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教學生面對失敗

「喂,我係Miss X呀,想通知你得咗個.... 獎,學校會俾個$... 現金獎你」
電話的另一邊,A帶著笑,半信半疑的問: 「真架?」
「係呀!」
電話筒的另一端又是一陣尖叫。

A是很真情流露的一個人,我還是第一次在電話聽到學生又笑又尖叫。

回想起學期初,我按學校指示與幾個成績未如理想的同學各自跟進學習問題,A是其中一個。
問的多數是open question,
「(笑笑口) 發生甚麼事?」
「你讀得好似有d辛苦喎,有咩困難呢?」,
「咁你又覺得有咩方法可以做好d? 不如我地慢慢傾下...」
等學生慢慢講,主要是給予支持。

過程中,我跟A分享了自己讀某科的困難,順便簡單分享了一些我當時的處理方法,
看著她的表情由沒精打采,變成既驚訝又有光采。

最後,經過A的努力,上學期不合格的科,今個學期全部合格。

電話裡,A這樣對我說:
「這是我讀書以來攞的第一個獎! 真係好開心!
以前考試成績唔好,d人淨係會鬧,
從來冇人主動問我有咩問題,
從來冇人同我講成績唔好只係暫時,仲有機會收復失地,
從來冇人見我成績唔好仲會支持我、相信我,
從來冇人會教我唔合格之後要點讀書......
得你一個咁好咋!」

A的一連串「從來冇...」,
令我驚覺舉手之勞,竟然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我們的制度教育學生追求卓越,學生表現出色,錦上添花是常有的事。
原來雪中送炭一樣重要,教導學生面對失敗亦是必須。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一個都嫌太多


昂山素姬的事,我並不了解。
最近傳媒一直不斷報道她獲釋,於是從網上搜尋"ann san suu kyi"看看。

看到昂山素姬在挪威接受諾貝爾獎時發表的演說。
其中一句她說的話,印象特別深刻。

"One prisoner of conscience is one too many."

"One"是一個小數目,"Too many"是太多,兩者形成強烈對比。
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放在一起,
聽眾更容易意會到,
即使再少的人數,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傳說中老師的長假期

曾經在書上看過一個有關假期的實驗,大約是這樣的:

現在有兩個選擇,
(一) 你可以放假四星期,但其他人放六星期;
(二) 你可以放假三星期,但其他人放一星期。
你會怎樣選擇?

書上的實驗結果,是大多數人會選(二)。
(一)的假期擺明較長,但很多人都選較短的(二)。為甚麼?

當然是源於人的比較心理。
人人都比自己多放兩星期假,那還得了?

話題一轉,講到自己的假期。
我的朋友問: 放暑假未呀?
我的家人問: 你幾時放暑假呀?

well,我沒暑假的。
這個答案我講到厭,不知道解釋了多少遍。
不過,有annual leave其實也不錯。
我不是說我不想要暑假啦,我好想,好想好想,哈哈,
不過有必要跟享受漫長暑假的幸運兒比較嗎?

與其羨慕有暑假的人,不如羨慕徐子淇個女好了,大可以成世人不用工作,哈哈哈!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我愛看傳記

我的袋裡,永遠有一本書。
以前總被我媽投訴手袋如石頭,但我偏愛帶著石頭上街,等人、坐車、無聊時自娛一番。

我看的書很雜,特別愛傳記。
也沒有特別的理由,就是喜歡。

最近看了一本很值得推荐的傳記,由眼科醫生林順潮本人執筆。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是它不止寫那些年的片段,還會把本人成功的方法和讀者分享。

有一節,林醫生講到中學時代成績強差人意,後來經過多番努力終於扭轉命運。
別的書多數這樣就完,這本書有作者本人分享當時的想法和很好的策略,節錄釦下:

「成績不理想不一定是永恒的,只要不灰心,以恒心和進取心收復失地,成功可以指日可待。『成功可以僥倖,但失敗定必有因。』時常反省自己犯錯的原因,有助檢討未來的日子裡,如何作出修正,重返軌道。此外,用功要有節奏,鬆緊有序,像游蛙泳一樣收放有致。集中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會以古典音樂來鬆弛神經,讓頭腦得到休息,思考更能清晰,拼搏才能持久。經驗告訴我: 做事目標要明確,方向要清楚; 細心觀察,掌握問題精要; 透過群策群力,把思維擴闊,目標就能達到。」 (林順潮: 「窮小子傑青醫生: 我的成長剪影」)

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維園阿姐發噏瘋系列: 讀唔讀副學士好? (1)

讀唔讀副學士好? (1)



看過前幾天新聞透視的學歷何價,有感而發。
在youtube順便search「副學士」三個字,單是第一頁就會得出極端的結果:

支持派:

CUTW話你知: 點解讀副學士?

城功筆記之副學士新紀元(A new era for Associate Degree)

副學士, 信任你自己,為大學面試作最後準備!


反對派:

副學士升大學?妄想!!!

《民間現場》第三集:副學士是出路,還是「行人止步」?


照理現在的中學生都有修讀通識,應該懂得自行進一步分析:
講者立場 - 唱好? 唱衰?
身分 - 代表甚麼機構,是負責宣傳? 搏民心?
論點有沒有證據支持 - 細心聽,以上有的聽似言之鑿鑿,實情是毫無根據
事實真偽 - 與可翻查的過去紀錄一致?
有沒有以偏蓋全 - 升U率是甚麼U? 是哪一年的數據? 哪一科? (有些系跟本沒有本地UGC課程銜接)

最後,自己的看法又是怎樣,為甚麼?

我從未教過通識,也未讀過通識這一科,不過我覺得去聽升學講座,甚至是網上的video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當然,有時就算你問得出,對方都不一定會正面回答,不過有疑問自己慢慢去查證,總好過人云亦云,損失的是自己。

日劇風潮

由於paper未寫完,請容許我繼續懷舊。
找回人生第一次看的日劇,是1998年的Long Vacation。
那時家人在看VCD(那年代未有youtube,上網要用56k modem),我本來對日劇沒甚興趣,不過,木村彈鋼琴的片段令人眼前一亮! 我只看了幾分鐘就被深深吸引了。
這套劇的音樂真的很出色。
去片!


字幕有一句譯錯了,不過算啦。2012年再看這套劇,已經不再須要看字幕了。
好,繼續寫paper。

PS 這套劇多次出現"奇跡"這個詞,令當年在唸中學的我真的相信"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很夢幻很少女呢~ 在我還未學曉日文的早晨午安晚安的發音,我已經知道"kiseki" (奇跡)這個字了。

隨便附送當年紅極一時的日劇主題曲,溫暖的詩句。
這套日劇我沒看過,但那時放學經過商場賣CD的地方常常放這首歌,慢慢喜歡上它。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擔天望地的學生其實好留心?

教育學的課堂上,有說學生的學習方式。
Visual learners喜歡邊聽邊寫筆記,不寫不看不痛快。
Kinesthetic learners喜歡身體力行,坐著聽看不明白。
Tactile learners喜歡邊看邊用手指指著,不指會迷失。
Auditory learners一聽就明白,不好閱讀也不愛圖表。

我是visual learner,喜歡用highlighters間間間,又會把文字化為一個個圖表,上課時總會望著老師/黑板,自記做筆記,一副「好學生」模樣。

我一向以為這是「好學生」的寫照,直至最近與一個當了醫生的朋友短聚。
朋友的讀書成績很好,也是好學生,但他說他唸中學時經常擔天望地。
有時會看著課室裡的東西一邊專心聽老師講解,一邊自己思考。
從老師的角度看,大多數會覺得這個學生分明是在發呆。
朋友就說自己很留心。

聽著聽著,我想起我的學生,有一個每次上課都拓著頭呆望書桌。
所以這一堂我特別注意她,
發現她原來真的在留心聽,偶爾還會寫簡單的筆記呢。

擔天望地原來都可以很留心,將來真的要小心觀察。

事實證明每一個人都有一套適合自已的「正確」學習方法。

八十年代超勵志懷舊歌medley

寫paper時很喜歡聽歌。小時候一直習慣一邊做功課一邊把一隻CD由頭聽到尾 (做數學功課除外)。大學時開始愛上youtube,寫paper最愛medley,由它一口氣放完。

今日隨手找到一個香港經典勵志歌medley
由7分30秒開始,全都是陪著我成長的歌。
生於八十年代,有機會聽著這些勵志歌曲長大,其實是幸福的。

本來的八十年代video被移除了,我把它換另一個九十年代的。歌不同了,但一樣upbeat。
無悔這一生
這首歌出爐時正值移民潮,歌詞有「沒有淚光,風裡勁闖,重植根於小島岸」。
就讀低小的我其實聽不懂全部歌詞,但「重植根於小島岸」好像在說移民的人呢,我當時想。

友共情
中學last day必常的一首歌,聽說mtv裡客串的人全是古巨基中學時代的好友。

總有你鼓勵
曾經紅極一時的歌,但歌手很快消失了。
我也對他沒甚麼印象。

朋友
這首歌播放率太多,小時候聽到覺得煩。

千個太陽
很有動感很有力量的一首歌,它流行的時候我完全不明白歌詞,但拍子、唱風和旋律帶給我的感覺我仍然記得。

紅日
好像是一套電視劇的主題曲,當時喜歡極了! 還有那套電視劇我也很愛看,講述由周文健飾演的天使從天上掉落凡間的趣事。

壯志驕陽
這種拍子的歌我小學時特別喜歡,或者小朋友都比較愛聽拍子強勁的快歌。

很喜歡歌詞,「強人是你,能飛天循地,其實你了不起...」。以前校車的司機常常聽,我們會再後面細細聲唱。

陽光路上
超喜歡這首歌,與紅日、壯志驕陽同是翻唱日本歌曲。原曲反而未聽過。
細個時學游水,要烈日當空走一段路才到泳池,當時會邊走邊和朋友一起唱這首應景的「陽光路上」。

陽光
無記「阿sir早晨」的主題曲,但我當時比較喜歡叫「情緣」的插曲。那是internet尚未普及的年代,我會無聊到為了歌詞去抽yes card,還要不知道抽了多少張才抽中。

熱身
超熟。到底是甚麼時候聽過的歌?

不再猶豫
Beyond的歌之中,這首我小時候很喜歡聽,一定又是因為是快歌兼拍子強勁。

海閣天空
不用多說,每次聽到都會覺得有點婉惜。

我的驕傲
當「我的驕傲」這首歌還未出現時,在泓景台的樓盤廣告聽到這首歌就喜歡,還自己配chord亂彈一通。

同步過冬
想起Sars,想起戴口罩上學的日子,也想起當時我家裡以外唯一不用戴口罩的溜冰場。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闊太學生分享揀男朋友的方法

我的朋友,年紀由十多歲至我爸爸的年紀不等。
其中兩個很有意思的熟齡朋友,一男一女,都是以前兼職教書時認識的。
女的是我學生,是一個很講究生活,也很精明的太太。

年紀差一截,我們平日見面都是講甚麼呢?
其實我們都無所不談,飲飲食食、旅行玩樂、衣飾潮流、投資買樓、人生計劃、職場百態...總之就是日常生活所有已發生,甚至是未發生的事。比起同年紀的朋友,熟齡朋友比較擅於聆聽,不會「有佢講冇你講」,但又不用像一些年長的人一樣「開口埋口教精你袋錢入你袋」。

有一次和仔大女大、養尊處優的太太說起找男朋友的方法。

一般人都會問: 你喜歡哪一種類型的男生?
阿太指出,這種選擇方法會令自己的選擇愈來愈少。
何解?

假設理想對象是比自己高、大學畢業、年齡+-3-5歲... (收入多少、樣貌先不說)...
如果你遇到一個很好的人,只要不是大學畢業,就立即被淘汰掉。
長此下去,淘汰的多,留低的少。
怎麼辦?

阿太suggest逆向思維,即想想怎樣的人會令自己生活過得很miserable。
例: 好賭、吸煙、矮我一個頭、不喜歡照顧人、聽到音樂就頭痛、比我年長10年以上...

好,現在我遇到剛才那個很好的人。
按照剛才的elimination方法,他沒有大學畢業,第一時間out!
和我一樣高,即時又out!

逆向思考的話,選擇方法視乎這人有沒有令人miserable的事項。沒有的話,立即成為可選對象。根據此方法,和我一樣高有得留低,沒有大學畢業也不是罪。

你可能問,是降低要求嗎? 可不是呢。沒有大學畢業,會怎樣miserable呢? 最可能是對方介意,或者我自己會開口埋口大學大學大學,令人搭不上咀。那麼只要對方不介意我常會提及大學生活就可以了。

又多一個好選擇!
其實人揀我,我揀人,有時都好應該放下成見,擴闊選擇。

相反,如果只著眼自己的要求,有時會令自己的人生變得miserable。
例如一個事業有成,學歷樣貌也好,性格好對你也好的人,理論上是「筍盤」吧!
但原來不好整潔,而你剛好是潔癖,令生活很miserable,點算?

做其他決定時,這種逆向思考方法一樣適用。
關鍵是只剔除絕對不能接受的事項,開放自己的選擇。唔錯唔錯~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維園阿姐發噏瘋: 今時今日去教書

很多人都覺得教書是穩定職業,鐵飯碗唔駛憂。
非也非也,幾年來很多學校的新職位都是合約制,與散工無異。
長則一年,短則一個學期,去留可以與工作表現無關。

所以呢,無論自問教得有多用心,有多開心,我們這個世代的「教書工」總要兩手準備。
我沒有覺得這樣好不好,反正人要適應制度。想繼續玩遊戲,最少要懂遊戲規則。

我們的教育要學生適應制度,休想制度適應學生。
可這個制度要我們「教書工」適應的就更多。

生物學說這是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經濟學說是因為supply > demand。

whatever...
事實是連日本這個以往一直以終身雇傭制引以為傲的國家,近年商業機構都多以合約形式招聘。有需要時,多請一些; 無需要時,sayonara。

我們的教育,只是多了一點商業色彩。
至於欠缺job security嘛,己經是我們這世代的inconvenient truth。

我其實很喜歡現在的工作啦。
不過明明有心繼續做下去,還要常常兩手準備,難免有點莫名奇妙。
這樣的制度有助提升「效率」? 有助「增值」?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婚禮小商機

最近週末的節目是不停去婚禮。
結婚新人當然都好努力籌備,但司儀台詞和遊戲來來去去都差不多。

去到第N個婚禮,我有一個小構思。
話說我有不少朋友都喜歡看 「我們這一家」、「小丸子」這些,我想,如果MC由花師奶來做,氣氛一定好好呢!

花師奶形象健康,講笑又得,講婆媽野感動野又不失幽默,
加上花師奶又經常為其他節目配音,三歲至八十歲都一定認得。
如果嫌花師奶一個人不夠熱鬧,還可以請埋花老爺。

人人都說現在的成年人不夠成熟,所以找知名動畫人物配音員做婚禮司儀其實大有市場。只要無記合約沒有限制配音員秘撈,再找傳播炒作一下,這門大意其實大有作為啊!

至少我也想將來結婚找花師奶做我司儀,哈哈!
送客前還要花師奶獻唱首本名曲「別怪她」,歌詞稍為改動一下,用來請來賓多多包涵招呼不周的地方,哈!

*花師奶版本的別怪他
勝在唱到幾乎沒有melody,歌聲還是很真摯,發自內心一樣! 哈!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做老師的好處?

在google隨便搜尋「教師工作」,立即彈出「教師工作壓力」。搜尋結果第一頁,有7個是香港的網頁,3個是教師工作坊,其餘都是「教師的工作壓力」、「減輕教師工作壓力計劃」、「舒緩教師工作量和壓力」、「齊論教師工作時間」。

既然工作時間長壓力又大,為甚麼還有人會選擇做老師呢?
這是我未做全職教師前的疑問。

當上全職教師,快樂的時間很多。偶然也會洩氣,只要看看以下的文章,想想做老師的好處,心情又會慢慢變好。怎麼會這樣神奇?

哈佛大學最受歡迎課程之一的"Positive Psychology"中,Dr Shahar詳細解釋過。有興趣不妨搜搜 "Dr Shahar positive psychology benefit finder"看看。


文章來源: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22723

工作給了你甚麼
(2010
0910)

CK,我份工做得好唔開心,你可唔可以俾啲意見我,我係咪應該轉工?」大半年前我收到讀者P的來信,問我這個「熱門問題」。
最近我的專欄重開,稿件刊登後翌日,我就收到P的電郵:「CK,我已經轉咗工,我以為轉工會為我解決到問題,但係我發現原來天下烏鴉一樣黑,今日我依然覺得好唔開心。」
電郵裡面,P跟我詳細交代工作上讓她感到不快原因,篇幅有限,這裡不交代了。當我看到她那一句「天下烏鴉一樣黑」時,我心諗:「也許你真的長大了,你終於明白現實社會是怎麼一回事。」
我不是特別悲觀,只不過我認為令打工仔返工唔開心的「元素」,像辦公室政治、過重工作量、麻煩老闆、不公平制度等,基本上於絕大部分的公司中都存在著,也許只是份量多與少的分別而已。如你因這些「壞元素」而出走,希望轉到別的機構裡可以避開它們?那只怕是一廂情願,最後只會再一次失望了。
當一個人想轉工,許多時因情緒被工作的不如意牽著走。對此,思維方式往往是「因家陣份工有呢樣同嗰樣唔好」,故為避開那些「唔好」,我要辭工了。正如剛才所講,壞元素其實避不了,按這個方向思考,往往易做錯決定。我自己傾向調轉來想:「到底依家份工俾到啲乜嘢你」?也許現在這份工真的有許多讓人氣結的元素在內,但它是否能給你想要的東西?又或者可幫你在人生下一階段得到你想要的回報?答案只有你自己才會知道。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全天候活動小組

剛畢業時兼職教書的時光,甜美得有點不真實。

只因為順便給學校留下了公司名片,很快就獲邀任教一個新的學科。
當時我的教學經驗幾乎是零,而學校對這一科的支援也是零,一切自己執生。

也因為學校沒有人懂這一科,自由度很大。
以往的老師依書直說,不要說學生會悶,老師自己應該也很悶。
我自己就覺得教興趣班,最重要是啟發學習興趣,學生說話的時間比我多。

每一堂之前,我都會花很多時間去想。
想想相關文化趣事,
想想堂上可以做的小遊戲,
想想怎樣的提問方式才可以引起好奇心,
想想有哪些個人經驗可以引起共鳴,
想想如何回應學生的小錯誤才會清晰又令人不難受,
想想課後學生如何自行練習,
想想怎樣的練習學生做起來會有滿足感,
想想這一切如何跟課題直接扯上關係,活動有趣得來成年人都有興趣參與。

可能因為我的無聊(創意?)分組小遊戲很多,間接令學生很快混熟。
漸漸地,我們下課後習慣一起去吃飯,有時一起去唱k,有時打羽毛球,
後來甚至相約吃放題、行山、吃喝玩樂.....

說起來這一班同學對人也真有意思。
同學們有養尊處優的太太,也有薪水微薄的小妹妹,收入距離極大,
至於性格和興趣,更是南轅北轍。
有幾次大家明知我是運動白痴,還著我一起打羽毛球。
看著我不停揮打空氣,竟然還耐心如對小朋友一樣慢慢指導。

這種快樂,這種包容,令原來才八週的短期課程,一再延續成一年半的長期課程。

雖然曲終人散,但是這個週六全天候活動小組,令人每一次想起都甜絲絲的。
Well,這也是我踏上全職教學之路重要的一步。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讀書是為了...」

從google偶然看到一篇叫「我從夜校出來」的文章。
看了這篇文章,對夜校有另一番體會。
http://ihouse.hkedcity.net/~es2001/school007.htm
(作者今天是中文大學的教授了。)

我剛剛從大學畢業時,精力多到不得了,試過放工還去夜校教書,一星期上二至四晚。
學生有一些年紀和我相約,還有大部分年紀比我大一截的叔叔嬸嬸。
學的不是強身健體太極十八式,也不是教你如何在股市賺大錢,只是初中基礎課程。
高中學歷甚至是大學學位氾濫的今日,上初中課程?
我一邊教一邊摸不著頭腦。

很多記憶力稍遜的中年女士,我講甚麼她們抄甚麼,課餘還努力溫書,這是為了甚麼?
也有不少當時年紀和我差不多,二十出頭的年青人,回頭唸初中課程,又是為了甚麼?

我帶著十萬個問號繼續上課,希望在有限的時間教最多最有用的東西,令學生得益。
誰知第一堂結束,
「最初買呢本中學書,我真係好開心架!」有位上年紀的阿太對我說,
然後直接投訴我教得太快。

年紀和我差不多的學生,全部曾經完成中五課程,大家配合得很好。

為了相就阿太那一邊,第二堂我開始講慢一些,
阿太們勉強跟得上,
怎知,最醒目也最投入的兩個年青學生第三堂就開始玩失蹤!

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超級learners' diversity嘛! 想點呢? 那群阿嬸真礙事! 咁辛苦做咩呢?
我當時這樣想。

現在我可明白了,

正如作者說 :
「與我一起唸夜校的同學都不是要用夜校的文憑來找工作,都是為了唸書而唸書。求學問尋知識貴乎主動,不在乎與朋輩競爭,挑戰的是自己。」

大概就是太太們進修的動機吧,完自己的夢。

醫生的中文

前陣子去定期身體檢查。醫生換了人,她的名牌上寫著某「教授」。
「教授」的笑容可掬,態度友善,但她說的中文和我說的截然不同。

言語間,我感覺到一點權威,
因為全程沒有聽她說過呀呢啦喎囉0既吖噃..... 一次都沒有!

「教授」提問的方式就更有趣。
當其她人知道我教書,多數會用疑問詞發問,句尾多數有一個語氣詞:
「你0係邊度教呢?」(WHERE)
「你教中學定小學呀?」(WHICH)
「你教咩LEVEL0既學生呀?」(WHAT)
上面最短一句,撇除語氣詞要五個字。
 你猜教授問差不多的問題,用了多少個字?

答案是四個字!
正是引起我注意她的原因。

她沒有用任何疑問詞,直接用rising tone問道:
「小學? 中學?」
簡潔得令人無話可說。

如果老師說話也是這樣好嗎? 簡潔? 冷漠?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如果是我的子女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怕有一天我會忘記。
將來當我變成別人的妻子、小朋友的媽媽時,
希望我還會記得這個多年前突如奇來的想法。

當時我還是中學生,星期六下午兼職教鋼琴。
我的學生只有四歲,所以下課時我都會多與家長交流,
特別是小朋友表現得好的地方。

那天我告訴家長,小朋友學了"Oh Mc Donald",他好像特別喜歡這首歌啊~
媽媽聽了大展笑顏,我順水推舟,看看小朋友想不想即場表演一曲。
小朋友笑著點點頭開始彈奏,大致上彈得不錯。

小朋友滿意地微笑。
媽媽的反應先是驚訝,然後極力鼓掌,還說好好聽!

她的反應我至今難忘。

我也開心,不過

「我將來的小朋友可以像他一樣享受學習的樂趣嗎?」

那時我才十幾歲,也不知道為甚麼會想到教導子女這麼遠。

我大概會常常讚賞,但同時附送一大堆
這一句要快些、那一句要連在一起變成一句、這裡大聲一點、那裡不要停,
還未免會加送音樂特色、歌曲背景、作曲家生平........
反正大多數父母都喜歡傾囊相授,讓子女少走冤枉路嘛。

鏡頭一轉,回到中學生年紀的我,對於自己竟有學校老師的頭腦,驚訝得無話可說。
我很怕自己將來年紀大了,會變成一個又煩又長氣的媽媽。

我要儘量鼓勵他們學我不會的事,
讓他們享受比我厲害的樂趣。Let them shine~

要是他們非要選鋼琴不可,我只好裝作不會彈好了。
就這樣說定,讓他們在自己的天地發倔學習的樂趣,享受當中的滿足感。
就像看小說,自己一頁一頁看才有趣,不要由我搶先把結局揭盅。

希望我將來真的可以做到。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小確幸」

今天的「小確幸」,發生在今早小巴上等候之際。

話說一名外籍人士問司機去不去cyberport。
司機照理能聽懂簡單英文,他前幾天才教過一名遊客坐巴士去淺水灣。
但"cyberport"嘛,考起司機。

外籍人士轉問乘客,"Anyone knows?"
其實大學時我會間中來附近過巴士去數碼港,
但本人是如假包換的路痴,實在沒理由害人白走一趟。
怎料全車人鴉雀無聲。。。
我想起手裡的電話,
提議幫她查一查,
看到她高興得笑到四萬咁口,我也很開心。

我立即用9秒9的速度google " "first bus" cyberport",
此時我人在車上,她在站頭等我。
第一個結果就是要找的路線,真lucky!
可是路線才剛load出來之際,小巴就關門準備開車啦!

點算點算!

眼見車快要開,她也很焦急。
我立即越過身旁的乘客,走出座位 (平時我的肢體反應很慢),
司機也很配合,迅即打開車門,
此時電話也很配合,立即顯示數瑪港的路線。
外籍人士趕快上前,
我把電話一show,並著她去坐小巴站旁邊,交易廣場30X的巴士。

她不斷向我道謝,她誠懇的眼神,她的如釋重負的面容,
我都一一看在眼裡。

小事一樁,但我覺得很滿足。
這就是今天的「小確幸」,微小但確切的幸福。
(越寫越覺得好像小學生作文,呵呵!)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維園阿姐發噏瘋: 當年今日

我一向對政治冷感,因為總覺得香港被多雙無形之手操控著,反抗無效。
唯獨是這一天,就算「大佬」努力叫人把它忘記,
我都沒法忘記,也不應該忘記。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我還是一個很小的小朋友。
大學Swire堂外的「冷血屠城烈士英魂不朽,誓殲豺狼民主星火不滅」,
我當時最少有十個字看不懂。

可是,那天的電視上的新聞報導,我沒有忘記。
一幕一幕驚心動魂的坦克車輾過學生的情景,
還有趙紫陽受訪講及血洗天安門廣場的現場錄音,
幼小的我看著聽著,除了驚訝,還是驚訝。

在學校,翌日全部課堂取消,
師生一起唱"血染的風采"、"做個勇敢的中國人"等歌曲,
教導我們如何正視歷史。
好的壞的,終歸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一部分。
我們批評,只出於緊張,是愛惜的表現。

有一次偶然問從大陸來大學交流的同學,
「你有聽過六四嗎?」
那人居然說「有呀,學生打死警察」,還說他們唸中學時,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了一些學生打警察的影片!!

聽到這些,我們會不擔心所謂加強人民愛國心的「國民教育」嗎?

有說歷史從來都由勝利者撰寫,
但願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教育,
不會把六四的真相抹黑。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小朋友的路上智慧

今早在花園道塞車,在傾斜的道面等等等,相當納悶。
此時我乘的小巴後方傳來一把清脆的小朋友聲音,大約六、七歲吧。
她不斷爸爸點解點解點解,我聽到爸爸細細聲耐心解說。

我袋裡的書己經全本看完,唯有聽聽小朋友同爸爸對話解解悶。

妹妹: (大大聲) 點解架車唔郁呀?
爸爸: (細細聲) 因為前面d車未行囉
妹妹: 咁點解前面d車唔行呀?
爸爸: 因為宜家塞車
妹妹: 塞車係咩呀?
爸爸: 塞車係好多車停晒0係條路度冇辦法行
妹妹: 咁點解塞車呀?
爸爸: 可能前面有意外
妹妹: 意外係咩呀?
爸爸: 例如有一架車撞到前面架車
妹妹: 咁開慢d,小心d咪得囉

妹妹口齒伶俐,最後一句很有意思。
爸爸晨早七點都咁好耐性,超讚!
因為好多時只會聽到d父母同小朋友講唔知、唔好問咁多、你講完未、你好嘈
呢個爸爸不但止好有耐性答完3次"點解"同兩次"係咩呀",
之後仲好好耐性同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咁一齊講故事,真係要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