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兩本有關疫症後時代的書,都不及歷史學家Yuval Noah Harari大約20分鐘的訪問。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位學者寫過一本很有趣的書,叫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Mankind,被翻譯成65個不同語言。
以下是日本電視台ANN製作的訪問,歷史學家的發言都是英文加上日文字幕。我不多說了,直接聽歷史學家說最實際,內容有關covid的危險性與將來。
20年前被發現資優。 試過考第一,又試過考第尾; 試過GPA有4.0,又試過公開試不合格; 試過3個月自修本來要讀1200小時的課程,又試過4年先完成本來3年的課程。 資優其實只是某些領域上有些少著數,偶爾有其他人意想不到的靈感。 我也要努力,也會失敗。 機緣巧合之下當了老師, 過去的經驗令我對異常醒目的學生有些了解, 也會對常常失敗的學生多些體諒。
看過兩本有關疫症後時代的書,都不及歷史學家Yuval Noah Harari大約20分鐘的訪問。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位學者寫過一本很有趣的書,叫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Mankind,被翻譯成65個不同語言。
以下是日本電視台ANN製作的訪問,歷史學家的發言都是英文加上日文字幕。我不多說了,直接聽歷史學家說最實際,內容有關covid的危險性與將來。
唸幼稚園跟大人去飲茶時,人們要打開話題很愛問:你鍾意張國榮定梅艷芳呀?
本來沒有打算去看這套電影,有一次去看韓國電影偶然看到這個宣傳片,看到電影呈現的八九十年代情懷,那個屬於梅艷芳張國榮還有香港娛樂有如現在kpop一樣紅遍全亞洲的璀璨時代,就很想去看:
昨天跟另一個八十後去看了,很感動。
大家都知道我一直都教成年人或者接近成年的青少年,教了十多年後,發現對著他們,有時候需要反應慢一點。
不是說自己真是變得完全遲鈍,而是讓對方好好把話說完,不用那麼快就打斷或者反駁。有時候用mirroring的方式簡單重複對方的重點,確定好才繼續把討論推前,說不定對方自己會察覺不足之處,或者覺得沒問題,然後自動追加更多看法。這樣的做法,好像比老師自己追問來得有效。
如果遇到好像離天萬丈遠的想法,有時候借用其他學生的看法也是個好方法。例如A同學說了,邀請B同學點評,再回去問A同不同意B的說法,為什麼,有需要再問其他同學,諸如此類。有時候在討論過程中,有其他同學會先認同A,然後加入討論說,欸,好像有點不對,然後解釋不太對的地方。
是很花時間的方法,但我個人認為,不用急著把自己的看法強加於人。讓學生真正思考過的看法,才是真正學習。不過當然不是書上甚麼東西都要深入討論,要不然一天48小時也不一定夠用。
有時候也有一些學生不適應「沒完沒了的討論」,很想要「標準答案」,因此讓學生很快就知道討論跟assignment的關係,或者討論過程讓他們好像查案一樣很想一步一步查出真相,在亞洲的教室裡好像也挺重要。
同樣方法要來教小朋友,好像也可以,只是過程中要多用guiding questions,也需要多給一些時間思考,組織答案時或者需要詞彙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