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揀選中學

我不知道一般人怎樣,但我小時候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喜好,其中兩個是看中學簡介和看地圖。那時我是小學生,大約小五小六,幾乎全香港的學校面積、班級數目、教師資歷、辦學團體、會考成績都可以如數家珍,配合地圖還能掌握每間學校的地理形勢。

久而久之,我在辦學團體、班級人數和會考成績發現了一些端倪。辦學團體與學校的會考成績有一定關係,每個機構大致上都有明顯路線。有些追求卓越,有些力爭上游,有些穩中求勝,有些有教無類等等,當然大機構管理的大量學校之間可以有很大分別。

在那個還有會考和A-level的年代,初高中的班級數目是6-6-6-4-4-2-2和5-5-5-5-5-2-2,都有不同的意思。前者有多重篩選,後者原班人馬由中一讀到中五,但不可不知的是,有些會考成績特別好的地區名校,其實是透過在不同階段篩走成績較遜的學生來換取100%會考合格率。這些本來在5個band的時代還是屬band 1學生的下場,如果沒有機會去外國升學,就是轉去還有剩餘學額的學校,收的大多數學生都是band 3-5。

有時在一些forum看到有人為子女選校,只關心間學校多數收多自哪個band的學生。Banding固然是一個重要指標,可以大約得知學校收生的學業水平。但選對了band, 另一件我覺得更重要的事,是了解學校到底想提供學生安心成長的環境,還是透過大量kick out學生,以「去除不良資產」的方式為學校創造「業績」,成為全港知名的地區名校。如果本身是精英中的精英,當然揀選後者也無不可,到了去無存菁的學校甚至可能遇強愈強。不過,對於一個沒有特異功能的學生,一個沒有不必要篩選的學習環境或者可以讓人真正安心成長。

以上說的是地區名校的事。傳統名校的優勝之處,當然不在中學簡介的那堆數字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