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去上教育課程,講者提到香港學生在國際學生測試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數學、閱讀範疇取得全球超過60個國家當中分別頭2,3位置,成績斐然。然而,講者引述中大學者提及香港學生普遍有"doing good, feeling bad"的情況。講者問: 為什麼?
講者隨後熱心地分享了自己的見解,與香港人的價值觀有關,那是有見地的。但我,到了她轉到下一個話題之後,才develop到我想說的,因為這個話題對我而言比較陌生。
我認同講者說學生成績好但感覺差,大有可能與本地人以成績主導的教育有關,但我覺得這種成就與感覺的落差的主因可能是艱深的課程內容。當美國的Grade 2小朋友還在學簡單的個位加減時,香港讀普通學校的小二生已經在做乘除,讀名校的更可能幼稚園時代已經老早學完加減乘除。以我所知,PISA的題目有一定的靈活,著重思考,但在知識水平相當懸殊的背景之下,不同國藉的小朋友參加同一個PISA評核,香港學生表現出色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反正我們早已習慣小一就去學別人小三學的,小三就去學別人小六學的,中一就已經學別人高中才學的知識。
理論上,我們的學生在國際水平都很出色,PISA結果已經是很好的例證。不過,說到學生的自我感覺,就不一定會與PISA結果扯上半點關係。首先,學生平日接觸最多的是本地的艱深的課程內容,學校的考試測驗都是就本地的課程而設,與PISA評核沒有直接關係。另外,最high stake的考試是HKDSE,或者是小學五六年級的校內試,甚至是TSA,因為都與升學有關,可能是學生的壓力來源。如果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表現感覺不佳,指的應該是這些評核,或者是相關的課堂學習,而不是與課程有點抽離而又low stake的PISA。當然,PISA的設計原意也是不想成為high stake和引致操練的考試。
簡單來說,我個人覺得學生們是doing x well, feeling bad about y。x和y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要求,所以有這種落差真的一點也不奇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