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Corona中退」

昨天日本的新聞有「Corona中退」這個標題,指的是大學生因為Covid19導致家庭經濟惡化而需要退學的情況。新聞顯示全日本有超過1000人。


香港的新聞好像未見這種標題。是因為香港的大學以政府資助為主,對遲繳學費有寬限期間,還是其實我們未有關注學生的經濟問題?疫症開始不久,我教的大學已經有校內籌款,從而為有經濟需要的學生撥款,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其他大學也有相應措施。上面日本的新聞還說當地有專門為打算退學的學生設立的相談熱線,雖然不知道成效,而且比起講電話,我印象中的大學生好像比較喜歡打字或者面對面溝通,但總算聊勝於無。

上個月看到英國Channel 4報道當地大學的一些國際學生,因為疫情擴散失去兼職機會,自己的祖家也有經濟問題。他們在食物銀行接受訪問時表示,大學對他們不聞不問,他們即使到了房租付不起一天只能吃一餐的窘迫地步,甚至問大學能否把已繳一年的學費先退還部分,但大學除了回覆學費不能退回,完全沒有提供任何物資或者財務上的實際支援。

到底就讀香港政府資助和私立大學的本地和國際學生,也有沒有遇到這些問題呢?如果有,你和我又可以為他們做些甚麼?

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一聽就讓人著迷的歌

大家有沒有試過有一首歌第一次聽就瞬間愛上?

我有。發生在讀中學時。

當時我在家一邊做功課一邊聽903,偶然在一個介紹日本音樂的節目聽到一首歌。

就是這一首。


隔了不久的某一個晚上,瘋狂地loop了這首歌幾十次。專心細聽的那種,感覺像與音樂混為一體。

讀中學時空閒時間真的多得很。放空的方法有兩種,一是什麼都不做,一是用自己喜歡的聲音把四周填滿,投入其中。

一聽就喜歡的還有米津玄師在2018發行的Lemon。如果能正正經經帶隻CD去像中環娛樂行挑一個樓底超高、鋪木地板的地方對著遠海景聽一定別有風味。

2021年2月11日 星期四

鮮花保鮮有辦法

一向都喜歡買鮮花回家插,就慢慢悟出保存鮮花的良方。不外乎每天換水,清洗花莖上滑溜溜的物質,隔3、4天稍稍修剪花莖。每天這樣做,鮮花一般可以放大約10天。

為什麼這樣做可以延長鮮花的壽命?其實我不知道。

最近朋友傳來科學館教授鮮花的保鮮方法,原來還有加白醋 / 漂白水(注意⚠️白醋不可以跟漂白水混合使用)和糖這個方法,前者抑制細菌生長,後者提供養分,有興趣不妨看看。新年快到,年花如果能夠保持狀態多放幾天感覺很不錯吧。 https://www.facebook.com/315920051811671/posts/4968149779921985/?d=n

我今天試了加白醋、糖各兩茶匙,不過我家的是黑糖,水變得黃黃的好搞笑,不知道跟砂糖的功能有沒有分別。

除了加醋加糖,我還是會繼續修剪和清洗花莖。為什麼實驗沒有這些額外步驟?可能是因為修剪和清洗花莖很難有絕對標準?


2021年2月7日 星期日

女性身分

自從開始學韓文之後,忽然有很多機會反思自己女性的身分。可能因為一直住在香港,而且我自己的家庭對待男女沒有太大分別,我的朋友之間無論男女都有數學極好方向極佳的人,所以除了生理上的不同,我不覺得男女有太大分別。

直到開始學韓文,多了時間了解韓國文化,特別是階級觀念,才發現原來男女的身分可以分別這麼大。我懂得的英文詞彙超過20,000,可是父權主義patriarchy 這個英文字還是第一次從韓文老師口中聽到。即使香港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父權」,我過往幾十年的人生中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概念,甚至沒有人跟我談論過(嚴格來說有一次,是初中上life education時討論類似「男性主導社會」的議題,但那時年紀太少不太明白深層意義),更不用說強調它的重要性。

我的結論是,香港社會有男女分工的概念,但這裡也有很多alternatives。非常普遍的家庭傭工、鐘點、外食文化等等,讓女性可以一定程度上不用被定位在家。一年多前看「82年生的金智英」這套電影,感覺好像在看粵語殘片。情節我看得明白,但完全不能代入,也完全沒有共鳴。可能因為我的職場特殊,也沒有生兒育女。

不知道其他人看這套電影又有什麼感覺。

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網購「新」玩意

疫情關係,最近都沒有探望年事已高的長輩們。突然想到不如趁新年前網購一些瑤柱、罐裝鮑魚、紅蔘、Earl Grey茶、中藥暖貼之類的東西給她們。

其實我不太清楚老人家需要什麼,所以落單前先打個電話問。先問廚藝了得的阿嫲。

我:我買一罐6粒嘅鮑魚同大粒瑤柱俾你好唔好呀?

嫲:好! 

我:你仲想要d咩?

嫲:無喇。d鮑魚不如你返黎一齊食~ 

紅蔘、英國茶就送打扮優雅、不擅煮食的外婆。

然後就像阿媽教仔一樣教她們收貨,因為她們很少網購經驗。疫情關係,只須通知送貨員放門口,避免接觸。送來的紙箱用消毒紙巾輕抹,處理完貨品要用肥皂洗手。

買東西給老人家需要選她們一定在家的時間。雖然她們好像一直賦閒在家,但她們真的會「心掛掛」地坐在家中等送貨。為免這樣,通常我會避開她們去買餸或者外出散步的時間,選必定留在家中吃晚飯看電視的6-9pm時段,而且有排未到她們上床睡覺的時間。

收貨之後她們就打電話跟我一起拆箱點貨,對老人家來說是一個好像Kinder出奇蛋的神奇活動。因為要買滿一定金額才有免費送貨,有時候我會多買一些小東西,例如中藥暖貼、阿嫲愛吃的炸魚皮、阿婆愛吃的廚師牌香腸,她們會很開心。最爆炸的那一次買了一雙神奇地一穿就合身的球鞋給阿嫲,又買了shocking pink的指甲油和底油給外婆,她們都非常高興!!

2021年2月2日 星期二

一期一會

最近面對很多突如其來的離別。移民、結束、轉職,各種不同的原因,但結果不離其中。

以前會覺得以後總會有機會見面,甚至疫情過後才見也無不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日文有一句叫「一期一會」的諺語。以前覺得香港既沒有地震也沒有很大的天災,我也一直住在這裡不會隨便走開,要見的人除了太過特殊的情況之外,總是會看見。

最近開始真正明白這句說話的涵義。

一念之差

一向都有看YouTube一個叫「解密工作室」的channel,最初是因為Youtube的推薦。負責這個channel的Youtuber今次跟記者和臨床心理學家合作,分析一個美國的奇案。這個有心理問題的成年人假扮小朋友被收養的案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201/UFC62K7PHZFHTOUTIWM6ETEKPI/

我幾年前在美國的新聞節目看過,但上面的訪談中,臨床心理學家講述的一個有關腦前葉和腦核的研究我更有興趣。他講到一位教授到美國的監獄去做腦掃瞄,發現監獄裡的殺人犯大多腦前葉和腦杏仁核收縮,活躍程度明顯較低,引致缺乏情緒管理和同理心。最有趣的是,後來那位教授自己也做了腦掃瞄,發現自己的腦也像殺人犯!那為什麼他最終沒有變成衝動而缺乏同理心的罪犯呢?臨床心理學家表示,這牽涉到後天影響。以上片段中臨床心理學家也提到家長育兒時要注意的事,還有一些解決方案,說得很好。

之後我嘗試去找有關那個研究的消息,其中The Guardian的報導很詳盡: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3/may/12/how-to-spot-a-murderers-brain

上面的訪問和報導已經解釋得很好,我想我不用說。大家如果有興趣,不妨花20分鐘看看本地報章訪問和英國報章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