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顧此失彼

教人的難處,是每一個人都不一樣。能力、需要、喜好、性格等等。要同時迎合每個人的需要,我一直有嘗試,卻是幾乎沒可能的事。

有幾個比較聰明,成績也比較好的學生,一直hea上我的堂。有一次我跟他們聊聊,其中一個人說我那天的最後一個問題很有意思。其實那是我爆肚隨便想出來的,哦,原來喜歡這樣黑白不太分明的問法。

後來我試過把書裡面簡單不過,卻要好好教的概念用幾幅圖片表現,給學生憑主題猜猜具體含意。想不到hea team好受落,ideas源源不絕。隨著他們的興趣逐漸提高,我們的討論越接觸到high order thinking。那是好事,我以為...

想不到有些本來好專心的人變得一副不關己事的樣子。可能是跟不上,可能是思路不一樣。儘管我設法鼓勵其他人多想一點,他們還是比較慢熱。這hea team的位置,就像musical chairs一樣,有學生輪流補上。

要好好照顧每一個人,殊不容易。

What should I do? What can I do?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行多一步

我的teaching ideas一向都很爆,可能因為我天馬行空,可能因為我自小貪玩,也只可能因為我怕上堂悶親自己和學生。

最近開始一個新課題,我給每個學生派了一張星形post-it紙,請他們隨便寫低一兩個關於這個課題而又特別troublesome的問題,下課貼在我的file上。有些問題我們的materials有cover,有些沒有。沒有cover的,我會每堂準備一些小活動,抽些少時間讓大家一起研究研究。我盡量不教,主要像主持人一樣負責堂上的連接、發問和總結,由他們自行討論和解說。做這些額外的小事情,只不過是想確保堂上做的事,可以滿足學生真正的需要。

開始前我都會簡單"hard sell"下有關問題的重要性,獲得大家眼神默許或者點點頭,我才會正式推行,因為監人乃後就違反我的原意。他們的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我都看在眼裡。有時我會feel到一小撮學生覺得話題太簡單,這時候,就是我的teaching ideas出場的時候,保證有驚喜。

今日借助了photosynthesis的rap歌。我不教生物,歌只是道具之一。
實際教法這裡不詳說,總之今日感覺不錯。有人覺得我重視他們的需要,有人覺得學到很多東西,有人覺得簡單得來幾好玩,有人覺得很有新鮮感,有人覺得首歌好好聽,有人覺得「嘩!原來咁學都得」。真正不懂這個題目的人,其實只是少數,但幸好多數人都share得幾開心。

臨走有幾個人對我說thank you,很多人笑著說bye bye,其實job satisfaction不過如此簡單。一切由行多一步開始。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Happy scent :)

 

讀中學時很喜歡買一本叫J17的英國女生雜誌,講些無無聊聊生活雜碎,令我很驚訝怎麼英國的女中學生跟香港的分別這麼大。這本雜誌的每一頁紙都很香,中間有一頁長期是Clinique Happy的廣告,一撕開,就會聞到陣陣甜絲絲的香氣。那時候我對香水化妝全部沒興趣,但這陣感覺幸福的香味,一直記憶猶新。

今日忽然想起這叫Happy的香水,去我從來不幫襯的Clinique看看。拿著一枝回家,拆開包裝一噴,很久以前的快樂回憶都回來了,彷彿看到那個在翻看J17的女生。這是我簡單而快樂的童年回憶。

星期日快要結束,明天我要噴這Happy香水快快樂樂上學(上班)去! 祝大家有個愉快的星期日晚上!

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對付無聊問題

對付無聊問題的方法很多,其中一個,是提供比問題本身更無聊的答案。

我提醒學生,下一堂的測驗會準時9時開始。
有一個學生問,如果我住得很遠怎麼辦?

這是學生自己的責任,關我咩事? 做咩咁都要問我?

但當然我不想用這種語氣答他,一來無助解決問題,二來他發問時很有禮貌。

「如果你住在火星,請你坐火箭來!」,我靈機一觸。

全班同學連他自己都爆笑,OK,任務完成,可以下課了。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我不是正常老師

我不喜歡控制學生
我不太懂怎樣叫學生安靜
但我會把本來鴉雀無聲的課室變得熱鬧起來
我最擅長鼓勵沒有信心發言的學生講自己意見,
也有令本來一句起兩句止的學生在學期結束時變成滔滔不絕的本領
我最害怕的事
是無論說甚麼,學生都無動於衷,
我最怕靜
有些老師喜歡學生靜,但我唯一懂的就是讓他們多說話
由多說話開始,慢慢變成多說經過思考而有意思的話

我不會叫醒學生
他們說我很吵,上我的堂也很忙,
就算前一晚一分鐘也沒睡過,都沒可能入睡
我還會很狡滑地讓學生在堂上做大部分的事,
我是配角,他們是主角
試問主角又怎會有余餘去睡覺呢?

這就是我的課堂,學生表面上很自由,但實際上他們忙著討論、忙著說話、忙著做這做那。

教室裡充滿學生的聲音,間中混雜著我的聲音。我其實很喜歡說話,但我會盡可能限制自己的solo時間,因為我不希望把自己的課堂變成像看DVD。Live的價值在於現場參與和即時互動與交流。況且,比我聰明又出色的學生多的是,所以由得他們發揮算啦,聽我講這麼多有甚麼好? 就算我說得再好,那只是我的看法。你自己提出的獨立見解,才真真正正屬於你。

我的工作,不是要複製另一個我。

顯微鏡下長大的孩子

看到一個阿媽用IP Cam監控五歲女兒做功課的blog文 (http://alexxbb.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967597),也沒有很驚訝。只能說世上真的無奇不有。有人說她剥奪女兒私隱,有人說她盡責,這種事我們旁人真的沒辦法,也沒權利去判斷對錯。我只是不太明白,怎麼現在的父母那麼喜歡把自己的子女(甚至是自己的)起居飲食喜怒哀樂都放上網,實行全天候即場報導。我沒有覺得好不好,因為這視乎當時人自己的感覺,只是很不明白。

幸好我小時候還未流行facebook,甚至連internet也是讀中學才有的事。否則我以前在家的搞搞震實錄被即時發佈,永存網上,你叫我長大了怎麼辦? 童言童語還好,但有些人連子女犯規被老師寫手冊留言,甚至是間尺打手板的照片都放幾張上網,真的不得不說句匪夷所思。

我是八十後,不用在顯微鏡下長大的一代。

要不要把自己放在顯微鏡之下,magnifying power有多大,那是長大之後才需要考慮的事。

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香港學生只會study不會learn?

Studying和learning,中文都是讀書,但意思很不同。香港的基礎教育每幾年一大考,小三小六中三的TSA,中六的DSE,而這些考試,無論學校和學生都很重視,令很多人都為study for the tests花掉很多精力。Studying,我個人感覺是指按著校方指定的書本筆記範圍,很義無反顧地溫習。Learning就很不同,可以與書本有關,也可以無關,是一種自訂範圍的學習,沒有一本書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可挑戰,涉及的知識也不一定有標準答案。

從小學到中學,我覺得自己一直都在study大部分的科目,而learning不是沒有,但只發生在我最有興趣的科目,而且很容易因為learn得太多,令要study的科目壯烈犧牲。所以直到大學,才開始learn,就發覺自己其實很多事情都不懂。Learn和study的關係非常玄妙,如果把它畫成一個matrix,結果大概是這樣:

study勁 x learn勁 = 有腦狀元
study勁 x learn差 = 高分低能
study差 x learn 勁 = streetwise
study差 x learn 差= ????

當小學變成全日制,中學要求學兩種樂器一種運動等等等等,還未計補習和準備大小測驗考試,學生要study的東西數之不盡。對於能力很好的人可能是一種密集式的修練,但一般能力的學生,還有時間去lear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