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被發現資優。 試過考第一,又試過考第尾; 試過GPA有4.0,又試過公開試不合格; 試過3個月自修本來要讀1200小時的課程,又試過4年先完成本來3年的課程。 資優其實只是某些領域上有些少著數,偶爾有其他人意想不到的靈感。 我也要努力,也會失敗。 機緣巧合之下當了老師, 過去的經驗令我對異常醒目的學生有些了解, 也會對常常失敗的學生多些體諒。
標籤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妙問妙答
有天早上,雨下得很大。在平台等電梯時聽到一個看上去2、3歲穿著幼稚園校服的小朋友問:
「點解落雨既?」
不容易答的問題。小朋友那麼小,難度跟她講解水的不同形態嗎?
然後她婆婆這樣說:「因為雲姐姐喊囉」
咁都得!!?
小朋友繼續問: 「點解雲姐姐喊呀?」
婆婆隨即使出會嚇你一跳的創作力量同幻想,輕鬆說出一個仿佛童話故事的情節:
「因為雲姐姐唔見左太陽伯伯。」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字有相似
我仔告訴我:「媽媽,今日係耶穌愛雞日。」(認真地)
我望望日曆,
原來係「耶穌受難日」! (爆笑地)
看到這裡面笑到一發不可收拾,這個時候我瞄到的士司機在看倒後鏡,表情好像說「這個人沒病吧?」(汗)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Doo"的樂趣
"doo"的樂趣你未必明白,看完這個短片你可能會慢慢感受到個中的趣味,去片!
Merry Christmas!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港聞版的有趣數學題
【考考你】【呃乘車補貼】
究竟司機實袋幾多?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guid=54522809&category_guid=10829391&category=instant&issue=20151210超好玩!不僅題目有創意,答案也有心思。
出MC題最難是寫答案,要從作答者的角度考慮多個可能出錯的地方,絕對不是正確答案以外隨便寫幾個錯的答案。
再看下去之前不妨試試看,簡單又有趣。
忘記扣除2元成本的人會選A,忘記加2元車費分賬的人會選D,忘記扣除2元成本卻莫名其妙減掉2元車費分賬的人會選B。
答案我想是C吧,7500*0.3(20.5+2)-7500*2
有個朋友答我E,我問why? 他說
Because his 21 octopus cards are also gone
So the deposit = 21 x 50 should be deducted as well
笑死!那你不如加上入罪後可能繳交的罰款,還有坐監時損失的薪金和投資收入等opportunity cost好不好?況且那些八達通可能還有餘額,要不要也加上去?那本來沒有入獄的話有可能中的六合彩要不要也一併計算?計到天光都計唔完, yeah~
不過題目又沒有說after arrest。我這樣反駁,朋友說So the TSA answer is C.
Ok,其實生活化的數學從來都很複雜,很多時有無數的assumptions,難以處處化成單一的標準答案。
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搗蛋與天才
驚喜,是因為它顛覆了一般塗鴉的概念,一洗粗造形象,化身成一件融入環境的藝術裝飾。校方還在研究那個「塗鴉」的保存方法,幾乎像博物館文物般備受重視。
大家都覺得那個學生好有才。搗蛋變天才,因為那不是隨意的胡作非為,而是一絲不苟的在玩。搗蛋也專業過人,不僅花心思,整體效果還跟周遭配合相宜,絕對不是那些座位上10秒鐘隨便寫誰love誰的塗鴉可以比擬。
搗蛋與天才,有時只是一線之隔。
講多無謂,大家自己欣賞下:
http://www.teepr.com/373235/adrianchiang/%e7%9c%8b%e5%ae%8c%e9%86%ab%e7%a7%91%e5%ad%b8%e7%94%9f%e4%b8%8a%e8%aa%b2%e7%84%a1%e8%81%8a%e7%95%ab%e7%9a%84%e3%80%8c%e6%b8%85%e6%98%8e%e4%b8%8a%e6%b2%b3%e5%9c%96%e3%80%8d%ef%bc%8c%e4%bd%a0%e6%9c%83/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精英的教育方法?
話說親戚遇上一個香港人家庭,爸媽在ibank工作,他們有一個小朋友才低小,就會自己用native程度的英文很有條例地向酒店服務員查詢。我本來覺得越來越多人把子女送去國際學校,會說流利英文也沒什麼,但奇就奇在小朋友原來讀中文學校的,他的廣東話普通話一樣流利。那native發音的英文到底是什麼回事?混血兒?外國回流?
通通都不是,原來小朋友有一個英國人nanny,每天一齊玩一齊生活,於是廣東話和英文都是母語。學校主要講普通話。跟菲律賓姐姐溝通呢?他們說菲律賓話!
這是我想也沒想過的教育方式。讓我想起我以前教過的泰國人學生,他以英國的RP(received pronunciation) 發音,泰國土生土長,自幼與英國nanny長大,小學在泰國讀,中學去了新加坡,大學來了香港,現在四海為家。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上堂照鏡的學生
「上堂照鏡男」我暫時遇到4個:香港男生1個,韓國男生3個。也許我沒有都敏俊的講課魅力,幸好他們也不像千頌伊一樣的常常發白日夢。他們禮貌很好,也on task, 還一副尊敬師長的表情。時而全神貫注地點頭,時而撥弄頭髮,完全是發揮multitasking的極致!要不下次你present, 我一邊看你的表現,一邊專心寫comments, 一邊剪指甲???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三十年後的教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nyX3ujHtE&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
找資料時偶然看到這個,我還沒有出生時放映的鏗鏘集。看過頭十分鐘,你就會發現除了幼稚園師資提高,校舍環境改善之外,節目其餘對八十年代教育的描述都完全適用講述2013年的情況。怪獸家長也不是二十一世紀的獨有產物,只不過當時的家長的教育程度沒今天高,怪獸家長的滲透也比較侷限於某些階層。
雖然社會的進步幾乎是必然的,但我們又好像在不停的重覆歷史。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The top ten things I wish I'd known as a first year teacher
1) Don't eat lunch in the teachers' lounge.
2) Post instructions as often as possible on the board
3) Use teacher detentions for minor infractions
4) Procedure the heck out of everything
5) Don't ever be less than 100% nice and accommodating to clerks/receptionists
6) Think really hard about friending anyone from school on Facebook
7) Be firm, but kind.
8) Set life boundaries
9) Don't compare yourself to other teachers about things that don't matter.
10) Go in humble, ready to learn, and ready to laugh at yourself.
(Source: http://www.loveteachblog.com/2013/05/the-top-ten-things-i-wish-id-known-as.html)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上世紀的人想像的二十一世紀學校
(Source: http://www.sadanduseless.com/2011/03/world-in-2000/)
二十世紀的人這樣看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教育:
"Schools will be equipped with audio books."圖中顯示老師把書本放入機器,在一名TA的協助下製成"audio books",讓學生乖乖的坐著收聽。看來我們的教育也算很OK,起碼不會強逼學生被動成這樣,不許說話,連動都不能動,學生之間又沒有交流。如果學校真的是這樣,我的工作就簡單得多啦,哈! 但除了學生會像圖中的人一樣呆呆滯滯的覺得好悶,我都肯定會悶死。
其他圖片也很有趣,像會發聲的報紙、聲控郵件、滾軸溜冰、電氣化火車、飛行救援機和馬戲團才看到的馬,都變成了現實生活的一部分了。
如果給你一張白紙畫出下一世紀的教育,你又會畫些甚麼?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天然治感冒頑咳方法
咳了一個月,感冒了兩次,看了醫生三次都不好。Best friend的媽咪傳來以下方法,飲過三次逐次轉好,得左!
注意:是感冒咳的治理方法,不適用於「熱咳」
---------------------------------
醫師朋友送我一條治感冒久咳的單方
這是一條好人都食唔壞的天然食物單方,專門用來對付那些因感冒而引致的久咳。方法好簡單,就是把一個洋葱去衣後切片,然後放在碗裏隔水蒸。蒸至洋葱流出湯汁,然後把熱洋葱湯汁飲掉。記住,碗裏不能放入水
朋友說,蒸出的湯汁只是那麼一點點, 過沒有生洋葱的辣味,卻有熟洋葱的清甜味。洋葱渣不吃。有人真試過用此方法醫治因為風寒而出現的整天不斷咳嗽,說飲了一次已經順氣了不少。隔日再飲一次,咳嗽就痊癒了
把這方法傳開去吧,送給有需要的朋友或同事。或把它記住,以備不時之需。洋葱是美妙的食品,可以生吃,可以熟吃,可以炒可以炸,可以是主菜,亦可以是配菜。有洋葱同煮的食物也特別鮮香,而且洋葱富含維他命 B、C、E、A 以及鉀、葉酸等。
自古至今,洋葱都被視為能治百病的「藥」物。它是利尿劑、抗生素、興奮劑、除痰止咳劑,並能治風濕、痢疾、感冒等。無論你如何烹煮,洋葱的營養成分幾乎都不受影響。我家裏必有洋葱,因為可以烹調不同的食品,例如炒蛋啦、煮湯啦等等。把它們放在籃子裏吊掛着,可以保持三個月不壞。
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唐志聰醫生編寫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一個「教選修科老師不會和你講,教主科老師講左你唔信」既事實
DSE唔關我事,我快"立"完覺得幾勁幾make sense。有興趣不妨自己分析一下可信程度。
--------------------------------------------------------------------------------------------------------
一個「教選收科老師不會和你講,教主科老師講左你唔信」既事實
今年的中學文憑試提出了BEST5的計分方法,變成好似以前AL咁,CORE3322是不是名存實忙就唔知。但係我想講下,起而家依種有4個CORE的計算底下,無論你係計BEST5定BEST6,CORE能否上5依然係你是否穩陣上大學的關鍵,除非BEST5等同取消CORE。
以下的例子,均是以 ELECTIVE科目相同成績作比較:
在AL年代,大家都係以2+2來決定入大學 (第3個AL唔計住,簡化說明)
A學生係 AA+AA
B學生係 BB+AA,B學生只係輸左兩個GRADE
但在DSE年代,入大學變成左 4 + 1 (第二個ELECTIVE作用還是成疑)
A學生係 5555+5
B學生係 4444+5,B學生已經輸左4個GRADE
(在這裡用LV4 同 LV5去比較是因為,由LV4升LV5係一個好大的關卡,大家睇
考評數字就明,CORE的LV4 平均都有20幾個%到30幾%,下面有引述。
但一上到LV5,就只淨低中文8%(少左18%)、英文7.6%(少左16%)、數學12%(少左21%)、通識7.5%(少左27%。即係差不多有1/4到1/5的考生係卡左起LV4,上唔到LV5的。這情況變成CORE是否能夠上LV5成為能否再上大學的關鍵。)
重點是,在CORE科目內,所有人都是一齊比較的,即係你拎5**,其他人就注定係起你下面。但你在ELECTIVE有一個5**,其他考生同樣可以起其他ELECTIVE拎5**,打個和無輸贏。
再睇返考評數據,在4個CORE科目來講,LV4或以上的數字係
中文:26.3% (18747人)
英文:23.3% (16687人)
數學:33.8% (23968人)
通識:35.1% (25063人)
從依個數字來睇,四個主科係LV4或以上的考生,都已超出了JUPAS派發的學位數目。如果想再仔細去計算,當然可以計一計單是LV4的人數。但即使無計算,大家現在都已經明白,即使4個CORE都同時LV4,都不一定穩陣地在JUPAS 15000名額內。想像下,CORE仲要4下3下咁既人數一定遠超15000人。
因此,如果CORE不夠勁(無LV5),還要再從ELECTIVE 一科內追返4個GRADE?
這想法合理嗎?
下年真係想入大學,花時間起ELECTIVE由5*谷上5**,不如睇下點起英文補LV4的情況下,中數通突圍啦。(唔講英文的原因係.........面對傳統英中名校,真係好難突擊到。你睇下佢地的成績就知,有D學校係可以9X%學生英文係LV5或以上.......)
這個想法,係想提醒一D以為起計BEST5的情況下,兩個ELECTIVE 5**可以補救到 CORE只有3322就可以入大學的學生。
P.S. 今年考評局其實出左份數據,係講同時拎1,2,3,4,5個5**的人數,有心有時間既,可以去計下依到佔左幾多個大學學位,再睇下你自己既成績就估計到仲有幾多機會入大學。
出這份數據,完全係想點醒果D以為3322都仲有IVE讀的天真兒童。IVE上年都公佈了,HD平均收生係15分以上。除非你真係想讀完中六,再返去讀初中要求的中專課程,咁我都無野好講了。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別具創意的分享
最後本來還有兩句:
「你的校長如何,你的workload也必如何。」
我沒有細心看內容,但創意和幽默感爆燈,我鍾意!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超絕的小一入學面試題
我聽過的面試題,種類多到幾乎可以開個面試班。
有時家長想令自己的小朋友準備十足,無懈可擊。
現實是學校也喜歡給你驚喜,不讓你準備。
如果學校問小朋友:
「你在學校看到甚麼呀?」
你猜五歲的小朋友會說甚麼?
大概是沿途的觀察吧。大部分小朋友都會答,但講得有沒有條理,夠不夠清晰,有沒有個人看法又不失童真呢,我懷疑就算可以練習,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剛剛的是正常問題,隨時殺你一個措手不及的呢?
有這個:
「你是不是自己想來我們學校讀書?」
答不想,即out。你不想入大把人想入。
答唔知,或者說 「媽咪想我黎」,沒自己立場,也out。
答想,要說理由。
理由背得太流利,很假。
理由太牽強,不夠說服力。
要五歲的小朋友很想入一間學校,應對時理由充分,
很頭痕。
如果成功令五歲的小朋友很想入一間學校,最後入不到,
更頭痕。
絕。
-----
小一的面試這麼難,然而,名校老師的面試,有時可能比小一入學的問題還簡單。
我去過九龍區某名校的面試,
當時被問:
你為甚麼選擇我們學校?
你......的考試滿分,有甚麼秘訣呢?
你在......唸......時,X教授有教你嗎?
教書以來,你遇過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這裡寫著這個奬學金是頒給....的人 ,你認為他們為甚麼揀選你呢?
你有沒有問題?
老師的面試,閒話家常。
五歲的小朋友,反而要為詩詩的十粒糖攪盡腦汁,這是甚麼道理呢?
也可能因為我的面試是暑假期間,對方心情大好,放我一馬 (笑)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小一入學問題續集
他們是數學有一定基礎的理科生。
題目說罷,
大多數的學生,有以下其中一種反應:
(一) 當場呆掉,還未搞清楚題目想問甚麼
(二) 和同學交頭接耳,討論題目問的是甚麼
可見那個題目並不易明白。
搞清題目之後,眾日二話不說得出正確答案。
所以那題目應該不太難,我指對大人,
不是五歲小朋友。
在另一堂,我又問學生同樣的問題,
這次我把題目稍為修改,內容大約是:
詩詩有10粒糖。2粒糖的糖紙可以多換1粒糖,她最多可以共有多少粒糖?
一聽完,大部分人都有正確答案。
我說,大家都可以升小一了,除了我之外 (眾笑)。
似乎難的不是數學,是本來又詩詩又爸爸又換又食,而且subject不斷變換的題目。
--------
本來的題目其實是有漏動的。
換了糖不等於要吃,所以「詩詩總共可以食到幾多粒糖」就看她心情,想吃多少就多少,0至19都可以是正確答案。
不過,5歲的小朋友有幾多個看得出這個漏動呢?
如果有小朋友答0至19,學校又覺得正確嗎?
--------
這種詩詩吃糖的題目,如果只是云云眾多題目的其中一題,答錯都無所謂,我會覺得沒問題。入學問題如果全部都簡單,其實難以分出好和最好的學生。
不過就算答錯都無所謂,考試還是會有washback effect,
家長因此怎樣操練小朋友,實在不得而知。
答得出答案是不是等於叻?
入得到名校是不是等於好?
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瘋狂的小一入學問題
考考你:詩詩有糖10粒,爸爸話用2張糖紙可換一粒糖,最後詩詩總共可以食到幾多粒糖?(九龍塘某小學小一面試題)
我一向不愛想數學問題,
但小一面試程度喎,一定很簡單。
我真的很天真很傻,以為答案是15。
連小一都考不到,但已經大學畢業囉,哈哈。
---
後記
實在想知道答案,立即問了三個數學很好的朋友。
三人不消幾秒就傳來「19」,有一個甚至附上計法。
朋友甲一傳來答案,就繼續忙於工作。
朋友乙說題目寫得很不清楚,一時糖一時糖紙,又沒有交待換完糖是不是要全部吃掉,不知所謂。
朋友丙很大反應,很不屑學校問這些問題。
她說小朋友要經常練推理題,才可以短時間得到正確答案,
這種所謂名校入不入也罷,揠苗助長,浪費時間。
而我,根本不用擔心。
除非我的數學基因屬隱性,否則我將來的子女能夠入這間學校的機會相信是零。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一個都嫌太多
昂山素姬的事,我並不了解。
最近傳媒一直不斷報道她獲釋,於是從網上搜尋"ann san suu kyi"看看。
看到昂山素姬在挪威接受諾貝爾獎時發表的演說。
其中一句她說的話,印象特別深刻。
"One prisoner of conscience is one too many."
"One"是一個小數目,"Too many"是太多,兩者形成強烈對比。
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放在一起,
聽眾更容易意會到,
即使再少的人數,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醫生的中文
「教授」的笑容可掬,態度友善,但她說的中文和我說的截然不同。
言語間,我感覺到一點權威,
因為全程沒有聽她說過呀呢啦喎囉0既吖噃..... 一次都沒有!
「教授」提問的方式就更有趣。
當其她人知道我教書,多數會用疑問詞發問,句尾多數有一個語氣詞:
「你0係邊度教呢?」(WHERE)
「你教中學定小學呀?」(WHICH)
「你教咩LEVEL0既學生呀?」(WHAT)
上面最短一句,撇除語氣詞要五個字。
你猜教授問差不多的問題,用了多少個字?
答案是四個字!
正是引起我注意她的原因。
她沒有用任何疑問詞,直接用rising tone問道:
「小學? 中學?」
簡潔得令人無話可說。
如果老師說話也是這樣好嗎? 簡潔? 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