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

百感交集

7年前開這個blog,只是想寫些日常碎碎念,讓自己有朝一日變成一個阿婆,可以回味過去對教育滿腔熱血的日子。用中文寫的成人資優經歷寥寥可數,就決定刻意用稍稍港式的中文來寫香港教育現場的東西。

沒想到這陣子的香港,社會上發生的事一幕比一幕更驚心動魄更荒謬絕倫,讓人無言、沈重。以前想寫無聊東西的心沒了。

也許那些過著安穩生活的人對人指指點點之前,想想到底這一切的開端是誰造成。

2019年9月15日 星期日

一命二運三風水

新學期開始幾天一直忙個不停,有日lunch之後好想去散散步,但時間不多,就去大學canteen附近的書店走走。見到這本書,好奇就買來看看。


5分鐘前看完,覺得好唏噓,原來世間上懷才不遇是真正存在的。有時是你的才不為你身處的社會需要,有時是你沒法真正向他人顯示你的才,有時是timing,有時是你和其他人的chemistry。

我畢業後一直發展順利,我以為是自己的才幹和努力。看完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這本書,讓我覺得好像又不完全是自己的才。我的其中一個優勢,可能是很會在面試打動面試官。不過,當我尚在大學Year 1時,曾經試過面試失敗,心情沮喪。還記得那天我和一個跟我一起選修哲學的mature student訴苦。她告訴我,其實雇主都傾向選合眼緣的人,有時候甚至寧願選合眼緣但under-qualified的人,請回來自己慢慢教。她勸我多觀察自己的舉手投足,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了解行業的具體需要,試著代入雇主的角色,把自己變成一個雇主眼裡很合眼緣的人。

這是與生俱來的能力,還是後天努力的成果,我也不知道了。可能世上真的有一命二運三風水這回事。或者能夠一早遇到可以給我具體意見的人,已經是一種運氣。




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

突然能聽懂一個語言的喜悅

今天是柏林圍牆建築58週年。58年前,東德和西德的人從此被分隔,多少家庭從此被拆散。

“Goodbye Lenin”是一套有關東西德的美國電影,經一個在東西德尚未統一前昏迷的女人講出東西合併的矛盾。因為醫生說那個女人不能承受任何刺激,她的兒子就唯有出盡辦法把家裡裝成東德的樣子,包括去垃圾場找東德的酸瓜瓶,自己洗淨放入其實是荷蘭進口的酸瓜,又花錢聘用兒童唱已經絕跡社會的東德歌曲,更親自上場拍攝東德「新聞」。那是我2003年在ifc百老匯看過的電影,當時我和幾個同學當喜劇看。那時一句德文也聽不懂,全靠字幕,看完對東西德的歷史很感興趣。

就是這套電影🎬
由現在至2019年8月17號可以在arte的官網免費收看,不過暫時只有德文版(可選法文字幕)和法文版,未見英文。

相隔16年重看這套電影,心情好興奮啊!特別因為這次對德國的認識多了,也聽得懂一部分對話(超開心)

其實我學德文也只是為了這些小確幸,純粹興趣。

後記
本來非常愉快的心情,在電影開始十多分鐘,突然消失。那些我2003年看完毫無印象,彷彿在我們的世界絕對不可能存在的(東德)示威者被打場景,在2019年的今天居然看到我心跳加速,不寒而慄。

坪洲手作

去日本京都旅行,總會被手工精緻的手繪瓷器吸引住,想不到香港的小島也有這種風情。平時我很喜歡去南丫島、梅窩這些,最近有朋友提議去坪洲。

坪洲沒有長洲那麼商業化,也沒有南丫島那樣有規模的行山路線,更不會像梅窩一樣到處都是正在行走的單車。Google map顯示,坪洲多數是民居,南面有已經廢棄的勝利灰窯廠,偏東有個不算太高的手指山,走完二三百級樓梯可以看到像沖繩的無敵海景,中心有已經活化成airbnb的皮革廠,沿岸有不少廟宇,可能因為以前漁民很多。云云「景點」,我對超記瓷器最有興趣。

網上介紹說可以抽幾小時在那裡體驗做瓷器,我還以為地方很大,原來是一間像7-11那麼小的店舖。看舖的女士沒有很熱情,我和朋友進店之後,她只是看看我們,待我們自己慢慢看。後來我看到畫工頗為靈巧的中式茶杯,想買個回家玩玩。

我對看舖的女士說我要這套茶杯,她忽然問我是不是有喝茶的習慣。其實平日很少時間可以坐下來慢慢茗茶,就坦白說「唔係成日飲,不過見到呢個杯配色好靚,想買個黎玩下」。當她一聽到「玩下」,顯得非常高興,開始跟我們聊天,講得眉飛色舞。她人其實很健談,還告訴我們一些日本旅客特意去她那裡買中式茶杯但雞同鴨講,要靠寫字溝通的趣事。

就是這一套,綠配紫,加上少量低調的黃,白色恰到好處,深橙的金魚就非常突出。我很喜歡💕


2019年7月31日 星期三

對未來的恐懼

曾經想過跟一個志願團體去北韓的大學義教,去體驗一下當地的大學教學生活。聽到過那裡義教的同事說,那裡的學生,無論你叫他做什麼assignment,甚至今天傍晚才叫他們明天早上就present,他們也會照辦,因為他們不知道不做會有什麼後果。

同事說,那裡的老師不可以單獨跟學生說話,如果要說話,最少要有兩個學生在場。同樣,老師也不知道不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

以往會覺得這種真人show似的東西,最少可以給人短暫但真實的體驗,給人充分了解那個本來自己沒機會接觸的世界。直到有一天,有個上市公司的高層去體驗窮人生活一星期,事後他說,這星期他過得很吃力,但他至少知道自己的困境什麼時候會結束,真正的窮人永遠不知道何年何日才有機會走出困境。這種恐怖,這種絕望,高層永遠不會體驗到。

我的的城市好像也在這種未來不可知的困境當中。

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惡夢

發了一個好真實的夢。夢裏我回到中學去。

中學我讀過兩間,在第二間常常度日如年。夢裏不知道在上什麼課,悶到發慌,一邊偷看書中夾著的百多頁Titanic劇本,感嘆怎麼學校的英文課不教我們欣賞像這樣有趣而生動的文字,一邊熟練地從書包拿出有花生的M&Ms偷吃了幾顆,還偷偷將一整包傳給旁邊的同學,大家一起吃比較開心。老師人很好,他應該知道我在做什麼,可是也沒對我說什麼,別的同學他就不那麼好相處。好不容易下課,又去上下一課。這一節的老師教學認真,我對她是尊敬的,可是她對微小的事很執著。這是生物課沒錯,我一直在聽老師講的,內容其實很有趣,不過為什麼她不問問我們的想法?為什麼她只管對我們「傳授」課程裡的知識?她是一個有要求的好老師,不過每次當我跟旁邊叫Sylvia的同學小聲說話,都馬上落得被叫全名的下場。下課總會被她用不太重的語氣訓話(介乎閒談與規勸之間),今天也不例外,我倒也佩服她那麼堅持,可惜頑石到畢業還是很喜歡上課偷偷說話。如果上課不看看閒書不偶爾跟同學小聲地聊聊天,要整天閉著嘴全副精神望著老師上課的話,可能我會得憂鬱症了。

正被老師訓話之際,事情發展就像小學生的作文:我突然醒了,原來是個夢。看到房間裡的佈置,確定我不是夢裏的學生,我高興到不得了!幸好只是個夢!!

那個夢太可怕了,還是現在好。現在的我無論學什麼,再不用等埋發叔。Coursera也好,YouTube也好,可以用自己的速度學,應快時快,應慢時慢。況且人大了就算去上課也可以自己選學校,選地點,選時間,有時甚至可以選老師,而且老師也會比較以禮相待,更不會像那些年的中學班主任一樣搬我父母出來嚇我。

Thank God it was just a dream.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你的校歌 · 我的校歌

自小我就對音樂很有興趣,喜歡聽不同種類的音樂,包括校歌。也沒有刻意聽,通常在英國寄宿學校的紀錄片就會聽到,因為我一直對英國同是行公開試制度但又不覺得會填鴨的教育很好奇。

最近發現Harrow School的校歌後來重新填詞成為皇仁書院的校歌,甚至填中文詞變成協恩中學的校歌。

三種不同的風格。

其中Harrow版本裡的”forty years on, and afar and asunder, parted are those who are singing today. When you look back and forgetfully wonder, what you were like in your work and your play”,我個人覺得特別有趣,到長大再唱 / 聽這首歌應該別有一番滋味。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學學德國人的邏輯思考

一向都對德國人的思考方式有興趣。偶然間找到這個羅列上千個德國大學的德文、英文lectures的網站:https://www.fernstudi.net/magazin/10963
(仔細看,原來Englischsprachige Vorlesungen im Netz部分所載的主要是北美國家的英文lectures。雖然聽說德國很多大學都有英文授課的課程,但這裡沒見。)

透過當地教育直接認識德國人的思考方式,可能是其中一個最省時的方法。我剛隨便打開了漢堡大學一個社會科學的lecture來聽他們講社會政治的議題。或者我剛好找到一個說話速度比較慢、講解比較清楚的教授,像我這樣德文只有upper intermediate程度的外國人居然都可以毫不費力就能聽懂。

看了大約20分鐘,我發現他們不會像我們一樣常用比喻、反問、誇張,句子之間的銜接很清楚。其他有待發掘。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德文成績出爐

等了又等,B2考試成績終於出來了~

筆試60%加上口試60%就合格。各部分佔25分,總分100分,即筆試的閱讀、聆聽、寫作三部分合共最少45分加口試最少15分就合格。

因為之前做練習表現時好時壞,甚至有不合格的可能,所以這次74%有befriedigend (satisfactory)已經滿意。雖然我考這個試純粹因為之前跳級太多,趁完成B2課程想試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B2的能力,但如果可以多幾分拿個gut(good)就真心覺得型。







B2是什麼?根據以下對照,大概是接近IELTS 5.5-6.5的水平吧。
https://www.cambridgeenglish.org/exams-and-tests/cefr/


本來在電話裡開了一個Note寫了關於考試的事,還花時間寫得好詳細,準備貼過來。

按完select all,應該按copy,不過我竟然糊裡糊塗地按了paste!!!!!

然後整個note馬上自動神奇變成另一些東西,天呀!!!!!當我還來不及反應,Note就很高科技的馬上自動update(救命呀!!!)

然後不用我說,它自動save,不可以undo😑😑😑😑😑

完。

你可以想像這種上千字瞬間就化為烏有的心情嗎?(汗)不過算啦,我成績也沒有很好,而且B2德國考的已經從今年1月開始轉制,亞洲區也到今年9月就換,所以也不需要我多寫吧 🤷‍♀️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I’ve been waiting for you

已經考完德文16天。官方網站明明寫考試後14天出成績。如果計算working days那還要再等三天。這讓我想起一首舊歌的chorus。

如果考試成績是一個人,我會這樣對他唱:

(0:20開始)

I’ve been waaaaaaaiting for you~ 😩😩😩😩 🎤

Sorry,這個post好廢,一點養分也沒有🙈 這幾年已經很少去考試,這個經驗倒讓我易地而處,去感受自己的學生等出grade的心情。

2019年3月24日 星期日

歌德德文B2考試 —準備篇

寫這種文章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想學學無私分享的台灣bloggers説一下自己準備B2考試和實際應試的經驗。準備考試時看過無數台灣bloggers的分享,非常實用。雖然這一刻我相當肯定自己的成績應該不會太好,可能僅夠合格,但以在香港只兼讀兩年來說可能算是不錯,況且去年這個時間我還在考A2呢。

考試日期:2019/3/23(聽說亞洲區的歌德B2考試由9月開始改制,官方網站已有詳情,可自行搜尋Goethe B2 neue Prüfung)

考試準備:
1)Output —- 寫、說
對我來說,寫作相對其他三部分容易。這個部分有兩個任務:
1是寫信,內容包括四部分,需要概括一篇文章的內容 /指出你同意文章的哪些意見、比較文章中的意見、概說你的個人經驗和給意見。

由於信的內容主要是概說 / 評論意見,認識一些常用短句可以大大節省書寫時間,而且幾乎能確保文法準確。這裡有一堆:
https://www.google.com.hk/amp/s/gfarmak.wordpress.com/2011/01/20/redemittel-b2/amp/
我人很懶且不愛強記,所以就透過運用Redemittel來間接記憶。方法是考試大約兩週前用open book的形式邊看這些Redemittel邊寫試題,考試前一共寫了三篇,並且找人批改。

寫錯的地方不只需要一個一個仔細看,還要分門別類做個概要。比如說,我有很多Verb + Präposition 的搭配問題。找對問題就藥對症下藥,我已經說過我人很懶,所以沒有認真去看文法書,只是每天通勤時花大約5分鐘來這裡玩搭配遊戲:
http://deutsch.ie/german-grammar/german-exercises/german-verbs/game-verbs-with-prepositions/
我個人覺得已經足夠,反正這種搭配有無窮無盡那麼多,永遠都讀不完,所以知道最常用的就好。

——
2是改錯(proofreading)。我發現以下幾點是用英文思考的人常常搞錯的,所以考試裡經常出現:
- ob, wenn (兩個英文可以用if來表示,所以一開始練習時經常錯)
- wenn, als (雖然wenn解作if,但用起來兩個都好像when,而後者用於說明過去的事)
- wie, als (兩個都好像as,但其實又不是)
- sehr, viel (兩個都是very / much,但sehr似乎多數搭配動詞 / 形容詞,viel搭配比較級形容詞)

也有些是基本德文文法:
- Sie, Ihnen
- mich, mir (特別是後者,題目經常是要求由Akk改成Dat,看看考生會不會Dat得使用方法
- sich freuen mich auf, sich freuen mich über
-Hauptsatz和Nebensatz裡動詞的位置

———-


口說的第一部分我由始至終只練過一次,最後考試時感覺內容太少,長度太短,大家不要學我。請務必用些Redemittel好好組織你要說的幾部分,而且流暢地慢慢說清楚。Redemittel可參考這裡:
https://de.scribd.com/doc/217617960/Redemittel-Muendliche-Pruefung-Goethe-Zertifikat-b2

第二部分我和italki的tutor練過4次,她每次都記下我說錯 / 不自然的地方,教我更好的說法。
我沒有記任何書上一疋布那麼長的Redemittel。我覺得說得準確又流暢,比不停秀Redemittel但結結巴巴來得好。

我只記了以下5句,其他臨場發揮,其實考來考去就是三個圖片選一個,個人認為比第一部分簡單得多。
Wir haben drei Bilder zur Auswahl.
Welches Bild würdest du wählen?

Auf dem Bild ist x zu sehen.

Ich würde das y Bild nehmen, weil...

Lass uns für das Bild entscheiden.

———

2)Input —- 讀、聽

閱讀分四部分,第三部分最簡單,只需選擇作者同意、不同意,關鍵是完全明白作者對文章主題的取向,然後就是搞清楚文章每部分的副題與主題的關係,有否衝突。

第二部分是常見的多項選擇題,通常問題分三種:考細節、考文章句子前後的關係、考背後的意思。先略讀文章,然後按題目種類用適合的方法細讀就可解題。

第一部分陷阱處處,我認為最好不馬上選答案,應該在段落旁寫上可能的答案(可以多於一個),再慢慢篩選。

第四部分是纏繞我多時的部分,幸得回港短住的高人指點。關鍵有三:
1)找出適合詞類(word form)— 注意句構、前一個字的影響(Akk?Dat?)
2)注意名詞的屬性、數量
3)留意時態(tenses)

——


第一部分不難,打醒十二分精神而且寫字夠快就可以。可恨我還在思考如何簡潔地表達第二題答案,第三題的答案已跟我擦身而過。Bye!就這樣送走了2分。


第二部分要看的東西很多,一共10個問題和30個完整句子的答案選項。必須儘快明白並劃下問題和答案的keywords。遇到不明白的選項keyword,就唯有到聽的時候要聽清楚其他選項有沒有出現。

其實這部分主要圍繞生活化的話題,平日可以多聽DW Deutsch、ZDF和ARD的紀錄片,或者去Youtube看Galileo,甚至是vlog。今時今日這些接觸原汁原味德國影音資料的機會垂手可得。

超睏。應試心得等到我成績出了如果ok再寫😆

2019年3月20日 星期三

打圓場

有時會有零星的學生行動奇怪,惹來其他人側目。如果是無傷大雅的事,我一般會忽略,有需要才會跟進。說到底這是大學不是中小學。

這個學期有個年紀最少20歲的學生每次發問時,都會舉手叫我「Teacher!」。這件事本來沒有錯,但一來這不是人數過百的lecture,只要直接發問即可,二來我早說過叫我名字就可以,三來這種叫法完全不符合英文習慣。每次這個學生這樣叫我,其他人都露出看到傻仔的笑容。

如是者到了第三次他又舉手大聲叫我Teacher時,我笑著對他說:”You already  have forgotten my name?”。自此之後他就叫我名字,也再不用看到某些人不懷好意的笑容。

2019年3月2日 星期六

二十年前的電波少年

無端端Youtube介紹我看電波少年,是二十年前謝眧仁和伊藤高史的那一輯。年紀少於28的人應該不會知道。就是這個節目:




節目的內容主要是兩位身上只有十萬Yen的香港、日本青年用hitch-hiking的方法從南非好望角去挪威北部,期間靠打工或者賣藝賺錢。最近有機會在Youtube由頭到尾重看一次,廿年前在看這個節目時的熱血感覺傾流而出。那時候我很喜歡日本的東西,想著長大之後要去學日文。當時應該萬萬不會想到,今天竟然可以不用看字幕就能完全明白綜藝節目和日劇裡的日文。

沿途的無數個非洲和歐洲國家,那時候離我很遠、很遠。那些莫山鼻給、坦桑尼亞、蘇丹、索馬里,甚至是波蘭、保加利亞、烏克蘭,在我當時的世界裡,是書上、國際新聞上才會出現的東西。除了國家名字、簡單地理和一些飢荒、戰爭的消息,我對它們毫無認識。廿年過後,非洲我還未去過,但這些曾經連名字也記不住的非洲國家,如今不再那麼陌生,不再是「一堆」非洲國家,而是一個一個別具特色的國家。終點站「斯堪的納維亞」這個名字以前覺得好神秘,現在才知道原來就是Scandinavia!

再看這個節目還覺震撼,是因為發現了一個人二十年的轉變可以很大。

順帶一提,接近二十年後的謝眧仁變成這樣,是廣告公司的Creative Director:

2019年2月8日 星期五

仍然喜歡過年

這幾天都是不斷拜年,主要去阿婆阿嫲家。一家人陪阿婆玩魚蝦蟹,煎糕和她一起吃,聽她說說幾十年前的事。買禮物給她不用貴,買中她喜歡的花街朱古力她就會笑逐顏開。阿嫲廚藝了得,到現在八十多歲還堅持自己做年糕,大家一起吃吃她的手藝她就開心。阿嫲有一個好姐妹,她們一個住新界西,一個住九龍東,所以不常見面。我們幫阿嫲錄個拜年video send過去給姨婆的兒子,他們有時間看到後又錄一個send過來,這樣的manual FaceTime阿嫲玩得很高興。

新年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有趣等開飯遊戲

今晚和4歲契仔一家吃晚飯,等吃之際他在畫畫。畫著畫著,他忽然沿著鉛筆削畫了12個圓出來,然後叫我和他輪流在圓裡畫畫。

一開始他畫這種哈哈笑😁,我畫了他喜歡踢的足球⚽️。

然後我說不如我畫一些東西給你猜。

我在圓裡畫了很多更小的圓,都塗紅色,大圓其他地方塗黃色,然後身旁的契仔媽媽就已經猜到,說:「你好鍾意食既」。

契仔未猜到,於是我開始用黑色線把圓分一半,四分一.......

「Pizza!」契仔高興地說。

「你自己切丫」我說,然後把黑色交給他。他接過顏色筆,真的像切pizza一樣細分,看來「切」得好興奮。

後來他爸爸畫了土星,契仔畫了太陽,媽媽畫了一個契仔非常喜歡的機械人圓形變身工具,我又畫了一杯有多種味道的雪糕。

我覺得這個遊戲不錯,大人小朋友都可以運用豐富想像力、觀察力,而且彼此之間可以有很多有趣的交流。

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

The World is Flat

今天隨手去coursera找找有沒有學德文的課程,一時間選錯,誤打誤撞發現一些用德文讀的課程。雖然只有20個,而且19個都是Google出品,但聊勝於無。

最後我打開蘇黎世大學的「每日金融」課程試試看。

最讓我驚訝的是,在影片裡圖表的輔助之下,我竟然聽得懂接近八成!現在我的聽力好像以前中三、四時的英文一樣,但因為平日完全沒機會用到德文,講和寫就還有一大段距離。

在家裡吃著番茄炒蛋和十穀米,喝著海底椰紅蘿蔔栗子玉米湯,看著蘇黎世大學用德文授課的金融入門課程影片,然後順手按一按螢幕回答MC小測問題,真的讓我感覺the world is flat。(很久以前看過一本叫The World is Flat的書,具體內容不太記得,大致是關於全球化。)

或者你對德文沒興趣,這裡還有成千上萬用英文授課的課程(甚至是日文、西班牙文、國語等等),無論用來學知識也好,像我用來學語言也好,都值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