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一字之差

N年前有政府部門機構的口號是「求學不是求分數」。
無論是小學升中學,中學升大學,哪有一次不求分數?
對於要靠分數升學的人,這句口號聽起來令人心煩。

我想這些話的意思是「求學 ≠ 求分數」。
改成「求學不『只』求分數」,還有人會反對嗎?

監考二三事

監考之厭悶,無非是被強迫不停做運動(行來行去)、無事可做之餘又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一眼關七)。我教的學校准許學生做完早走,此舉變成三小時呆等的唯一小樂趣。

當身心都被控制,唯一可以做的,是思考。觀察三天,發現:
(一)開考後一小時交卷的學生成績大多數是A-/B+,同時多數都很精靈,懂得用最短時間做到最多,覆卷時間不超過3分鐘。這些學生成績中上,但不是最好。

(二)最好的學生集中考試完結前三十分鐘前交卷,特徵是花幾十分鐘把答案一再檢查,常常作微小的改動,於是比第一類學生答得更為完滿,也沒有無心之失。他們的能力與第一類學生相約,但做事較仔細,慢工出細貨,成績多數是A/A-。

(一)通常活潑主動,醒目但沒耐性,有時不理微不足道的瑕疵。(二)通常做事認真,很耐心,連細節都不放過,但有時欠主動。

在幾十人的教室裡,投入100%的(二)或者比較容易適應香港的群體的學習生活。但我估計(一)或者在商界工作上勝人一籌,懂得取捨,可以速度取勝。

80/20*,我彷彿在一早交卷的學生身上看到。用20%的精神,換取80%的表現。儘管多花80%的精神就可以得到餘下的20%,但此舉不太符合成本效益,於是他們安於A-/B+。

多賺了的時間,他們會怎樣運用呢?


*The 80–20 rule states that, for many events, roughly 80% of the effects come from 20% of the causes.

Bookstein, Abraham (1990), "Informetric distributions, part I: Unified over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1 (5): 368–375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A+父母成就快樂孩子入牛津>>

偶然在雜誌看到這本書名,作者走的路線跟虎媽好像有點不同。
雜誌還有作者寫的文章,上面的作者介紹這樣寫:
「...給孩子高度自由,並順性引發孩子好奇心與責任感,成功令他們自動自覺學習,愉快考入名牌學校。」

第一、二句是cause,第三句是過程,第四句是結果,"so the prince and the princess live happily ever after",大團圓結局。其實我最有興趣知道作者幾位出色的子女投身社會之後,會變成怎樣?

我當然覺得他們入讀牛津大學好叻,一定有很多過人之處,而入讀如此國際級的名校定能令人眼界大開。我只是好奇,為甚麼坊間的書都以"入讀"名校招徠? 是因為要贏在起跑點嗎?

我相信這本書有一定參考價值,我只是想不明白這些書名為甚麼會千篇一律把起點變成終點。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虎媽其實並不壞

先旨聲明,「不壞」並不等於「非常好」。看一個人,我傾向欣賞別人的長處,對學生如是,對朋友如是。

虎媽這個人和她的教育理念,其實也有可取之處。虎媽「成功」的關鍵,她偏偏沒有著意提及的,是她本人的教育背景和家庭資源。她本身也在學術界有相當成就,除了對女兒有很高要求,她也一直這樣要求自己。我看到很多人都像"Don't do what I do, do what I say",叫自己的子女完成自己的夢,但虎媽做到「身教」。

「身教」已經不容易,她還要為女兒找最好的老師,讓她們入讀很好的學校。以大女兒入讀的高中為例,一年學費折合港元就已經要二十多萬。我不知道讀高中幾年一百萬這個數目對她來說會不會只是一個小數目,但我知道有些父母會寧願把錢留給自己將來養老。她把最好的留給子女,就算說不上是犧牲,也須要取捨。


後記: 偶然在網上看到Amy Chua的訪問,她提到"Nothing is fun unless you are good at it",並指出這大概是"message of the book" (5:15~)。某程度上我也覺得對,想想我們經常喜歡做的事,又有多少是自己毫不擅長的呢?

"Good"這個抽象詞,當然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定義。我不覺得這個世界只有"good"和"bad",黑與白之間也有漸次的灰。就算是表現未如理想的學生,也值得老師去盡力讓他們看到自己進步,一點一滴去累積這種"good feeling"。當年我也渴望有這樣的物理老師,不要只給我幾個大交叉和一個令人洩氣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