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日本食物安全

最近家中嘗試停食白米,轉食92%玄米+4%小米+4%高粱。因為大部分玄米都是日本生產,就開始研究日本食物安全。

在這之前,通常我會選擇距離福島比較遠的縣,例如沖繩、福岡、鹿兒島那些,心想只要地下水不相連應該ok吧?有時遇到很想吃的,青森跟北海道也會買。而且每餐吃不同的東西,相對風險較低。

米就不同,是主食。

看過無數個日本、台灣、德國、英國、美國關於核輻射與食物安全的videos和文章,最終發現美國FDA的網站最詳細,羅列自2011年3月開始日本政府的措施與美國的進口管制: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cms_ia/importalert_621.html

雖然要大概10分鐘才會看完,但如果你有吃日本食物,這個時間值得花。都是factual information,其中Guidance的部分有關現行不可進口美國的日本食物(按縣分類)。

如果沒時間,可以參考一個在台日本人的分享。個人認為「檢出輻射的食材與產地」的段落最有參考價值。

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1947

這樣研究了一個小時之後,我就出發去附近的超級市場。因為今晚吃韓國烤肉,想買烤肉醬。突然,我看到日本人氣燒肉店的烤肉醬的家用版本!!😍

反轉細看製造商和原料來源......

oh,ibaraki ken😞 

那個在福島核電廠正下方的茨城県。

怎樣可以知道該注意哪些縣呢?請參考上面台灣文章中「檢出輻射的食材與產地」圖中提到的「要注意産地」和「やや注意産地」,圖上也有簡單解釋。


2021年8月23日 星期一

李光耀看美國與阿富汗

李光耀是我中學開始就很欣賞的人。那時候我甚至考慮過去新加坡唸高中。我欣賞的不是他在新加坡的管治策略,而是他的思維。

美國與阿富汗的事,李光耀2009年接受訪問這樣說(以下是3分45秒節錄):



2021年8月20日 星期五

充滿童年回憶的角落

小時候特別喜歡買文具。

走進教協的超級市場,第一時間就去看文具。連續伸延全個走道的透明四方格子裡,放著各種各樣的好東西。鉛筆、擦膠、原子筆、鉛芯筆、螢光筆、漿糊筆、印仔...... 每一個產品各有多種款式,讓當年個子還是很小的我有一種被喜歡的東西前後包圍的感覺。用當時在學校剛學到的話來說,是「琳瑯滿目」、「目不暇給」。

那裡的東西都是本少利薄,可能不為牟利,只為提供老師一個可以低廉價格買小禮物送學生的地方。也因為這樣,每次去那邊都大豐收,儘管小時候零用錢不多。

長大了出社會工作之後沒有再去,一來不是會員不可以買,二來用筆寫字的機會少之又少。直到開始教書,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重拾買文具的樂趣。平日多數去muji,有一天跟同事去了教協。

隔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再去,格局也沒有變,是小時候看到的樣子。一進去就有滿滿的回憶。

近年大約一年去三幾次。文具少買,反而會買家品食物,光顧旁邊的書店。一直保持去那邊的習慣,是為了滿滿的童年回憶。就像我阿嫲喜歡偶爾長途跋涉去深水埗賣布的地方逛逛,儘管她已經沒有用衣車很多年。

別了,那一去不復返的歲月。

別了,教協!

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相對

朋友的兒子IQ達140,問我怎樣教。

我不知道實際方法,因為每個人都不同。不過,我覺得有一件事很重要,是讓資優兒有機會接觸比自己厲害的人。

其實所有東西都是相對。就算是資優,世界上都一定還有人的腦筋比你好,也一定有人比不上你。當資優兒在一個環境好像經常在無敵狀態,久而久之有種無人能及自己的錯覺,我就覺得不好。

如果能夠跟一些某個範疇比自己厲害的人學習,就可以透過別人對自己有所啟發和幫助,從而學會幫助其他人。

畢竟社會需要的不只是學術能力。小朋友的時候,在亞洲的教育系統裡,會讀書會考試的確有一定的優勢。出了社會,大家都聽說過「識人好過識字」。如果「唔識人」,那麼,讓自己變成對別人有幫助(商界又稱「利用價值」),也讓別人幫助自己,我想是一個很重要的技巧 —— 一個需要自小熟習的技巧。


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畢業在瘟疫蔓延時

回大學看到很久沒有見面的學生,適逢新學期快要開始。

我:你下個sem揀左咩course呀?

學生:我畢左業喇!

😮 

對耶,2020年1月他已經Year 3。因為長期work from home,我好像對去年的事沒有很深刻的記憶。

那是一個成績頂尖的學生,畢業遇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看到盡頭的疫症。

雖然我們一般覺得找工作是成績越好越容易找,但是我覺得有時候是時勢造英雄。

學生說,不打緊。他在準備唸碩士,趁經濟慢慢復甦之時,學一門可以換取專業資格的課程,順便去外國增廣見聞。

另一個舊學生比較難搞,2018年大學畢業之後去外國學開飛機,念完碰上半世紀難得一見的航空業大蕭條。最後他去了教大提琴,還笑說自己在’connecting the dots’.

*以上個人經驗,徵得懂開飛機和拉大提琴的舊學生許可才寫。我們還說笑,不如在這裡幫他貼個招生廣告😆


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

初學者的樂器練習方法

最近陪朋友的兒子練琴,發現很多我以為是common sense的東西,原來不是那麼common。以下的是我小時候學鋼琴時自己晤出的道理,我個人覺得挺有用,想跟大家分享看看。

1. 雖然一般香港的老師用音名CDEFGABC來教看譜,但其實用唱名doremifasolitido的話可以一石二鳥,看完就大概知道旋律。而且這樣可以讓你聽到甚麼有音調的東西都可以隨時「翻譯」成唱名。

比如說,Baby shark do do do do do do 是 so, la, do do do do do do do。就算沒有perfect pitch,都可以隨便找一個key彈出來。這個「翻譯技術」對我6級之後特別有幫助。

2. 看譜不是一個音一個音看,是看了第一個音,然後注意整體趨勢。

比如說,so mi mi | fa re re | do re mi fa so so so 是先往下、再往上。這樣看比一個一個音獨立的看容易很多。

3. 一邊彈一邊在腦子裡用唱名「唱」主旋律的話,彈出來有一種特別的singing-like mood,也自然而然就有分句。同時,因為主旋律(初學來說一般在右手)很容易就會彈得出來,就可以騰出時間看伴奏的音(初學一般在左手),大大增加準繩度。

有關練習
1. 練習的時候不要看到甚麼就馬上彈出來,要先看譜,感受一下樂曲的整體氣氛,或者最少也要大概知道整體趨勢,哪裡開始緊湊、哪裡是climax、哪裡開始resolve。

2. 不要總是從頭開始練。有需要的時候,把特別難的部分找出來,放慢速度先練好。

3. 從自己喜歡的樂曲開始練。彈鋼琴不是生產線上的流水作業,有好的感覺很重要。

我純粹是喜歡音樂,最近把自己領悟到的東西「教」給了朋友的小朋友,發現這樣練習會進步很多,還對小時候的我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才想到跟大家分享。


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中學師妹

參加了我唸過的中學舉辦的mentoring scheme。趁著疫情還未有擴大,前幾天我們f2f見面。

我中五畢業那年,跟我見面的師妹還沒出生。因為學校的安排很好,讓我可以不用擔心代溝。

學校的安排是,把三個年紀不同的師姐跟三個有共同興趣的師妹配對一起。上一次是同樣喜歡音樂的師妹,這一次是有興趣將來成為老師的師妹。

為什麼我不太擔心代溝呢?因為學校不是安排我一個人見幾個年紀比我小很多的師妹。一組有不同世代的師姐,一個正在念大學,一個大學畢業工作兩三年,一個職場經驗比較多。這樣話題比較多元化,師妹也可以接觸走在人生不同階段的人的各種看法。

我感覺十年八年前的中學生問有關前途的問題時,他們大多沒有什麼概念,好像想從你那裡直接得到答案。這個星期我見過的中學生一般都從不同途徑找到資訊,有初步的想法。他們想知道你的看法,或者想求證他們手上的資料是否可靠。

這次我們去了師妹提議的貓cafe見面,一邊看貓,一邊飲凍飲,一邊輕輕鬆鬆地聊本來會很嚴肅的升學選科就業問題。途中聽到她們說起學校的趣事,感覺很有趣,聽到教過自己的老師倍感親切,不過也覺得現在做中學老師很不容易😄

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拖延時間的有趣方法

在朋友家準備離開之前,通常我會提早15-30分鐘預告我要回家,讓他們的小朋友有心理準備,留些空間給他們「講價」,多玩幾分鐘。

一般我是這樣說的:
我30分鐘之後要走喇。拿,依家個鐘寫住20:00,到20:30我就返屋企喇。

如果小朋友年紀很小,我會用具體的方式講:
我地玩多5次,之後我就返屋企喇。下次再同你玩。拿,我地數住5次,依家係第一次。

之前多數跟兩個契仔玩,他們一早就習慣我來來去去,當我跟他們說「我走喇,下次再同你玩吖好唔好呀?」,他們都會笑著說「好」,然後送我出門口。

最近有很多機會跟其他朋友的小朋友玩,他們的反應很不同,拖延時間的方法都很有趣。

我:我地碌多兩次我就走喇。下次再黎同你玩吖~
小朋友(三歲半):......
我:我地依家玩第一次吖
(玩完第一次)
小朋友:我唔玩呢個玩具,我玩呢樣
三歲半的小朋友認為只要「碌多兩次」沒有發生,我們就可以繼續玩。

朋友(媽媽):你返學嗰陣姐姐就走喇,ok?
小朋友(4歲):我唔返學!!!
朋友:你唔返學你去邊呀?
小朋友:......
(30分鐘後)
朋友:你準備著鞋返學喇
小朋友:我唔著鞋!!!
原因一樣,小朋友認為 返學 = 我會走,唔返學 = 我唔會走可以繼續玩。

今天朋友的6歲女兒的拖延時間方法很有趣。
朋友(媽媽):我地就黎要走喇,要同姨姨講bye bye,你過黎洗手啦
小朋友:我想玩多一陣呀😩
朋友(爸爸):(溫柔地解釋)我地夠鐘去接妹妹喇,你都唔想沒人接妹妹,要佢一個自己喺度等嘅係咪?
小朋友似乎不為所動。
我:家姐,我地拿拿聲玩多兩次喇。你快d過黎,好!開始!
我們本來在玩賽跑。細小的她在我前面認真跑,我在後面用類似競步的方式「扮追」她。

用幾秒玩完第一次之後,小朋友這樣說:
我地今次鬥跑得慢!

然後她開始「跑」得像耍太極一樣。6歲小朋友果然比3、4歲的高明得多。

其實我很享受跟他們玩,也不介意他們跟我討價還價要多玩一些。這些時光很快就會過去,幾年後到他們差不多10歲就會有自己的世界,男孩子甚至會「唔同女仔玩」。到時候你就會懷念現在的他們 —- 好像日文裡的「金魚の糞」那樣跟著你的尾。你會懷念那些他們纏著你要你一起玩的日子🤩

7歲小朋友教我變的魔術

最近去朋友家,他的7歲兒子我已經3、4年沒見過。我們本來很不熟,不過IQ題真是對小朋友最好的ice breaker。

沒多久,他就開始邀請我一起玩。

他先變了一個紙牌魔術給我看。出自一個7歲大小朋友的手,我真心覺得很厲害。

我覺得很好玩,就向小朋友請教一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自己玩過這個魔術?

表面上的流程:

1. 你拿著一疊紙牌,讓一個觀眾從中抽一張。

2. 你讓觀眾把紙牌放回同一個位置。

3. 在沒有看過觀眾所選的紙牌的情況下,你從一疊紙牌中把同一張紙牌抽出來,向觀眾展示,問觀眾「你剛才選的是不是這一張?」

實際額外步驟:

1.5 你讓觀眾把紙牌放回去之前,偷看前一張紙牌。

2.5 你已經知道觀眾抽出的紙牌的前一張,下一個步驟就是去找前一張紙牌。後一張的紙牌就是觀眾選的那一張。

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學起來看看呢。

我隨便在家練了一次,打算明天變給另一個朋友的6歲女兒看。希望到時候不會露餡😄



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創意的代價

小時候有一件事,一直在親戚之間流傳。

我4歲那年,有一次在親戚家打邊爐,吃飽之後大人們想把吃剩的食物帶走,包括一大包薯片。可是他們家沒有膠紙或者釘書機,大家一時也沒想到怎樣把薯片封口。

我對這件事沒有記憶,但是親戚說我那時候走過去,拿來一雙全新的木筷給舅父。他不明所以,然後我就乾脆自己用木筷把薯片的袋口給夾住了。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很有創意,但你知道做一個有創意的人,在亞洲社會其實需要付出代價嗎?

在比較強調長幼尊卑跟合群的社會,做一些有創意的事有時候風險很大。一不小心就會得罪人。我發現雖然很多人口裡說喜歡創意,但是那些創意一旦對他自身的「權威」有所動搖,就隨時有被視為「挑戰權威」或者「功高蓋主」的危機。

以下是電影裡模仿Mozart的超誇張示範:

有創意不好嗎?當然好,不過我個人覺得,創意一般還是用在給unsolicited advice以外的情況比較好。

2021年8月6日 星期五

Legoland

第一次去K11Musea那邊不是為了吃東西。

今天跟契仔還有他們媽媽一起去Legoland。樂園的大部分玩意都是為小朋友而設,不過也有很多親子活動。「古堡歷險」有點像迪士尼以前的巴斯光年射槍遊戲,大小朋友可以坐著火車拿手槍一起玩。

我覺得全場最好玩的是「魔法轉盤」。跟一般樂園的小飛象有點相似,都是系統控制轉動速度,自己控制升降。最特別的是,不是用按鈕升降,而是要自己踩一個好像單車🚴‍♀️上的踏板。踩得越快,升得越高。大契仔跟我一早約定,不消幾秒就升到最高!我們也試過放慢腳步看看,果然降下來了。很有趣。

大契仔很喜歡砌東西,他覺得最好玩的是「賽車場」。那裡可以自己找不同的Lego物料砌一輛車,帶上賽道跟別的小朋友看看誰的最快到達終點。後來有一個小朋友的車很厲害,每次都是他第一。大契仔主動上前問他秘訣,那位小朋友也很大方,詳細說出他的策略,還去另一端的組合區幫大契仔一起改裝他的賽車。這個小朋友很特別,說話簡潔有條理,不僅跟大契仔解釋,還跟我有眼神接觸,可以一次過兼顧我們兩個聽眾。他每次說話都跟我們兩個人一起說的,溝通技巧好到不像一個十歲以下的小朋友,好像職員一樣。

哪裡還有一個專區給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我沒有去,但細契仔好像也再那邊玩得很開心。我們還四個人一起去看了兩次4D電影,情節適合小朋友,特別效果也恰到好處。

不過,人真的很多!!!我們一早就去,雖然是預約制,但是到了中午我們差不多走的時候,人超多,玩什麼人龍都超長,週末應該更誇張。所以他們才找我替代小朋友的爸爸去😁 爸爸工作忙了一整個星期,應該不想週末刻意去人多擠逼的室內地方吧?

對了。那裡有個很有趣的規則:沒有小孩陪同的大人不可以自己入場😆😆😆


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

童年回憶再現

大家有沒有玩過「踩波」?玩法是每個人用橡皮圈綁一個氣球在大約腳裸的位置,大家在同一個空間走動,限時內盡量保護自己的氣球,同時用腳踩別人的氣球。時間到了,氣球還沒破的就贏。

這個遊戲我已經好像十多年沒玩過。

昨天朋友跟小朋友一起來我家,帶了氣球過來說要玩踩汽球。本來是他們小朋友一起玩,後來竟然找上了我!

我比他們重那麼多,不小心踩到他們怎麼辦?最後發現我的擔心完全多餘,小朋友的專職是玩耍,他們比誰都敏捷。

我們認真玩了兩次,超好玩!!!!!大家如果像我這樣很久沒玩,不妨跟小朋友玩玩看。

我家有兩條非常浪費空間的長走廊。昨天才真正發現它的好處。

移開所有障礙物之後,體重較輕的2、3歲小朋友用來跑步(年紀較大的小朋友這樣跑可能會騷擾到樓下的住客)。由大門出發,先跑進客廳,然後跑入走廊再衝入最後的房間。哪裡剛好放了一張很軟的沙發,小朋友一到終點就順便跳上去,然後kit kit kit kit kit地笑。

他們來之前,我還隨便買了一本叫「立體勞作可愛動物」的東西,玩到累時可以做些靜態活動。這本書附有硬卡圖案,只要沿虛線慢慢撕開,簡單摺疊和黏貼就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立體動物。才40hkd居然可以做25隻那麼多。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帶一隻自己做的動物回家。

做完動物,還可以砌東西。好玩的lego一般都很大一盒很佔位置,所以就買了丹麥製造的另一款叫mystery maker的東西。它不像lego那樣限制你只能砌0度、90度或者180度,可以自由調較任何角度隨心所欲地砌。

最後我開了自己的鋼琴給他們玩,打開給他們看看鋼琴裡面的運作,還讓他們「點歌」:他們先唱給我聽,我聽完彈給他們一邊唱歌一邊跳舞。

這一年大家都不能去旅行,造就很多跟朋友的小朋友玩的機會。最近在認真考慮要不要讀個幼兒教育文憑,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跟小朋友認真地玩的天賦。

教playgroup可能比教大學生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