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玩扮老師來準備考試

Easter已經只有那幾天,想不到居然還會有時間幫朋友讀高小的女兒補習。本來我很不屑盲目追求分數,好離地的覺得在香港,高分低能多的事。也真想不到上次幫她補完4次,每次40分鐘,就讓她對讀書重獲信心。原因,只不過是她一向低於average的中文和常識成績突飛猛進。

我對小學課程的理解,止於我自己上世紀讀小學的經驗,非常脫節。為了幫朋友,有需要先了解學校課程和考核要求:
1)快速看完一到六年級的教科書/補充練習/工作紙,初步掌握學校想學生學的知識
2)借來聯繫中學的中一二教材,估計中學跟小學課程之間的銜接
3)閱讀小朋友的年級的往年試題,看看有沒有題類和小朋友錯答的pattern

初步準備ok後,我們搞搞新意,玩小朋友扮老師。原因好簡單,小朋友在學校專心聽講,需要時回家父母又會講解,犯不著找我來當第n個老師。

以下是毫無科學根據的一個teaching idea,適用於A小朋友,但不代表適合B小朋友:

1)跨課文的思考題目:我按題類把下學期的課文分成3至4個專題,每個專題寫5個問題。「老師」有一星期去準備10分鐘的報告時間,期間「老師」不可以看筆記,要好好「教我」,我會像正常學生一樣好有禮貌地問老師問題,而且我真的會當她老師,她要負責教到我明白為止

2)寫筆記: 老師要留意我有什麼聽來聽去都不明白的地方,做一份溫習筆記給我。長度不拘,畫圖寫字都可以,清楚易明就ok,就是不可以隨便從網上copy and paste,要自己思考和整理

3)出試題:我們按範圍和題類互出試題給對方做,要自己都覺得好難,下一次交換做,交換改

4)訪問:評分後,我們嘗試透過發問來了解對方不懂作答某題目的cause — 基礎知識不夠? 誤解題目?寫錯字? 太心急?題目寫得不好而我們沒問清楚就作答? etc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理性討論,旨在幫助對方明白本來掌握不好的地方,「老師」不可以指責我,我也要尊重「老師」。

5)講座:4次補習完成後,老師在家開個講座,向爸媽和我分享中常考試心得。老師自己挑選重點,準備活動增加觀眾的認識。

我的工作就是這樣簡單。前期工作很多,但後期都是小朋友教我。有時如果問小朋友any question, 他們不懂問,如果他們已經好用心做練習還是錯漏百出,就不妨把責任還給他們,抱著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愛心一齊學習,說不定有意外驚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