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被發現資優。 試過考第一,又試過考第尾; 試過GPA有4.0,又試過公開試不合格; 試過3個月自修本來要讀1200小時的課程,又試過4年先完成本來3年的課程。 資優其實只是某些領域上有些少著數,偶爾有其他人意想不到的靈感。 我也要努力,也會失敗。 機緣巧合之下當了老師, 過去的經驗令我對異常醒目的學生有些了解, 也會對常常失敗的學生多些體諒。
標籤
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為什麼韓籍學生好像比較恭敬有禮?
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突然變成班主任?
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資優與天才
很多事,包括個人能力,都是相對。
資優是智力的某些範疇比人口中的大部分人優越。聽起來好像很不錯,英文稱之為gifted,有如天賜的禮物。
資優也分很多層次。有一種,叫天才。
什麼是天才?首先我很清楚我不是。
我接觸過的天才,都有一種「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知道」的神秘力量,就像愛恩斯坦睡個午覺就有靈感創造很多常人難以明白的知識。
唸中學時,有一個同學不用怎樣讀書但長期成績優異。她也是我很好的小學同學,所以我知道她不是扮hea讀的那種人。中學時,我向她請教過一些數學難題,她都能很快就完滿解決。
「你是怎樣想到的?」我認真問。
「第六感。」她認真答。
2020年9月18日 星期五
本月最感動電影🎬
一向很喜歡看電影。
最近看過的包括:
屍殺半島
網上評分只有1.9/5.0,冒著浪費一個早上的險,只為了聽聽韓文。聽得懂十句八句韓文,其中一句是,被喪屍追著時,一個小女孩對正在開車逃走的姐姐說:
언니, 뒤!(家姐,後面!)
這樣已經讓我很高興。情節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情感刻劃處理得很不錯。
致莎瑪:敘利亞家書
敘利亞槍林彈雨下醫生家庭的日常,看到人既恐懼又心酸。電影一結束,迫不及待去吃東西定定驚,但對於當地人,那是每天的日常,不會那麼容易就結束。
角落小夥伴
很簡單卻很感人的故事,比預期好看。
麥路人
題材很特別,但我覺得那幾個「麥路人」之間的凝聚力大得有點surreal,有些少浪費了電影的題材。很想看陳果或者黃肇邦拍這套戲。
最後的情書
用日文思維看,覺得很精彩。用英文思維看,會不明白為什麼女主角一開始不講清楚自己的身分......也就不會有往後的劇情。
末代皇帝溥儀
是三十多年前的電影,我主要為坂本龍一的配樂去看。本來我對西方角度詮釋的末代清朝歷史沒有興趣,裡面的演員我也不認識。後來才認識到演皇帝成年時候的尊龍,他演得很有味道,assertive得來帶點滄桑和孤寂,是電影的亮點。Youtube有個法國電視台跟他做的英文訪問,很有意思,而且兒時從未接受正規教育、十多歲才開始學英文的尊龍在訪問說的英文用詞很優雅、準確。
不過,最有驚喜的是今天看的「幻愛」。那是一個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主題,驟眼看來是個沈重的主題,所以猶豫了一陣子要不要去看。結果無論劇本、拍攝手法、演技、燈光設計等等,都很出色。大家有時間不妨看看,是近期很值得入場看的電影。
如果只有時間看一套電影,就看「幻愛」吧。如果可以看三套,我會選「幻愛」、「最後的情書」和「致莎瑪:敘利亞家書」。
如果只想簡簡單單去放空,其實「角落小夥伴」也很不錯。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如果喜歡動作片,可以考慮Tenet,不是我喜歡的電影種類,所以懶得寫🤪 其實劇情ok,比屍殺半島更合邏輯,有些時空交錯的概念也很有趣。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書
最近看了一本讓人打從心底感到溫暖的書。是一個小學音樂老師兼freelance歌唱老師寫的書。
最初在fb看到作者Ms Yu的短文,只覺得那些童言童語很有趣,例如這個:
https://www.facebook.com/981914575167690/posts/3854966207862498/?d=n
後來發現另一種風格的文章,也覺得很有意思。例如最近這個:
https://www.facebook.com/981914575167690/posts/4921452137880561/?d=n
雖然這樣說好像有點老土,但在今時今日的社會,如果專心讀,這本書有種洗滌心靈的神奇力量。
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上課氣氛
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
TCK
2020年9月6日 星期日
上網成癮
朋友說讀初中的女兒晚上2am也不睡,經常上網。開學了,長期休息不足怎麼辦?
老實說我不知道。因為每個人沈迷一件事的原因也不一樣。
不過有一個故事我想分享。
讀中學時,我也試過有一整年沈迷上網。除了吃飯、睡覺和上學,幾乎所有時間都用來上網。
因為睡眠不足,遲到幾乎是必然的事。無心上課、補課缺席、測驗失蹤這些也是家常便飯。
你認為老師會有什麼反應?
我當時的班主任比較好,她放學book了一個氣氛輕鬆的特別室跟我聊天。實際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
不過我記得學校那一連串的罰留堂、罰抄、見訓導主任、見副校長等等,都是衝著遲到、無故缺席而來。
可是,遲到、缺席只不過是「病徵」,不是問題本身。那些罰留堂罰抄訓話是完全阻擋不到我那非上網不可的「需要」。
當然,站在學校角度,遲到、缺席可能就是問題本身,會影響其他同學,要儘快解決。
訓導主任總是在問:
你為什麼常常遲到?既然知道會遲到,為什麼不早點起床?為什麼連那麼重要的補課、測驗也不去?你明明是讀書的材料,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為什麼罰你也不怕?
十萬個為什麼都是關於「病徵」。
與其像學校在「病徵」之間糾纏,家長倒不如問:
「x有什麼吸引你?」
x是任何讓人成癮的東西,包括上網。
透過答案,可以了解「正常」生活不能滿足的地方。開發一些x以外的alternatives,或者是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