到幾多得幾多,隨我喜歡。因為這種自由的成長經歷,我發覺自己會下意識遷就學生,給他們空間。其實這樣好不好呢? 當然,我的學生都不是小朋友。不過,有時我也覺得學生可以做到的,其實不止我的要求。

要「推」學生到一個很遠的目標嗎?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概念。要怎樣「推」才好呢?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開始欣賞經典

欣賞經典,是最近的事。以往看的主要是書店的暢銷書,開開心心又一本,像看八卦雜誌一樣,看完又順便捐給學校圖書館。

開始認真看經典,是因為搬家。看著整個書櫃的書,朋友問我喜歡我甚麼類型的書,我答不出來。都是流行讀物,除此之外就只有唸書時必買的學術書。本來只看通俗書不是一個問題,但我的工作包括幫學生寫推荐信。在書櫃的暗角,有一封別人給我寫的推荐信的副本,人家的用詞有一種我完全沒有的flexibility。原來一封好的推荐信是可以這樣寫的。

怎樣可以達到這種境界呢? 我的老師說,找經典看看。

中文英文隨便找來一些,似懂非懂的每晚都讀一些。文筆,我不知道進步了多少。但有一樣可以肯定的是,愈看,就愈發覺自己的知識真的很少,很少。

"The more I learn, the more I realise how little I know" --- Socrates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網絡安全

我最關心的網絡安全,不是病毒和駭客入侵,是個人私隱。

有快要結婚的女子,在facebook寫了兩個講「人情」的posts,馬上成為頭條人物,社會焦點。近照泳照姓名情史,全被公開在香港700萬雙眼球之前。這位女士的網上言論反映甚麼心態,我無意評論,但本來打算只給自己的親密好友看的訊息,被公諸同好,反映甚麼?

facebook好像有安全設定,資料訊息僅限哪些人查看,於是我們有一個錯覺,是我們有權選擇誰可以看到訊息。誰不知其中一個朋友一按"share",任何絕密分享都變成公開分享,再安全的設定都形同虛設。絕佳的優惠資訊,幾天傳遍整個香港,利己利人,但同樣的情況,一樣適用於自己的私事。所以,我總覺得可以放上網的東西,是被公告天下都沒問題的事。對於網上身份,我暫時還未想到一個說服自己用真名的理由。從前,在討論區用nickname是常識,現在,在facebook用連名帶姓的真名是常識,那是為什麼?

這些事,我的學生不用我教,但如果我將來有小朋友,一定會和他們輕鬆討論網上分享資訊的後果。在社交網站惡意批評他人當然不好,但每天都分享很多次自己的幸福片段,吃的買的穿的玩的被疼惜的被表揚的,圖文並茂,也不一定每個朋友都欣賞。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不停ji ji jum

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非常之喜歡上堂時不停口和隔離位ji ji jum。

口水多到甚麼程度呢? 小學時有一個老師,痴線的,他叫兩個班長上任何堂只要一見到同學傾計就集名 (難度班長不用留心上堂只須留意同學一舉一動?)。一週下來,班長在老師的指揮下,把收集到的名字一個一個讀出來。當其他人被集三五七次時,我和我那個超多口但考全級頭幾名的隔離位同學,被叫了差不多一百次! 我們兩個的名字,梅花間竹似的,每兩三個就一定有一個是我或者她。我只記得自己個名每出現一次我就驚一下,但那個老師後來怎樣處置我們兩個呢,我一點印象都沒有。我這個多口王,現在自己做了老師,終於開始明白上堂不停ji ji jum的學生有多煩厭。

上了中學,我的ji ji jum蟲蟲也會偶然在堂上發作,但人大了慢慢學精,哪一堂可以細聲講幾句,哪一堂絕對不可以,講多久,甚麼時間要完全留心,口講還是筆談,都要經過大腦。

我的學生,大多數都很留心,不過學生那麼多,難免有一兩個衰人,喜歡自己不停ji ji jum,講跟我堂完全無關的事。我自己也很喜歡說話,所以他們的心理,多多少少是理解的。閒談本來不是問題,但請不要那麼蠢,講到全班都聽得到,也請不要講到幾乎自成一角,大家在分組討論,你還掛著自己講自己的事。最要命的是,這些人有時又要扮留心,大家講到某個point,他們會直眼望著用力點頭,還笑笑口,簡直當人傻的。救命。或者我要多謝他們還care去交足戲給我?

一整個星期的課,幸好這種人就只遇過三個。

又不是小朋友,上堂閒談幾句其實真的沒所謂,如果有任何本科的想法要share就更無任歡迎啦,但拜託,自己閒聊就請不要聊得那麼蠢好不好。唉。只要醒目一點,很多老師其實都不太介意學生細細聲傾一兩下閒偈的。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做暑期工是讀書的原動力

中學時代做過兩份暑期工,對後來發展有直接影響。

第一份,是跨國集團的人力資源部門助理。要做的工作非常簡單,包括把一份份打印出來的文件按英文字母次序放入員工檔案,data entry,碎紙,影印。基本上小四程度的數學和初中程度的英文已經很夠用。當我滿以為這份工作易如反掌,才發現輸入的資料要100%正確,並不容易。在學校計的數,40分就合格,工作,要100分。經過一個暑假的磨練,還是覺得讀書比較好。那個機構,員工的薪金跟學歷有直接關係。像我這樣做暑期工的,還有很多大學生,他們做和我一樣的工作,人工竟比我多。於是我當時想,努力一年半,換來三年發展個人才能的時間和一個大學學位,不用立即進入嚴格的社會大學做低學歷的工作,很划算。

暑期工Filing和碎紙做得多,很容易令頭腦呆滯。最佳的解悶方法,是快速偷看檔案資料。嘩! 原來這種工作需要那麼多技能! 這種學歷才賺這麼少人工? 要在社會大學找一個理想工作,如果沒有什麼秘技,認真不容易,邊看邊有世界艱難的感覺。那年,我才十八歲。這種感覺,在學校讀了十多年書,都不曾有過。

有一次要碎面試者的履歷表和申請資料,簡直就像發現新大陸! 在學校學過寫求職信,也有模擬面試,但原來真正的面試有一個好詳細的評核表,學歷、經驗、溝通能力.... 吓? 儀容都是評核項目之一? 怪不得應徵者個個穿得光鮮整齊,容光滿面。順口問公司的前輩,有個剔的這一堆有什麼特別呀? 原來這幾十人有面試機會,在不遠處那一個山一樣高的一堆,筆試面試什麼都沒有。兩者分別在哪裡呢? 實在很好奇。邊碎邊看,有些履歷好厲害,像有一股氣,離遠幾十cm已經感覺到很出眾,有些看到令人想立即把它碎掉。有兩份履歷,一個有面試甚至有offer,另一個早被淘汰... 它們的主人竟然是同年在同一間大學的同一個學系畢業的! 看看他們,想想自己,這幾年要怎麼做,到大學畢業時才可以脫穎而出呢,實在很期待。

做了兩個月,哪些工作我做得好,哪些做得特別吃力,大概心中有數。
還是暑期工的我,很想將來做training的工作。最後沒有做成,但教師也算是一個很接近的職業吧。如果將來人生經驗再豐富一點,有機會兼任training的工作就更好了。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非一般懶人的讀書策略

讀書,我一向很懶。
成績,我一向不算差。

小學時靠本身良好的記憶力,只須考試前把考試範圍「讀」一遍(是真正讀出聲的讀)。這種讀法,不可能成績標青,但也絕不會超過全級一半以外。重點呢,不是讀不讀出聲,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別人的方法再好,都只可以作為參考。學會由自己主力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對將來的發展非常重要。

中學著重理解和應用,單靠記憶力不夠。我的策略是提早溫習。
朋友說這不像懶人所為,因為讀書很懶的人大多數會等到考試前夕才溫。
考內考試我當然是這樣。
涉及極高風險的公開試,我採用的是「延長還款期」策略。
假設整個範圍是一筆巨款,攤分幾個月慢慢還,每日只須還minimum payment,反正逐少溫習又不用支付額外利息。會考那年,中五才過了一個月就開始慢慢逐少逐少溫,每天去圖書館輕輕輕鬆溫一兩個小時,不到一月,幾乎全部主科都溫完。到了三月,有多時間在家裡做些無聊的事,想睡就睡,想看書就看書,也看電視,還有時間和家人去飲茶。

提早開始這個方法其實不錯的,一開始時間充裕沒甚壓力,往後的日子就更輕鬆。沒錯時間是拖長了,但不用很努力,只須把溫習慢慢變成習慣。

改學生功課我也想用這個策略,只不過A功課還未改完,BCD功課又接踵而來,應接不暇。又要去搞搞把我整個袋填得滿滿的學生功課了。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講英文的小朋友

香港好像愈來愈多講英文的小朋友,街道上、地鐵上、商場裡,一天總會遇上幾次。

前幾天吃午餐時,旁邊就有一桌子說英文的小朋友。他們很煩厭的不停說poo poo這樣poo poo那樣,細聲講大聲笑,話說這種話題真的無分國界,無論說什麼語言的小朋友都為之著迷。單憑樣貌和英文口音,感覺他們是唸國際學校的本地小朋友。他們和爸爸媽媽的對話也是英文,但大人的英文,相對沒有小朋友們自然,發音也略有些微的偏差。

看來小朋友的母語是英文,父母的母語是廣東話。

自己的母語為什麼是廣東話,曾經是我小時候的疑問。學校的老師,電視廣告,親戚朋友,無一不說英文很重要。

「既然英文這麼重要,你們為什麼不跟我說英文?」我唸小學時這樣問過家人。

那是九十年代,除非是外國土生土長只會英文,否則幾乎沒有父母會刻意跟子女用全英文溝通。我那突如其來的問題,家裡沒有人認真回答,只覺得我很無聊。當時的人大概都沒有想過,二十年後會有香港人煩惱要不要教阿仔講廣東話。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成功要素 (3)

有一個很神奇的朋友。他的英文很差,但常派往世界各地工作,包括亞洲多個城市和美國。他也不會中文,香港,只是他云云眾多projects的一個中途站。

這位朋友的語言能力雖然不太好,但他的工作要經常見客講英文。他是怎樣突破語言障礙的? 我好奇一問。

朋友答道,

簡潔、明白客人需要。



我問: 簡潔到甚麼程度?

文法要簡單,內容以keywords為主,用字可省即省。

再問: 怎樣快速知道客人需要?

要細心聆聽,特別是客人的著眼點和疑慮,要鑑貌辨色。
不過,反應不宜過快,要讓對方慢慢講,享受和你說話。


這些技巧,或者在教學上用途不大。考試不會考,老師不會教,要學也不容易。下課之後,同事應對,私人應酬,卻會大派用場。

對3歲小朋友也有啟發性的IQ題

從小很喜歡問和寫IQ題,最喜歡不用涉及複雜數學,又有意義的問題。
有一題,可以考考學過英文字母的大小朋友,適合三歲至八十歲。

問題很簡單:
怎樣用一隻手指做英文字母「Y」字出來?

多數人的即時反應,是把手指向前向後伸展,又試試屈曲。

答案非常簡單,只需把手指屈曲 (除了姆指之外的任何一隻手指),直至指尖能夠接觸手指上三條橫線的最底一條線。「Y」字看到了嗎?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角色扮演和家庭

今天課堂上有角色扮演活動。
學生聽完一大堆理論,講出來試試看。
那是一個家庭會議,由幾名學生分別演家庭成員,會議由爸爸開始。

單看開始的幾分鐘,就充滿樂趣。
有「爸爸」忘了對象是家人,請大家一起"study a case",他以為自己用公司開會? (笑)
有「爸爸」任由大的小的自由閒談,好輕鬆的家庭氣氛呢,不過有點混亂啊,你一句我一句
最好笑的是有「爸爸」對著不斷各自閒談的家人說," Listen to me! I'm your father!!" 。七情上面,認真老實不客氣,站在一旁看,笑了,哈哈哈!

哪一組最快得到結論?

是有權威型「爸爸」的那組。很有領導能力的他,不斷詢問各人意見,常常在適當時間作簡單總結,又限制發言時間不能太長。最後他們只用了一半時間就完成討論和結論。

有個自由放任型「爸爸」的那一組,充分利用全部時間,讓各人暢所欲言,得出完全令人意料之外的結論,報告時逗得全部同學好開心。

在家裡用上公司那一套的「爸爸」,討論似乎沒有很成功,他們花了太多時間各自匯報自己的意見,到最後也沒有得出甚麼有用的結論。

短短十分鐘的討論,十分鐘的分享,除了硬知識,他們又學會軟能力,還這麼開心。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有冇藤條賣?」

放工去家品店,看到一個年輕女子拖著大約十歲的小朋友,氣沖沖地大聲問職員: 「有冇藤條賣?」

(吓? 藤條? 什麼年代呀? )

職員的答案,「有! 你要幾多枝?」,出乎意料之外。

(這個問法,暗示多數人會買超過一枝?)

「三枝!」那名女子說。這個答案令人嚇了一跳。
要這麼多枝,可能她們買來做手工吧? 不過單憑她的語氣其實幾乎可以肯定跟手工無關。

職員隨即不知從哪裡拿出一堆藤條出來,那名女子對小朋友說: 「要咩色自己揀啦」。
要講究顏色,可能真的是用來做手工的,我心想。

小朋友沒有揀,大人自己隨手拿了三枝直接大步走去付款。

直至小朋友忽然開口說話,

「唔好打我啦, 我以後會考好d架喇」

我幾乎不能相信自己聽到的。

原來不是用來做手工,顏色也不重要。

----------

我想起我唸小二時的一個同學。
我當時唸的學校按成績分班,由全級第一至一百六十多,分成四班。
那時候,我在第二班。

第一個學期派成績表,我記得有一個同學考了第尾,因為她的下場很觸目。
第尾其實也不是很差,全級一百六十多人考大約八十,中游位置。

翌日上學,那個同學的小腿有一條條印,連臉上也有幾條。
很多老師上課時看到,都很擔心,問她發生甚麼事。
她可憐地答道: 考第尾被人打。

這個同學,在我們升三年級時,直接被分到成績更弱的第三班去。
這其實比第二班考第尾更糟。
到我們畢業時,她的名字甚至出現在六年級的第四班。

今日在家品店的奇遇,令我不其然想起這個小二的同學。
成績不好,很多時只是讀書方法不對。打罵或者可以迫使一個人去出盡全力讀書,但如果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呢?

統計學上有一個 大數定律,指數量越多,平均值就就越趨近期望值。不過,也有不斷嘗試仍然得不到期望值的時候,那是因為不斷在重覆同樣的錯誤。

小朋友讀書可能一直不得要領,不斷犯上同樣的錯誤,成績長期低落。
同樣道理,如果家長要是經常打罵情況都沒有改善,也大概是同樣的原因。

藤條這傢伙,用在阻止不良行為,或者即時見效。讀書的話,與其單靠打罵施壓,還不如找一個相關學科成績優異又有耐性和愛心的人直接指導。重點是相關學科,所以要先找出哪一科最需要支持。

或者藤條都可以施壓令小朋友用功,靠花很多時間很多很多練習令成績進步,我只是我覺得,提升成績的重點,是教小朋友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讀書,找出自己的長處,令他們升上中學時不再需要父母在身邊嚴格督促。學會自己使出最有效的方法讀書,應付大大小小的學習挑戰之餘,又知道未來哪些方面有利自己發展,我個人認為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愛IQ題

有人說,IQ題可以訓練頭腦。
我沒有想這麼多,只是從小喜歡答IQ題,寫IQ題。理由只有一個: 好玩。

不是用來測智商的IQ題,是類似「腦筋急轉彎」那種,不過也不是「什麼植物識溜冰?」這種爛gag。最喜歡的,是要真正用腦解答,又不用很多數學的題目。

例如:

以下有五個杯,怎樣可以用一個步驟令空杯和有水的杯變成梅花間竹呢?

\__/   \/  \/  \/ \__/

這個問題很極端,一是不用幾秒就可想到,一是想很久也想不到。
關鍵,是能不能think out of the box。

有人會想把水移來移去吧。
答案,其實是倒/喝掉中間那杯水。很簡單吧!

直觀得來又要用些少logic,很喜歡這種問題。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超絕的小一入學面試題

反正都寫開小一面試,不如我講講朋友講我聽的奇怪面試題目。
我聽過的面試題,種類多到幾乎可以開個面試班。

有時家長想令自己的小朋友準備十足,無懈可擊。
現實是學校也喜歡給你驚喜,不讓你準備。

如果學校問小朋友:
「你在學校看到甚麼呀?」

你猜五歲的小朋友會說甚麼?

大概是沿途的觀察吧。大部分小朋友都會答,但講得有沒有條理,夠不夠清晰,有沒有個人看法又不失童真呢,我懷疑就算可以練習,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剛剛的是正常問題,隨時殺你一個措手不及的呢?
有這個:
「你是不是自己想來我們學校讀書?」

答不想,即out。你不想入大把人想入。
答唔知,或者說 「媽咪想我黎」,沒自己立場,也out。
答想,要說理由。
理由背得太流利,很假。
理由太牽強,不夠說服力。

要五歲的小朋友很想入一間學校,應對時理由充分,
很頭痕。

如果成功令五歲的小朋友很想入一間學校,最後入不到,
更頭痕。

絕。

-----
小一的面試這麼難,然而,名校老師的面試,有時可能比小一入學的問題還簡單。

我去過九龍區某名校的面試,
當時被問:

你為甚麼選擇我們學校?
你......的考試滿分,有甚麼秘訣呢?
你在......唸......時,X教授有教你嗎?
教書以來,你遇過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這裡寫著這個奬學金是頒給....的人 ,你認為他們為甚麼揀選你呢?
你有沒有問題?

老師的面試,閒話家常。
五歲的小朋友,反而要為詩詩的十粒糖攪盡腦汁,這是甚麼道理呢?

也可能因為我的面試是暑假期間,對方心情大好,放我一馬 (笑)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小一入學問題續集

詩詩、糖和糖紙的那個小一入學問題,今日我問過自己的學生。
他們是數學有一定基礎的理科生。

題目說罷,

大多數的學生,有以下其中一種反應:
(一) 當場呆掉,還未搞清楚題目想問甚麼
(二) 和同學交頭接耳,討論題目問的是甚麼

可見那個題目並不易明白。

搞清題目之後,眾日二話不說得出正確答案。
所以那題目應該不太難,我指對大人,
不是五歲小朋友。

在另一堂,我又問學生同樣的問題,
這次我把題目稍為修改,內容大約是:

詩詩有10粒糖。2粒糖的糖紙可以多換1粒糖,她最多可以共有多少粒糖?

一聽完,大部分人都有正確答案。
我說,大家都可以升小一了,除了我之外 (眾笑)。

似乎難的不是數學,是本來又詩詩又爸爸又換又食,而且subject不斷變換的題目。

--------

本來的題目其實是有漏動的。

換了糖不等於要吃,所以「詩詩總共可以食到幾多粒糖」就看她心情,想吃多少就多少,0至19都可以是正確答案。

不過,5歲的小朋友有幾多個看得出這個漏動呢?

如果有小朋友答0至19,學校又覺得正確嗎?

--------

這種詩詩吃糖的題目,如果只是云云眾多題目的其中一題,答錯都無所謂,我會覺得沒問題。入學問題如果全部都簡單,其實難以分出好和最好的學生。

不過就算答錯都無所謂,考試還是會有washback effect,
家長因此怎樣操練小朋友,實在不得而知。

答得出答案是不是等於叻?
入得到名校是不是等於好?
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瘋狂的小一入學問題

晚上七時多離開工作間之際,朋友傳來數學問題一個:

考考你:詩詩有糖10粒,爸爸話用2張糖紙可換一粒糖,最後詩詩總共可以食到幾多粒糖?(九龍塘某小學小一面試題)

我一向不愛想數學問題,
但小一面試程度喎,一定很簡單。

我真的很天真很傻,以為答案是15。
連小一都考不到,但已經大學畢業囉,哈哈。

---
後記

實在想知道答案,立即問了三個數學很好的朋友。
三人不消幾秒就傳來「19」,有一個甚至附上計法。
朋友甲一傳來答案,就繼續忙於工作。
朋友乙說題目寫得很不清楚,一時糖一時糖紙,又沒有交待換完糖是不是要全部吃掉,不知所謂。
朋友丙很大反應,很不屑學校問這些問題。
她說小朋友要經常練推理題,才可以短時間得到正確答案,
這種所謂名校入不入也罷,揠苗助長,浪費時間。

而我,根本不用擔心。
除非我的數學基因屬隱性,否則我將來的子女能夠入這間學校的機會相信是零。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回到準備公開試的那些年?

連重陽節這一天也在工作,
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回到準備大學入學試的那些年。

畢業之後,除了那份需要通宵達旦忙過不停的工作,
還有第一年教書時的測驗考試改卷旺季之外,
幾乎沒有試過在放假時整天在做指定的讀讀寫寫。

整天躲在家中讀讀寫寫,
也許我很久沒提過筆,
幾小時的作戰後,無名指竟然起了一個小水泡。
包了膠布又繼續對著電腦寫寫寫。
在這個本來應該好好去玩的日子,
我徹徹底底變成了一個努力用功的公開試考生。

我的家人驚訝,怎麼他們眼中的懶人竟然變成了工作狂。
他們不明白,
我只是想未來幾天回回氣,暫時不受死線追趕。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改功課三寶

改功課,其實是沉悶的事。
同一份功課,看一至五次沒問題,
看到第十次,有點悶,
第四十次,很厭悶,
第六十次,怎麼改來改去還有這麼多?
第八十次,呼~~~~~~~~ (很大的一口歎氣,終於改完!)

要改功課有樂趣,最佳方法當然是從題目入手:

在足夠的指引下讓學生自訂題目。
對學生有啟發性,我又不用重覆做同樣的事八十次。

可是我面前是八十件要求一樣的功課,要改得有趣,就唯有由外在環境入手。
有三樣東西,一直是改功課改卷良伴。

第一寶是由左到右放滿桌子的各款健康零食,幫腦袋加加油。
杏仁、合桃、昆布、韓國魚仔、藍莓、車厘茄應有盡有,
邊看邊寫邊想邊吃。
當然,改到悶還是會變成滿桌junk food。
薯片、蝦條、朱古力,甚至是可樂、葡萄適和香檳!

第二寶,有時是excel,有時是計數機。
原因很簡單,我的數學真的很差。
套用一句俗語: 我的心算靠得住,豬乸都會上樹! (笑)

第三寶是肉眼看不見手摸不到的時間,它可是保持趣味的靈魂所在。
有研究顯示,一般人只能集中大約45分鐘。
為免效率愈來愈低,真正改功課和休息的比例是3:1,
即改45分鐘休息15分鐘,不時轉換心情。

第一寶和第三寶,不僅是改功課,溫習時也很適合。

好,15分鐘結束,又開始作戰。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踏上書蟲之路

我從小就很喜歡寫東西,但作文成績一向不好。
歸根究底,是因為小學至初中一直沒有閱讀習慣。
學校的閱讀奬勵計劃我每年都報名參加,但跟著參考書目去看書寫報告,
其實像工作多於娛樂。
很多父母喜歡帶小朋友去書店買書,想自己的小朋友培養閱讀興趣,
但我的家人從來沒有這樣做。可能因為他們自己也不愛看書。

第一次不是為買教科書而踏足書店,是中三暑假。
那是一次很有趣的經驗。

平日看到「很多字的書」就怕怕的我,跟著朋友像逛街似的東翻翻西看看,
竟然開始對這個叫「書」的物體產生興趣。
書店的陳列,比起嚴肅的圖書館簡直是天淵之別。

站在陳列新書的豬肉枱前,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鮮感。
那年頭流行心靈雞湯的書,看著這種香港少有的勵志故事,
馬上就有拿出一百大元把書買回家看過痛快的衝動!
明明十分鐘前我還跟朋友說,從來不看這些「很多字的書」。

由心靈雞湯開始,到校園故事,
還有Andrew Matthews字體有趣插畫也好看的Being Happy和Making Friends,
後來又買了當年很流行,有關Emotional Quotient、Ennergram和NLP的書。
這些書,其實對只有初中英文程度的我,是一個挑戰,
但看著看著又慢慢適應了,幾乎所有形容人性格的詞彙都是做Energram的測試時學會的。
我覺得自己的詞彙很缺乏,不知就裡買了一本我覺得很有趣的wordbuilder,
想不到那竟然是幾年後我要用的教科書!
老師看到我的書一早寫滿答案,見我每一堂都游手好閒,起初顯得很不高興,
但後來她終於發現,
那些答案的每一個字是我經過思考親手寫下去的,只是寫早了幾年......

買了很多很多書,佔當時零用的大部分 (可能是因為我零用錢大少啦)。
有一次我甚至寫信,到當時尚在出版的突破少年專欄給林植森。
因為買書太多搞到快要破產了,向他請教解決方法。
還記得他回信說(是一封實物的信呢!),
這年頭,有像我這樣喜歡看書的年輕人很難得,
希望我可以繼續保持閱讀的習慣,還鼓勵我多利用圖書館。

這個由逛街開始的閱讀習慣,持續到現在。
每天總要看看書,就算有時忙得只能看幾頁也好,不看不暢快。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少食多餐」或者是應付繁忙教學之道

每次快要忙得喘不過氣,就會向比我更忙的朋友們請教。
有誰比不眠不休長年缺睡,時刻不容有失的人更明白我呢?

有朋友說,
教書的壓力,其實就像一口氣要吃十餐本來愛吃的食物。

吃一個字治今時是樂趣,但要急著連續吃十個就未免會吃到想嘔。
那怎麼辦?

答案,可能是少食多餐。

有些東西不能少吃,有些東西可以自己安排逐少吃掉...

沒有會開的日子,功課備課就要少食多餐,輕鬆吸收。
電郵長話短說,避免多吃。
約見學生前先定好明確話題,必要時腰斬,給對方回去想想的機會。
至於突發工作,唯有見步行步吧,
雖然一個會或者一件緊急事項可以把我辛辛苦苦省下的時間全部吸走,
但幸好我不是長期都有那麼多驚喜的急症室醫生。

很不錯的電視劇主題曲

無聊一晚,又充滿正能量,呵呵。
跟朋友吃吃時令大閘蟹,說說笑,還一反常態花了兩小時看電視,
而那套電視劇,是天梯(!!)
人家都大結局了,我還在看第二集,
沒辦法,我家的電視根本是一件傢俬,
但這又無阻我明白大結局劇情,不就是無記劇集的可愛之處嗎? 哈哈!

劇情,你說要多老土就多老土,
我們邊看邊笑,找穿崩,
最後,聽到它:

在張可頤和陳豪的深情對話之下,配上月色和歌手的用心演譯,
效果很不錯啊。
問題是: 誰唱的呢?

猜是蕭正楠?
一定不是陳豪啦! 哈哈哈哈,接著是一陣笑聲。

原來是他。
還好,我聽過他的名字,胡鴻鈞。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不停跑跑跑跑跑的蒼鼠

上課上課再上課,上完再上
改很多很多的功課,未改完又收,收完等改
備課
見學生
開會
覆email
要做的事再數五分鐘都未數完...

這是蒼鼠的生活,每天趕這趕那不停在跑。
有人看到不停跑跑跑的蒼鼠,以為它是運動健將,天生喜歡跑。
也有人說蒼鼠本來就是要不斷跑,那是誰都改變不了的事實。

每天被死線追趕著,開始漫無目的地跑。
這個滾輪由開學的不知第幾個星期開始從來沒有停過,
每天如是在跑跑跑,
下班後、放假時滾輪還轉過不停,
蒼鼠也差點忘記了,
那是因為蒼鼠自己沒有停下來,滾輪根本沒有在轉。

好,是時候停一停,想一想,重整生活。
講真,朝八晚八的小蒼鼠,實在沒理由比常常通宵達旦工作的人還要忙。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人不可以貌相?

今日偶然聽到自己的學生講他自己的學生。
「個樣乖0個D其實先係最曳」,未夠鐘上堂時一個學生跟另一個學生說。

我自己,以前大概也是那種長得樣子乖乖的吧。
聽到自己的學生這樣說,不暗在心裡暗笑。

我也發現頭髮愈金,或者樣子好像不太友善學生,其實大多都很聰明,上課積極又合作。反而一副唯唯諾諾乖學生模樣,又很會說話的,有時內裡深不可測。

也許,在社會上最容易成功,就是這些扮豬食老虎型人士,他已經張開大口,你還懵然不知,嘿嘿!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中學時代飲歌大放送

中學有段時間很喜歡聽西洋古典音樂,完全不聽流行曲。
後來去了朋友學校的garden fete,在偌大的校園聽到一首很有動感的歌,
邊走邊聽,拍子跟我們的步伐,我們當時興奮的心情簡直是絕配。
就是這一首歌,中學時代百聽不厭。

Aqua - Barbie Girl



後來我的家人喜歡看日劇,連帶日文歌也喜歡。當然,那時我對歌詞理解是零。
最喜歡的,是這首有夏日旅行感覺的歌。就算多累,一聽都會精神起來。

Kinki Kids - Flower


做功課時不適合聽那麼興奮的歌,就會轉聽男子組合的情歌。

Westlife - Fool again


有Westlife, 當然還有他們。

Backstreet Boys - Shape of my heart


還有Britney Spears的這一首歌。看到歌名覺得自己有點兒老餅。那種半成年的感覺,幾乎都忘記了。

I'm not a girl not yet a woman

 
那時候很喜歡英文,中文歌比較少聽,不過也有喜歡的。
 
 
還有這首好像沒有很hit但我一直很喜歡。喜歡莫文蔚的灑脫和唱歌時很隨意、很享受的感覺。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懶惰也能成功

從小老師一直教人要努力。沒錯,努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過我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成績最出眾的人都很努力,
但最努力的人,有些偏偏成績不好。

今晚偶然在書店看到<<懶惰也能成功>>這本書,跟傳統老師唱反調。
實在很喜歡這個書名,懶惰也能成功,有誰不想?

我身邊有很多很懶但很成功的人,至少是讀書時成績驕人,畢業後工作表現出色。
他們的共通點有三個:

(一) 非常清楚功課/考試/工作要求,一剔過做妥,有時會動腦用更省力/省時的方法超額完成任務

(二) 適當時候做適當的事 (即平時狂玩,考試前會提早認真讀書)

(三) 和同學/共事的人關係融洽,身邊的人有時肯蝕底幫自己,當然有時你幫下我有時我下幫你這樣

我沒有像他們一樣聰明,所以長大後逐漸用功。
像我這樣從小習慣懶散的人,其實也不會事事追求卓越。
努力擅長的事,努力值得花很多時間去做的事就好。
這樣懶懶的,試著在自己的領域用心做一點成績。

甚麼事你擅長做? 甚麼事最值得做?
如果你連這也不知道,還是不要懶好了。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小學時代飲歌大放送

現在的流行曲,很少聽。
不是因為其他人所說的歌曲水準下降,是我根本沒時間好好認識新歌手和聽新歌。
不要說新歌我不認識,甚至連歌手我都不認識。

當我還是一個學生,我的自由時間多得很,尤其返下午校的小學時代。
時間這麼多又不用常常溫習做甚麼好呢?
其中一樣是聽歌。
未有youtube,也沒有mp3的年代,聽的是錄音帶和CD。
聽不同的歌星,就要換帶換CD的那個年代。

以下是三首當時很喜歡的歌。
三首歌的共通點,一個字講完,「快」!

黎瑞恩: 陽光路上
 
 張學友: 壯志驕陽
 
李克勤: 紅日
 
 

「我的願望只是一隻糯米雞」

當我還是一個學生,偶然在親戚家的洗手間裡看到「我的願望只是一隻糯米雞」這本書。
一直以為這位親戚從不會看中文書,尤其這種通俗讀物。
在我心目中,她不但聰明能幹,工作能力一流,還是美人胚子,
怎麼願望只是一隻「糯米雞」?

說起「糯米雞」這種食物,
今天我的午餐竟然是一杯熱朱古力,最後甚至連呷一口的時間都沒有。
拿著朱古力拖著乏力的身軀入課室,課堂開始我的精力和體溫直線上升,同時眼巴巴看著熱力竄走,杯裡朱古力的溫度直線下降。
放涼了的朱古力和乏力的身軀把我帶到另一個開會的地方......
然後,早已放涼的朱古力再把我帶到第二個地方去開另一個會......

我的願望,有時竟然也只是一隻糯米雞。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是日繼續心情大好

回到家,已是晚上九時許。
踏入學期的三分之一,學生很累,老師也很累。
縱使大家的體力不足,學生還是很努力堅持。

準備了100%的課堂,因著學生的努力和堅持,發揮出120%的效果。
一個簡單的討論問題,變成有深度的探討。
一個我以為黑白分明的是非題,換來很有見地的發問。
一個我馬上想不到解釋的學生問題,引起幾個學生幫助解答。

好多謝我的學生,令我每次上堂都充滿力量的學生。
大 ・ 滿 ・ 足 !


***
好開心,但我開始有些少留意到自己不斷學生學生學生,
究竟,除了備課評分教學生,我今天還做了什麼?
我對自己做了什麼?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老師是演員

今天的課堂密密麻麻,由早上開始有長長短短大大小小的課,還未計午飯時間的會議。
才到中午,看到鏡中疲態畢露的自己,
死亡星期一,可不是浪得虛名。

到了接近黃昏的最後一節,學生很累,我也很累。
順應大家超低的體力和集中力,超多機會互動的課題先教,
反正課堂裡最提神的方法絕對不是聽書,而是不斷說話,我指學生。

而飾演老師的我,不是負責「講」書,
有時我是問題少女,負責發問,引起學生思考,吸引學生之間有更多、更具體的回應。
有時我是啦啦隊員,負責鼓勵,即時指出學生表現的可取之處,鼓勵他們分享更多。
有時我是司儀,負責連接和總結,方便學生了解課堂各部分的連貫。
有時我是搞笑藝人,負責緩和氣氛,幫說話不太靈光的學生打圓場,間中帶笑反窒一兩句。
有時我是律師,負責找出學生發言的漏洞,提出尖銳發問。
有時我是游泳教練,負責監察進度,給予建議,著他們嘗試,因為游泳不能假手於人。

今天上課下課,都有學生說我看起來好開心好開心。
他們真不知道我有多累! 說來很奇怪,一入課室我就會變得精神。
也許,我真是一名演技一流的演員。

演著演著,笑多些,不自覺地變得很開心。
我開心,學生也會被感染得開心一點,參與多一點,學習樂趣多一點。
課堂成功吸引眼球,
而我,很有滿足感,又變得愈來愈開心。

不過還是很睏。清理好面前的工作,找周公去也。
演員也要下班了。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我的另類學習經歷

趁著中秋,約中學老師小聚。老師一邊笑一邊如數家珍地說起本人中學某年一段又一段的激老師往事,但我,竟然沒有記憶。那時候,我不太怕老師,只怕見家長,所以我會使盡渾身解數把學校的問題處理好,不要帶回家。也因為這樣,有以下現在回想起來有點難以置信的片段:

(一)
老師: 你再咁我要見你家長
我: 點解?
老師: 等你家長了解返個情況,返去罰下你
我: 你可以自己罰我,咁樣簡單D
老師: 咁你認為應該點罰?
我: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肯同我慢慢傾。你肯俾機會我,我會盡量配合。你真心想我好,其實我明架。

(二)
老師: 你係咪要我好似罰小學生咁罰你放學之後企staff room門口?
我: 我當然唔希望你咁做,如果你係要咁我都冇辦法。我驚低年級同學見到prefect俾人罰企唔知佢地會點諗。不如咁,我盡快交返俾你好唔好?

(三)
老師: 你做咩上堂食野?
我: 呢粒係喉糖,我只係上堂食藥
老師: 食藥都要問過我先得,不次再俾我見到你上堂食野即刻記你缺點兼見家長 (超火)
我: Sorry, 下次一定會問你

如果換轉是其他同學,應該會一早被罵到狗血淋頭。一次又一次得到原諒,我的老師一致認為與我的反應有關。

同老師「講數」,其實原理跟調解差不多。

方法是多些從對方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指出對大家都有利的折衷方法,甚至動之以情,但當然要真心啦。對不滿意學生「頂咀」的傳統老師就更簡單,如果自己真的有問題,必恭必敬地接受批評,虛心道歉就好。如果以上兩個方法都行不通,其實還有最後絕招讓對方改變想法,但這絕招絕對不是眼淚,因為哭,說不定會帶來反效果。

這是經常激老師而又甚少被罰的心得。我從來都沒想過這些暴風兩時期的經驗可以讓我學習像化解衝突的溝通技巧,而這些事往往又是學校課程所忽略的。當然,這種能力得以發展,有賴心胸廣闊的老師和沒有太多管制的家庭。

因為這些另類學習經歷,我中學某學期的成績表上,有一行寫著"does not take school rules seriously"。那是我讀書以來最差的評語,家人當然從沒看過。然而,評語的上面,是操行成績,清楚寫著B+。
它好像在告訴你當時老師對著一個挑皮學生的矛盾心情。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只須5-10分鐘的健康早餐

聽說早上吃麵包不太健康,奈何早上從來沒有時間慢慢煮慢慢歎。不過快,原來也可以吃得健康。出身中醫世家的朋友說工作虛耗較多的人,適合多吃飯,健脾。

中式早餐

茄子肉碎飯
實際所需時間: 10分鐘
1) 前一晚茄子切粒、肉碎調味。
2) 洗米。茄子肉碎放金屬碟,茄子在下,肉碎在上,茄子肉碎置飯上蒸。
3) 可以先忙自己的事,15分鐘回來開餐。
蒸好之後茄子肉碎汁中加入幾滴辣油就更有風味~

吃飯需時,三文治可攜就更省時。

超省時之選

吞拿魚麥包三文治
實際所需時間: 3分鐘
1) 將吞拿魚均勻塗滿麵包上
2) 大刀一切,分為兩個三角形。話咁快完成!

腿/腸蛋麥包三文治
實際所需時間: 5分鐘
1) 早一晚將火腿切成絲/香腸切片
2) 打蛋,將火腿/香腸混入蛋中隨意炒熟,放碟上稍為擹凍,走開先忙自己的事
3) 將火腿/腸蛋夾入麥包,大刀一切,分為兩個三角形。掂!

 麥片所需時間應該更少,不過本人不太喜歡它的質感。

以上早餐可以配生果,營養較好嘛。
強力推薦提子、藍苺、士多啤梨.... 只須浸洗,不用切也不用花很多時間去皮。如果連洗的時間都沒有,可以早一晚先洗好,或者選吃香蕉。

如果連5分鐘都沒有,我就只好帶著●●堂的綠茶紅豆/黑糖合桃麵包和維他奶往街外狂奔了!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說話和演講

求職面試,我總是表現得很好,這跟人數不無關係。
到目前為止,見過最多不過是六對一,反正那六個人又不會同時間對我說話。
多數面試只有兩三個人見我,甚至是一對一。
對於某些人,面試人數與表現,有著極大關係。

這種面試測試不到的,是一個人對著群眾的演講能力。
我自問口才還可以。幾個人的小聚會可以暢所欲言,應對自若,可以蒙混過去。
對著一大班人演講呢,總覺得技不如人。
有很多人不僅可以把話說得清楚明白,又生動有趣。

我覺得很多對人的工作,包括教書,把話說得動聽很重要。
一個課堂有沒有感染力,除了老師自身的教育修養,也要看本人的幽默感和表達能力。

要怎樣把對著群眾說的話說得有感染力,我尚在學習。
經過不斷看其他人的VIDEO,暫時能出一個答案:

Show, don't tell.

方法,是不平舖直叙,直接將畫面呈現在聽眾面前。

看看黃子華,看看Jim Carey,其實不難明白。
問題是,怎樣將不怎麼平易近人的學術話題變得靈活生動?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與其跟潮流選科擇業,不如重新認識自己

朋友介紹之下,接受了MBTI測試。就像九型人格那些性向測試,不過MBTI的分類更細緻,也有職業導向。

原來,我屬於只佔人口1%的稀有品種,
適合涉及複雜思考、直覺、創意,同時需要對他人的感覺有敏銳反應的有意義服務作業。看來教書也頗為適合我?

細看職業配對。第一位,竟然是神職人員!?
第二位,是我現在的工作。有趣的是,第二、三、四、五、七、八、十位的相關學科,都曾經在我的選科志願上出現過。
1. Clergy / Religious Work
2. Teachers
3. Medical Doctors / Dentists
4. Alternative Health Care Practitioners
5. Psychologists
6. Psychiatrists
7. Counselors and Social Workers
8. Musicians and Artists
9. Photographers
10. Child Care /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至於為什麼我對出類拔萃的人特別有興趣,寫來寫去都是別人脫穎而出的方法,原來也有解畫。如果將來有機會,我真的很想客串做升學就業的工作,因為助人解升學疑難、訂立成功計劃一直是我感興趣的事。分析這樣說:
You put a lot of energy into identifying the best system for getting things done, and constantly define and re-define the priorities in your life.

小至考好個試,大至擇業選科,我都有一種莫名奇妙的興趣。至於我自己,也是這樣一邊計劃,一邊一步一步朝著自己的夢想進發 (當然還有漫漫長路,現在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薯仔)。



最後,連極度善忘的我為何會被理解為很整齊,都有解釋。原因是,骨子裡原來我是很有系統很整齊的! 竟然是這樣!? 哈哈
You place great importance on havings things orderly and systematic in their outer world.
 
------------

MBTI真的挺準確。坊間有不少專業的收費測試,也可以試試網上的這一個免費測試。
http://www.apesk.com/mbti/dati.asp

對於準備選科又不太瞭解自己的人,或者可以作個參考。當然,也得配合自己的科目組合、能力和成績。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百合肉碎飯

無論早晚,都沒甚麼時間煮食。
對於我等地獄廚神,維持健康飲食,爭取休息時間,根本就是天敵。

家人常常擔心我沒湯水不夠營養,最近教我做一個超健康的百合肉碎飯。

實際所需時間: <5分鐘。

1) 百合洗淨,用手隨意撕開。
2) 打開飯煲,加入米、水、百合、肉碎、鹽(約1.5茶匙)
3) 開始煮飯,同時可忙自己的事,15分鐘後回來開餐。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點解我會做老師?

今日下課後,等升降機時碰見學生,他友善地問道:

「點解你會教書0既?」

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我想了一秒不夠,笑說「教你地都幾好呀,好開心」。
有點答非所問,不過那是真心話。
反正學生也不過想要一個一句起兩句止的簡單答案。

我當老師的原因,一言難盡。
故事的開始,回到畢業後不久。當時已經有一份全職工作,但無心插柳找到一些兼職教學的機會。那時候我幾乎沒有教學經驗,但學生大多很支持我,其中有一位在社會上很有人氣的學生甚至鼓勵我轉行教書。同時,我自己也很喜歡上課的感覺,成功感甚至比原來的工作有過之而無不及。

於是我開始找教書的工作。
很幸運,萌生這個想法的同時,竟然輕易得到一個很不錯的機會。
過了幾年,過五關斬六將之後,又給我遇上另一個更好的機會。

也許因為得來不易,現在每天都很珍惜這個機會。
努力準備,不是全因為那是我工作裡的must-do,而是因為它是all-I-want-to-do。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想把一份工作全力做好。
我暫時沒有要春風化雨的宏大理想,只是單純希望把自己喜歡的事做妥。如果學生在過程中得到一些啟發,那就更好。

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成功要素 (2)

星期二檔案昨天的我今天的我
(↑ 連接至土豆網上的星期二檔案影片)

曾經在星期二檔案看過一個有關學習障礙的故事。主人翁天生口吃,有讀寫障礙,中英文成績低落,卻能夠排除萬難考入大學醫學院,最後成為醫生。他,是精神科醫生丁鍚全。

有機會再接觸這段影片,注意到丁醫生的朋友提到他成功的關鍵:

「丁鍚全唔算好叻,但係就好識得搵適合自己0既路」

提到由零關始到拿取公開比賽冠軍的運動經驗,丁醫生自己指出是不斷苦練的成果,而且自己有不認輸的性格。

他直言,「冇理由唔得。如果努力左都唔得都冇辦法啦,咁但係你未試過,又點知自己唔得呢?」

成功要素


看這段片,純粹因為好奇。
謝霆鋒的廣東話我們聽得多,英文還是第一次。

就算像謝霆鋒這樣的人,連續聽他講一小時,其實也會悶。
看到一半,他提出了兩個很好的points。
1) Do you want to be successful? Be honest with yourself.
2) What do you love most? Ask yourself - I don't think anyone can tell you that.

這兩點,與Steven Jobs以下說的有相似之處。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學會接納自己

我的成長讓我學會接納自己。
像我這種粗心大意的人,如果生長在一個每事要求嚴格的家庭,肯定每日捱罵。
有些問題,永遠不能根治。

有了智能電話的提示功能和工作清單,我常常被誤解為十分整齊謹慎的人。
事實上,經過多年逐漸改善,我己經變得「正常」,失憶情況大減。
問題是當時間緊迫或者生活變得過份繁忙,老毛病又會出現。
上課用的presenter,接收器還插在電腦我就急急腳要趕往下一堂。
到了下一堂,oh! presenter漏在上一室老遠的課室。
最大的懲罰,只是要在課室走來走去按鍵。

這種無聊小問題,當我還小的時候,我的家人很少干預。
與其責罵,不如由我承受惡果,下次就會加倍小心。
就這樣跌跌碰碰,慢慢也就學會怎樣改善,同時接納自己的不足。

在光陸怪離的成人社會,善忘也有善忘的好。
睡醒又是新的一天。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綻放5**光芒」

九月一開學,地鐵巴士車身的大型補習社廣告鋪天蓋地。
關於補習,我不是一面倒反對。

第一次幫襯大型補習社,是一個有趣的經驗。
當時經同學介紹,我們一口氣在這間「綻放5**光芒」的補習社報讀英文、物理、化學、數學、附加數學一共五科。暑假幾乎朝九晚五在商業大廈游走,中間溜溜書店,逛逛商場,竟然因此開始了閱讀的習慣。

不反對補習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補習也有可取之處。
說起英文,十多年前的英文書的不例子外乎是Peter, Paul and Mary... 偶然間有個Chris Wong。補習社的筆記,結合流行文化,緊貼市場脈搏。與其說是學英文,不如說是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popular culture,而當中的popular culture,不是新高中學制的所謂popular culture,而是非常貼近年經人生活的潮流資訊。這正正反映了補習社人力資金時間充裕的優勢。試問連睡眠時間都嚴重不足的一般中學老師,有多少空間可以緊貼潮流? 大型補習社沒有令我的英文突飛猛進,但卻大大提高我對學英文的興趣,至於答題技巧,其實也有一定的幫助。當然,光有答題技巧沒有實力也是不行的。後來我們又在強調「英文好  機會比人多」的另一間機構報讀英文會考課程,不過那是後話。

至於理科,由於我是暑假先學下一個學年的數學和科學課程,所以上學期稍為輕鬆。學校課程規定要入讀某一個年級的某一班,但大型補習社可以自由選讀,因應自己的需要重讀跳讀也可。我們當時就同時間報了中三和中四的化學課程。

我的朋友和我的強項完全不同,參考我們兩人的成績,我的結論是
如果你了解自己的強項在哪裡,可以經補習學會考試技巧,事半功倍,錦上添花。
相反,幫襯大型補習社去惡補一個自己一竅不通的課程,效果成疑。補習班不是私人補習,授課單向,聽得明就明,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同學的問題深入跟進。聽不明的話,幾乎沒有機會發問(大多是視像課程,即播放錄影片段)。就算有發問時間,完全聽不明白的學生也沒有多少能夠立即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問清楚。最後得到甚麼? 一份似懂非懂的精美筆記和一份「人補我補 唔好蝕底」的安全感。

我覺得大型補習某程度上有助提高考試成績,但成效如何,很視乎自己本來的程度。

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DSE大學選科之策略 (2)

綜觀今年結果,有一些考獲幾個5級的學生或者全4學生都沒有政府資助全日制大學offer; 明年的選科最佳策略,一言蔽之,是"play safe"。

原因有一個:
今年適逢double cohort,中六中七學生一起升大學,non-jupas招生的學位大部分由中七生的學額中撥出。因此,明年中六生的jupas學額,抽掉給non-jupas之後,應較今年少。學額較少的結果是,競爭很有可能比今年更激烈。假設兩年考試的難度相若,明年的入學要求成績大概會比今年為高,這意味著就算參考jupas往績選科,考獲LQ的成績也不代表一定會中獎。但最終中獎與否,除了策略,也得看看閣下的抽獎運。除非有外國升學機會back up,否則都是今年玩穩陣會比較好。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中學小學化?

我記憶的中學生活,與小學很不一樣。
中學生在校內有更多自由,而老師也沒有像小學老師一樣每事訓斥責罰。

我唸的中學,
除了早上的祈禱時間和走火警之外,基本上不用排隊。
宣佈,是午飯時間後自己回課室聽高年級的同學經全校廣播系統讀出。
老師和同學的分享,是每週五全校舒舒服服坐在禮堂裡留心聽。
午飯時間,可以和三五知己去學校附近慢慢吃。
基本上不會有小學時代的罰留堂、罰抄、罰企,最多是偶然間被訓話幾句。
至於遲到得很嚴重的學生,累積到每學期七、八次,就要在某天的小息時間集體去做「社會服務令」,在學校的花園清除雜草,或者走遍整個校園執垃圾。阻嚇性很高,每年只會有幾個人被罰,因為別人在好端端放小息,你要拿著個大膠袋在眾目睽睽之下拔雜草執垃圾,感受可想而知。

踏這一間中學,又是截然不同的國度。
聽說全校都要在室外操場集隊聽宣佈聽早上分享,每天如是。
午飯時間,全校待在學校吃飯不許外出。
要是遲到,學生會被罰在校門附近「反思」(其實是罰企?) ,還會被即日罰留堂。
上課忘記帶書、忘記做/帶任何一項功課,甚至是任何老師覺得有需要,學生都會被罰留堂。
老師的其中一項工作,正是輪流主持每天放學後的留堂班,學生可能會被罰抄或者罰作文反思己過。如果學生沒有去留堂,老師還要秋後算帳,「捉」學生去罰足兩天。

或許我讀的中學比較自由,而且學生成績行為能力校風各樣都很不同。
或許時間太久遠,現在的學校不流行走自由風。

但我真的很驚訝。
以為自己走進了一間小學。

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努力讀書為什麼?

每年都總會有一兩個學生問這種問題。
我的答案很簡單,「令自己有選擇」。

以升大學為例,如果你屬於top 5%,幾乎是全部Jupas choices任揀。
成績愈差,選擇愈少,甚至是沒選擇權。

新鮮人就業情況亦是一樣。
如果你一畢業有做專業人士的學歷,但你的理想工作只需中學程度,that's fine。
倒過來呢,機會似乎低得多。

有錢人和窮人的最大分別,我覺得也是選擇。
包括選擇的多少、先後、質素的優劣等等。

不過,世上的事不止好和差,有一整個spectrum,
讀書也分不同學科,亦不用(也沒可能)通曉全世界的知識 。

大學四年制之後,大多數留待year 2才選科。
科目的選擇和優先次序,也按成績表現。
其實也不用爆4,考取合理的成績有選擇就好。

努力讀書又好,努力工作又好,努力維持健康又好,
最終目的,我覺得都是令自己有選擇。

有人不好選擇,但不選擇和沒得選,是兩碼子的事。
完全沒有選擇之下寄指望執到枝好籌,是守株待兔。
自己努力過後可以選到好的,個人認為才是改變命運的方法。

也許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是對的,那麼靠自己的力量唯一可以改變的,
就只有"讀書"了。
當然,你要有多少個怎麼樣的選擇,你想付出多少,是適隨尊便的。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運動身體好,做事更成功?

我完全沒有運動神經,不但反應奇慢,而且怕死怕痛怕跌傷,由小至大最差的就是體育科。一直都以為自己與運動無緣,直至最近心血來潮想起要強身健體。

我的身邊不乏日日運動的健康人士,他們平日的工作繁重,有on call36小時的,有通宵達旦兩隻眼看著六部電腦的,總之就是比我忙碌十倍可又比我活力百倍。秘訣呢,除了多謝父母遺傳到好的基因之外,原來是運動。

無論是幫我做健康檢查的教授醫生,還是我阿爸,都跟我說過做運動的重要性。但說到這一次要做運動的決心,要提起上週末的奇妙單車之旅。短短幾小時不斷踏不斷流汗,我持續一星期的頑咳竟然不藥而癒。跟充滿活力的朋友說起,他們的反應一致,借用其中一個朋友的說法,是"good health is the foundation for all kinds of success, and sports is the key".

每個人都想自己成功吧,對於運動,我變得毫無抵抗力了。
現在每晚去跑步,感覺也不錯。
有人說我會"get addicted",let's wait and see.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天然排毒法

王迪詩稱shopping為「精神排毒」,我的排毒法不用一擲千金。
只須相約三五知己,換上運動衣波鞋,踏單車去!
還要遇上涼風送爽的陰天,超幸運的說。
在本人體內整蠱做怪搞足一星期的頑強寒咳,經過數小時不斷長流的汗,都跟我sayonara了。

健康原來如此簡單。踏踏單車,精神煥發。
從來沒有運動習慣但健康檢查一直全部達標的我,今天又去了游泳,明天呢...
我想想看...
跑步? 跳繩?
拉筋醫生說不算帶氧運動...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入唔到UGC funded,仲讀唔讀大學好?」



每年都有學生會問,入不到政府資助的大學,還讀不讀好呢?

這要考慮到成本,包括錢、時間,以及入讀非政府資助大學的出路。
讀書的目的當然是要豐富自己,不是為賺大錢,但有學生會因為這樣要花幾年時間還欠下十多萬債務,真的不可以人讀我讀,要好好為自己想清楚。

由於有部分學生有副學位學歷,立即出社會做事亦無不可,所以我通常會問:
大學學費家人會資助你嗎?

如果會,不妨先讀,因為要半工讀完成大學學位並不容易,而且讀書趁早讀多數對將來發展比較好。不過讀非政府資助的大學學位 (包括銜接大學學位,即top-up degrees)要注意,學位政府是否承認,因為找中小企的工作或者無所謂,但將如果找政府工就麻煩。詳請可參考學術評審局網頁,大學學位應屬QF Level 5。

如果不會,甚至是讀副學位已累積接近十萬債務,那就要考慮自己是否真的想繼續讀下去。繼續讀大學亦無不可,但畢業初時假設每月賺取大約一萬元的薪金,由於要償還貸款,就可能要把其他需要用錢的計劃延後了。況且非政府資助的大學學位愈開愈多,到幾年後畢業時學歷也有可能跟今天拿著副學位去找工作相若。如果讀書純粹為賺多些錢,似乎立即出去找工作更為實際。此外,還有其他選擇:

(一)一石二鳥的辛苦之選:  反正都入不到要全職就讀的政府資助學位,不如邊做全職工作賺取收入邊兼讀大學學位課程,可以自己賺學費,畢業時又比同學多了年全職工作經驗。條件是要肯吃苦,平日晚上和週末人家去玩你要溫習做功課,還要老闆肯準時放人給你去返學。

(二) 專心累積工作經驗之選: 找一個不用大學學歷而講求工作經驗的工作 (當然要配合自己的專長和能力),全心留在這一行儲工作經驗。到若干年後,升職或許要大學學位,那到時候已經很清楚自己要讀那一科,早些安排。

至於我自己,由於我很清楚自己要讀的課程只有政府資助的大學開辦,而不讀大學就跟本沒可能在坊間找到相約質素的課程,所以我當年選擇了考A-level的路。我記得當年的暑假我去讀一個興趣班,有一個大我幾年的女生跟我說,她當年像我一像大,打算工作幾年再出國讀書,最後發覺工作之後便很難重返校園全職讀書了,現在要升職沒學位也很難。當時我覺得很奇怪,但現在我明白了。如果你有一份稱心滿意的工作,你會為讀書離開嗎? 幸好現在很多課程都可以兼讀,只要你夠堅持。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加減數英文記憶法

其實我又唔係教小學,自己又未結婚又更加冇小朋友,寫完上一篇美少女戰士話當年之後,都唔明點解會忽然間諗到好多教小朋友記生字0既方法。

學習的最終目的當然是要融會貫通,不過要學會運用語言之前,少不免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用法和字的拼法需要記憶。我尚且把自己今早等看家庭醫生時想到的簡單分享一下。

我記得當我還是五歲時,要串好"blackboard"這個字幾乎mission impossible。因為我是b, l, a, c, k, b, o, a, r, d這樣記的,就像要一下子記熟「貓豬花水狗貓羊龜牛兔」一樣,十秒之後記憶就會煙消雲散。本人的家人過了一招拆字招式,就是"black", "board"這樣記。由於"black"我早就記得,所以只需要記得「X 貓羊龜牛兔」就可以,輕鬆晒。

這個片段時至今日我仍然記得,但我覺得做法可以變一變。現在5歲的小朋友多數都會個位加減數,其實可以引導小朋友自己按照讀音初步想一想字是由哪些部分加起來的。



(按意思加法)
basket + ball = basketball
tele + vision = television

(按讀音加法)
bas + ket + ball = basketball
wa + tch = watch
wa + sh = wash

其實有很多字的部分都可以在不用的字上循環再用,所以下一次再接觸相關的字就不用由零開始死記了,串字可以變成數學/拼圖遊戲。

寫到這裡,從教育局的資料看到原來加法記憶不是新概念。
(詳情可參考: http://cd1.edb.hkedcity.net/cd/eng/vocab09/files/Handbook.pdf)

所以我想提出一個移形換影的記憶遊戲。

既然tele + vision = television,那麼我想問的是:

television - vision + phone 會變成甚麼呢?
ballpen - pen + base又是甚麼?
sleepy - y + a呢? 原來由打磕睡最後變成睡著了。

重點是,由小朋友和大人輪流出題,變成遊戲。還可以按對方出的題目修改變成自己的呢!
例如:
(1) control + tain - trol = ?
(2) contain - con + s?
全部由大人出題嘛,不是不可以,只是比較像測驗題不夠互動,而且由小朋友自己去想,一來可以訓練腦筋,二來大人不用搞盡腦汁,何樂而不為呢,哈哈!

我已經決定了! 如果將來我的子女只愛數學只愛拼圖,就用這個不算很精確但好玩得來絕對可以提高學習興趣的方法教他們記英文字。

記了一堆字又怎樣學會運用呢? 這是後話,有時間我再想想。

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

「九」大行星英文名的超靈活記憶法

中一讀的地理,有一節講行星。當年還有九大行星。
每一個行星的名字各有不同,又沒規則,要把它們逐一記憶,照常理需要花很多時間。
地理老師把行星逐一介紹,mercury, venus, mars, earth, jupiter, saturn...
除了earth,沒有一個以前在學校學過。
不過我們這一代,有它!


從左到右,Sailor Mars, Sailor Mercury, Sailor Moon, Sailor Jupiter, Sailor Venus!
從此,我們發現撈電視汁都有它的好處,哈哈!

如果你的小朋友有串字恐懼症,不妨可以試試幫死物加些眼耳口鼻,變成活生生的卡通人物,例如下雨天張開雙臂保護我們的"umbrella"哥哥,又或者將個字貼去屋企的物件上,加雙眼,一齊作個故事,話唔定小朋友會當玩一樣三兩下手勢記得晒。我覺得d小朋友可以講得出Thomas火車幾十個名係有原因0既... (至少我就唔記得喇)。

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

你喜歡看哪些奧運項目?

2008年的奧運,我在日本旅行。
開幕儀式的那一個小時,是酒店的私人溫泉唯一一個「空室」的時間,可見奧運熱潮無分國界。

「你喜歡看哪些奧運項目?」,日本朋友問我。
我說,「女子體操啦,高台跳水啦,還有游泳」
一直以為香港和日本的資訊自由流通,消息報導比較全面,直至...
「咦? 奧運有高台跳水嗎? 」日本人這樣說,語氣有點不可思議似的。
日本朋友喜歡看的體育項目,竟然是,柔道!!!!?????
雖然日本的新聞連日不斷報導某日本柔道選手奪金,但怎麼我就是從來沒聽說過奧運有柔道?

原來,我們每日都在看經別人過濾的資訊。
幸好,世界上還有internet。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十多年後的文憑試會變成怎樣?

內地學生要返回原藉考大學入學試,一早聽聞過。適逢文憑試放榜,看完上集新聞透視,立即覺得十多年後的考生危機處處。何解? 根據節目所指,內地學生無論居住在哪裡,住了多久,戶藉一旦不屬於當地,高中和高考就要返回原藉。即是如果學生的父母祖藉山東,他們的孩子即使在北京成長、讀書,到考高中和高考時都必須返回山東。驟耳聽來好像跟我們香港沒甚麼關係吧,不過按同樣道理推算,除非那些雙非去外國讀書,否則他們沒辦法在大陸考高考。按有關規定,他們要返回原藉,即香港。所以,十幾年之後香港文憑試競爭有多大? 如果中六中七兩屆一起考都爭到頭崩額裂,你話湧多十萬人來爭會變成點呢?

節目提到第二個good point是內地重點大學,例如北京大學,都會預留多些學額給本地北京學生。香港呢? oh sorry,總之你文憑試考到足夠入讀某個系的成績,雙非單非本地人一視同仁。香港土生土長的正牌香港學生咪好蝕? 冇錯。

假如我結了婚有仔有女,我會望遠一點,提早為爭取父母同是香港人的學生優先入讀本地大學遊行。立法需時,就算你仔女仍是bb仔,討論得來等到立法都差不多要參加文憑試。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入大學愈來愈難

媒體都說現在大學生愈來愈多,入大學愈來愈容易。計我話,入大學愈來愈難就真。
入大學容易,是因為海外銜接學位、自資學位、私立大學、海外大學學位等計算在內,但說到政府每年向每名學生資助大約25萬,學費只收4萬多的學位,收生成績一直有上升趨勢。

假設每年公開試的難度和各成績等級的程度相若,若收生成績上升,顯示收生要求提升。以香港大學文學士學位為例,當年JUPAS的收生median是AL三科C、C、D,2010年已變成B、C、B,要求大約高了一個等級。這個現象亦可見於其他科目。

有說八十後入大學艱難,我覺得九十後可能更難,如果指的是獲政府資助的全日制大學學位。我一直覺得當年我入大學相對容易,至少副學士沒現在興旺,大學亦沒有多預留學位給副學士畢業生,從內地來求學的又沒現在多。無論入大學,還是出來投身社會,競爭都好像沒現在的大。

不過最難的時代還未到來。再過十多年,當雙非們湧過來一起考文憑試,那才是廿一世紀以來入大學最難的時代。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DSE大學選科之策略

親戚M是應屆文憑試考生,平日能言善辯、天資聰穎的他,放榜當日竟然主動找我商量選科的事。奇怪的是閒時找我商量的人全部都比我聰明。先不管他們到底是真正需要我的見解,還是想找一個人聽自己說話,我都會學到很多,與出色的人交流意見是人生一大樂事。

以今次選科為例,不動腦還可,一認真起來,發覺選科簡直與耶魯大學的game theory課無異。
(http://oyc.yale.edu/economics/econ-159)

我當年只是拿著一本印著每間大學每一科收生成績的書左翻右翻,找一找自己有興趣又大致合乎資格的學科,填滿25個選擇,第一個填很想入但沒有十足把握的科,第二個填很大機會入的科,第三個填必定入到的科,完成!

2012年的今天,考第一屆文憑試的M,選科時需要考慮的是:
1. 自己對哪些科目有興趣
2. 各大院校今年收生最低要求
3. 各大院校往年AL收生成績的M和LQ
4. 各科收生人數
5. 各院校相關學科的(放榜前)超額申請倍數

1, 3, 4和我當年一樣。有了5,事情就變得很像game theory。

除了考慮自己的成績,還得從各大院校的申請倍數猜想競爭有多大。如果A大學和B大學的2和3相若,照理就看4,哪一間收生人數多就揀哪一間。可是有時還得看5,如果A大學收150人但超額申請只有5倍,B大學收20人但超額申請15倍,假設成績相同的人很多,就應該揀A大學。問題是,放榜改選後的申請人數、申請人的成績,我們不得而知。

再加上以往很多獨立科目(例如土木工程、電機工程),今年一律合拼"工程"一科,於是選工程科人,可以是眾多工程科裡成績最優異的,又可以是工程科裡收生成績最低的。總收生人數貌似多了,但選該科的人成績會偏向優異嗎? 你又不知道。還有今年第一年的文憑試,有說學生人數多了,大家選科傾向保守謹慎,最後會不會因為集體性恐慌,把以往收生略低的科炒高呢?

有著說不盡的變數,與其說選科像game theory,不如直接說是拉斯維加斯好了。
籌碼當然是你考出來的成績。

話說回來,這些無窮無盡的變數其實一直存在,只是以前沒有開放5這個資料,自然沒甚麼好辦法去想其他人的選擇。不過就算有,都只不過是人家放榜前的選擇。

所以策略第一成績、第二分析準確度、第三運氣... 但第一講求臨場表現和運氣,第二變數多又需要些少運氣。難怪古人說一命二運三風水。

我已經盡全力跟M分析了一個晚上。衷心祝福他考上理想的大學!

相關文章: 一個「教選收科老師不會和你講,教主科老師講左你唔信」既事實
 http://used-to-be-gifted.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10.html

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和民「謝師宴」

舊生畢業後,要不是把書帶給舊生,或者他們須要學業上的意見,再見的機會其實不多。
一年沒見的舊生M,轉眼間成了學校的實習老師。
想不到會和自己教過的學生講教育。
一頓飯下來,學校、學生、前輩老師、校長、教學方法、道具、薪酬、個人風格......
竟然變成教育論壇。

臨走時,M說要請客。
對於未有收入的全職學生,一向由我付賬,甚少各付各的。
但M堅持,說要多謝我,當是「謝師宴」,聽來很窩心。

令人最高興的不是食物,是心意。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教學生面對失敗

「喂,我係Miss X呀,想通知你得咗個.... 獎,學校會俾個$... 現金獎你」
電話的另一邊,A帶著笑,半信半疑的問: 「真架?」
「係呀!」
電話筒的另一端又是一陣尖叫。

A是很真情流露的一個人,我還是第一次在電話聽到學生又笑又尖叫。

回想起學期初,我按學校指示與幾個成績未如理想的同學各自跟進學習問題,A是其中一個。
問的多數是open question,
「(笑笑口) 發生甚麼事?」
「你讀得好似有d辛苦喎,有咩困難呢?」,
「咁你又覺得有咩方法可以做好d? 不如我地慢慢傾下...」
等學生慢慢講,主要是給予支持。

過程中,我跟A分享了自己讀某科的困難,順便簡單分享了一些我當時的處理方法,
看著她的表情由沒精打采,變成既驚訝又有光采。

最後,經過A的努力,上學期不合格的科,今個學期全部合格。

電話裡,A這樣對我說:
「這是我讀書以來攞的第一個獎! 真係好開心!
以前考試成績唔好,d人淨係會鬧,
從來冇人主動問我有咩問題,
從來冇人同我講成績唔好只係暫時,仲有機會收復失地,
從來冇人見我成績唔好仲會支持我、相信我,
從來冇人會教我唔合格之後要點讀書......
得你一個咁好咋!」

A的一連串「從來冇...」,
令我驚覺舉手之勞,竟然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我們的制度教育學生追求卓越,學生表現出色,錦上添花是常有的事。
原來雪中送炭一樣重要,教導學生面對失敗亦是必須。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一個都嫌太多


昂山素姬的事,我並不了解。
最近傳媒一直不斷報道她獲釋,於是從網上搜尋"ann san suu kyi"看看。

看到昂山素姬在挪威接受諾貝爾獎時發表的演說。
其中一句她說的話,印象特別深刻。

"One prisoner of conscience is one too many."

"One"是一個小數目,"Too many"是太多,兩者形成強烈對比。
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放在一起,
聽眾更容易意會到,
即使再少的人數,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傳說中老師的長假期

曾經在書上看過一個有關假期的實驗,大約是這樣的:

現在有兩個選擇,
(一) 你可以放假四星期,但其他人放六星期;
(二) 你可以放假三星期,但其他人放一星期。
你會怎樣選擇?

書上的實驗結果,是大多數人會選(二)。
(一)的假期擺明較長,但很多人都選較短的(二)。為甚麼?

當然是源於人的比較心理。
人人都比自己多放兩星期假,那還得了?

話題一轉,講到自己的假期。
我的朋友問: 放暑假未呀?
我的家人問: 你幾時放暑假呀?

well,我沒暑假的。
這個答案我講到厭,不知道解釋了多少遍。
不過,有annual leave其實也不錯。
我不是說我不想要暑假啦,我好想,好想好想,哈哈,
不過有必要跟享受漫長暑假的幸運兒比較嗎?

與其羨慕有暑假的人,不如羨慕徐子淇個女好了,大可以成世人不用工作,哈哈哈!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我愛看傳記

我的袋裡,永遠有一本書。
以前總被我媽投訴手袋如石頭,但我偏愛帶著石頭上街,等人、坐車、無聊時自娛一番。

我看的書很雜,特別愛傳記。
也沒有特別的理由,就是喜歡。

最近看了一本很值得推荐的傳記,由眼科醫生林順潮本人執筆。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是它不止寫那些年的片段,還會把本人成功的方法和讀者分享。

有一節,林醫生講到中學時代成績強差人意,後來經過多番努力終於扭轉命運。
別的書多數這樣就完,這本書有作者本人分享當時的想法和很好的策略,節錄釦下:

「成績不理想不一定是永恒的,只要不灰心,以恒心和進取心收復失地,成功可以指日可待。『成功可以僥倖,但失敗定必有因。』時常反省自己犯錯的原因,有助檢討未來的日子裡,如何作出修正,重返軌道。此外,用功要有節奏,鬆緊有序,像游蛙泳一樣收放有致。集中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會以古典音樂來鬆弛神經,讓頭腦得到休息,思考更能清晰,拼搏才能持久。經驗告訴我: 做事目標要明確,方向要清楚; 細心觀察,掌握問題精要; 透過群策群力,把思維擴闊,目標就能達到。」 (林順潮: 「窮小子傑青醫生: 我的成長剪影」)

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維園阿姐發噏瘋系列: 讀唔讀副學士好? (1)

讀唔讀副學士好? (1)



看過前幾天新聞透視的學歷何價,有感而發。
在youtube順便search「副學士」三個字,單是第一頁就會得出極端的結果:

支持派:

CUTW話你知: 點解讀副學士?

城功筆記之副學士新紀元(A new era for Associate Degree)

副學士, 信任你自己,為大學面試作最後準備!


反對派:

副學士升大學?妄想!!!

《民間現場》第三集:副學士是出路,還是「行人止步」?


照理現在的中學生都有修讀通識,應該懂得自行進一步分析:
講者立場 - 唱好? 唱衰?
身分 - 代表甚麼機構,是負責宣傳? 搏民心?
論點有沒有證據支持 - 細心聽,以上有的聽似言之鑿鑿,實情是毫無根據
事實真偽 - 與可翻查的過去紀錄一致?
有沒有以偏蓋全 - 升U率是甚麼U? 是哪一年的數據? 哪一科? (有些系跟本沒有本地UGC課程銜接)

最後,自己的看法又是怎樣,為甚麼?

我從未教過通識,也未讀過通識這一科,不過我覺得去聽升學講座,甚至是網上的video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當然,有時就算你問得出,對方都不一定會正面回答,不過有疑問自己慢慢去查證,總好過人云亦云,損失的是自己。

日劇風潮

由於paper未寫完,請容許我繼續懷舊。
找回人生第一次看的日劇,是1998年的Long Vacation。
那時家人在看VCD(那年代未有youtube,上網要用56k modem),我本來對日劇沒甚興趣,不過,木村彈鋼琴的片段令人眼前一亮! 我只看了幾分鐘就被深深吸引了。
這套劇的音樂真的很出色。
去片!


字幕有一句譯錯了,不過算啦。2012年再看這套劇,已經不再須要看字幕了。
好,繼續寫paper。

PS 這套劇多次出現"奇跡"這個詞,令當年在唸中學的我真的相信"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很夢幻很少女呢~ 在我還未學曉日文的早晨午安晚安的發音,我已經知道"kiseki" (奇跡)這個字了。

隨便附送當年紅極一時的日劇主題曲,溫暖的詩句。
這套日劇我沒看過,但那時放學經過商場賣CD的地方常常放這首歌,慢慢喜歡上它。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擔天望地的學生其實好留心?

教育學的課堂上,有說學生的學習方式。
Visual learners喜歡邊聽邊寫筆記,不寫不看不痛快。
Kinesthetic learners喜歡身體力行,坐著聽看不明白。
Tactile learners喜歡邊看邊用手指指著,不指會迷失。
Auditory learners一聽就明白,不好閱讀也不愛圖表。

我是visual learner,喜歡用highlighters間間間,又會把文字化為一個個圖表,上課時總會望著老師/黑板,自記做筆記,一副「好學生」模樣。

我一向以為這是「好學生」的寫照,直至最近與一個當了醫生的朋友短聚。
朋友的讀書成績很好,也是好學生,但他說他唸中學時經常擔天望地。
有時會看著課室裡的東西一邊專心聽老師講解,一邊自己思考。
從老師的角度看,大多數會覺得這個學生分明是在發呆。
朋友就說自己很留心。

聽著聽著,我想起我的學生,有一個每次上課都拓著頭呆望書桌。
所以這一堂我特別注意她,
發現她原來真的在留心聽,偶爾還會寫簡單的筆記呢。

擔天望地原來都可以很留心,將來真的要小心觀察。

事實證明每一個人都有一套適合自已的「正確」學習方法。

八十年代超勵志懷舊歌medley

寫paper時很喜歡聽歌。小時候一直習慣一邊做功課一邊把一隻CD由頭聽到尾 (做數學功課除外)。大學時開始愛上youtube,寫paper最愛medley,由它一口氣放完。

今日隨手找到一個香港經典勵志歌medley
由7分30秒開始,全都是陪著我成長的歌。
生於八十年代,有機會聽著這些勵志歌曲長大,其實是幸福的。

本來的八十年代video被移除了,我把它換另一個九十年代的。歌不同了,但一樣upbeat。
無悔這一生
這首歌出爐時正值移民潮,歌詞有「沒有淚光,風裡勁闖,重植根於小島岸」。
就讀低小的我其實聽不懂全部歌詞,但「重植根於小島岸」好像在說移民的人呢,我當時想。

友共情
中學last day必常的一首歌,聽說mtv裡客串的人全是古巨基中學時代的好友。

總有你鼓勵
曾經紅極一時的歌,但歌手很快消失了。
我也對他沒甚麼印象。

朋友
這首歌播放率太多,小時候聽到覺得煩。

千個太陽
很有動感很有力量的一首歌,它流行的時候我完全不明白歌詞,但拍子、唱風和旋律帶給我的感覺我仍然記得。

紅日
好像是一套電視劇的主題曲,當時喜歡極了! 還有那套電視劇我也很愛看,講述由周文健飾演的天使從天上掉落凡間的趣事。

壯志驕陽
這種拍子的歌我小學時特別喜歡,或者小朋友都比較愛聽拍子強勁的快歌。

很喜歡歌詞,「強人是你,能飛天循地,其實你了不起...」。以前校車的司機常常聽,我們會再後面細細聲唱。

陽光路上
超喜歡這首歌,與紅日、壯志驕陽同是翻唱日本歌曲。原曲反而未聽過。
細個時學游水,要烈日當空走一段路才到泳池,當時會邊走邊和朋友一起唱這首應景的「陽光路上」。

陽光
無記「阿sir早晨」的主題曲,但我當時比較喜歡叫「情緣」的插曲。那是internet尚未普及的年代,我會無聊到為了歌詞去抽yes card,還要不知道抽了多少張才抽中。

熱身
超熟。到底是甚麼時候聽過的歌?

不再猶豫
Beyond的歌之中,這首我小時候很喜歡聽,一定又是因為是快歌兼拍子強勁。

海閣天空
不用多說,每次聽到都會覺得有點婉惜。

我的驕傲
當「我的驕傲」這首歌還未出現時,在泓景台的樓盤廣告聽到這首歌就喜歡,還自己配chord亂彈一通。

同步過冬
想起Sars,想起戴口罩上學的日子,也想起當時我家裡以外唯一不用戴口罩的溜冰場。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闊太學生分享揀男朋友的方法

我的朋友,年紀由十多歲至我爸爸的年紀不等。
其中兩個很有意思的熟齡朋友,一男一女,都是以前兼職教書時認識的。
女的是我學生,是一個很講究生活,也很精明的太太。

年紀差一截,我們平日見面都是講甚麼呢?
其實我們都無所不談,飲飲食食、旅行玩樂、衣飾潮流、投資買樓、人生計劃、職場百態...總之就是日常生活所有已發生,甚至是未發生的事。比起同年紀的朋友,熟齡朋友比較擅於聆聽,不會「有佢講冇你講」,但又不用像一些年長的人一樣「開口埋口教精你袋錢入你袋」。

有一次和仔大女大、養尊處優的太太說起找男朋友的方法。

一般人都會問: 你喜歡哪一種類型的男生?
阿太指出,這種選擇方法會令自己的選擇愈來愈少。
何解?

假設理想對象是比自己高、大學畢業、年齡+-3-5歲... (收入多少、樣貌先不說)...
如果你遇到一個很好的人,只要不是大學畢業,就立即被淘汰掉。
長此下去,淘汰的多,留低的少。
怎麼辦?

阿太suggest逆向思維,即想想怎樣的人會令自己生活過得很miserable。
例: 好賭、吸煙、矮我一個頭、不喜歡照顧人、聽到音樂就頭痛、比我年長10年以上...

好,現在我遇到剛才那個很好的人。
按照剛才的elimination方法,他沒有大學畢業,第一時間out!
和我一樣高,即時又out!

逆向思考的話,選擇方法視乎這人有沒有令人miserable的事項。沒有的話,立即成為可選對象。根據此方法,和我一樣高有得留低,沒有大學畢業也不是罪。

你可能問,是降低要求嗎? 可不是呢。沒有大學畢業,會怎樣miserable呢? 最可能是對方介意,或者我自己會開口埋口大學大學大學,令人搭不上咀。那麼只要對方不介意我常會提及大學生活就可以了。

又多一個好選擇!
其實人揀我,我揀人,有時都好應該放下成見,擴闊選擇。

相反,如果只著眼自己的要求,有時會令自己的人生變得miserable。
例如一個事業有成,學歷樣貌也好,性格好對你也好的人,理論上是「筍盤」吧!
但原來不好整潔,而你剛好是潔癖,令生活很miserable,點算?

做其他決定時,這種逆向思考方法一樣適用。
關鍵是只剔除絕對不能接受的事項,開放自己的選擇。唔錯唔錯~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維園阿姐發噏瘋: 今時今日去教書

很多人都覺得教書是穩定職業,鐵飯碗唔駛憂。
非也非也,幾年來很多學校的新職位都是合約制,與散工無異。
長則一年,短則一個學期,去留可以與工作表現無關。

所以呢,無論自問教得有多用心,有多開心,我們這個世代的「教書工」總要兩手準備。
我沒有覺得這樣好不好,反正人要適應制度。想繼續玩遊戲,最少要懂遊戲規則。

我們的教育要學生適應制度,休想制度適應學生。
可這個制度要我們「教書工」適應的就更多。

生物學說這是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經濟學說是因為supply > demand。

whatever...
事實是連日本這個以往一直以終身雇傭制引以為傲的國家,近年商業機構都多以合約形式招聘。有需要時,多請一些; 無需要時,sayonara。

我們的教育,只是多了一點商業色彩。
至於欠缺job security嘛,己經是我們這世代的inconvenient truth。

我其實很喜歡現在的工作啦。
不過明明有心繼續做下去,還要常常兩手準備,難免有點莫名奇妙。
這樣的制度有助提升「效率」? 有助「增值」?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婚禮小商機

最近週末的節目是不停去婚禮。
結婚新人當然都好努力籌備,但司儀台詞和遊戲來來去去都差不多。

去到第N個婚禮,我有一個小構思。
話說我有不少朋友都喜歡看 「我們這一家」、「小丸子」這些,我想,如果MC由花師奶來做,氣氛一定好好呢!

花師奶形象健康,講笑又得,講婆媽野感動野又不失幽默,
加上花師奶又經常為其他節目配音,三歲至八十歲都一定認得。
如果嫌花師奶一個人不夠熱鬧,還可以請埋花老爺。

人人都說現在的成年人不夠成熟,所以找知名動畫人物配音員做婚禮司儀其實大有市場。只要無記合約沒有限制配音員秘撈,再找傳播炒作一下,這門大意其實大有作為啊!

至少我也想將來結婚找花師奶做我司儀,哈哈!
送客前還要花師奶獻唱首本名曲「別怪她」,歌詞稍為改動一下,用來請來賓多多包涵招呼不周的地方,哈!

*花師奶版本的別怪他
勝在唱到幾乎沒有melody,歌聲還是很真摯,發自內心一樣! 哈!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做老師的好處?

在google隨便搜尋「教師工作」,立即彈出「教師工作壓力」。搜尋結果第一頁,有7個是香港的網頁,3個是教師工作坊,其餘都是「教師的工作壓力」、「減輕教師工作壓力計劃」、「舒緩教師工作量和壓力」、「齊論教師工作時間」。

既然工作時間長壓力又大,為甚麼還有人會選擇做老師呢?
這是我未做全職教師前的疑問。

當上全職教師,快樂的時間很多。偶然也會洩氣,只要看看以下的文章,想想做老師的好處,心情又會慢慢變好。怎麼會這樣神奇?

哈佛大學最受歡迎課程之一的"Positive Psychology"中,Dr Shahar詳細解釋過。有興趣不妨搜搜 "Dr Shahar positive psychology benefit finder"看看。


文章來源: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22723

工作給了你甚麼
(2010
0910)

CK,我份工做得好唔開心,你可唔可以俾啲意見我,我係咪應該轉工?」大半年前我收到讀者P的來信,問我這個「熱門問題」。
最近我的專欄重開,稿件刊登後翌日,我就收到P的電郵:「CK,我已經轉咗工,我以為轉工會為我解決到問題,但係我發現原來天下烏鴉一樣黑,今日我依然覺得好唔開心。」
電郵裡面,P跟我詳細交代工作上讓她感到不快原因,篇幅有限,這裡不交代了。當我看到她那一句「天下烏鴉一樣黑」時,我心諗:「也許你真的長大了,你終於明白現實社會是怎麼一回事。」
我不是特別悲觀,只不過我認為令打工仔返工唔開心的「元素」,像辦公室政治、過重工作量、麻煩老闆、不公平制度等,基本上於絕大部分的公司中都存在著,也許只是份量多與少的分別而已。如你因這些「壞元素」而出走,希望轉到別的機構裡可以避開它們?那只怕是一廂情願,最後只會再一次失望了。
當一個人想轉工,許多時因情緒被工作的不如意牽著走。對此,思維方式往往是「因家陣份工有呢樣同嗰樣唔好」,故為避開那些「唔好」,我要辭工了。正如剛才所講,壞元素其實避不了,按這個方向思考,往往易做錯決定。我自己傾向調轉來想:「到底依家份工俾到啲乜嘢你」?也許現在這份工真的有許多讓人氣結的元素在內,但它是否能給你想要的東西?又或者可幫你在人生下一階段得到你想要的回報?答案只有你自己才會知道。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全天候活動小組

剛畢業時兼職教書的時光,甜美得有點不真實。

只因為順便給學校留下了公司名片,很快就獲邀任教一個新的學科。
當時我的教學經驗幾乎是零,而學校對這一科的支援也是零,一切自己執生。

也因為學校沒有人懂這一科,自由度很大。
以往的老師依書直說,不要說學生會悶,老師自己應該也很悶。
我自己就覺得教興趣班,最重要是啟發學習興趣,學生說話的時間比我多。

每一堂之前,我都會花很多時間去想。
想想相關文化趣事,
想想堂上可以做的小遊戲,
想想怎樣的提問方式才可以引起好奇心,
想想有哪些個人經驗可以引起共鳴,
想想如何回應學生的小錯誤才會清晰又令人不難受,
想想課後學生如何自行練習,
想想怎樣的練習學生做起來會有滿足感,
想想這一切如何跟課題直接扯上關係,活動有趣得來成年人都有興趣參與。

可能因為我的無聊(創意?)分組小遊戲很多,間接令學生很快混熟。
漸漸地,我們下課後習慣一起去吃飯,有時一起去唱k,有時打羽毛球,
後來甚至相約吃放題、行山、吃喝玩樂.....

說起來這一班同學對人也真有意思。
同學們有養尊處優的太太,也有薪水微薄的小妹妹,收入距離極大,
至於性格和興趣,更是南轅北轍。
有幾次大家明知我是運動白痴,還著我一起打羽毛球。
看著我不停揮打空氣,竟然還耐心如對小朋友一樣慢慢指導。

這種快樂,這種包容,令原來才八週的短期課程,一再延續成一年半的長期課程。

雖然曲終人散,但是這個週六全天候活動小組,令人每一次想起都甜絲絲的。
Well,這也是我踏上全職教學之路重要的一步。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讀書是為了...」

從google偶然看到一篇叫「我從夜校出來」的文章。
看了這篇文章,對夜校有另一番體會。
http://ihouse.hkedcity.net/~es2001/school007.htm
(作者今天是中文大學的教授了。)

我剛剛從大學畢業時,精力多到不得了,試過放工還去夜校教書,一星期上二至四晚。
學生有一些年紀和我相約,還有大部分年紀比我大一截的叔叔嬸嬸。
學的不是強身健體太極十八式,也不是教你如何在股市賺大錢,只是初中基礎課程。
高中學歷甚至是大學學位氾濫的今日,上初中課程?
我一邊教一邊摸不著頭腦。

很多記憶力稍遜的中年女士,我講甚麼她們抄甚麼,課餘還努力溫書,這是為了甚麼?
也有不少當時年紀和我差不多,二十出頭的年青人,回頭唸初中課程,又是為了甚麼?

我帶著十萬個問號繼續上課,希望在有限的時間教最多最有用的東西,令學生得益。
誰知第一堂結束,
「最初買呢本中學書,我真係好開心架!」有位上年紀的阿太對我說,
然後直接投訴我教得太快。

年紀和我差不多的學生,全部曾經完成中五課程,大家配合得很好。

為了相就阿太那一邊,第二堂我開始講慢一些,
阿太們勉強跟得上,
怎知,最醒目也最投入的兩個年青學生第三堂就開始玩失蹤!

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超級learners' diversity嘛! 想點呢? 那群阿嬸真礙事! 咁辛苦做咩呢?
我當時這樣想。

現在我可明白了,

正如作者說 :
「與我一起唸夜校的同學都不是要用夜校的文憑來找工作,都是為了唸書而唸書。求學問尋知識貴乎主動,不在乎與朋輩競爭,挑戰的是自己。」

大概就是太太們進修的動機吧,完自己的夢。

醫生的中文

前陣子去定期身體檢查。醫生換了人,她的名牌上寫著某「教授」。
「教授」的笑容可掬,態度友善,但她說的中文和我說的截然不同。

言語間,我感覺到一點權威,
因為全程沒有聽她說過呀呢啦喎囉0既吖噃..... 一次都沒有!

「教授」提問的方式就更有趣。
當其她人知道我教書,多數會用疑問詞發問,句尾多數有一個語氣詞:
「你0係邊度教呢?」(WHERE)
「你教中學定小學呀?」(WHICH)
「你教咩LEVEL0既學生呀?」(WHAT)
上面最短一句,撇除語氣詞要五個字。
 你猜教授問差不多的問題,用了多少個字?

答案是四個字!
正是引起我注意她的原因。

她沒有用任何疑問詞,直接用rising tone問道:
「小學? 中學?」
簡潔得令人無話可說。

如果老師說話也是這樣好嗎? 簡潔? 冷漠?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如果是我的子女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怕有一天我會忘記。
將來當我變成別人的妻子、小朋友的媽媽時,
希望我還會記得這個多年前突如奇來的想法。

當時我還是中學生,星期六下午兼職教鋼琴。
我的學生只有四歲,所以下課時我都會多與家長交流,
特別是小朋友表現得好的地方。

那天我告訴家長,小朋友學了"Oh Mc Donald",他好像特別喜歡這首歌啊~
媽媽聽了大展笑顏,我順水推舟,看看小朋友想不想即場表演一曲。
小朋友笑著點點頭開始彈奏,大致上彈得不錯。

小朋友滿意地微笑。
媽媽的反應先是驚訝,然後極力鼓掌,還說好好聽!

她的反應我至今難忘。

我也開心,不過

「我將來的小朋友可以像他一樣享受學習的樂趣嗎?」

那時我才十幾歲,也不知道為甚麼會想到教導子女這麼遠。

我大概會常常讚賞,但同時附送一大堆
這一句要快些、那一句要連在一起變成一句、這裡大聲一點、那裡不要停,
還未免會加送音樂特色、歌曲背景、作曲家生平........
反正大多數父母都喜歡傾囊相授,讓子女少走冤枉路嘛。

鏡頭一轉,回到中學生年紀的我,對於自己竟有學校老師的頭腦,驚訝得無話可說。
我很怕自己將來年紀大了,會變成一個又煩又長氣的媽媽。

我要儘量鼓勵他們學我不會的事,
讓他們享受比我厲害的樂趣。Let them shine~

要是他們非要選鋼琴不可,我只好裝作不會彈好了。
就這樣說定,讓他們在自己的天地發倔學習的樂趣,享受當中的滿足感。
就像看小說,自己一頁一頁看才有趣,不要由我搶先把結局揭盅。

希望我將來真的可以做到。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小確幸」

今天的「小確幸」,發生在今早小巴上等候之際。

話說一名外籍人士問司機去不去cyberport。
司機照理能聽懂簡單英文,他前幾天才教過一名遊客坐巴士去淺水灣。
但"cyberport"嘛,考起司機。

外籍人士轉問乘客,"Anyone knows?"
其實大學時我會間中來附近過巴士去數碼港,
但本人是如假包換的路痴,實在沒理由害人白走一趟。
怎料全車人鴉雀無聲。。。
我想起手裡的電話,
提議幫她查一查,
看到她高興得笑到四萬咁口,我也很開心。

我立即用9秒9的速度google " "first bus" cyberport",
此時我人在車上,她在站頭等我。
第一個結果就是要找的路線,真lucky!
可是路線才剛load出來之際,小巴就關門準備開車啦!

點算點算!

眼見車快要開,她也很焦急。
我立即越過身旁的乘客,走出座位 (平時我的肢體反應很慢),
司機也很配合,迅即打開車門,
此時電話也很配合,立即顯示數瑪港的路線。
外籍人士趕快上前,
我把電話一show,並著她去坐小巴站旁邊,交易廣場30X的巴士。

她不斷向我道謝,她誠懇的眼神,她的如釋重負的面容,
我都一一看在眼裡。

小事一樁,但我覺得很滿足。
這就是今天的「小確幸」,微小但確切的幸福。
(越寫越覺得好像小學生作文,呵呵!)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維園阿姐發噏瘋: 當年今日

我一向對政治冷感,因為總覺得香港被多雙無形之手操控著,反抗無效。
唯獨是這一天,就算「大佬」努力叫人把它忘記,
我都沒法忘記,也不應該忘記。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我還是一個很小的小朋友。
大學Swire堂外的「冷血屠城烈士英魂不朽,誓殲豺狼民主星火不滅」,
我當時最少有十個字看不懂。

可是,那天的電視上的新聞報導,我沒有忘記。
一幕一幕驚心動魂的坦克車輾過學生的情景,
還有趙紫陽受訪講及血洗天安門廣場的現場錄音,
幼小的我看著聽著,除了驚訝,還是驚訝。

在學校,翌日全部課堂取消,
師生一起唱"血染的風采"、"做個勇敢的中國人"等歌曲,
教導我們如何正視歷史。
好的壞的,終歸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一部分。
我們批評,只出於緊張,是愛惜的表現。

有一次偶然問從大陸來大學交流的同學,
「你有聽過六四嗎?」
那人居然說「有呀,學生打死警察」,還說他們唸中學時,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了一些學生打警察的影片!!

聽到這些,我們會不擔心所謂加強人民愛國心的「國民教育」嗎?

有說歷史從來都由勝利者撰寫,
但願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教育,
不會把六四的真相抹黑。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小朋友的路上智慧

今早在花園道塞車,在傾斜的道面等等等,相當納悶。
此時我乘的小巴後方傳來一把清脆的小朋友聲音,大約六、七歲吧。
她不斷爸爸點解點解點解,我聽到爸爸細細聲耐心解說。

我袋裡的書己經全本看完,唯有聽聽小朋友同爸爸對話解解悶。

妹妹: (大大聲) 點解架車唔郁呀?
爸爸: (細細聲) 因為前面d車未行囉
妹妹: 咁點解前面d車唔行呀?
爸爸: 因為宜家塞車
妹妹: 塞車係咩呀?
爸爸: 塞車係好多車停晒0係條路度冇辦法行
妹妹: 咁點解塞車呀?
爸爸: 可能前面有意外
妹妹: 意外係咩呀?
爸爸: 例如有一架車撞到前面架車
妹妹: 咁開慢d,小心d咪得囉

妹妹口齒伶俐,最後一句很有意思。
爸爸晨早七點都咁好耐性,超讚!
因為好多時只會聽到d父母同小朋友講唔知、唔好問咁多、你講完未、你好嘈
呢個爸爸不但止好有耐性答完3次"點解"同兩次"係咩呀",
之後仲好好耐性同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咁一齊講故事,真係要讚好!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一字之差

N年前有政府部門機構的口號是「求學不是求分數」。
無論是小學升中學,中學升大學,哪有一次不求分數?
對於要靠分數升學的人,這句口號聽起來令人心煩。

我想這些話的意思是「求學 ≠ 求分數」。
改成「求學不『只』求分數」,還有人會反對嗎?

監考二三事

監考之厭悶,無非是被強迫不停做運動(行來行去)、無事可做之餘又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一眼關七)。我教的學校准許學生做完早走,此舉變成三小時呆等的唯一小樂趣。

當身心都被控制,唯一可以做的,是思考。觀察三天,發現:
(一)開考後一小時交卷的學生成績大多數是A-/B+,同時多數都很精靈,懂得用最短時間做到最多,覆卷時間不超過3分鐘。這些學生成績中上,但不是最好。

(二)最好的學生集中考試完結前三十分鐘前交卷,特徵是花幾十分鐘把答案一再檢查,常常作微小的改動,於是比第一類學生答得更為完滿,也沒有無心之失。他們的能力與第一類學生相約,但做事較仔細,慢工出細貨,成績多數是A/A-。

(一)通常活潑主動,醒目但沒耐性,有時不理微不足道的瑕疵。(二)通常做事認真,很耐心,連細節都不放過,但有時欠主動。

在幾十人的教室裡,投入100%的(二)或者比較容易適應香港的群體的學習生活。但我估計(一)或者在商界工作上勝人一籌,懂得取捨,可以速度取勝。

80/20*,我彷彿在一早交卷的學生身上看到。用20%的精神,換取80%的表現。儘管多花80%的精神就可以得到餘下的20%,但此舉不太符合成本效益,於是他們安於A-/B+。

多賺了的時間,他們會怎樣運用呢?


*The 80–20 rule states that, for many events, roughly 80% of the effects come from 20% of the causes.

Bookstein, Abraham (1990), "Informetric distributions, part I: Unified over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1 (5): 368–375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A+父母成就快樂孩子入牛津>>

偶然在雜誌看到這本書名,作者走的路線跟虎媽好像有點不同。
雜誌還有作者寫的文章,上面的作者介紹這樣寫:
「...給孩子高度自由,並順性引發孩子好奇心與責任感,成功令他們自動自覺學習,愉快考入名牌學校。」

第一、二句是cause,第三句是過程,第四句是結果,"so the prince and the princess live happily ever after",大團圓結局。其實我最有興趣知道作者幾位出色的子女投身社會之後,會變成怎樣?

我當然覺得他們入讀牛津大學好叻,一定有很多過人之處,而入讀如此國際級的名校定能令人眼界大開。我只是好奇,為甚麼坊間的書都以"入讀"名校招徠? 是因為要贏在起跑點嗎?

我相信這本書有一定參考價值,我只是想不明白這些書名為甚麼會千篇一律把起點變成終點。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虎媽其實並不壞

先旨聲明,「不壞」並不等於「非常好」。看一個人,我傾向欣賞別人的長處,對學生如是,對朋友如是。

虎媽這個人和她的教育理念,其實也有可取之處。虎媽「成功」的關鍵,她偏偏沒有著意提及的,是她本人的教育背景和家庭資源。她本身也在學術界有相當成就,除了對女兒有很高要求,她也一直這樣要求自己。我看到很多人都像"Don't do what I do, do what I say",叫自己的子女完成自己的夢,但虎媽做到「身教」。

「身教」已經不容易,她還要為女兒找最好的老師,讓她們入讀很好的學校。以大女兒入讀的高中為例,一年學費折合港元就已經要二十多萬。我不知道讀高中幾年一百萬這個數目對她來說會不會只是一個小數目,但我知道有些父母會寧願把錢留給自己將來養老。她把最好的留給子女,就算說不上是犧牲,也須要取捨。


後記: 偶然在網上看到Amy Chua的訪問,她提到"Nothing is fun unless you are good at it",並指出這大概是"message of the book" (5:15~)。某程度上我也覺得對,想想我們經常喜歡做的事,又有多少是自己毫不擅長的呢?

"Good"這個抽象詞,當然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定義。我不覺得這個世界只有"good"和"bad",黑與白之間也有漸次的灰。就算是表現未如理想的學生,也值得老師去盡力讓他們看到自己進步,一點一滴去累積這種"good feeling"。當年我也渴望有這樣的物理老師,不要只給我幾個大交叉和一個令人洩氣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