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醫生比教師更專業?

資優朋友偶然一聚。十多年沒見,我們幾個都由中學生變成了成人。上一次的聚會還在說學校講來講去三覆被的早會好悶呀,上堂時自己個電話忽然響好驚險呀,成績表上老師寫了"Does not take school rules seriously"唔知點算呀... 如今我們全都畢業了,幾乎每個人都掛上一個「師」字。當我說我只是老「師」,哪有席上過半數的大律師那麼專業,醫生A忽然搞爛gag說他最不專業,甚麼「師」也不是。然後醫生B笑說不如移民去台灣,好歹是個醫「師」。

忽然我想起一個讀教育課程時老師問我們的問題:

醫生好像比教師更專業,你同意嗎?

醫生C立即說醫生和教師是完全不同的行業,不可比較。完!

大律師就針嚼字眼,說depends on"好像"是指"appears to be"還是什麼。如果是"appears to be",就很主觀,基本上100個人可以有100個答案。由於沒有足夠的「證據」,儘管當時大律師的人數最多,沒有人有興趣分享主觀的見解,只作客觀的問題詮釋。

醫生B說他個人就覺得screw up一條性命,好像比screw up一個人的某段時間的教育嚴重。另外,老師與家長以至其他老師共同分擔教育的責任,所以可能讓人覺得醫生和老師的專業程度appear to be different。

機師說弱肉強食的資本主義社會裡,懂得為自己的專業爭取monopoly,又能在社會上有認受性的專業,就是專業。受訓教師,能在行業上有壟斷嗎? 我們座上的醫生大律師和機師,如果一齊去申請本地大部分中小學教英文的最低職級,理論上都可以獲聘,毫無monopoly可言。無法壟斷,任由其他人隨意加入行業,即沒辦法控制供應。Demand and supply, 大家都懂。

朋友反問,我們教育又怎樣理解。我說了一些,都是社會學的概念。朋友們七咀八舌,又談及工作上的自由,甚至是專業人士的報酬,還著我把我們隨便說說的討論share給老師。好吧,反正難得。說不定下一次再見又是十幾年後。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我的資優學生

到目前為止,我教過兩個資優學生。真實數字可能不止兩個,因為平日跟學生在課外的交流不多,課堂上總不會有人會無端端宣佈自己是資優吧。

第一個教過的資優學生,跟其他學生沒什麼分別。他很喜歡發問,成績也好,但我們這裡聰明的學生有不少,因此也沒有特別顯眼。直至有一天,他拿了報讀研究院的文件來問我意見,才發現他的年齡。我們聊呀聊,好像一直談了個多小時,但他不像我,因為他由始至終讀書都很出色,是個典型的over achiever。他成績驕人,問他的成功要素是自己的天才,還是後天的努力,他反問我有沒有聽過Thomas Edison的名言。哦,其實我也不太記得原文確實怎樣寫,差不多是Genius is 1% inspiration plus 99% perspiration吧。Anyway, 你懂他的意思吧。

第二個資優學生就更經典。有個今年開學才見過兩面的學生想我寫recommendation letter。我笑笑口說喂我其實一點都不了解你,怎麼推荐你? 他便問我可有時間花5分鐘聽他present自己和他如何適合那份internship,還可以聽完才決定幫不幫他寫。原來有備而來。看著他給我只有一頁紙,精簡但詳準的cv,聽著他言之有物又信心十足的介紹,幾乎想鼓掌。我反問他Why me? 他說,因為覺得我們0岩傾。才Week 3,你又知?

看著這兩個學生,我沒有想起以前的自己,因為他們比我出色很多,也比我進取。資優,是一個umbrella term吧,裡面住著形形色色、能力不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