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人生第一次「補習」的發現

早前歐洲朋友來港,我們順路一起在亞洲到處玩,因此我錯過了兩節外語課。回來第二天,正打算臨急抱佛腳,omg,書上到底寫的是甚麼? 我從未如此文盲過迷惘過。

幸好,我學的剛好是歐洲朋友的母語。

翌日早餐過後,她一句"Are you ready for your 'lesson'?",就開始我人生的第一次「補習」。

朋友是一個金融界精英,每天對著複雜無比的文件,但當她對著我的BB程度教科書卻顯得有點手足無措。於是我嘗試自己看書上的短文,看到不懂讀或者不懂意思的就停下來問她。漸漸她和我一起做書上的練習,又解釋給我聽某些字的組合原則和發音。我就像一個小學生一樣有時跟著她唸唸某個詞語,有時自己畫個表把詞語分類,有時用剛剛學的詞語作作句。

本來六小時的課,一小時十五分就學完。就在這個期間,我也把所有學到的字的讀法和寫法都大致記住。雖然準繩度絕對不是100%,但估計大約有80%,以我學的外語課程的要求來說已經亳無問題。

這些異常簡單的外語文章讓我想起小時候學英文,常常被要求要讀字串字,常常要默書,常常被要求拼寫無誤,發音「準確」。可是長大了才知道我在學校學的發音,如"round", "count", "Poland", "Cambridge"根本就不準確。

歐洲朋友說她們沒有dictation,只有課堂上不計分數的拼寫遊戲。

朋友笑說"That's 80/20"。歐洲教育重功能,不重完美;  重運用,不用考核。所以她說她國家的PISA成績不太好,現在開始有聲音反過來說要向亞洲借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