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久違的功課

很久沒做過功課,時間長得以年計算。為了不要破壞我的聖誕心情,一月初要交的功課,這幾天密羅緊鼓的在準備。也怪工作很忙,於是星期一印reading,星期二看video,到了星期三,一個字還未寫過。趁著天氣夠冷,吃過晚飯捧著大堆零食回家邊宅邊要把功課消搣。

邊吃零食邊看邊讀,到了晚上11時,notes寫滿一堆紙,字數是一個通透滑溜的0。盤算著該不該去睡,但以前試過一睡醒就要重新load機,前一晚ideas怎麼都撈不回來。暫時冷落周公豁出去寫呀寫,凌晨3點,頂著可以媲美樂樂盈盈的超級熊貓眼,功課大功告成!

翌日在周公急call之下,還是如常雞啼時分就要離開溫暖的被窩去工作。吃早餐時鄰桌的阿媽不斷在碎碎唸,罵讀中學的女兒不該三更半夜才去睡,說她該好好聽老師說話多些休息。其實老師是長期睡眠不足之人,多睡覺只是夢想,就像常常叫病人飲食定時注意健康的醫生也常常沒時間好好定時吃飯一樣。

Anyway,功課做好,I'm ready for Christmas! 噢... 未正式放假添。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婚禮MC初體驗

除了工作,最近忙婚禮準備。不是我的婚禮,是在朋友的婚禮伴奏和主持婚禮晚宴。找我伴奏都還說得通,因為我真的很熟悉婚禮樂曲,但MC呢,我從頭到尾只做過一次,而且這個月竟然一口氣要做足三次那麼多。我的工作雖然要常常說話,但教育和喜事贈興完全是兩回事。既然朋友咁賞面,我都樂於接受挑戰。

在毫無經驗可言又想扮得十分純熟的大前提之下,我決定去書店買些本地出版有關司儀主持的書來雞精一番。隨便買了一本由一位叫黃幹知的社工寫的書,裡面包羅萬有,連臨場應對都一應俱全,就對婚禮主持有一些概念。下一步是把祝福說話internalize。這一步非常重要,讓說話像飲水一樣自然,脫口就能說出台詞。過程就像一個傻佬一樣自言自語,把台詞讀熟,不過這只是第一步。

當「飲過合巹酒,新人長長久久」,又或者比較通俗的「飲過合巹酒,kiss冇得走」都變成反射動作一樣隨口說得出來之後,就要練習聲線、停頓、眼神、動作、表情等等,這樣做可以避免像背書,大大提高婚宴喜慶的氣氛。一切揮灑自如之後,再同partner夾稿,加幾個笑位。

到了正日,由於我是visual learner,就不再用講到口水乾的方法媡習,反而是閉目養神,在腦裡想像晚上的情況預演一次、兩次......直至我覺得ok為止。

結果大家都以為我經驗豐富,非常滿意。多謝晒,這是我第二次做婚禮MC。朋友的婚禮圓滿,而我的MC經驗又增長了100%。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三十年後的教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nyX3ujHtE&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

找資料時偶然看到這個,我還沒有出生時放映的鏗鏘集。看過頭十分鐘,你就會發現除了幼稚園師資提高,校舍環境改善之外,節目其餘對八十年代教育的描述都完全適用講述2013年的情況。怪獸家長也不是二十一世紀的獨有產物,只不過當時的家長的教育程度沒今天高,怪獸家長的滲透也比較侷限於某些階層。

雖然社會的進步幾乎是必然的,但我們又好像在不停的重覆歷史。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青少年不需要「乖」

我不特別喜歡「乖」的學生,也從來沒要求學生「乖」,或者因為他們本來已經很「乖」。上星期,難得有機會與學生吃飯,我說很喜歡他們上課時很投入也很多反應,竟然有人問:「你沒覺得我們唔乖?」天呀,「乖」?你都十幾歲啦,又不是小學生。

說真的,十幾歲是學習自我管理的最好時間。不是說要像暴風少年一樣,但面對外來的要求,都不妨想想辦法,好好計劃,妥善安排,甚至是想個一勞永逸的方法。這種由內而外的自我管理需要時間學,不是一味靠「乖」就可以。

我覺得要花時間親身去學校上課的最大理由是要參與課堂,否則internet有那麼多出色又精采的lectures,也不一定要來我上我的堂。我的課堂有多種形式的討論,每次俄都花很多時間準備,減少自己講的時間,盡量讓學生自行摸索和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疑問。要達到最好的效果,就是他們不完全聽我的(注意:不是完全不聽我的,哈),或者找到比我更好的說法。這就是「乖」學生未必能做到的事。有空間閒聊幾句,在課室感到輕鬆又自在,才會產生有創意的見解。

當我覺得久不久閒聊幾句很正常,討論時比較大聲一點也沒甚麼大不了,學生反而說自己「唔乖」,我覺得好奇怪。我希望他們有創見又擅於表達個人見解,樂於發問,而不是只會靜靜坐定定看著我的目口目面mushrooms。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The top ten things I wish I'd known as a first year teacher

距離還是first year teacher已有一段時間,但看到以下的清單,還是覺得頗為真實的。如果時光倒流,可以看到那時候的自己,應該都幾好笑,但又因為甚麼都不懂,才會覺得這份工作很刺激很有新鮮感。

1) Don't eat lunch in the teachers' lounge.
2) Post instructions as often as possible on the board
3) Use teacher detentions for minor infractions 
4) Procedure the heck out of everything 
5) Don't ever be less than 100% nice and accommodating to clerks/receptionists
6) Think really hard about friending anyone from school on Facebook
7) Be firm, but kind.
8) Set life boundaries
9) Don't compare yourself to other teachers about things that don't matter.
10) Go in humble, ready to learn, and ready to laugh at yourself. 

(Source: http://www.loveteachblog.com/2013/05/the-top-ten-things-i-wish-id-known-as.html)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先生

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不叫「先生」,都叫老師。回想起我小時候,學校只有「先生」,沒有老師。其實我覺得「先生」這個term很不錯。

我現在教的學生,不乏才華橫溢的聰明之輩。就我教的學科來說,雖然我的知識比他們多而廣,但他們也有很多比我厲害的地方,將來大有可能比我出色很多。對著他們,只覺得自己是「先生」---- 只比他們早一點出生。

我就是帶著這個學生隨時比我厲害的想法走進課室,儘量不想自己講講講講講,而是用盡方法「威迫餌誘」去引導他們爆發出比我更有見地的ideas。甚麼都好,說說無妨。有時聽到很有創見的ideas,就真真正正的覺得自己是「先生」,只是比學生們早一點出生而已。

做「先生」,也算是教育有趣的地方。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課室裡的死魚

超悶超悶超超悶。我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有這樣悶悶的感覺,所以我會竭盡所能好好準備每一堂。不過,當我自己變成一個學生,又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
 
我去上了一堂,悶到傻的主要是內容。教的碰巧以前學過,而且比今天學的更深入,毫無挑戰性,悶到我好想拿個電話出來解解悶。也難怪有時候一些學生會邊聽邊whatsapp朋友三幾分鐘。這樣的感覺,我其實明白的。
 
所以我常常覺得,幾十年後或者下世紀的教育,很大可能會脫離學生齊來食大鍋飯的現存學校模式,回歸上幾個世紀貴族式個別指導的homeschooling。由專人按學生的個別需要度身訂做課程,配合科技揀選最適合、來自全世界最出色的網上課程或學習材料。。。其實是現在的n個興趣班加上學術課程合併而來,但經改良,也省去在學校食大鍋飯的時間。我覺得老師的角色會慢慢變成一個consultant,提供學習方向和建議,有需要時才直接教導。
這樣或者可以脫離可以悶死人的工業化標準課程,讓課室裡的半垂死的魚變活。
 
我覺得現今的工業化標準教育的最大特色,是讓人去改變自己迎合外在的要求適應社會。不適應的,都變成了課室裡的死魚。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上世紀的人想像的二十一世紀學校


(Source: http://www.sadanduseless.com/2011/03/world-in-2000/)

二十世紀的人這樣看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教育:
"Schools will be equipped with audio books."
圖中顯示老師把書本放入機器,在一名TA的協助下製成"audio books",讓學生乖乖的坐著收聽。看來我們的教育也算很OK,起碼不會強逼學生被動成這樣,不許說話,連動都不能動,學生之間又沒有交流。如果學校真的是這樣,我的工作就簡單得多啦,哈! 但除了學生會像圖中的人一樣呆呆滯滯的覺得好悶,我都肯定會悶死。

其他圖片也很有趣,像會發聲的報紙、聲控郵件、滾軸溜冰、電氣化火車、飛行救援機和馬戲團才看到的馬,都變成了現實生活的一部分了。

如果給你一張白紙畫出下一世紀的教育,你又會畫些甚麼?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天然治感冒頑咳方法

咳了一個月,感冒了兩次,看了醫生三次都不好。Best friend的媽咪傳來以下方法,飲過三次逐次轉好,得左!

注意:是感冒咳的治理方法,不適用於「熱咳」

---------------------------------

醫師朋友送我一條治感冒久咳的單方

這是一條好人都食唔壞的天然食物單方,專門用來對付那些因感冒而引致的久咳。方法好簡單,就是把一個洋葱去衣後切片,然後放在碗裏隔水蒸。蒸至洋葱流出湯汁,然後把熱洋葱湯汁飲掉。記住,碗裏不能放入水

朋友說,蒸出的湯汁只是那麼一點點, 過沒有生洋葱的辣味,卻有熟洋葱的清甜味。洋葱渣不吃。有人真試過用此方法醫治因為風寒而出現的整天不斷咳嗽,說飲了一次已經順氣了不少。隔日再飲一次,咳嗽就痊癒了

把這方法傳開去吧,送給有需要的朋友或同事。或把它記住,以備不時之需。洋葱是美妙的食品,可以生吃,可以熟吃,可以炒可以炸,可以是主菜,亦可以是配菜。有洋葱同煮的食物也特別鮮香,而且洋葱富含維他命 B、C、E、A 以及鉀、葉酸等。

自古至今,洋葱都被視為能治百病的「藥」物。它是利尿劑、抗生素、興奮劑、除痰止咳劑,並能治風濕、痢疾、感冒等。無論你如何烹煮,洋葱的營養成分幾乎都不受影響。我家裏必有洋葱,因為可以烹調不同的食品,例如炒蛋啦、煮湯啦等等。把它們放在籃子裏吊掛着,可以保持三個月不壞。

 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唐志聰醫生編寫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閱讀理解

去書店買閒書,付錢時在我前面的人拿著很多本初中的中文閱讀理解練習。這讓我想起,閱讀理解,曾幾何時我的盲點。

我讀中文小學,中文底子本來並不差,可是到了中學,講究抽絲剝繭、層層分析的閱讀理解常常讓我越讀越不理解。明明看得懂文章大意,但答題時總會好巧妙地避開幾乎所有給分重點。我還記得那種就算看著答案都摸不著頭腦的心情。一到考試,閱讀理解就是失分重災區。到了不知道中二還是中三,我就開始買很多今天書店裡看到的閱讀理解練習來做,將勤補拙嘛。

做閱讀理解練習時,感覺自己在準備在讀書,最大的作用,莫過於買一份安心。至於成績,毫無起色,完全是徒勞無功。

話說後來我的閱讀理解變得好厲害。想來想去,應該是因為中三之後開始喜歡看書。不是文學著作,只是自己有興趣的就翻翻看。閱讀理解能力不是靠做練習就可以訓練出來。閱讀理解的練習要求分析答題能力,是output。看閒書是input,過程可以慢慢培養閱讀和分析能力。

沒有input,就不容易有好的output。只練習output,就更難改善output的質素。難怪今年又有建議開倒頭車重設範文。先閱讀,才能理解。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咳和教書

我的感冒咳已持續一個月,是一種咳起來讓人徹底投降的咳。解決辦法,我知道:合上嘴休息。

當一個人的工作跟售貨員一樣靠一張嘴,還要長期站著,一眼關七,咳簡直是一場災難。

明明咳到半夜醒來,身體發出SOS,第二天還要如常深深吸一啖氣,在最需要合上嘴休息的時候,張開嘴用響徹課室的聲音教書。咳和教書,就是這麼矛盾。

勉強自己用響亮的聲音,只是想給本來死氣沉沉的課室增添活力。因為這樣,我要帶紙巾和口罩去上課,一咳先用紙巾,再咳戴上口罩,也只不過是要保護觀眾,對我沒半點好處。可是當我如常用開朗的聲音教書,觀眾又會好像真的好投入,看到他們笑得開心,聽得入神,又時不時有好的意見交流,讓我好高興,好滿足,又暫時忘掉咳到c的辛苦。咳和教書,就是那麼矛盾。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手寫中文的考試

從未試過做不完一個考試。只有不懂做,真的不會做不完。也許因為我太久沒試過用中文考中文中史以外的試了。上一次,好像是小六,我11歲。

好多年沒拿起一枝筆一口氣寫那麼多的中文, 字越寫越難看,最後竟然還寫到沒墨! 一邊寫就一邊好緊張,詞不達意。手裡明明寫著中文,腦裡出現的竟然是英文,眼前卻是一份中文資料,都不知道搞甚麼鬼。本來好端端的ideas就這樣搞到好混亂。難道我得了「手寫中文失調症」?如果可以開電腦打字就好了。

多謝 「手寫中文失調症」,考試從不緊張,一向揮灑自如的我,今天,難得緊張,還寫不完。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當世界上的氣味消失...

「好香的咖啡啊」同事走進來說,我。。。聞不到。他瞪大了眼,我。。。真的聞不到。算,反正我對咖啡沒興趣。

中午去買午餐,點了好香的中國小菜,我。。。還是聞不到。幸好有點顏色,算是有點視覺和味覺刺激。檸檬水只有口裡的酸,檸檬香味依舊。。。聞不到。

好不容易晚上八點到家,煮點有益的豆粥。看著書偶爾去看看火,哇!燒焦了我聞不到!轉戰電飯煲,我住低層,連附近的看更都說好香,我剛才站在飯煲旁。。。聞不到。

患重感冒的日子,全世界的氣味都消失。只剩下我止不住的kam kam kam和吸不掉的fi lee fe le,還有敲打電腦鍵盤的聲音。

但願明天一覺醒來,我的感冒就好得七七八八。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白痴

如果我們不熟稔,你只看我的日常行為的話,那麼我就算說我曾經是資優,都保證你不會相信我... 尤其是今天。

交分死線在即,是那種無論上班時再分秒必爭還是完成不了的水深火熱境界,就的起心肝利用週末評分。Pack好一袋重東西帶回家: camera啦、AV輸出線啦、記憶卡和USB讀卡器啦、電源線啦、評分紙厚厚一大疊啦、評分準則啦、學生呈交的報告一大堆啦,應有盡有,重到我暈。滿以為自己好醒,連AV輸出線都記得帶,就算電腦不支援video格式,大可駁電視。

帶著這些沉甸甸的東西東歪西倒的走回家,就發覺原來電腦不支援video格式。那可好,用電視。這時才發現我其實完全不懂用電視駁camera(!)隨便按紅白黃三種顏色接駁好,沒反應。這個時候最好的老師就是google,即時用電話問問它,卻只找到一個幾百頁的PDF檔案。下載下來,發覺我的電話不讓我在檔案裡search,甚至不許跳頁,於是我像白痴一樣不斷的按下一頁,按了好像不止一百次,終於找到結果。原來出紅白黃線只用於Non-HD TV,而我家的HD TV所用的HDMI線,當然,此刻孤伶伶的被我獨留在學校。

正在慌張不能看video怎樣工作之際,我發現... 我的電視原來可以直接放USB裡的video。即是說,camera、AV輸出線、電源線,全部都是多餘。那還不只,memory card裡還有一個folder,裡面有評分紙、評分準則,以及全部學生報告的soft copy! 是誰把這些東西放進去?居然是我!

原來,我只需要USB帶回家,總重量比半包充滿空氣的薯片還要輕! 看著面前沉甸甸的一袋東西,除了白痴,我再想不到其他形容詞來形容自己。

所以我的profile pic是一頭豬,外表笨笨的。內裡...... 有時候我也不太清楚。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學習最大的障礙

去了聽有關讀寫障礙的課,就讓我想起今年初柴娃娃去做義工敎過的一個小學生。我一邊上課聽著老師講大大小小的讀寫障礙的例子,就一邊想著這個小朋友的事。她是一個讓人感覺很精靈而且很會守規則的小朋友,也很愛讀書,教她是一種樂事。

自動請纓去這間學校教教小朋友,只不過是因為覺得這間學校做的事很有意義,而這間學校離我家不遠,讓我很想去用我有限的力量和時間去幫助有需要的小朋友。至於我教小學生的經驗,幾乎是零。教小學生英文的經驗,是一個絕對的零。我只打算用我異於常人的耐心和誠意去試一試,難得那間學校的校長也樂意為我安排。

我從沒正式教過小學生,也就毫無束縛,可以使盡渾身解數設計各種活動去教他們。我的方法很隨便的,一切看小朋友是否接受。有時看他們的反應,有時會直接問他們意見。不要小看他們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們也樂意也有能力告訴我很多不同的方法。學習的過程的確很開心,而我這個小學經驗值是零的人也竟然有能力去讓他們弄明白所學的事,讓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至少他們好像很歡迎我來,儘管我說來說去都是讓他們讀得好吃力的英文科的大小事。一直都學得很高興,直至有一天在走廊上碰到他們的英文老師,提起考試。

一聽到下星期考試,我血液裡的細胞就在碎碎唸,溫書溫書溫書溫書.......... 而我就像條件反射一樣想陪他們溫書,我也不知為什麼。小一的英文考試有不少需要記憶的事,小至星期月份,大至由頭到腳的衫褲鞋襪身體各部分。其中一個小朋友明明就很努力,但無論是讀也好,寫也好,甚至是我把字的外框寫出來讓她填色,或者把字母變成拼圖讓她砌也好,她就是有一到默寫就過目即忘的本領。

其實讀她是可以的,只不過考試都是以筆記為主,讓她沒能夠好好展現自己所學。學習的最大障礙,對她而言,好像不是學習障礙本身,而是考試的模式。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考試

這幾年讀的課程都不用考試,只需要看一大堆書,花些時間爆一堆ideas整理成一篇文就可以。其實我佷喜歡這種模式,因為題目一般都定得很闊,可以按自己的興趣和現有資料自行收窄,也有時間去構想和摸索,靈活性不容置疑。不過,這種模式好不好,跟時間和空間有著極大的關係,因為要找對題目,閱讀資料,構思內容,需要很多很多時間。

常常聽到人說考試不好,但對於像我這樣懶的人來說,其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試想想,只要平日上課稍為留心,不清楚的地方先搞清楚,就可以換取很多看閒書做無謂野的空間。到學期尾考試前夕,書本筆記拿出來翻一翻稍稍整理,就輕易過關。當然,我是假設平日可以跟得上進度,否則像我中學時的物理科,上課聽不明白,下課又糊裡糊塗,考試就簡直是悲劇。

至於我這個兩週後的考試,我都未想過怎樣準備。考試其實分很多種,有資料性的考試,例如小學常識的填充題,記憶是王道; 有應用型的考試,如大部分的數學考試,要把學到的概念應用出來; 也有講求發揮的考試,只須略知重點,把自己的想法好好整理便可。

我即將要考的試,似乎是炒雜燴。

花過半小時好好記住重點之後,又是看閒書的時間了。所謂閒書,其實是課程的參考書,不過我只會用看小說的心情去隨便翻翻。因為,這一部分不講求資料,只講求應用。

如果我讀初中時就一早明白這個道理,花一丁點時間去想想怎樣準備考試,就不用浪費那麼多冤枉時間讀完等於白讀了。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從來沒想過做老師

開學兩個月,第一次有時間和同事lunch去飲茶。席間,我們說起以前的事。

「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做老師呢!」我說。而他,原來也沒想過自己會教書。

「那你以前想做甚麼?」,我好奇一問。 「警察」,同事說。警察? 我呆了一呆,跟老師是南轅北轍呢!

同事自然問起我以前想做的工作。「牙醫」,我說。他也有點愕然。雖說牙醫與教師分別很大,但兩者也是相對有獨立性又可以幫助別人的工作。除了這樣,其實還有另一個相同的地方。我當時立即想到的,說出來笑得同事人仰馬翻。到底是甚麼呢?

我不能在這裡公開了。如果你在現實生活認識我,又有興趣知道的話,不次讓我直接告訴你吧。在這裡,只可以賣個關子: 那是一個連接牙醫和教師兩個工作的相關語,由兩個英文詞語組成,不僅是我的工作,也是牙醫的工作。如果這都給你猜中,你也有可能是資優呢,哈!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資優兒童喜歡收集的物品

去上有關教育的課,這一節有關資優教育。由測試方法至教導資優兒童的技巧,天南地北,一應俱全。我帶著感冒去上課,在口罩裡呼吸,藥力中聽講,都不知道到底明白了多少。不過,老師提到一個與資優人士打開話題的方法,就讓我從藥力中醒了一醒。

問題簡單如此: 你喜歡收集些什麼?

然後老師說起自己的一個資優學生喜歡收集利是封。Well, 那也是我曾經收集過的呢。她帶著有點不可思議的語氣與同學分享,但我就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反正我曾經是這樣的。其實它本來可以像信封一樣又plain又悶,毫不起眼,但利是封有著各種各樣的設計和顏色,還有不同意思的文字。我的外婆每年都花錢花心機去選購好特別的利是封,有一年甚至是一隻半立體的兔子,耳朵上還黏著白色的絨毛的呢。當然外婆給的利是,不只是外表有驚喜,內涵也會令人好開心。有些公司派發的利是封,也可以從設計猜度到它經營的生意和路線。也有一些很有中國特色,會在利是封小小的空間放進一對對聯,而這正是我小學時代第一個儲存的利是封。

老師一邊說,我一邊想起這個小時候的樂趣。到了大約是初中,再沒收集利是封。那時候還流行寫信,是無聊到給每天見面的同學寫的那一種信。需要用很多信紙信封,就開始收集信紙信封。其實這跟資優是毫無關係的,那個時代的女生都很喜歡寫信和買信紙。我沒有刻意收集,只喜歡一邊收集一邊用。

現在還有一種東西我喜歡收集,也是一邊買一邊不斷用,就是筆。五顏六色的,可擦不可擦的。改學生功課也是這樣又橙又粉紅又紫又啡,除了有保護色的藍和黑。紅色反而是稀客。

老師說看一個人收集的東西,可以看出「很多嘢」。不知道我的「好色」,又可以看出甚麼?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十年如一日的香港教育

香港的教育不斷改革,隨便看到以下2000年播出的鏗鏘集,發現十年前的學生提到的教育問題與今天的問題,其實分別不太(2:50-)。
 
節目第一段也彷彿讓我看到從前的自己。那位媽媽提到自己資優但成績不理想的兒子時,說道: 「其實我都唔知佢資優左去邊!」在中學的某個階段,曾經,我對自己也有過同樣的疑問。望著自己的成績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資優在哪裡。他後來去了美國,找回讀書的興趣,得到很好的成績。我也幸運地入到自己喜歡的學系,獲得精進自己的機會,輾轉投身自己合意的行業。我實在搞不清楚到底是資優,所以有更大機會成功,還是幸運得到機會,所以能發揮本身的潛能。不過,我看到更多的是,有天份但沒有適合栽培的環境,尤其是unitalented的人。沒辦法,單方面再突出,還是要全方位都滿足到所謂的基本要求,才可以得到進一步升學的機會。
 
如果美斯或者菲比斯生長在香港,大概是沒法成材的了。這裡的教育暫時容納不了只有單方面出眾或者不會考試的人。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止咳的Canton-Pop

感冒菌仍然肆虐,咳過不停。朋友說是"Post Viral Cough"。我不管,只覺得好端端的上上下堂堂忽視咳,真的好煩。止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個竟然是聽比較柔和的廣東話歌。真的少咳很多,信不信由你。其他你自己喜歡聽的歌應該都可以有類似效果,你自己試試看。我loop住天梯去找周公先~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迷迷糊糊過日子

工作繁忙,需要帶著感冒上班去。

我從來都不是工作狂,只是想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不要給其他人添麻煩。

現在感冒了,全部的事都變成slow motion。

原來我平日不僅思路很快,打字很快,看書很快,工作很快,就連走路、上洗手間、化妝...... 通通都很快。 因為感冒,一切都要放慢速度。這些迷糊的日子,好像在告訴我要活得慢一點,過一些正常人的生活。

然後,我發覺我沒辦法把工作完成了。

但願明天感冒就好,讓我變回效率驚人的我。

快速完成工作,然後偷懶去。 快、靚、正!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阿(女麻)的瘋狂比喻

小學中文課教的比喻,不外乎是月亮彎彎像小船,小朋友的臉紅紅像蘋果這些。今日問阿(女麻),早幾日一齊去花墟買的百合花開成怎麼樣,她說了。嘩,笑到我傻。

花大咗好多呀! 花瓣成隻蕉咁長!花開好似隻碗口咁大呀!

我真是第一次聽人用香蕉和碗來形容百合花囉。笑到我咳。都沒所謂,老人家開心就好。

八十歲的老人家懂得用自己熟悉的食物和廚房用品來比喻花的姿態,叻!

PS 老人家觀察到花雖然是紅色,但花粉是黃色,問我為什麼不是紅色。我也不知道,到底為什麼是黃色? 根據她的邏輯,那麼藍色繡球花的花粉可能是藍色? 好恐怖啊。那仙人掌呢? 綠色花粉? 看來蜜蜂在這麼又熱又冷的鬼地方都不能生存吧。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如果學校沒有清潔阿姐...

早上八時半,走在走廊上看見清潔阿姐的背影,我離遠用開朗的聲線跟她說早晨,她也回頭給我一個好燦爛的笑容,加上一句中氣十足的早晨。這就是我的"Good Morning",是不一定需要幫襯"ba-la-ba-ba-ba~~(唱)"才有的"good morning"。

對於跟我一起共事而平日不容易得到別人尊重的人,總覺得要更加尊重。他們負責的工作可能是所謂任何人都做得來的工作,因此工資並不高,一般地位也不高。但想深一層,那是不是我都做得來的事呢?不用說一日要不斷清潔很多人用過的廁所,就是逐一為每一個房間倒些隨時又汁又湯的垃圾,也叫人反胃。他們的工作不需要深奧莫測的技術,但卻需要無比的耐性和忍讓。工作環境清潔齊整,大部分歸功於這些默默耕耘的清潔人員。

校園出了些什麼好人好事,我們都不會記得幕後打點的清潔人員。他們都只是在做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工作,把地方弄乾淨,把用不上的處理掉。然而,當我一向打理得井井有條的家裡也會偶爾出現小強一隻,但在校園聞所未聞,就不得不覺得清潔阿姐厲害。最低工資實施後,很多低技術勞工轉行做保安員。能有這份能耐繼續做清潔的,就顯得更不簡單。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寫blog落伍!?

讀書時代人人用xanga,曾幾何時是潮人玩物,隔幾日不寫返幾百字不痛快。後來大家嫌棄xanga變化少,慢慢投MSN Messenger懷抱,貪可以隨便add icons,表情有趣,變化夠多,又有即時互動。後來連MSN都省回,變成一句起兩句止的facebook status。有人一日update幾次,又即時會有人like同comment。

說到底,成功就像離不開趣味、變化和即時互動。我們都習慣了upload後以秒計算的電光火石之中,就有人like我們,有人comment。有說是成人嬰孩化,像稚童一樣渴離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讚譽,那怕只是一個like也好。慢慢地,我們變得不習慣去等,也被教導著去在意別人的想法。

這一刻,我想起最近唸的一個課程,裡面有一個寫blog環節。儘管參與blog的討論是分數的一個環節,同學們都還不算踴躍,來來去去就那幾個人。

也許,寫blog己經開始沒落。然而,在真正絕種之前,我還是會繼續寫寫看。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同事送給我的月餅,收到的第一個感覺是,「真巧!」(翻譯:咁橋呀!)

內裡的玄機,大家發現到嗎?

宇治金時味的月餅,是我的味道,哈!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A1頭條

報章的A1頭條是科大教授罰遲到學生企埋一邊,這一點我無話可說,反而想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連大學裡的小事都變成了新聞頭條?

每天全球的國際要事多的是,牽涉經濟、政治等多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層面,為什麼我們都不關心,偏偏把一些大學裡的小事放在顯微鏡下細看?

引起大眾趣味的新聞,真正有討論價值的新聞,好像再也分不清了。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呵護

「呵護」這個動詞,一般用來形容父母的關懐。不過開學前後的短短兩星期,真的很感受到同事的呵護,一點都沒誇張。

也許因為我曾經在商界工作過,對同事的關心和幫助有更深的體會。在商界,即使發生這種不幸的事,按常規也只有假期兩天。沒有事情會因為我而停下來,工作也要按常做。然而,當開學遇上不幸的事,同事主動給我調適的空間。他們樂意給我時間,甚至連平日不太熟落的,也給我很多實際的幫忙,讓我可以散散心。他們的眼神中,都流露一種不能假裝出來的真心。

我之所以這麼快就恢復工作的活力,除了家人、教授、朋友、舊同事、學生的支持之外,同事可謂功不可沒,讓人感覺很幸福。相信爸爸在天國也會感到安心。

Back to school!

開學一星期,感覺不錯。每一堂都順順利利,活力充沛。雖然一星期總有兩三天睡不夠,但快反應還是有的。
 
我的課室裏,講求腦的轉速。轉數快,不代表說話速度快,反而是慢慢把話說清楚,凡事比學生想先一步就好。天生沒甚麼幽默感,就唯有以快打慢。全憑天生對環境的敏銳,讓我的課堂變得稍為有趣。其實我說的事大部分都不有趣,但多謝父母遺傳給我的表達能力,連叫學生上課不要打電話send whatsapp,他們都笑得出。這真是需要一點技巧,也需要心思。
 
下星期開始是真正的挑戰,希望ok啦。開學忙到連星期六都要回去工作,周公我好掛念你!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點樣關心人先好?

爸爸離開我之後,睡得很不好,心情也低落。教授叫我不如得閒寫下野,他說"Maybe jot down your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When they are at one with you, you might feel better"。

好,就試試看。

其實我也算幸運,剛好這個時候有些少時間安頓心情,又有很多親戚陪著我處理事情,為我勞心勞力,朋友又說隨時可以找他們,一個電話即日就可以見面,同事也在工作上給我一些少少的特別安排。讓我有安全感,有時間好好恢復,迎接新學年。

過程中,也讓我學會了一件事。有心地很好但不常聯絡的朋友在晚上10時多傳來訊息,問我爸怎麼樣。我忍著淚簡單回應"He's with God "。對方的反應竟然是, "When?"。

也有朋友在爸爸離開當天剛好有事情想找我,我如常簡單回答後,告訴對方我爸爸走了。換來又是"When?"這個問題。隨便回應了一句之後,就把電話反一反轉,然後對方傳來一連串像連珠炮發的短息。當我吃完飯看看電話時,發現原來還有一個missed call。

要關心別人得宜,其實要視乎對方的需要。安慰別人不是警署落口供,時間地點詳情都不重要,用心聆聽就好。如果彼此的關係本來就不深,說話就更要簡潔,一句"保重"就已足夠。

最怕人問"Is everything OK?"。Everything是指什麼? OK又代表什麼? 說Yes又不是,說No又要人擔心,真是一個很令人相當困擾的問題。

我想起那一晚在爸爸的病房過夜陪伴的一件小事。話說到了半夜,同房的一個行動不方便的阿伯想拉窗簾,我便走到他床邊問他要不要幫忙。他"唔該"我但不用我幫。我走回爸爸的床邊,只見他拿出自己的柺杖,用力一撥,窗簾隨即合上。

讓人自助,也是一種關心。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像IQ題的數學題


我從小很喜歡答IQ題,也喜歡自己寫IQ題。今次在朋友FB上看到的,不是IQ題,是內地小學作業上的數學題。

這種需要直覺解題的題目,當然難不到我啦,不用幾秒就看出答案,哈。

有考起你嗎?




答案:
1. 3 x 2
2. 1 x 4
3. 3 x 2
4. 2 x 3

以下附送六條私人醒的英文版題目,是我自己無聊寫來玩的。以上4題明白的話,其實毫無難度,所以答案不寫啦。有興趣可以自己創作幾題玩下。

擬聲詞篇
1. Tick, Tick, Tick, Tick
2. Tick tock, Tick tock
3. Tick-tock, Tick-tock

唱歌學數學篇
4.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5. 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
6.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至於個"It's"計多少個字,你自己決定啦。都不過是個遊戲。

後記;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小時候音樂書會寫"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x 3)"了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我個blog寫中文

有一個對教育充滿熱誠又關心學生的教授問,為什麼你個blog寫中文不寫英文呢?

我個blog用中文寫,並非出於偶然。

話說某日我好奇search一下資優人士的blog,中文結果寥寥可數,而本身資優又走去教書又有興趣寫中文的,人影都沒多隻。我沒有甚麼偉大理想,只不過想噴噴口水,讓人了解下我這個香港土生土長的ex資優學生+現役老師的一些粗淺的想法。正如用英文讀中國歷史像隔了一重紗,寫香港當然用有些少港式的中文來寫,傳神D嘛。

廣東話文法,有時是故意的。有時是...... 你明架啦。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這是少數跟香港時下潮流唱反調的文章。有趣有趣。我不知道作者所說的有多對,想像力對才華不同的人有多重要,但她的觀點放在香港,就算是特別。
 
看完這篇文章,我或許要感謝我有一個頗為自由放任的成長環境,讓我變了一個成年人,還有異常的想像力。說真的,想像力不會讓你賺很多錢,但就可以增添生活情趣。有時還可以幫自己和別人解圍。
 
----------------------------------------------------------------------------------
 
作者 | 世界時事雜誌 – 6小時前




圖片:Getty Images

從填鴨式教育到十項全能培育,亞洲學生的學業水平──尤其數理成績確實亮眼,令我們更加相信亞洲教育模式確實比西方強。今日,亞洲經濟凌駕歐美之上,更加令部分西方人士相信,亞洲教育能培育出更具競爭力的下一代。

除了較早前英國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向亞洲教育借鏡,美國近年的教育也漸漸亞洲化,在一些亞洲族裔比例較高的地區,教育體系正面臨衝擊。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外圍地區,一向是韓裔和越南裔的聚居地,加上過去十年大量的中國和印度移民湧入,在部分亞裔集中地區,人數已經有與白人平分秋色之勢。移民第一代多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各式補習班應運而生,除了引入在亞洲受歡迎的公文(KUMON)課程外,中文學校也附設各種數理和公開試補習班,韓國人開設的各式公開試準備班也其門如市,而這些校外補習班的第一關是要應付小學二年級的智商測驗。

美國大部分州郡的校區都設有天才中心(Gift and Talent Center),原意是要為天才兒童提供學習上的特殊需要,因為這些孩子在學習模式和心理上的不同需求。智商測驗是其中一項篩選參考,但並非界定天才兒童的唯一準則,而父母可以因應子女的需要選擇是否將子女送入天才中心。許多亞洲父母卻視進入天才中心為教育目標,積極培訓子女應考智商測驗,但有些考取高分的小孩最後仍被拒於天才中心之外,部分家長不惜拿種族歧視作護身符,與教育當局對薄公堂。在美國,法庭上一個成功個案往往能改變社會生態,這種案例的增加令教育當局不得不軟化,以智商測驗作為主要的評估準則,而天才中心也改名為高等程度學術課程(Advanced Academic Program)。

大華盛頓地區一所曾經是全國排名第一的重點高中,近年亞裔學生的比例不斷升高,但排名卻日漸下降。排名下降並不代表亞裔學生的學術水平較差,或者智商較低,相反,這些亞裔學生的學術水平和智商確實超班,問題是高中排名往往以該校考入知名大學和科系的學生人數作標準,而知名大學在收取學生時,創意和個人特色有時會凌駕學術成績之上。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加重要。」一個資優學生要在學科上獲取高分,可以靠用功達成,但創意和人格是無法塑造的,必須從小給予適當的環境讓孩子自行開創,這是天才中心的原意,但亞洲移民改變了這個生態。

今日在美國,「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不再只是亞洲家長的座右銘,白人父母也把子女送進補習班,拚命要子女挑戰更高學術水平的不再只是亞洲族裔,許多白人家長也感受到壓力和危機,為了保持子女日後的競爭力,亞洲模式成為其中一個可行的辦法。當部分亞洲家長將子女送往歐美希望他們可以接受優質教育的同時,歐美不少家長正把子女推入亞洲模式中。到底學習的起跑點應該設在哪裡?哪一種教育模式才能該孩子快樂自由的成長?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準則。但可以肯定的是,教育生態與自然生態一樣,當多樣化日漸消失,面對的會是一個充滿危機的未來。

黎育莊 自由撰稿人
美國華盛頓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相信自己

潛水個多月,家人病情雖然嚴重,但暫時轉趨穩定,讓我鬆一口氣。

今日放榜,對我來說已經是歷史久遠的事了。有一個我教過的學生,在facebook post了聖心書院的一個secret,令人看了很有感覺。

我係聖心的一個小薯仔,從小到大都是呆頭呆腦,Slow learner一個。記得讀聖心小學P.1時,一句英文也聽不懂,全班考尾三。當時的班主任對我媽媽說:「你個女留係聖心都讀唔掂嫁啦,將來最多只可攞B,無可能攞A,不如早D轉校啦! 」後來我P.4開始開竅,由全班考3X跳到第8,P.6更已成績表無C的好成績下入SHCC。

到我F.4時,因為想讀醫科,明明文科勁D,轉數麻麻,我都入咗全級最勁的理科班。第一次數學測驗失手,物理同附加數學係上學期得C同D。教我數學的班主任老師同我傾計時,話我係呢班連Top 50%都攞唔到。

可能由小到大都被人睇不起,所以好想係公開考試證明我的能力,我加倍努力,由F.4暑假開始準備。恰巧屋企樓上裝修,迫使我每一日都落LIB 操Past paper. 這種...非人生活之所以能維持成個暑假,可能就是靠那不想再被人小覤的心

過了一個暑假的努力,奇蹟出現了! 在無補習的情況下,f.5第一次附加數學測驗竟然滿分!(雖然不太難,班裡有好幾個人都攞滿分),物理由C>A, 附加數學D> A, 數學MC 由錯十多題變錯少過5題… … 這些Grade 由f.5 上學期一直keep 到公開考試。我記得在放榜那日,我拿著成績表和媽媽相擁而哭:我終於證明到那些老師是錯的…

現在回想返都覺得自己很傻,讀書係自己的事,不是為別人而讀,也不應受人影響。從前講過這些話的老師們,我想他們連我是誰也不記得,怎會在意自己的一句話曾傷透了一個小薯仔的心?不過我衷心感謝他們,若沒有他們從前的”激將”,怎會有今天的我?

愛迪生那句「成功的決竅就是一分天才加上99分努力」並非天方夜譚,只要聖心人努力,你我隨時都可成為佢活生生的例子。

不知有無老師睇到這裡,不過我都想同你地講:學生不是data, 無trend可以睇,只要你用心教,他們可以有千百個可能!
 有時盲目相信一個人,也不是好事。我覺得最好的做法,是不用盲目稱讚,也不要打擊一個人的自信,只需要適當地給予嘗試的機會。正如以上所說,有時一個人的成就,是無法準確預測的。至於小時候被label為資優的小朋友,長大了也不一定每一個都出色。要達致成功的因素很多,有時也需要借助外力,正如Monster University的劇情。

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

不知所措

家人的病情嚴重,甚至有即時的生命危險,讓我從未如此不知所惜。

Email繼續如潮水一樣往我的inbox湧進來
會繼續開,工繼續返,
時間沒有因為我而停下來

我努力勉強自己用專業的口吻應對工事
才發現不知所惜的心情 x 令人心煩意亂的問題 = 犯錯機會增加一百倍
有次幾乎把一個crazy reply送了出去
幸好是gmail不是outlook
"send"都按了
千均一髮之際,還是讓我按下discard,超險~ (呼~)

沒有人察覺到異樣,只有一個同事覺得我變得很嚴肅
我可能真是個專業演員
上班時,繼續保持一個老師應有的專業
下班後,變成一個普通女生哭過痛快

有些時候,EQ比IQ更管用。再聰明的人,還是會很不知所惜。
有些人不明白,以為智力是成功的唯一關鍵。心理質素,其實也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當記性差的小朋友遇上默書...

做義工去教小朋友,大部分時間都開心,但都有令人感到挫敗的時候。

這樣的,我在自己的學校的教學工作除了解說,主要技巧是於適當時作出突破性的提問,以及久不久"窒"下學生,關鍵是引起好奇心,帶動討論氣氛。很多時都有學生會在提問的帶動下,分享一些非常獨特的見解,讓人好高興。至於做義工教小朋友英文呢,似乎需要很不一樣的技巧。

本來我也是用引起好奇心的方法,教小朋友英文。我用的是投其所好的方法,常常讓他們走動一下,也可以一起寫黑板,有時也會邊寫字邊畫畫,他們好像頗有興趣。但今日的任務是,準備明天的默書,於是問題就來了。

準備默書的一般方法,是不斷讀寫,尤其因為他們要默寫的是英文數字,甚至連圖像記憶法都不太適用。我還是先問了小朋友想怎樣溫默書,今日我採用了小朋友A的建議:

1) 一起在黑板寫一次全部字
2) 一起默寫
3) 玩猜猜數字遊戲

6歲想到這樣的方法,很不錯。

按照建議,小朋友A跟我全部寫了一次,寫得好整齊,也很用心地串了一次。小朋友B也一起寫,但寫到一半就罷工,原來他想畫畫。於是鼓勵他多寫一些,才寫了幾個,又不寫了。我就跟他說,現在不想寫沒問題,但你等一會兒要自己寫得出來啊。

到了默寫,小朋友B寫對很多,原來他是早已學懂,難怪之前不想寫。至於一直很留心的小朋友A呢,反而在多番提示之下,還是很吃力。怎麼辦?

我唯有繼續用無比的耐心,把字慢慢讀出來,又把consonants和vowels逐個讀出來鼓勵她寫,才勉強寫對一些。

有些字,她束手無策。例如我們大人都覺得簡單不過的"nine"。
我: nine
她毫無頭緒。
我: n--n--n--- (n的phonics發音)
她: 我知道了! 是這個! (很快寫了"n"出來)
我: good!!! :D
我: nine... i...
她想了一想,寫了"i",我又對她笑了一笑。
之後呢? 她又毫無頭緒。
我: niNe... (很強調後面的"n"音)
她寫了nin... ,問我對不對。

很可惜,正確的是"nine"。好不容易才寫到的"nin",她如果默書這樣寫,老師會當成錯的。

小朋友問: 點解"five"同"nine"後面都有個e字架呢?

係囉,點解呢?

"nine"都尚且可以話,去掉"e",會變成另一個音"nin",之不過"five"呢?

如果每一個字都要這樣尋根究底,是mission impossible的,因為英文的語源那麼複雜。應付默書,很多時都只靠記憶。但小朋友要是記憶力不太好,可以怎麼辦?

--------
完成義務溫習之後,我循例跟家長交待下今日溫過默書,然後bye-bye。家長最關心的當然是小朋友的表現,這點我很理解。

「較短的字她掌握得到,但較長的字就需要些時間。」

怎料小朋友的媽媽說,「她默書常常成績不好,很懶又很不專心,我打她也沒用」,嚇得我呆了一呆。

「我看得出她很用心學的,只是記憶力不是她的強項,或者家長可以鼓勵她,多些一起讀一讀串一串。見得多印象會比較深刻,幫助記憶」,我說。

如果記憶力麻麻地,「增加生字曝光率」也是最不錯的方法。一次生,兩次熟,生字多看多讀幾次就不再陌生,甚至可以把字在家裡四圍貼,但這位家長會用怎樣的方法呢?

這一刻,其實我覺得很無奈。但我只不過是一星期才會去學校一小時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義工,I've already tried my very best.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我的學習生活

之前無聊貪得意去考普通話水平測試,一個跟我風馬牛不相及的試,就是因為兩個字: 好奇。全口試,對我這個全年都不用講一句普通話的人來說,是一個考驗。最精采的,莫過於最後部分的三分鐘短講。

那是一個預早知道幾十個題目,到時求其給你二選一的口試。由於是倒扣分制,不求精采,但求沒錯,不量你設法悶暈考官也可,就是不要說錯。逐項扣分。有次我的練習題目是 「我喜歡的明星」之類的題目,我說陳奕迅,因為他原來以前普通話一點都不懂,但近年說得有板有眼,超級流暢。他的心路歷程,他親身上一個內地節目說過,有興趣可search "陳奕迅 魯豫有約" 看看。Anyway,總之我說得好流暢,也很充實,但暴光率number 1的陳奕迅的「迅」字竟給我唸錯了十幾廿次,發音被狂扣分。

於是到了真正的考試,我又如常說說開心的事,尤其題目是「我的學習生活」,精采到不得了。本來我打算從小學講到大學,結果三分鐘連小學都講不完。那兩個本來一臉正經的考官都在辛苦地控制自己的笑容,是我說的內容太好笑,還是我又把同一個字讀錯十萬字呢?

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不過,我唸的普通小學讓我有一個很快樂又充實的童年,倒是很真實的。我的「學習生活」,重點不在於上課,而是下課和小息時與同學的遊戲。但我們玩的,不單是跳繩紅綠燈大風吹之類舒展筋骨類的活動,還有很有組織,幾乎像學會規模的自組活動。好懷念,有時間再寫。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霎時感動

今日,有個學生寫了幾百字的email來多謝我,說我常常鼓勵他們多參與。當然啦,網上都隨時學到的事,要刻意抽時間來學校學,就是要課堂的參與機會和即時現場互動。我一定會設法鼓勵他們多說話,多發言,多發問。有幾個學生都說明白我的用意,又說本來疊埋心水hea讀,不過遇上我,於是來個180度轉變。搞得我好開心了好一陣子。

有時,工作得累了,看到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很快又精神抖擻起來。

雖然官方常常強調和重視可以量度的教育成效,但教與學,其實還牽涉難以測量的心意。

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先斬後奏的好處

提起「先斬後奏」,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是不太好的事。不過,我是喜歡暗地裡計劃好,到完成才公告天下的人。也沒有甚麼特別原因,只是未成事,不想交待太多。要應付太多外來的疑問,很容易擾亂本來的想法。原來,「先斬後奏」有很多好處,而且也很科學的。

有TED talk打正旗號說到"Keep your goals to yourself"的好處。一般的TED talks長約20分鐘,但這一個只有3分鐘,有興趣自己click來看看:
http://www.ted.com/talks/derek_sivers_keep_your_goals_to_yourself.html

講者比較講與不講,對實踐目標的影響。我就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不是「講」與「不講」這樣黑白分明。我的大方向是自己計劃自己想辦法,但有時也會跟同道中人分享一下,說不定大家都有啟發。總之,不是見人就如數家珍的講講講,儘管我本來很喜歡說話。

有老師說我這樣有點像男生,事情都是辦妥才告訴其他人,其實也不盡是。我超級喜歡其他人幫我,也很享受接受別人教我幫助我。然而,多數足以令我頭痛的事,不是其他人隨手幫一幫就可以輕易解決的。小事情,我很喜歡別人幫我搞定,讓我un un 腳開心抖抖。大事情,如果有個像叮噹(OK,我知道現在它叫多啦A夢,但我的年代叫叮噹) 這麼神奇的人幫我一手搞定,我一定會開心到死。但現實是,多數都需要親力親為,先斬後奏。

點解0岩晒都唔係A?

又一小朋友奇怪問題。

一到小學還未坐低,小朋友A就請我食餅,小朋友B就急不及待想問我問題。我覺得他們純綷覺得我是一個大朋友,雖然他們喜歡叫我做老師。其中一個小朋友一口氣問了幾個問題。問其中一個問題時,她拿出一張工作紙,是copybook類型的那一種,問道:  「點解老師全部tick晒都唔係A0既?」

對住她的「點解」,其實我想答「我點知」。

不過好明顯我不會這樣做啦。又好明顯她好真的想知但又不敢去問老師,所以我好認真的端詳了她的工作紙一會兒,就說:

「哦~ 因為你呢度同呢度穿過咗條橫線呀,要貼住條線好小心咁寫會好D。仲有個"d"字呢度"|"斜0既,你睇,要咁直先得架。」

小朋友好滿意我的答案,還說下次會小心寫。其實呢,我根本不知道怎樣才可以A。

沒多久,小朋友又拿出另一張紙,說:

「咁點解呢度D字冇寫得直老師tick晒又有A0既?」

我看看,是配對和填空格的問題,於是我又發揮自己的小宇宙又跟她說:

「這裡不是教你寫字,是看你知不知道答案。只要答案對就有分,全對就有A。」

她又好像明白。我不忘加多句:

「當然如果答案對,字又寫得好就更好啦。」

她又點點頭。

6歲會明白quality和quantity的分別嗎?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宇治金時

在這裡從來都是寫教育,但近來實在太忙了,需要轉轉話題,改變一下心情。

宇治今時,是我在這裡的網名,也是我很喜歡吃的甜品。

最好吃的字治金時,是在日本京都的宇治吃的。品嚐到的不僅是甜品,還有當地的悠閒和寧靜。甜品不像飯麵這些必需品,是需要時間慢慢嘆的好東西,所以難怪甜品店充斥著女生。男生大概很少會有興趣花長時間特意跑去一間專吃甜點的店,花上個多小時慢慢吃一個本來不需吃的東西吧。

要吃味道很好的宇治金時,不一定要走到日本那麼遠。香港也有一間做得不錯。大約三、四年前在紅磡偶然發現一間宇治金時做得很好的店。Openrice搜查看看,原來紅磡的店沒了,只有一間新店在尖沙咀。食評參差不齊,毀譽參半,但我覺得它以前在紅磡的宇治金時,是做得很出色的。也許這種小眾趣味,本來並不屬於節奏急促的香港,所以會有食客在食評表示速度太慢,等候時間太長,服務態度欠佳。

今年夏天找個閒日下午去試試看。

-------------------

以前去紅磡每次都點宇治金時,是跟日本很接近的味道,甜而不膩。尖沙咀店沒試過,但有興趣的話,可試試看: http://www.openrice.com/restaurant/sr2.htm?shopid=97638,或者在人流較少的時段會有不錯的感覺。

 
宇治金時,正是左上的紅綠配。宇治綠茶,配上今時紅豆,字治今時也。那不是吃了會令你覺得好味到「嘩!」一聲的超勁甜品,而是一個散發著淡淡甜味的和風甜品,比較適合帶著優閒的心情去慢慢吃慢慢dap真啲。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小朋友教我玩遊戲

今日又去做義工。其實我已經因為排山倒海的學生功課搞到疲憊不堪,所以只準備了兩張紙,打算和小朋友玩扮一扮,猜一猜。主題是動物,那是他們學校最近教的topic。

第一張紙上有包括人的12種動物。
FO2%201%20I%20am%20track.gif

第二張紙上有自我介紹的問題和答案。
FO2%20Self%20Introduction.gif

都是我今天下午去google來次極速image search找出來的好東西。
來源: http://www.eltnews.com/columns/david_lisgo/kids/

工作紙的作者是個想法多多又有創意的人,不過我沒有完全按他的意思去做。

一開始,就跟小朋友說起動物的事。一提到我們會猜猜動物的聲音,他們就已經很雀躍。做法「本來」是這樣的:
小朋友從第一張紙自選一種動物,不要告訴其他人,然後輪流把動物模仿出來讓其他人猜。

不過很好動活潑的小朋友有好建議,他說不如先閉上眼睛,用手隨便在紙上面指。指中甚麼就扮甚麼,然後照樣由其他人猜。那是很好的idea呢! 不消二十分鐘,紙上的東西都給我們猜過說過很多遍,還有簡單的"Is it...?"和"Yes/No"。小朋友邊猜邊笑個不停,老鼠和鳥兒的聲音可真難分別呢! 兔子又甚麼聲音的呢?

正當我想結束競猜環節,進入自我介紹,小朋友意猶未盡,不斷的想我跟他們繼續猜。所以我們還猜了elephant, panda, crocodile, lion, tiger, shark, black bear... 幾乎是動物園的所有動物,甚至是已經絕種的dinosaur!

學了一大堆動物的單字,又怎樣運用呢? 我想了一個辦法。

小朋友先挑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替它做個自我介紹,但跳過名字部分。觀眾負責與我一起發問,憑著提示猜猜動物,反正小朋友真的很喜歡任何涉及猜想的活動。

然後,小朋友又有ideas,他提議說他們的同學的自我介紹,然後叫我猜。我不認識他們的同學,沒辦法猜得出來,不過小朋友之間倒是猜得很開心。

我想出一個小遊戲,小朋友幫我想出多種玩法。有得玩,有得笑,還可以溫習單字和練習短句... 一石四鳥! 就是這樣簡單。我也很開心。不過,趕著放學就去做義工的代價是,課要在家備,學生功課要帶一大堆回家改,明天的勞動節要勞動了。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學校secrets

最近流行學校secrets的pages。最初看到一些很有趣的posts,是一些以前的學生寫他們自己學校的小趣事。例如一個以前讀St Paul Sec的學生,like了一個有關學生證的post:

「#197
記得好耐之前去唱K
“請出示學生證”
我攞左張綠色紙皮卡出黎(library card+student card)
個staff : ==!!!?!」



不說不知道原來她們的學生證是綠色紙皮一張。
還有耐人尋味的古怪校規:

"#443
Anyone remembers the rule that the diameters of watches should not be more than 3.5cm? They really use a ruler to measure them. All those G-shocks and BabyGs were confisticated into plastic bags!"


連手表都規定尺寸!

這種有趣的小事情,是每間學校的小秘密的一部分。我好奇看了一下,有些學校的所謂secret,都是投訴這,投訴那。如果是中學生都還可以理解,但大學生若是不滿課程、自己的大學生活、教授導師同學,大可訴諸行動。大學表達個人言論的地方多的是。在網上的大學secrets留個言,除了個人發洩和得到其他人like下回應下之外,對事情有甚麼幫助呢?

淨係想呻下? 不如改做「學校complaints」算啦。

「點解宜家有D大學生人工咁低?」

帶著一大疊學生功課去starbucks改,旁邊兩位我推算是八十年代本地大學畢業的中年女士用離遠可以清楚聽得見的聲線談論今時今日的大學生。本來我在專心改功課,但她們忽然說起:

「點解宜家有D大學生人工咁低?」

其中一位說,她工作的地方,連文員都大學畢業。明明是以前中五畢業做的工作,現在大學畢業走去做,有甚麼辦法人工會好,她說。另一位甚至說找錯工作,就算再讀碩士都沒有用,工種跟本用不到自己的學識,長遠沒有發展。

做甚麼工作才可以好好「利用」大學畢業的資格呢? 如果是不讀法津、醫科等專業學科,有甚麼工作是非大學畢業不可,而閣下又有興趣和能力做的呢?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小朋友的數學問題

我很喜歡「研究」人的創意。我們都知道小朋友最有創意,可能因為他們未被這個社會的價值污染,不用太顧慮其他人的反應。我想起前幾天去做義工,小朋友隨便問我數學功課,然後又順便問了幾個問題:

1)  點解1之後是2,不是3?

她很快講完。我完全不知道她想問什麼,所以就笑笑口問她: 「其實你想問什麼呀?」
「即係呢... 」她一邊說著,一邊寫了1 2 3,然後在2打個交叉,繼續說:「1之後是3,不可以嗎?」

即時想到的,是四個字: 約定俗成。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但又不想對撲滅她對學習的熱情,而且數學,應該可以解釋的。

我學她寫了1和3。然後在1下面畫1個圈,3下面畫3個圈,又在它們之間寫2,又畫了2個圈。

首次, 1 畫多1個圈,就是2。2再畫多1個圈,就是3。那麼3之後是什麼?

下一步, 1畫多2個圈,就是3。3再畫多2個圈,就是5。之後又是什麼?

說到底都不過是一個數列,下一個是什麼,很視乎數字之間的關係。我沒有這樣說,但透過圖像,她大概會明白這一點。

2)  點解你咁快就知道答案是36? 你怎樣做到的?

作業上有一堆星。每行6粒,共有6行,所以當然一眼就看得出是36。我直接告訴她,我沒有數,也沒有加,只用了「乘數」。她用數的,很容易數錯,所以才會得出35這個答案。一年級的話,可以用加法,一行一行加起來就可以。但看著她6+6+6+6... 加到一半已經錯了,似乎不是好方法。那唯有先用數的,最多數多一次check下。

每個方法各有優劣。乘數當然快,但要先背好整個乘數表。

我由高小開始就完全沒有喜歡過數學,但答過這些小朋友的問題,又開始發現數學有趣之處。

我的未來怎樣走?

曾經,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做甚麼,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甚麼。甚麼九型人格、心理測驗、aptitude tests我都做過......

將來,我應該向哪一個方向發展? 讀什麼? 做什麼?
將來,我會變成一個出色的人嗎?
將來,我可以做自己有興趣又擅長的事嗎?
每一句,都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又一個問號。

今天下課,有學生罕見的問了一個跟課堂完全沒關係的問題,有關畢業。這是很奇怪的,因為她徹頭徹尾就是一個很出色的人,是那種單看樣子已經感到她頭腦很敏捷,跟她閒聊就會知道她很優秀的那一種人。坦白說,她甚至有一個很好的外型。唯一要做的,只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也許因為我們有一個教人跟大隊去追求卓越的教育制度,什麼都要按標準按要求做,讓她看不到自己的優勝之處。將來的路,既沒標準又沒答案,要怎樣走,自己應該要最清楚。

這讓我想起Alice in the Wonderland裡一段我很喜歡的對話:

`Would you tell me, please, which way I ought to go from here?' Alice speaks to Cheshire Cat.
`That depends a good deal on where you want to get to,' said the Cat.
`I don't much care where--' said Alice.
`Then it doesn't matter which way you go,' said the Cat.
`--so long as I get somewhere,' Alice added as an explanation.

我愈來愈發現,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跟大隊走。他們跟著大隊讀小學,按父母的要求努力讀書讀校風好的中學,隨著同學一起考好試讀好書,然後得到一個不錯的成績又入大學,才赫然發現大學不是終點,只是開始。是時候離隊去找自己的路了。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指一指,說一說; 聞一聞,猜一猜

又去做義工。一進門,小男生很sweet地送我一個包,我當然叫他留來自己吃,但見他這麼堅持,就多謝他,先放在我的袋旁邊。

對小朋友們說: "I have a bread"。然後指著包,"bread",我說。

今天我們說說"I have...",以及重溫身體部分和味道。上個月學過ears, eyes, mouth, teeth這些。我說"I have eyes",然後我指著其中一個小朋友的耳朵,說"I have...",他就好神奇地明白我想他說"I have ears"。到另一個小朋友,我指著她的手,她就會說"I have hands"。當然某些情況,嚴格來說我應該說you,但不想一開始就搞得太複雜。

熱身過後我們做做簡單的工作紙,紙上有一個人的頭部大特寫,小朋友負責完成 I have _______________ 來說明圖像。這次還多了nose, mouth等只有一個的器官,加入"a"的概念。


第三部分有關味道。從家裡隨便帶來一些放在我袋裡一整天都不容易壞的生果,好像提子、梨,還有枇杷果。一邊拿出來一邊數著"one... two... three...",然後就發現小朋友會興致勃勃的跟著數,很有趣。每人分一些,好! 看看每人有些甚麼?

I have grapes!
I have a pear!

他們好像完全明白"I have..."到底是甚麼的一回事。

我就指著提子用最簡單的方法問, sweet?
那麼梨呢?
不知道。可以聞一聞,猜一猜。大概聞到香味吧。Sweet,有小朋友答。他們不知道枇杷果是什麼,那帶回家和家人一起嘗嘗,下次告訴我吧。

一般來說是sweet,但搞不好是sour的,哈~

臨走我問小男生其實是不是想吃這個包,他點點頭。包還他了,他高興地對我說"I have a bread"。哈,真可愛。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為什麼值得去做?

承朋友的厚愛,我開始兼教她十幾歲的兒子。小男生的天資聰穎,特別喜歡數理。學習presentation之際,我請他帶來化學書,向我分享一個他覺得很有意思的實驗。我們先看過一個介紹life saving bottles的ted talk其中的3分鐘,討論presentation的要素和優先次序,看過科學數理比賽時的poster presentations圖片,也讓他分析像我這樣的觀眾的需要(audience analysis),然後就讓他嘗試簡單present他帶來的實驗。

經過上幾次的1分鐘presentations挑戰,以及剛剛的討論,他的內容舖排很有系統,解釋也很清晰,十幾歲來說算是很不錯。不過,當我們說到實驗的重要性,小男生就顯得很猶豫。這一點我是明白的。我問他是不是他很少會想為什麼要做一個實驗,他說是,甚至是從來不用想這個問題。沒關係,從今天開始想想就是了。我給他一些方向,著他想了很多,也鼓勵他寫下一些他可以在presentation「補充」的個人見解。他寫好又說了一次,有紋有路。

不,其實不是「補充」,而是重點。為什麼這個實驗值得去做? 你的做法又有什麼可取之處?

香港的基礎教育好像是考試要考,老師要教,你就要好好唸,不要問太多為什麼。但實情是,當你踏出中學校門,當你開始設計自己的實驗/商業計劃,你就要問很多為什麼,去說服自己,去說服別人。

所以,我設計了一個有超大彈性的任務給小男生。他只須想一個engineering idea,也可以是發明,或者是一個結構,又或者是一個安全的實驗。請他下星期回來introduce自己的想法,包括背景資料/動機,重要性和創新的地方。

我強調說,你不是做來滿足我的要求,你是想一件有意思的東西來滿足自己學習科學數理的樂趣,同時借助語言能力去說服其他人了解/認同你的想法。然後,我看著他的雙眼發亮,一副很有興趣的樣子。實在太好了!

後記: 「為什麼值得做? 」是一個很抽象的問題。為了化繁為簡,重要性大致可分兩大類:
1) 協助人解決問題 (例如省時/節省成本/免去不想做的事)。例子是吸塵機械人,雖然效果並非人人滿意
2) 增加生活趣味,如下:
當然你又可以說是problem solving,好像鼓勵欠缺運動的都市人多行樓梯多運動。



不知道小男生想到什麼點子呢? 好期待啊~~~
 
在香港做老師,像這樣期待學生交功課的機會實在不多,而學生期待交功課的機會就更少。

這就是我嘗試給他這樣一個既confusing又challenging的任務的原因之一。其他原因? 小男生做完他自然就會明白了,用不著我去告訴他,嘿嘿。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教育商品化

我是真心喜歡現在的教書工作,也特別喜歡與學生交流。不過隨著教育商業化,其實有時做人也要有點保留。說得白些,是就算你有個心,學生不一定會欣賞。我在商業社會生存過,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客人的wants不一定是你覺得他所要的needs。把自己的看法強加諸人的身上,完全是自討苦吃。這一點我沒有異議。問題是,客人不用我教,但學生呢? 如果學生只是來學校接收網上隨時可以找到知識,又不用我教,那他們每天花一整天來學校做什麼?

其實我覺得很奇怪,來學習的明明是學生,但怎麼有些學校只要求學生接收知識? 只要求老師把課堂弄得很有趣去吸引學生呢? 學生的角色是什麼? 其實客人跟學生是兩碼子的事。你去吃飯,不用擁有做菜經驗,吃完就走。但學習很不同,不是接受服務這樣簡單,而需要學生去參與,去努力,甚至是克服困難。我不是說不好去要求老師,我的意思是不應該單方面只要求老師努力,學生也有責任去參與,使課堂變得互動有趣。互動(可以但)不一定是棟篤笑式講解令學生有興趣參與,也可以是有意思有深度的交流。有趣,也分很多層次。好好笑好好玩又充實的課堂當然最理想,但單單是好笑好玩客人開心,就是教育嗎?

商品化的教育,還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嗎? 在商業化的環境中,服務提供者,根本就沒有責任,也沒有權利教導客人。幸而我一直以來工作的地方,容許一點點的人性化,讓我不用淪為提供知識的customer service officer。看著一些學生的眼神,也很高興我的用心,還是會有人感受到的。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普通話唔易學

教書最正的地方,是每天都會遇到一、兩件笑料。每件都很微不足道,完全不是笑到你人都癲那一種,但一年二百多天加起來的力量又會讓人常常都很開心,如果你懂得欣賞這些擦身而過的小趣事。

這是今天的小小小笑位:

香港人: ni hai you mei you tang? (你還有沒有堂?)
普通話人: (爆) 你是說還有沒有「課」吧!

這讓我回想起讀大學時的一個表情常常很呆滯的tutor。有一次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竟然跟他聊起來,有一個普通話說得很普通的同學對他說:

「你跟X教授的感情很好呢!」

本來目光呆滯的tutor,忽然變得很敏捷地一本正經的回應說:

「你是說我們的關係很好吧(汗) 老師跟學生是沒有感情的。」

他突然而來的超快反應,簡直叫大家嘖嘖稱奇!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一個「教選修科老師不會和你講,教主科老師講左你唔信」既事實

轉載自朋友share他朋友寫的facebook note。我見好多人search我那篇DSE選科策略,其實講到策略,不如以下的一大堆數字實際。

DSE唔關我事,我快"立"完覺得幾勁幾make sense。有興趣不妨自己分析一下可信程度。

--------------------------------------------------------------------------------------------------------

一個「教選收科老師不會和你講,教主科老師講左你唔信」既事實
by Chu Tat Yeung Jack (Notes) on Tuesday, 26 March 2013 at 08:19


今年的中學文憑試提出了BEST5的計分方法,變成好似以前AL咁,CORE3322是不是名存實忙就唔知。但係我想講下,起而家依種有4個CORE的計算底下,無論你係計BEST5定BEST6,CORE能否上5依然係你是否穩陣上大學的關鍵,除非BEST5等同取消CORE。

以下的例子,均是以 ELECTIVE科目相同成績作比較:

在AL年代,大家都係以2+2來決定入大學 (第3個AL唔計住,簡化說明)
A學生係 AA+AA
B學生係 BB+AA,B學生只係輸左兩個GRADE

但在DSE年代,入大學變成左 4 + 1 (第二個ELECTIVE作用還是成疑)
A學生係 5555+5
B學生係 4444+5,B學生已經輸左4個GRADE
(在這裡用LV4 同 LV5去比較是因為,由LV4升LV5係一個好大的關卡,大家睇
考評數字就明,CORE的LV4 平均都有20幾個%到30幾%,下面有引述。
但一上到LV5,就只淨低中文8%(少左18%)、英文7.6%(少左16%)、數學12%(少左21%)、通識7.5%(少左27%。即係差不多有1/4到1/5的考生係卡左起LV4,上唔到LV5的。這情況變成CORE是否能夠上LV5成為能否再上大學的關鍵。)

重點是,在CORE科目內,所有人都是一齊比較的,即係你拎5**,其他人就注定係起你下面。但你在ELECTIVE有一個5**,其他考生同樣可以起其他ELECTIVE拎5**,打個和無輸贏。

再睇返考評數據,在4個CORE科目來講,LV4或以上的數字係
中文:26.3% (18747人)
英文:23.3% (16687人)
數學:33.8% (23968人)
通識:35.1% (25063人)

從依個數字來睇,四個主科係LV4或以上的考生,都已超出了JUPAS派發的學位數目。如果想再仔細去計算,當然可以計一計單是LV4的人數。但即使無計算,大家現在都已經明白,即使4個CORE都同時LV4,都不一定穩陣地在JUPAS 15000名額內。想像下,CORE仲要4下3下咁既人數一定遠超15000人。

因此,如果CORE不夠勁(無LV5),還要再從ELECTIVE 一科內追返4個GRADE?
這想法合理嗎?

下年真係想入大學,花時間起ELECTIVE由5*谷上5**,不如睇下點起英文補LV4的情況下,中數通突圍啦。(唔講英文的原因係.........面對傳統英中名校,真係好難突擊到。你睇下佢地的成績就知,有D學校係可以9X%學生英文係LV5或以上.......)

這個想法,係想提醒一D以為起計BEST5的情況下,兩個ELECTIVE 5**可以補救到 CORE只有3322就可以入大學的學生。

P.S. 今年考評局其實出左份數據,係講同時拎1,2,3,4,5個5**的人數,有心有時間既,可以去計下依到佔左幾多個大學學位,再睇下你自己既成績就估計到仲有幾多機會入大學。

出這份數據,完全係想點醒果D以為3322都仲有IVE讀的天真兒童。IVE上年都公佈了,HD平均收生係15分以上。除非你真係想讀完中六,再返去讀初中要求的中專課程,咁我都無野好講了。
 

邊走邊串字

三點幾走人,撞到同事有些少唔好意思咁,其實我唔係趕住去high tea,係去小學做義工。我根本未教過小學,但只是想盡一下綿力,幫下有需要的小朋友。話說我幫助的小朋友,串字方面都很弱。他們有用心學,但就是記不住。是嚴重到講完一分鐘連讀音都記不住那一種。

既然他們的老師很用心教,他們又用心學,即是可能方法未必完全配合他們的學習需要啦,例如坐定定抄抄寫寫讀讀未必適合他們,而小朋友一般都喜歡活動和變化,所以我們今日來個比較爆的串字方法,需要小朋友行來行去。那是我今天大清早攤在床上時忽然想到的。

英文活動裡面有一個叫running dictation的東西,是把同學分組,每組派一個代表出去記住黑板上貼著的字,然後跑回自己的組報告看到甚麼,由組員寫低。來回幾次,鬥快完成。活動特點是講求記憶力、速度和準確度,還可以讓不喜歡坐定定的人多走動,又可以學一下分工合作。

今天把這個活動借用一下,但為了鼓勵小朋友多參與多寫多想,我決定只準備白紙10張和blu tack。

一開始我問: 你地鍾唔鍾意畫畫架?
小朋友異口同聲說鍾意,good! 我們今日就畫畫。A4紙一撕兩半,每人一張。要串的字是衫褲鞋襪長裙短裙外套那些。

我又問: A老師上次說要學衫褲,不如我們先畫這兩樣。
一聲好! 很快就畫完。我就建議旁邊寫英文shirt和pants。當然要提示,一起串,慢慢寫。

寫好給各人一粒blu tack,貼出黑板。如是者畫畫寫寫行行貼貼,不消10分鐘,成功「誘騙」他們將全部字又寫又串了一次,但似乎沒有一個小朋友覺得是「溫習」,good!

下一步先給每人一張A4紙,畫一個穿著衫褲鞋襪的人。畫波鞋可以嗎? 間條裙又可以嗎? 他們愈來愈有興趣。

畫完之後,我們先一同看看黑板上小朋友的大作,一起看看讀讀。然後是活動時間了! 剛剛準備的A4人像,貼在教室很遠的另一方。任務是把正確英文名字寫在衣物上,來回次數不限,不鬥快,鬥準確。

結果發現,小朋友原來抄都會抄錯,但邊走邊串字是可行的方法,可以趕走小朋友的串字恐懼症。我們又不是測驗,當然裝著很好奇,鼓勵小朋友多走一次確認串法啦。有一兩個還是錯的,我讓他們再去黑板看清楚,回來改好又有一個剔!

整體上都寫對了,又會讀音,成功踏出串字的第一步。雖然要他們在完全沒有提示之下自行串寫是漫漫長路,但比坐定定寫有效得多了。

我自己是那種坐定定讀寫幾次就能記憶的人,串字是super easy job,直至做義工遇上他們,讓我大開眼界呢。有時事真的急也急不來,坐定定讀讀寫寫就是不湊效,任憑他們再用心寫。這個時候,就要搞些新意思。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讀書唔值錢?

今晚的鏗鏘集,講有關香港副學位教育問題。
路漫漫兮  2013-04-08
http://programme.rthk.org.hk/rthk/tv/programme.php?name=hkcc&d=2013-04-08&p=858&e=&m=episode


有受訪學生說,現在讀書唔值錢。其實我想講,不止是副學位,連大學學位,甚至是碩士博士也是如此。況且,大學之道也不是賺錢。古書都有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 總之沒有一句與收入有關。

辛苦讀完一個課程,學歷並沒有讓自己在找工作上有任何幫助,的確會令人有點氣餒,就像有人讀完大學畢業才發現,原來中學畢業後操fit自己體能考紀律部隊仲好過啦。對呀,所以書不是人讀我又去讀的。一般之言,學識比較多,工作機會和前途會比較好,但很視乎閣下讀甚麼科、那一科適不適合你讀、你有沒有用心去讀、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甚至是你懂不懂present自己、你的做事態度等等.... 可以繼續數到幾千個items那麼多,可見學歷只是其中一環。

那節目受訪學生又怎麼會覺得宜家讀書唔值錢呢。首先,以前大學/大專畢業的確讓人有更多向上流的機會。原因是甚麼? 我未讀過經濟,但都知道是跟供求有關。以前大學畢業人少,幾十年前是只佔適齡人口2%的稀有動物,更是精英中之精英。現在大學生的top2%的質素其實未必比以前遜色,甚至可能更出色,但現在UGC-funded的大學佔適齡人口的18%,加上top up degrees的學生就差不多有一半,還未計到外國大學求學的人數。人數急遽增加,質素自然跟幾十年前不能同日而語。然而,即使我們說現在大學畢業出路有多不好,大學裡top2%的高材生,尤其是唸專業學科以及global business的,畢業之後大有可能享受比得起幾十年前大學畢業生的良好待遇。所以,大學生本身的出路也是兩極化,原因是即使是同一間大學同一年畢業的人,表現各樣也可以很不一樣,因為差異不是幾十年前的2%,而是接近20%。單憑兩個數字粗淺的說,可以是10倍的差別。對於沒有做到top2%的人來說,前途是沒有guarantee的,只是拿到一張入場劵,而對於副學位學生,這是更漫長的路。

那麼高等教育的將來會是怎樣? 看看大學學位過剩的台灣,或者就會知道。<<教育應該不一樣>>的作者說,以往台灣很多科技學院不斷升格大學,結果造成技術人員不足,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又不足,唸一個學位都不如學一門手藝。反觀香港,副學士銜接政府資助大學的學額不足,於是有壓力要求政府考慮增加大學學額,那又是不是一條出路呢? 到時會不會變成大學畢業都不如現在副學位畢業?

我自己是支持讀到大學畢業的,而事實上這也是我的選擇。不過,每個人的需要不同,有些工作不要求學歷而要求口才或者技術,出路甚至比大學畢業的好。我只是不具備任何這些技術,而我做得比較好又喜歡做的事需要學歷配合才有發展,於是才會走上這條路。我個人覺得,完成基礎教育之後,讀書有可能是高風險行為。自己要走的路,最好自己決定好。

相關文章: 「入唔到UGC funded,仲讀唔讀大學好?」
http://used-to-be-gifted.blogspot.hk/2012/08/ugc-funded.html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文憑試死亡之卷

最近一集星期日檔案,主題是文憑試中文卷。我是屬於A-level的舊制時代,我以為過了這麼多年,讀書會很不同。看過這一集星期日檔案,發覺其實現在的人也是為了一個考試而去讀書。而且,壓力有可能更大。

我的年代,會考有設範文,讀熟去考就有很大機會合格。現在的中文不講求經典,只講求能力,是捨classics而重proficiency的外語學習方式,就像考聽寫讀講的IELTS和TOEFL,以及日本語和韓語能力測試。這都算了,我最不明白的是,為什麼2級就合格,但入大學的最低要求是3級? 那是意味著2級都不算合格嗎?

A-level年代,香港大學一般要求英文最少D級,科大商學院的英文最低要求是C級,但那只是個別大學或者個別學系的附加要求。如果成績優異但英文不小心只考個E,還可以選擇其他大學或者其他學系。DSE制度要求中英都要最少3級,其實是很奇怪的,完全不明用意。

節目中提到去年的DSE成績,中文科2級或以上有接近80%,但3級或以上就只有50%,難怪有考生會擔心選修科成績再好也入不到大學,也難怪這麼多人走去補習已經讀了十多年的中英文。

如果我走去考DSE中英文,不知道會考到甚麼成績呢? 哈哈,搞不好連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的3級也沒有,就像我不會做某九龍塘名校小學一年級的數學入學試題一樣。雖然我一直都很會考試,但如果我生於這個年代,也很難有百分百「合格」的信心。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顧此失彼

教人的難處,是每一個人都不一樣。能力、需要、喜好、性格等等。要同時迎合每個人的需要,我一直有嘗試,卻是幾乎沒可能的事。

有幾個比較聰明,成績也比較好的學生,一直hea上我的堂。有一次我跟他們聊聊,其中一個人說我那天的最後一個問題很有意思。其實那是我爆肚隨便想出來的,哦,原來喜歡這樣黑白不太分明的問法。

後來我試過把書裡面簡單不過,卻要好好教的概念用幾幅圖片表現,給學生憑主題猜猜具體含意。想不到hea team好受落,ideas源源不絕。隨著他們的興趣逐漸提高,我們的討論越接觸到high order thinking。那是好事,我以為...

想不到有些本來好專心的人變得一副不關己事的樣子。可能是跟不上,可能是思路不一樣。儘管我設法鼓勵其他人多想一點,他們還是比較慢熱。這hea team的位置,就像musical chairs一樣,有學生輪流補上。

要好好照顧每一個人,殊不容易。

What should I do? What can I do?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行多一步

我的teaching ideas一向都很爆,可能因為我天馬行空,可能因為我自小貪玩,也只可能因為我怕上堂悶親自己和學生。

最近開始一個新課題,我給每個學生派了一張星形post-it紙,請他們隨便寫低一兩個關於這個課題而又特別troublesome的問題,下課貼在我的file上。有些問題我們的materials有cover,有些沒有。沒有cover的,我會每堂準備一些小活動,抽些少時間讓大家一起研究研究。我盡量不教,主要像主持人一樣負責堂上的連接、發問和總結,由他們自行討論和解說。做這些額外的小事情,只不過是想確保堂上做的事,可以滿足學生真正的需要。

開始前我都會簡單"hard sell"下有關問題的重要性,獲得大家眼神默許或者點點頭,我才會正式推行,因為監人乃後就違反我的原意。他們的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我都看在眼裡。有時我會feel到一小撮學生覺得話題太簡單,這時候,就是我的teaching ideas出場的時候,保證有驚喜。

今日借助了photosynthesis的rap歌。我不教生物,歌只是道具之一。
實際教法這裡不詳說,總之今日感覺不錯。有人覺得我重視他們的需要,有人覺得學到很多東西,有人覺得簡單得來幾好玩,有人覺得很有新鮮感,有人覺得首歌好好聽,有人覺得「嘩!原來咁學都得」。真正不懂這個題目的人,其實只是少數,但幸好多數人都share得幾開心。

臨走有幾個人對我說thank you,很多人笑著說bye bye,其實job satisfaction不過如此簡單。一切由行多一步開始。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Happy scent :)

 

讀中學時很喜歡買一本叫J17的英國女生雜誌,講些無無聊聊生活雜碎,令我很驚訝怎麼英國的女中學生跟香港的分別這麼大。這本雜誌的每一頁紙都很香,中間有一頁長期是Clinique Happy的廣告,一撕開,就會聞到陣陣甜絲絲的香氣。那時候我對香水化妝全部沒興趣,但這陣感覺幸福的香味,一直記憶猶新。

今日忽然想起這叫Happy的香水,去我從來不幫襯的Clinique看看。拿著一枝回家,拆開包裝一噴,很久以前的快樂回憶都回來了,彷彿看到那個在翻看J17的女生。這是我簡單而快樂的童年回憶。

星期日快要結束,明天我要噴這Happy香水快快樂樂上學(上班)去! 祝大家有個愉快的星期日晚上!

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對付無聊問題

對付無聊問題的方法很多,其中一個,是提供比問題本身更無聊的答案。

我提醒學生,下一堂的測驗會準時9時開始。
有一個學生問,如果我住得很遠怎麼辦?

這是學生自己的責任,關我咩事? 做咩咁都要問我?

但當然我不想用這種語氣答他,一來無助解決問題,二來他發問時很有禮貌。

「如果你住在火星,請你坐火箭來!」,我靈機一觸。

全班同學連他自己都爆笑,OK,任務完成,可以下課了。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我不是正常老師

我不喜歡控制學生
我不太懂怎樣叫學生安靜
但我會把本來鴉雀無聲的課室變得熱鬧起來
我最擅長鼓勵沒有信心發言的學生講自己意見,
也有令本來一句起兩句止的學生在學期結束時變成滔滔不絕的本領
我最害怕的事
是無論說甚麼,學生都無動於衷,
我最怕靜
有些老師喜歡學生靜,但我唯一懂的就是讓他們多說話
由多說話開始,慢慢變成多說經過思考而有意思的話

我不會叫醒學生
他們說我很吵,上我的堂也很忙,
就算前一晚一分鐘也沒睡過,都沒可能入睡
我還會很狡滑地讓學生在堂上做大部分的事,
我是配角,他們是主角
試問主角又怎會有余餘去睡覺呢?

這就是我的課堂,學生表面上很自由,但實際上他們忙著討論、忙著說話、忙著做這做那。

教室裡充滿學生的聲音,間中混雜著我的聲音。我其實很喜歡說話,但我會盡可能限制自己的solo時間,因為我不希望把自己的課堂變成像看DVD。Live的價值在於現場參與和即時互動與交流。況且,比我聰明又出色的學生多的是,所以由得他們發揮算啦,聽我講這麼多有甚麼好? 就算我說得再好,那只是我的看法。你自己提出的獨立見解,才真真正正屬於你。

我的工作,不是要複製另一個我。

顯微鏡下長大的孩子

看到一個阿媽用IP Cam監控五歲女兒做功課的blog文 (http://alexxbb.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967597),也沒有很驚訝。只能說世上真的無奇不有。有人說她剥奪女兒私隱,有人說她盡責,這種事我們旁人真的沒辦法,也沒權利去判斷對錯。我只是不太明白,怎麼現在的父母那麼喜歡把自己的子女(甚至是自己的)起居飲食喜怒哀樂都放上網,實行全天候即場報導。我沒有覺得好不好,因為這視乎當時人自己的感覺,只是很不明白。

幸好我小時候還未流行facebook,甚至連internet也是讀中學才有的事。否則我以前在家的搞搞震實錄被即時發佈,永存網上,你叫我長大了怎麼辦? 童言童語還好,但有些人連子女犯規被老師寫手冊留言,甚至是間尺打手板的照片都放幾張上網,真的不得不說句匪夷所思。

我是八十後,不用在顯微鏡下長大的一代。

要不要把自己放在顯微鏡之下,magnifying power有多大,那是長大之後才需要考慮的事。

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香港學生只會study不會learn?

Studying和learning,中文都是讀書,但意思很不同。香港的基礎教育每幾年一大考,小三小六中三的TSA,中六的DSE,而這些考試,無論學校和學生都很重視,令很多人都為study for the tests花掉很多精力。Studying,我個人感覺是指按著校方指定的書本筆記範圍,很義無反顧地溫習。Learning就很不同,可以與書本有關,也可以無關,是一種自訂範圍的學習,沒有一本書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可挑戰,涉及的知識也不一定有標準答案。

從小學到中學,我覺得自己一直都在study大部分的科目,而learning不是沒有,但只發生在我最有興趣的科目,而且很容易因為learn得太多,令要study的科目壯烈犧牲。所以直到大學,才開始learn,就發覺自己其實很多事情都不懂。Learn和study的關係非常玄妙,如果把它畫成一個matrix,結果大概是這樣:

study勁 x learn勁 = 有腦狀元
study勁 x learn差 = 高分低能
study差 x learn 勁 = streetwise
study差 x learn 差= ????

當小學變成全日制,中學要求學兩種樂器一種運動等等等等,還未計補習和準備大小測驗考試,學生要study的東西數之不盡。對於能力很好的人可能是一種密集式的修練,但一般能力的學生,還有時間去learn嗎?

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

做老師的好處 (2)

好奇看了一下search engine關鍵字,是「做老師的好處」。既然有人有興趣知道,請讓我也分享一下(=發噏瘋)。

我大學畢業之後沒有馬上做老師,轉行就要放棄本來的事業,所以考慮入行時,也有認真想過做老師的好處這個問題。

工作性質
(1) 不用日對電腦十小時,也不用連續十小時不停說話,有獨立工作的時間,也有一team人共事的機會,工作尚算多元化,有動又有靜。
(2) 可著量因應本人的性格,選擇自己的教學路線,嚴謹的、隨和的、嚴肅的、幽默有趣的、串串貢的,各適其適,總之教得到學生就好。
(3) 課本和課程大綱有規定教授內容,但具體講解方法,有相當的彈性。如果你有時間,這的確有讓人發揮創意的空間。
(4) 每天對著年輕人,會不知不覺對潮流玩物有些觸角,甚至學到最新的潮語,人會比較"update"。

人際關係
(5) 如果喜歡跟年輕人有緊密接觸,喜歡透過自己對別人產生一點一滴的影響,教師是很好的工作。就算是表面上沒甚反應的學生,其實也在每天累積我微少的影響。
(6) 雖然要全班每一個人都享受上自己的堂幾乎是mission impossible,但無論如何,每班總會最少有幾個甚至是大部分的支持者,會明白你的用心。

驚喜
(7) 遇著聰明和想法比較有趣的學生,有時會得到意想不到的ideas,令課堂變成一個很有意思的交流平台。
(8) 學生畢業幾年後,還提起你n年前教過的事,甚至說起在甚麼時候你教過的東西大派用場。That's education, I think. 這種滿足感,實在很難形容。
(9) 有時學生故意問些所謂挑戰性的問題,你三兩下手勢搞定,還可以反窒一兩句給大家笑一下,其實很好玩的。遇上反應快的學生再接下去幾句,你又答得上咀就更好玩。慢慢就可以帶動幽默的討論氣氛,很不錯的。


工作除了好與不好,其實還分適合和不適合。有一點,我常常提醒自己,是要做個benefit finder。這是甚麼? 有時間可以看看本文前篇:

做老師的好處(1)
http://used-to-be-gifted.blogspot.com/2012/06/blog-post_14.html


有人會馬上想到做老師的十萬個壞處,那倒也是真的,但問題是就算賺錢能力比我強很多的investment bankers和醫生也有他們的苦處啦。我就專門想開心的事,其實工作賺錢都不過為了尋開心和滿足感。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SARS十年

不經不覺,SARS原來已經是十年前的事。那時我還是個學生,記憶是課室裡的每個人都戴著口罩上學的日子,還有參加了不知道是甚麼同學自發組織的打電話問功課活動,在不用上學的日子回校為我不認識的人解答功課難題。

最近很多人都說,現在的香港跟以往SARS時很不同,變得很不團結。的確,遇到像SARS這樣的危機,人是比較容易團結起來抗疫,共渡時艱。那些年,只要提起自己來自香港,其他人都會迴避三尺,彷彿香港就是SARS的源頭,原兇卻逍遙法外。那時候,香港人的意識是很強的。相觀近年,隨著香港人口成分的變化,族群之間的差異很容易造成大大小小的摩擦,涉及利益衝突尤甚,更很難要求社會有凝聚力。

如果香港能把外來的元素融化,我們的日子相信會好過一點。抑或是連融化這一步都來不及,我們就已經被溶掉呢?

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

讀書串字不一定要坐定定寫寫寫

最近又去做義工。上一次有一個小朋友其實麻麻地聽我講,可能因為我沒有小學老師的威嚴。不過今次我發現,教小朋友,不一定要惡,可以用引起好奇心的小遊戲令他們專心。

這次的任務,其實簡單得很,就是學一堆英文字。不過對於英文根底超弱的小朋友來說,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自己學過日文,完全可以想像連五十音都不懂就要寫完整句子的苦。

我平日上課很少自己講講講,因為你唔悶我都悶,而且如果只有我一味在講,到底學生們學會了甚麼? 今天我們做了些小遊戲,都是我臨場爆肚想出來的,都很簡單。需要的道具只有2張A4紙和一塊黑板。

(1) 先和小朋友溫習上次學過的幾個字,分成三個字一組,因為數量太多會容易忘記。像合唱一樣,我指著詞語A同學讀B同學串,然後我著另一個詞語指B同學讀A同學串,如此類推,稍稍簡單溫習一下。

(2) 全部字都是形象化的,可以繪畫出來。我把2張A4紙隨手撕成4份,每人各4張,著各小朋友分別把4個我們學過的字用圖畫畫出來,要來考另一個小朋友。單是畫這一個步驟他們已經開心到不得了,邊畫邊笑個不停。畫完,2分鐘時間自習,準備接受挑戰。只見他們念念有詞的在又讀又串。包剪鎚決定誰先問,每人輪流一幅一幅圖畫拿出來叫對方讀和串出來。我主要負責維持公正,他們自行決定對錯,對的一方可以獲得該幅圖畫,數量多者勝出。如果連出題小朋友都不會讀和串字,圖畫就歸我。這樣簡單的小遊戲,原來都很好玩。

(3) 遊戲結果顯示,小朋友們讀就OK串字有困難,所以下一個環節是齊來寫寫字。方法簡單,由小朋友輪流講出自己懂得的字,我在黑板寫一次,他們又在黑板寫,寫完在旁邊畫圖記住意思,畫完閉著眼睛串三次給我聽。用黑板不用紙,只是因為他們喜歡畫黑板,那就可以鼓勵他們寫很多字啦,哈哈。完成後,有2分鐘自習時間。下一個環節要他們背向黑板,我面向黑板,我隨手指一些剛溫習過的物件,由他們鬥快搶答。答中可以和我high five。

全部小遊戲都是爆肚想出來。其實我最擅長的就是構思小遊戲。經過3個充滿笑聲的環節,全部字串熟晒,可以收工走人。原來我也有教小朋友的潛質,哈! 讀書串字不一定要坐定定寫寫寫。重點是,看到小朋友笑到kit kit聲,字又全部記得,我也玩得好開心! 完全是win-win的。

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懂得笑,其實可以好好笑

去了一個面試,我是被面試的人。整個過程可以用一個字形容: 悶。不過有時感覺很主觀,說不定有面試者覺得很刺激,又或者很難。為了解悶,我可以注意面試官的動靜和說話,試圖找出笑點,結果我成功了。其中一個笑點是這樣的:

面試官友善地說: 放鬆心情,就我們這個面試是閒聊吧。
語音剛落,他拿出一個計時器,「好! 現在你有1分鐘介紹自己。」

他和朋友閒聊時會這樣嗎?

不過話說回來,我也試過叫學生relax不用緊張,說完我就開始打分數,而那是佔很多分甚至決定合格與否的重要考試,哈!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To scold or not to scold, that's the question.

近日去一間小學做義工,發現我和一般的小學老師,根本是兩種不同性格的人。我是那種有無比耐性的人,日常生活的事幾乎不可能令我怒氣沖天,更不用說要斥喝其他人。老實說,我根本不懂怎樣向人咆哮。動怒的次數,一隻手數得完。

當小學老師向我講解小朋友的進度和需要時,我的幫助對象(小朋友A和小朋友B)和他們的家長坐在旁邊。小朋友A很乖很安靜的坐著,也有在聽。小朋友B時而站著時而坐著,有點嘈,但也不難理解,因為他可能不明白老師和我在說甚麼。我也瞄了他一眼,但只覺得他很好動,集中力比較短,盤算著一會兒我們靈活一點配合他的性格好了。

說時遲那時快,老師用很嚴肅的語氣對著小朋友B說,
你知唔知我地講咁多野做咁多野係為咗你呀? 你企0係度! 手放後面!

小朋友B忽然變得很安靜,依足老師指示企定定。

老師繼續說,
呢度講緊全部野你都要識! 呢D要識! 呢D、呢D、呢D同呢D全部都要識! 宜家有一個咁好0既社會人士好心黎教你幫你,你要好留心聽Ms X講,一定要俾心機學好佢! 聽唔聽到?

老師用很冷靜的語氣連珠炮發似的對小朋友B說了很多話,我坐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了。然而,老師繼續向我講解的時候,小朋友A都走了過來企定定聽,小朋友B也聽得很認真。老師雖然很嚴厲,但看得出她的出發點是好的,而且原因和要求都表達得非常清晰。

我想起了一個教小學的朋友說,小朋友有時要話,你唔話佢佢未必知道自己唔岩,更加唔知應該要點做,到時大個咗就麻煩,教好一個小朋友好大責任架!

我只是一個超級有耐性而且愛心滿瀉的人,學生給我的意見裡,出現得最頻密的是"caring", "patient", "passionate", "friendly", "kind", "nice", "interesting"。不過教小朋友的責任始終和教大人截然不同。大人有自己的判斷力,需要面子,很多時只需要暗示,幽他一默甚至極速反窒一兩句就好。小朋友未學會是非對錯,需要清晰指示。

來這裡做義工,原意是發揮自己很有限的力量幫助有需要的小朋友,結果,自己也上了一課。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別具創意的分享

FB看到下圖,差點笑死我,What a fun way to complain about jobs!

最後本來還有兩句:
「你的校長如何,你的workload也必如何。」

我沒有細心看內容,但創意和幽默感爆燈,我鍾意!



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讚好!

看著教授給我的email裡寫著"Congratulations! Well done",好高興啊! 原來,成年人也會喜歡被人稱讚的感覺。

一句簡單的"Well done",竟然比fb裡面幾小時內累積的46個likes更令人開心。或許每天接收的likes一旦多了,就會令人漸漸失去感覺。

「讚好」,要收到理想效果,似乎也需要很大學問。

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芬蘭學生表現出色的原因?

芬蘭是唯一一個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表現出色的歐洲國家,甚至排名榜首,比出名很會考試的的亞洲國家更厲害。一直都很想研究一下他們怎麼可以從小學就不公佈學生成績不設排名,而學生表現又這樣出色,他們的教育有甚麼特別之處?

到目前我還未到過芬蘭,但最近看的書,令我最他們的學習環境有了新的看法。這個歐洲小國,有濃厚的閱讀氣氛,而且一年有七個月都是大雪粉飛的冬天,大部分的人都愛躲在家裡看書。因為大部分的時間天氣都太冷,小孩子放學很少戶外活動,都回家了。一家人聚集的時間很多,而且芬蘭人普遍很注重的家人相聚的時間,父母也很關心子女,但不會過問成績。似乎家人的支持、家庭的閱讀氣氛和對學校的信任是學習的重要成功因素。

芬蘭的教育方法,聽說曾經在泰國的一些學校試驗。結果家長覺得學校不催谷學生,很不放心,於是安排放學後林林種種的補習班和興趣班,完全與學校背道而馳。其實我覺得一個國家的教育方法,要配合當地民情,很難直接移師到另一個國家去。香港根本就是一個事事講求效率和速度的地方,真的未必適合悠閒享受的教育方法,那麼我們的學生,又需要怎樣的教育才可以培養出特別過人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