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

學校沒有特別教但又很重要的problem solving

昨天在工作上發生讓人極度不快的事,我想大部分人在那種情況都會破口大罵,拂袖而去。我當時肯定已經怒火中燒,但想到如果忽然間一走了之,理虧的反而是我,只好盡量若無其事的繼續做我的事。這種百毒不侵的性格,對工作很管用,始終不管是哪個行業,老細都想下屬幫手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更多的問題。慢慢練成這種絕技,要多謝十幾歲時認識的小男朋友。

雖然那時大家都十幾歲,但他不僅讀書成績優異,解決問題也有一手。很多我搞不好的事他都有能力教我搞定。他今天能成為一個日理萬機的jet setter,穿梭於不同文化的工作間,絕對不是一個偶然。

當我們還是十幾歲時,有一次他很仔細地教我分析和解決問題:

1) 是什麼問題? 是怎樣產生的問題?

2) 我可不可以change?

2a) 可以。有什麼方法? 怎樣執行? 有沒有Plan B?

2b) 不可以。要adapt。要以行動adapt? 還是只須調整非常不快的情緒?

道理簡單不過,一是改變現況,一是改變自己。今次我採用的是2b,調整情緒去適應現況。做人當然不是一味靠忍,但爆也要講方法講場合講對象講時機,才能達致好的效果,減少不必要的衝突。

我認識的人當中,有兩個problem solving特別厲害。中學時代的小男友由父親傳授,另一個在中學時透過參加童軍自己領悟得來。而我,好幸運遇上這兩個肯傾囊相授的朋友,因而坐享其城。這麼有用的soft skills,為什麼學校都好像沒有教?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補習

在雜誌看到某表現差到冇人有的垃圾股,讓我想起很久以前在xx教育補習的日子。補習在理念上其實像減肥,有人說多做運動好,有人說改善飲食習慣,有人說只吃肉不吃飯,但沒有一個方法絕對有效。同樣,讀書如果要提升成績,有人說找補習天王幫手,有人說多做試題,有人說多發問,也是沒有一個方法公認對任何人都有效。

因此,提升成績的成法才會如此百花齊放。試想像,如果跟天王A補習加上努力做試題和多溫習就必定可以得到好成績,那每年還會有那麼多人擔心放榜嗎?還會有人去找天王B補習嗎?

在那些年,我自己做了白老鼠甚麼都補,發現一些奇怪現象:

1) 愈是掌握不到的科,天王好像愈幫不到忙。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底子太差,天王為幾千個學生煮的大鍋飯裡的精華我一點都不吸收全送回去。

2) 本來已很ok / 成績很一般但底子很好的科,吸收到一些精華,包括考試技巧,可以達到錦上添花 / 進步神速的效果

似乎補習社都在硬銷第2種學生成績如何取得突破,但事實上很多需要去補習的學生比較似第1種。第2種學生只是欠缺一些技巧上的提點,所以補習不是真的由零開始在教這些人,而是提出一些重點去激發他們內在的潛力。對於這種學生,其實在短時間內得到一些重點提示便可,當然補習社會用盡方法說服你儲齊一套補完全個course啦。對於第1種本來連自己有什麼問題也不知道又讀得不得要領的學生,我覺得起初應該找一個該科成績好又考試得法的人來單對單補習 / 退而求其次找一個有耐性又成績好的朋友指點下,先對症下藥處理好基本知識再去補習學考試技巧,勝算會比較大。我知道有些人可以不補習就自己考得好成績,但這一點要視乎你本身的底子,也看你有多少時間備戰。

基本上我是有些少pro-補習的。當然我覺得最能夠幫一個人長期提升成績的應該不是補習,而是有良好讀書氣氛兼且學生之間有凝聚力的學校,但這樣的事,可遇不可求。就算退而求其次去補習,也要一些適合自己的策略。我不太贊成以前某補習社廣告上「唔補就蝕底」的講法,而那些「xx撐你大學預埋你」都只是很emotional很感性的口號。如果任何人去xx補習有xx撐住,大學就會預埋你(表面上意思是錄取你),那各大院校要開多少個位才夠?對著這些廣告語言, 認真你便輸了。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停止無謂notifications一身鬆

重啓fb時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在fb的account設定中,現在已經沒有"stop notifications"一項,即如果你電話有裝fb而且在active狀態,你就要硬食所有fb的notifications ---- 有時是朋友回應,有時是朋友的朋友回應,有時候是某些朋友的生日問你要不要在wall寫幾句說話,反正就是每天以不同的名目提醒你查看fb。

為了做個停用fb一星期的小實驗,我很認真的google了移除fb的方法,因為在playstore裡居然只能"open"或者"update"fb,沒有"uninstall"的選項。後來才知道fb是內置的app不能移除(或者用很高深的方法可以移除,不過我不懂),但可以用以下方法disable:

1. Settings 2. Apps 3. All 4. Facebook 5. Disable

我用andriod,但我猜其他系統也大同小異,不妨隨便試試。

7日實驗過後,當我再enable facebook時,發覺有一個"stop notifications"選擇。按了它,notications通通消失,但到你有時間想check下fb時,又可以走去看看fb icon上的數字,一按進去一樣可以看盡所有notifications。

我覺得這樣很好,喜歡看就看,尤其適合機不離手的人(坦白說,包括我,原因有很多)。The choice is yours.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沒有facebook的日子 Day 4-7

Day 4

如常工作,whatsapp讓我可以繼續正常跟朋友聯絡,壞處可能是沒辦法知道較少見面的朋友和以前學生的事。

沒有fb,使近年沒有看報習慣又不看電視的我對新聞一無所知。我是靠朋友share的新聞知道3D printing可印出化妝品、日本增加消費稅、DSE成績優異學生竟被問及佔中看法而非讀書心得、某中東國家(伊朗??)強迫婦女割下體...還有數不清的飛機失事意外等等。朋友在fb share的大多是趣聞,間中是讓人驚心動魄的新聞。fb上的新聞,不一定有新聞價值,但總讓人"wow"一聲。沒有fb,我發現有很多新聞我根本甚至完全不用知道。

======================================

Day 5

開始習慣沒有fb的日子,完全沒有心思思想上。相比很多年前的fb,其實現在的fb變得很無聊。以前會有很多新的app,一時在朋友的wall畫下graffiti,一時開個garden玩下,有時會有朋友路過送幾棵花來,一時又養隻virtual pet,可以餵自己的兔子又可以餵朋友的長頸鹿,那些東西有時又會很串的說你餵的東西不好吃,超好笑。現在的fb基本上沒提供什麼,都是用戶自己post的like的,還有fb賺錢的廣告。

過幾天我或者又會上fb,但或者一星期上一兩次就夠了。

我以為沒有fb會好不方便,原來也不是。這讓我想起曾幾何時自己還是個中學生時,也曾經沉迷上網,好端端一個可以和陽光玩遊戲的暑假我用來上了500多個小時網。後來證實不上網也不會死,只要有個alternative。沒有上網就抽時間f2f見面,沒有fb就用whatsapp / email聯絡,找到一個不會太影響生活的替代品便可。

======================================

Day 6

這個"沒有fb的日子",應該是個長青的題目。15年前是"沒有icq的日子",10年前是"沒有msn / sms的日子",5年前是"沒有的fb日子"。現在,或者已經不該寫"沒有fb的日子",而是"沒有Ig的日子"。Wall Street Journal說fb的teenager用戶一直不斷下降,反而30歲或以上的人數正在不斷增加,有老化現象。其實這不難理解,當爸爸媽媽全家親戚都在玩fb,就沒有自己和朋友的私人空間了。

至於"Ig",我還是幾星期前第一次聽。學生問我:"你有用Ig嗎?" 我完全沒聽過,原來是instagram,這種簡寫第一次見。

每個年代,都總有"沒有 x 的日子",而x,就像數學題裡的未知數,隨時間改變。我們有時會以為沒有x就會沒朋友就會活不下去,但其實通常也不是。現在回想那些年狂上icq和msn的日子,真的覺得很不可思議。

======================================

Day 7

終於第一次有些少心思思想上上fb,因為單靠whatsapp,比較難跟半生熟的朋友和舊學生聯絡。

比起whatsapp和f2f見面,fb的特異功能是隨便留個言就可以跟甚少見面的朋友keep in touch,甚至是加強與世界各地新朋友的聯絡。這一點whatsapp未必做到,因為你不會那麼刻意經individual message去send張相給好日不見的朋友來share近況。fb不同,一個post大家都看到,隨意路過搭訕兩句也不奇怪。

明天我又重投fb的懷抱了。雖然7天很短,但久不久change / stop下本來每天都做的事,隨時有機會劑出額外的時間去試試本來沒時間做的事。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沒有facebook的日子 Day 1 - 3

Day 1

每個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一樣,但這個夏天我真的忙到不得了。我猜是經網上不斷傳來的工作和太多無關重要的group messages持續入侵我的生活,可是email和whatsapp都不能不check,就唯有做個不上fb7天的實驗。

在自己的wall宣佈未來7天不上fb實驗,順便叫大家用whatsapp或email跟我聯絡之後,就走去disable fb。沒有uninstall,不是因為我對FB有什麼情意結,而是電話原廠pre-install的apps都沒法刪除。每一個電話,原來都裝著一個無法刪除的追蹤器,除非你受得住誘惑從來不去activate它。

沒有fb之後,發覺時間多了。check完whatsapp隨便想去看看fb,oh,disable後連icon也不見了。坐車時check完work mail又想去順便看fb,oh yes, it's gone. 我的世界裡再沒有讓人看了血壓急升的新聞,也不用管誰今天又去哪兒吃了好東西。同時間也會錯過很多有趣的事,但忽然不再跟縱別人的生活,讓人樂得清閒。有興趣直接和我分享開心一刻的close friends,還是會記得我,whatsapp傳一兩張照片過來。

吃飯終於專心吃,連等車這才2分鐘的時間也有餘裕去想東西。一天下來沒省掉很多時間,但賺回了每個人本來都應有的個人空間。發呆也好,思考也好,適隨尊便。

================================

Day 2

沒有fb,工作效率其實比較高。今日一整日工作不被distract,就已經可以省回不少時間,主要是不用因為在朋友的post留comment,然後每一個人在同一個post留comment電話都會震一次。一直被我拖著未做的高難度工作,今日居然像奇跡一樣一下子完成1/3。愈是困難的工作,好像愈需要讓人能好好專注的環境。

難怪連Daniel Goleman也說"focus"是現代人成功的不二法門。唯一的問題是本來慣用fb聯絡的,一下子轉用email讓人很不習慣。早上9時發了email問一個問題,到晚上還沒有半點動靜。fb的話,幾小時之內甚至是馬上就有回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email已經變成了以前用來揶揄傳統書信的snail mail?

=================================

Day 3

論功能,whatsapp幾乎可以替代fb,可能因為我主要用fb的messages和久不久在wall分享下無聊野,從不玩game,更不用會用它來做marketing tool。

用fb的好處,當然是可以connect with people,連甚少見面的朋友都一網打盡。Whatsapp就分兩種,有close friends和groups,好有機會miss out了不算close又沒有入group的朋友。

本來fb可以在短時間跟很多朋友catch up,非常省時。不過近年fb改變設定之後,朋友like的東西都會每天大量出現在我的newsfeed,夾雜在朋友的更新之間,再不想看還是每看到一部分。如果在朋友的post留個comment,每當有人回應,不管認不認識,fb都馬上通知。我不知道有沒有達到省時的效果,但就一定相當之distractive。

Whatsapp的group chat其實也很煩,不過Whatsapp可以把individual和group chat分開,例如只有individual messages才pop up,重要消息馬上看到,而group chat可以設定為不pop up不震也不響,有時間才看,而且設定可以按個人需要隨時更改。

所以whatsapp都基本上可以滿足大部分的溝通需要,除了不算close又沒有mutual friends的人之外。難怪早前facebook要高價收購whatsapp。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轉行教書

最近有個朋友問過我轉行教書好不好,又剛好看到有幾個search"轉行教書"來到這裡,那麼我也說說我的想法吧。

要衡量轉行教書好不好,通常要先想想這個問題: 現在的工作/作業有什麼不好的地方搞到想走?

如果答案是 (1-3都是我聽過的答案)

1. 工作時間太長,想多些時間陪家人
那麼你還是不要來教書了。原因不用我多講,你一search"教師工時長"就會明白,有4510個搜尋結果。如果是中小學職位,沒有接受過教學訓練的新老師還要放工抽時間去進修個教育文憑呢。

2. 公司常常cut人,要經常找定工作兩手準備,想找比較穩定的工作
中小學的話,除非你找到常額職位,否則很多老師其實也是每年要準備找工作的。詳情可search"funding位"。

3. 覺得現在的工作很無聊,自己有點兒overqualified想做些需要大學程度的工作拿取較為合理的人工
如果只是想做需要大學程度的工作,那沒問題,教書真的需要最少大學畢業,但學校不一定能夠提供你心目中"需要大學程度工作"的人工。現在供過於求,不少新入職沒pgde的人只能做TA或者support teacher又或者associate teacher (名稱多到不得了,都是比正式老師較低的職位)

如果現在的工作沒甚麼不好,我一般都不會特別鼓勵人去教書,始終義務教育已經接近飽和,當然如果你打算自己開間playgroup或者進軍國際學校就另計。還是想教書的話,可以進一步考慮自身條件。學校至少分大中小不同程度,同一個程度的學校也按成績、辦學風格、宗教等又分很多種。如果有意轉行教書,不妨想想哪一類學校需要你? 成績進取的學校或者想聘請本身公開試成績優秀的老師。校風稍遜的可能想聘請有領導才能能管理好學生又得讓學生信服但成績不一定要很出眾的老師。名校可能想請本身也是名校出身,或者從外國回來的老師等等。以上幾個只是例子,我隨便說說的,詳細要看每一間學校的獨特需要。你的offer愈接近對方的needs,成數就愈高。

最後,有一個專欄文章: 工作給了你甚麼,我覺得很好,適合各行各業想轉工的人。轉工前要三思,否則隨時由一個trap踩入另一個更深的trap。 文章連結: http://www.am730.com.hk/column-22723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厭惡性功課

去朋友家吃飯,我們突然說起小學時代的厭惡性功課。不是抄書也不是計數,而是一個叫撕貼畫的東西。

那時候我還未看過歐洲那些美侖美煥的mosaic,當年又不是專科專教,美勞老師隨時上一堂教體育,丟下一句今堂要做撕貼畫,眾人就乖乖的拿起不同顏色的紙又撕又貼。直至後來去歐洲看到mosaic之前,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無聊的事,要人把紙撕開又拼合,是吃飽飯太閒沒事做麼?

雖然是厭惡性功課,但低小學生多數都沒有guts去罷做罷交。我在家裡繼續無奈地做那份功課時,突然想到一個輕鬆又有趣的辦法。

方法是這樣的: 先在畫紙上畫出outline,在某個同色的位置塗上膠水。然後重點是拿著兩面都著色的顏色紙在塗滿膠水的位置上用剪刀隨便剪,任由紙碎隨意掉在膠水上,直至填滿為止。等一個位置乾了,又在另一個位置重覆同一個步驟。塗塗剪剪,大功告成!

那時最怕被老師罰重做,因為重做通常老師會加送一頓責罵和寫手冊告訴家人。每當其他同學在訴苦,說那個撕貼畫怎麼難搞,怎麼不想做,我都忍著沒有我的輕鬆剪貼秘密說出來。那時我才8歲,但不知怎的想到如果同學都跟我風把撕貼畫變成剪貼畫,不跟指示的人變多,老師收貨的機會就愈小。最後,我那幅全班唯一的剪貼畫順利過關了!

早前去看過Gaudi的作品,如果小時候也看過,懂得欣賞不同花紋的拼湊,利用顏色的深淺和不同的物料反映光暗的比例,再配合顏色和空隙造成不同的視覺變化,說不定會有興趣去用心做一幅非常精美的撕貼畫。

剪貼畫其實也好笑,站在problem solving角度來看,也算省時又創新。不知道那時候怎麼想出來的呢?

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輝耀姬

去看輝耀姬,本來是想從異常困難的工作中鬆一鬆。怎知這套只有一級的電影,原來要人攪盡腦汁。

這是一套頗為哲學的電影,根據日本文學名著竹取物語改編。當然,把它當是童話來看也無不可。大概是公主降臨到一處鄉下郊野的竹子裡,長大養父帶著從天而降的金錢著她離開鄉下到了大城市去學去過公主的生活。無論多麼有財有勢的男子她都沒興趣,還是對青梅竹馬的捨丸念念不忘。可是他們最後沒辦法和他在一起,結果到了要回月亮的一天,她就對地球的回憶哭著不捨,然而她最後還是要聽天命離開了。


劇情幾乎是想像之中,但簡單得來隱藏的意義又得觀眾自己推測。從公主刻意為難前來求親的人開始,明顯是表現她不在意金錢物質,與養父日漸貪財的表現成鮮明的對比。後來她連皇帝也不要,鍾情於捨丸,完全是意料中的事。如果只看表明劇情其實會好單調,因為一切盡在觀眾掌握之中。

她離開的那一段,大概反映日本武士道,又或者佛教的無常觀吧,讓我想起死亡。或者是表現在意想不到的時間突然放棄世間上的一切,歸於淨土。至於出現多次的「捨丸」,字面上是捨掉圓形的意思,是暗指放棄圓滿,或者放棄圓月嗎?
簡單來說,這不是給小朋友看的一級電影,但畫面好自然好漂亮。幸好我去的電影院都很寧靜,有很多小朋友,但沒有任何一個在問點解點解點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