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群育學校初體驗

偶然認識到群育學校,經過一輪網上搜尋,發現商台訪問幾間群育學校師生的錄音,裡面提到社會人士去學校做義工,跟學生交談和分享個人經驗。然後,幾個電郵就把我帶到其中一間學校去。

一進學校,我如常禮貌地向門口的職員道名來歷,完全不用登記,當然也沒有訪客證,職員反而和顏悅色地提醒我路滑要小心。未幾就看見寫著「歡迎」的擺設,再走就到了門口。再次向接待處的職員道明來歷,這裡無論對任何人就任何事說「唔該」,都會換來一句態度誠懇的「唔駛客氣」。

這次未開始我的義工經歷,是互相認識的面談,就像我以前去一些弱勢學校做義工的前奏一樣。也對,無端端讓一個陌生人在學校與學生接觸,當然要瞭解對方的動機和為人。這次講了很久,好像超過一小時,過程相當愉快。

說到為甚麼想來這裡做義工,我主要想分享自己的才藝興趣,讓這裡的學生接觸到學制以外的東西,如果有興趣將來可以繼續學,說不定能擁有一個未必需要大學畢業也有發揮的專長。當然這是超級終極目標,可能只有極少的人達到,但短期來說,有機會接觸一下不同的事不同的人對學生本身也有好處。

特別想向成長路上迂迴曲折的學生分享,另一個原因,是我從來也不是那些長輩眼中的乖學生。只是非常幸運,每次碰釘,無論大小,都會很快被原諒,因此也減省了走冤枉路的麻煩。根據經驗,長相比較善良,擅於說話,態度比較好的,學生時代比較容易被原諒,有時反而還會換來很多給我指點迷津的伯樂。樣貌無法改變,但說話應對和眼神態度絕對可以掌握。我無可能完全明白這裡每個學生的事情,也不打算披露太多過往經歷試圖引起共鳴,但無論如何,教授我的才藝興趣之餘,我會利用自己的行動直接說明態度可以扭轉命運。有好的態度不是要討好任何人; 自私一些講句,好的態度、積極的反應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

這一點,似乎與我感受到學校員工對訪客、對學生的良好態度互相呼應。

講就無敵,但這裡的學生們跟我平日教的學生截然不同,我會被他們耍返轉頭嗎?

拭目以待。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香港學校不教的事

最近跟幾個學生吃lunch, 談到面試經驗。幾個都是dean's list常客,反而不約而同說soft skills才最重要,尤其主動和適度的幽默感。

大學裡,我們的課堂間中有些笑位,有時是我刻意製造,有時是很有急才的學生從座位嗌出來,有時是我們之間的互動,讓課堂保持dynamic。每個學生只要想到甚麼跟課題有關而有意思的事,甚至一個趣事,都可以在任何時間主動說出來看看。

大學沒有特別教soft skills,我們都在實踐中學習。

主動和幽默感,其實可以教嗎? 如果我們在General Education搞一些像standup comedy這麼好玩但不計credit的東西,過程既要主動又要幽默,豈不一石二鳥?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每事質疑的背後

來大學教書之前,從來未試過教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為了讓不同文化的人好好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起初我試著摸彷Michael Sandel在聞名國際的Justice課堂的提問和回應方式,拋開自己的主觀意見,讓學生之間有很多互動。

漸漸學生們發現怎樣找到對方發言的弱點,怎樣選擇合適的語彙來做有建設性的理性討論等等,但總是有一個人從不認同大部分人說的話,總是要挑很多問題出來。他的問題其實很有見地,只是表達方式欠圓滑,所以有時我會為他稍稍修飾。

後來在其他的課程裡,剛好又有這種學生,其他學生好像一時接受不了他們的語氣。有時無論說什麼,他們都會質疑,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很巧的,這幾個散落在不同課程的學生,剛好都是來自同一個歐洲國家。

最初在想,是不是自己的經驗太少他們喜歡質疑我呢? 但認真聽清楚,其實都是對事不對人的批判。日子久了,慢慢發現好像來自這個國家的學生都有這種愛每事質疑的傾向。

終於有一次,有機會和其中幾個來自這個國家的學生聊聊天。我說他們常常能輕易提出極度尖銳的問題,讓我印象很深刻; 他們說,這跟自己國家的歷史有關。本來上世紀初有很多洗腦教育,人民都要聽政府的話,不容獨立思考。戰後很多人覺得這樣是錯誤的,於是教育就強調教導學生挑戰權威,提出質疑。

我們的教育,又因為甚麼歷史原因,變成現在這樣子?

我們那麼強調成績的高低,真的是因為中國人長久以來憑藉考取功名而向上流動的想法嗎? 可是科舉制度早已沒有了,DSE是現代科舉嗎?

DSE的前身是A-levels, 而英國也有A-levels,為什麼他們又看似沒有我們這樣緊張?

如果我們覺得一個教育制度太強調考試是錯誤的,那麼怎樣的轉變才是正確? 難度真的要像tvmost裡羅若off像半開玩笑似的說: 「老師操我幾多個鐘0既TSA,我放學就行返幾多個鐘0既TST」嗎?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其實已經擁有很多

看到近日的多宗學生輕生新聞,覺得很不舒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我不知道他們的問題在哪裡, 而我也同意有些問題根本沒有解決辦法,但或者我們每個人,包括我自己,都要學會別只看到自己做不到的事,多欣賞一切我們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事。

偶然遇到完全沒有解決辦法的問題時,會翻翻子騖的《海闊天空-一位血友病者的生命札記》,驚覺原來曾經有人在這麼艱難的情況下掙扎求存。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622649718

這種經歷不限於上世紀,甚至有一個九十後的女生也寫過一本《有一種禮物叫痛苦 — — 90後少女的抗癌故事》,訴說自己樂觀面對身體突變的生活點滴。
http://www.hkreadingcity.net/library/book/content.phtml?isbn=9789881409416

我18歲那年,也曾經想過自殺。那時上學根本是活受罪,而且當時覺得好像全世界沒有人明白我的困難。有天我補完習回到家,萬念俱灰,就突然想起不如乾脆結束生命。

我躺下來想了又想,想到一個完美的結束方法。正打算行動之際,忽然家人對我說,
今晚整咗你最鍾意食0既xx(我忘了是甚麼), 快D嚟食啦!

我不是特別喜歡吃,但短短一句說話,把我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往後的這些時間,到現在都一直活得很好。

其實我們做這麼多事情,都只不過想自己活得更好。如果沒有讓自己活得更好,可能要再一次檢視自己所擁有的,找一些自己的方向,按自己的節奏開發一個Plan B出來,讓自己好好活下去。

以上是我的深情演譯,可能下面呢個超爽快既post更加適合年青人,特別最後一句:
「或者你之後順風順水呢!家陣就收自己皮,蝕晒啦!」
全文: http://alexxbb.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076024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揀選中學

我不知道一般人怎樣,但我小時候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喜好,其中兩個是看中學簡介和看地圖。那時我是小學生,大約小五小六,幾乎全香港的學校面積、班級數目、教師資歷、辦學團體、會考成績都可以如數家珍,配合地圖還能掌握每間學校的地理形勢。

久而久之,我在辦學團體、班級人數和會考成績發現了一些端倪。辦學團體與學校的會考成績有一定關係,每個機構大致上都有明顯路線。有些追求卓越,有些力爭上游,有些穩中求勝,有些有教無類等等,當然大機構管理的大量學校之間可以有很大分別。

在那個還有會考和A-level的年代,初高中的班級數目是6-6-6-4-4-2-2和5-5-5-5-5-2-2,都有不同的意思。前者有多重篩選,後者原班人馬由中一讀到中五,但不可不知的是,有些會考成績特別好的地區名校,其實是透過在不同階段篩走成績較遜的學生來換取100%會考合格率。這些本來在5個band的時代還是屬band 1學生的下場,如果沒有機會去外國升學,就是轉去還有剩餘學額的學校,收的大多數學生都是band 3-5。

有時在一些forum看到有人為子女選校,只關心間學校多數收多自哪個band的學生。Banding固然是一個重要指標,可以大約得知學校收生的學業水平。但選對了band, 另一件我覺得更重要的事,是了解學校到底想提供學生安心成長的環境,還是透過大量kick out學生,以「去除不良資產」的方式為學校創造「業績」,成為全港知名的地區名校。如果本身是精英中的精英,當然揀選後者也無不可,到了去無存菁的學校甚至可能遇強愈強。不過,對於一個沒有特異功能的學生,一個沒有不必要篩選的學習環境或者可以讓人真正安心成長。

以上說的是地區名校的事。傳統名校的優勝之處,當然不在中學簡介的那堆數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