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Doo"的樂趣

我很喜歡scan barcode, 有時去某大超級市場買東西時會特意走去self-checkout慢慢逐個逐個"doo"。

"doo"的樂趣你未必明白,看完這個短片你可能會慢慢感受到個中的趣味,去片!



Merry Christmas!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SKYPE lesson初體驗

剛完成我人生的第一次one-to-one半小時SKYPE lesson,這裡有三個元素: one-to-one, 半小時, SKYPE。

可能因為我從小至大從來未試過一對一補習,所以全程只有老師學生的interaction而沒有學生之間的interaction,也不可能跟同學談天,極其量只能跟老師說笑,讓我感覺很奇怪。

半小時貶眼就過,節奏明快,我一明白就可以去下一個point。半小時對我來說真的很快,或者選一小時效果會更好。

SKYPE的視像會議無論在音效或者畫面質素已經不錯,但以我初學來說,比較難近距離學到聽到看到老師的咀型和發音方式。另外很難透過SKYPE清楚展示我寫的東西,全都要type或者send file。

總括來說,我覺得SKYPE one-to-one lesson的好處是可以隨時隨地,隨學生的進度因材拖教。如果側重點只是個人度身的課程,那麼在香港找一個老師one-to-one上課也可以。反正我在香港的老師的母語也是我學的外語,語文能力跟我在網上找到的老師的差不多,而我在香港的老師更會說一點點的廣東話,也明白香港的生活文化,更明白香港人的學習需要。

如果生活忙碌未能每週定時上課,或者學習的東西非常冷門以致在香港難以找到合適的老師,那SKYPE lessons是一個不錯的alternative。

Face-to-face training和online training之間,現階段我還未知道哪個較好。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SKYPE lesson

正當我的face-to-face外語堂進度緩慢得像鍋牛之際,YouTube建議了一個學習外語的channel給我。看了10多個clips,感覺不錯。

其實我覺得我現在的老師也教得很有系統,解釋也清楚,課堂氣氛也很好,不過課堂總是有一部分像我小學上堂時一樣一而再再而三重複又重複。這樣長期學下去,要選擇永遠都不溫習,上課才會有樂趣。可是我為甚麼要勉強拖慢來學呢?

萌生這個想法,就看到YouTube channel裡面有一個SKYPE lesson的連結。不用5分鐘就預約了兩天後的課堂。

好期待呢 --- 我人生的第一個半小時的SKYPE lesson。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語境

學了個半月外語之後,我把自己電話的界面由英文改為我在學的外語。一下子,我的fb、youtube、calendar、各種通知都通通變成似懂非懂的外語。

一星期後,我在calendar學會了星期一至日、十一月、十二月、一月,在fb學會相片、"like"、comment、"with"、notify,在WhatsApp學會type, attach, video, 在contact list學會mobile phone、home,在youtube 學會network, once more, views, subscribe,還在桌面學會calendar、計數機等等等等數以百計的字。

最好的學外語方法,我個人認為是immersion,透過長年累月浸淫在語境之內,所以也有人說語言是"浸"返來的。當然最好是自己直接身在該國,但現在科技垂手可得,也可以借助身邊的科技自行製造一個語境。

我不是第一次用這個方法,很久以前學另一個外語,也把自己的MSN messenger, email等全部設成自己學的外語。每天看著用著這些詞彙,自然就會慢慢記得,犯不著刻意去背月份星期。

另外YouTube有很好的資源,我現在儘量抽時間每天聽30-45分鐘,authentic和inauthentic material的比例是2:8。Inauthentic material指的是特別為語言學習者設計的材料,速度和用字會有分別。現在我看的附有外語英語平行字幕,因為我才學了個半月,水平其實比外國的BB還要低; Authentic material是給一般人看的東西,現階段純為娛樂,要長期金精火眼看著英文字幕。將來當我學得更多之後,authentic materials的比例會不斷提高,因為學語言的最終目標是可以正常地與其他人溝通。

閱讀當然也是個好方法,不過以我現在的bb level,難度要找給bb看的繪本來讀讀麼?以前學另一個外語,試過學了兩年開始看小學程度的推理短篇小說,這個再學下去再想想。

我覺得要學好一個語言,課堂以外同樣重要。如果只把課本上的東西讀得滾瓜爛熟,到生活上真正用起來就有很大限制。

語境是要讓自己應用所學,同時吸收新的表達手法和語言習慣。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樣學,我一直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學好我的幾個語言。很期待將來可以用我正在學的外語來跟其他人溝通。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似曾相識的學習經驗

外語課程一直覺得好玩,直到最近開始教名詞。名詞分男女,在歐洲語言來說普通不過。它們有一定規則,但主要都是記憶。這一點就像學音樂要記憶琴譜上的音符,不是不可以每次數,但太費時失事。

所以上完上一堂,我就自己畫了一個表,有很多無聊的提示方便記憶,"Mind Map"的創始人Tony Buzan稱之為associative memory。

例如 擦膠和粉擦都是男性,就把它們歸同一類,group name是"Mr Muscle"。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有一個清潔劑的牌子叫Mr Muscle,廣告出現一個手臂強而有力的大隻佬,幫忙去除頑強污漬。一想到擦膠和粉擦的用途就連貫到Mr Muscle這個男性了。

其餘20多個字大致上用同樣聯想方法分類,也有些甚至不用花時間聯想,只要把幾個字的共通點找出即可。例如 筆記本、紙、poster,都是紙張類物品,順理成章是同類。

不消20分鐘用些少想像力和組合能力做完這個表,30個字的分類和大致字型就已經牢記。

往後只需翌日集中看5-10分鐘,然後每隔幾天看2-3分鐘,一星期一共3次就可以把記憶差不多變成long-term memory。

之後一堂,我抱著非常期待的心情去上課,怎料課堂是一而再再而三用不同形式來口頭練習那30個字的分類。

我也有參與積極參與,畢竟跟同學們說話是開心的事。

如是者過30分鐘過去,1小時也過去,其他人竟然還記不住那些字的分類。

又過了1小時,忽然想起小學時上的某些課堂。「好 。  悶  。 。 呀  。。。 為什麼其他人都好像還不明白?」 是常有的感覺。

真心想學這個外語,但看來已經有些阻滯。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學外語的樂趣

最近開始學一門外語,上了個多月,老師就開始著我們作文。所謂作文,只不過是將學過的句式勉強串連在一起。

我的第一個「作文」傻裡傻氣,為我的同事帶來不少歡樂。把它翻譯成中文,內容大概是這樣:

「我叫宇治金時。我來自香港。

我在X工作,我是一名教師。上課時我講英文,平時我講廣東話、英文、和X文。

我住在X。我的電話號碼是X。」

這個語言剛好是我最要好的同事的母語,他一邊看一邊笑到氣咳,可能因為那些ideas九唔搭八,而且詞彙有限,行文像個幼稚園生。即使是這樣,我寫起來還是覺得好玩。

每完一堂老師就叫我們運用新學的詞彙和句法,豐富上一篇「作文」。上一堂學了很多課室裡的物品和「我有、我沒有」,於是我的大作變成這樣:

「我叫宇治金時。我來自香港。

我在X工作,我是一名教師。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有A, B, C, D, E和F。上課時我們講英文。

上課時我沒有課本,只有course site。學生們沒有筆記本,只有筆記本型電腦。我們仍然有桌子、椅子、白板和老師。

20年後,上課時我會做甚麼? 我會有些甚麼?」

這種課程的教法比較自由,每個人都用學到的東西寫自己的事,學習目的就是要表達自己的想法,那怕詞彙有限,想法稚嫩也沒關係。這次因為想寫得不要太無聊,所以就豁出去把學過的字加上雙語字典找來的字都一拼用一用。

至於常在香港學校出現的主角: 作業補充之類,不是沒有,就只有幾頁。老師講明做不做是個人自由,自己認為有需要做,就最好先溫一溫習,把書合上才做。他說搬字過紙沒意思。

開課以來教了很多生字,有數字1-999,999,幾個動詞的無數變化(其實就只有幾個,但「感覺」千變萬化),很多物件...... 像是香港幼稚園的英文程度。不過我們只需不停講,下課後不停想想怎樣運用學到的東西,從來不用管串字呀文法呀。寫錯了,老師就會用不同的顏色提示,然後自己修改,連新學的東西一起續寫。

學這門外語的樂趣在於學來自用,學來跟其他人溝通,學來為其他人帶來歡樂。那為什麼我們要對才幾歲大的小朋友那麼嚴格呢? 一學完就要串字串到沒錯,一用就要用得準確。如果要求是這樣,每教完一課就要默書測考,可能我就只會書本上的東西,從來學不會溝通時隨機應變,也可能會覺得串字和文法太悶太煩而一早放棄,又或者重點放錯在測考分數而忽略學外語用來溝通和表達自己的樂趣了。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香港教育的十萬個為什麼

朋友希望2歲大的兒子可以入一間happy school,開開心心又3年。剛有一間幼稚園取錄,聽說是一間很有愛很活動的學校。開心都來不及,就接到另一個朋友的消息,說自己讀該幼稚園K3的小朋友竟在學四位數加減。我小一那年還在學個位數和兩位數加減,四位數加減,不知道是小二還是小三的事。這麼抽象的東西,5歲大的小人兒有必要學嗎?

幼稚園讀原來小學的課程,低小讀原來高小的課程,高小讀原來初中的課程,如此類推。到了大學,又要開始累績工作經驗整靚個resume,早在Year 2, 3甚至更早就開始盤算職場的事。

為什麼K2就要學加減乘除? K3就要學四位數加減?

為什麼朋友讀普通小學的十歲女兒要學Ancient civilizati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hydropower plant這些我初中才學的東西?

為什麼如果不好好利用大學時間多累積大firm的實戰經驗,畢業後就會很難做到真正需要大學學歷又能提供大學畢業待遇的工作?

我明白不同年代也有追求卓越,走得比其他人快的人,但為什麼我們現在好像沒有選擇? 是因為現在大部分的父母都受過良好教育,比以前的父母的期望更高? 是因為現在資料流通,以前的小眾現在成為大眾? 是因為課程要求比以前更多更深更頻繁成check住學生的表現? 是因為一旦學校像以前的某些學校一樣不太成績進取考試從不催谷,就會變得不受歡迎繼而被殺嗎? 是因為我們的制度迫使學校把教育當成一擅生意來做?

還是因為我們無端端把教育和前途連在一起?

還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成本太高,如果不在人生勝利組生活就會吃力?

很多還是,很多為什麼......

香港教育是一本沒有答案的十萬個為什麼。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誰還在閱讀

寫完上一篇blog,youtube就suggest了星期日檔案2014年拍的「誰還在閱讀」給我。其中有一節提及親子閱讀,講到一位太太與孩子的閱讀經驗和啟發。


節目提到香港人很少閱讀,我覺得不一定是香港人不重視閱讀。事實上,在人多擠迫的列車,很多時連轉個身都有困難,像我這樣喜歡閱讀的人也只可以極其量看看手機。另外,香港人普遍工時長,在我還在商界工作時,連睡眠都是奢侈。

節目提到幾個人均閱讀頁數最多的國家,都是那些一年有幾個月冰天雪地的地方,不過我倒對緊隨的日本和韓國頗有興趣。大家都位於生活節奏急促而工作忙碌的亞洲地區,何以人們都能維持閱讀習慣呢?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書,全都都係書

新的家務助理上任,是一個健談的太太。她看了幾看,就說我家的書很多。多,不是量多,是擺放的位置多。她以為所有書都是認真到不能再認真的那種,看書是認真的活動。看來她沒有閱讀習慣。

其實,看書既可以是一種享受,又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梳化旁有借來的一大堆消閒書和一些工作有關的書,適合不顧儀態地curl up with a book,試過你就明白有多爽。尤其沉甸甸的幾百頁硬皮書,這樣看沒那麼費勁。

窗台上有雜誌,也有化妝技術出神入化幾近整容效果的日本人氣blogger砂糖Ruki寫的化妝書,有時喜歡一個人坐在窗台梳化邊看街景邊看雜誌邊呷杯熱茶。有時也會你有你看書我有我看書,一起坐在香港獨有長到可以碌保齡的窗台上曬日光,中間放兩杯涼透心的香檳一同暢飲。

書房包羅萬有,穿越不同時空,跨越不同國境,由Dr Ray半個醫生on call中至老子道德經,1984至日本文學都有,還有一些已經不再看懂的法文書。

睡房是best sellers的天地,像boutique的櫥窗,展示著每次去書店的收穫,經常煥然一新。

廚房也有各國的烹飪書,最好用的要說是莫文蔚父母寫給她的那本書名怪怪的「給莫文蔚的嫁妝 ― 幸福安家湯水」。常常用神看書看文件看東看西,滋潤下也好。

書,一屋都是,是生活的一部分。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天才? 搗蛋?一線之隔

朋友傳來一張中學生遲到記錄,說要是有這樣的學生一定會嘔血。























我覺得還蠻有創意的,文筆流暢得來又不失幽默,而且他的中文比很多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可能包括我)還好。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活用身體語言事半功倍

小時候家人總會提醒我們腰要挺直,整個人不要縮作一團。我一直以為只是為了骨骼健康或者要給人好的印象,原來背後有很大學問。

到底怎樣的身體語言可以讓我們發言時更有台型? 說起來自己感到更有自信? 其他人聽起來更覺可靠?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兼社會心理學家Amy Cuddy說,活用有power的身體語言可以大大提升個人表現。這樣說好像很玄,不如花20分鐘聽她現身說法?

一邊看一邊回想自己平日教書時的身體語言,竟然全都是high power positions,特別是站著的姿勢。當然我絕對不會把雙腳放在桌上或者把腳分得很開,well, 如果我是男人或者我會。最奇怪的是,雙手按著桌子頭向上望也居然算是high power?

很久沒正正經經坐下來聽一個這麼長的TED Talk。或者她所說的都只不過在重新演繹一些你和我早已知道的事,但我認為值得一看,尤其最後5分鐘,很有感染力。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 也資優

成為老師之前,我曾經在商界打拼。Brexit之後,突然從天而降一個翻吃回頭草的機會,還可以選擇去一個我有興趣的國家。

一個可一不可再的機會。

選擇一,要告別充滿活力、樂趣和自由的校園,重拾走慢一點隨時被淘汰的刺激,每天來一點新意。
選擇二,有時要忘記錢可以帶來的各種便利和exclusivity,繼續過很平凡但簡單而快樂的日子。

兩難。

去歐洲放了個超長假,想了又想。

很高興告訴大家,我選擇繼續做老師。差一點,這個blog就要改名甚至執笠了。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敏感

從小,我對文字很敏感,對數字很敏感。不知道是不是所謂資優的人都是這樣。

敏感,有時可以適時避開麻煩和陷阱,有時卻讓人知道太多、太多。

今天收到一個由數個各有不同weighting計算得來的數字,這個數字本來對我毫不重要,但看到數字的那一刻,就看到裡頭隱藏著的荒謬計算。

本來一笑置之,隨手一按delete,眼不見為乾淨,這道理我明白,但當這個不合理得像白痴的數字與我有半點關係,就讓我無名火起。

難怪有人說「難得糊塗」。I can't agree more.

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留白

去了一趟歐洲,刻意不搞roaming。一個月,學會了留白。本來,留白是一種國畫技巧,不像西方繪畫一樣把整個畫面填滿。

學習等車坐車不要總是看著電話,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四周的人,讓我那總是在動的腦袋輕鬆一下。

學習messages和emails不用馬上覆,事情都有緩急輕重。

學習多留時間給家人給朋友給自己,世界上沒用的資訊太多。

如果下年夏季有時間,好想去歐洲讀個教育課程,看看他們怎樣teach teachers how to teach.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安全感

一次過放完全年假期,去了一趟歐洲跟老友們聚舊,也認識了一堆新朋友。講到印象最深刻,就要說到與交通有關的事。

一到埗上了巴士,我問司機車費多少。很少用歐元,每拿一個硬幣都要確認一下是多少錢,好不容易才付了車資。驚覺全車人都在等我,就對司機說 "Sorry, I'm rather clumsy", 他好親切的笑了一下,一副你慢慢來的樣子,其他乘客也好像很無所謂很慢條斯理。再問司機幾個站到機場,他又和藹可親地用著獨特的口音笑說, "I'll tell you".

慢慢習慣了25分鐘才一班的車,在車站輕輕鬆鬆的發發呆,與陌生人聊聊天。明明我長著一副外國人的臉,還是有好幾次被遊客和當地人問路的經驗。

早上有趕路的人,但沒有左穿右插的行人,晚上滿街在享受日光,都是喝咖啡喝啤酒吃吃輕食的三五知己。

我的方向感很好,很多去過一次的路都會認得,但一入黑,就會突然變成一個如假包換的路癡。

有次深夜迷路,電話沒電網絡失靈。想找人問,街上一個人都沒有。想去市中心坐的士,下一班巴士50分鐘後才來,也不肯定有沒有的士。15分鐘後,街上來了一個踏著單車的人,向這個街上one and the only one的人say hello, 也怕說得太複雜他會走掉,或者覺得我是壞人,就用小學程度的英文直接對他說"I got lost",隨即給他看我那offline Google map。他想放大地圖,我說我沒network電也快沒了,他好有型地說"I have Wifi"。隨後他熱心帶路,我說要不是他我都不知道怎樣回去了,他很自然的說"I'm sure someone else will help you".

這個地方讓我很放鬆,很有安全感。

我直情有在這裡找份工做的衝動。只可惜我不會這裡的語言,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文盲。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洗腦遊戲

之前去IFC看了一套關於北韓的紀錄片,叫<<洗腦遊戲>>。當北韓、洗腦兩個terms放在一起,不禁會讓人聯想到北韓如何將自己的國民洗腦。可是,電影裡展示的卻是以美國媒體為主有關北韓的疑似失實報導,那我們又能肯定平日接觸的媒體沒有對我們洗腦嗎?

吃飯時,小四的侄兒問我甚麼是Brexit。簡單說明之後,就開了這個BBC的紀錄片給他看,頭10分鐘講到兩大派別如何利用數據意圖影響投票結果,與<<洗腦遊戲>>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後我陪他看了一些由香港和英國發佈與Brexit有關的財經新聞,同一個數據都可以有不同結論,侄兒看得嘖嘖稱奇。那些所謂結論,有些只不過是隨時可被推翻的預測。

搞了半個晚上,侄兒說他學到以後看預測時,結論和作者的個人感覺可以先跳過,反而要注意文中的數據、分析方法和準確性。

嗯,是的。即使最後自己得出的結論和別人相同,經過自己親身驗證也就不用人云亦云。

我想起早幾天看的德文真人版<<飄零燕>>,裡面千金小姐的祖母和海迪有大約以下的對話:
祖母: 你要睡了,這本書我們讀到這裡,你明天自己再讀吧...
海迪: 我不會看書...
祖母: 你學就會呀
海迪: 彼德說識字沒用
祖母: 那是彼德的想法,你沒試過,又怎知道他對不對呢?

(過了一段時間,海迪變得喜歡看書)

海迪: 真不明白為什麼彼德說識字沒用
祖母: 那是因為彼德的世界很小,不明白識字的好處

有些時候,不難發現身邊充斥著很多彼德。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你已經大學畢業,又係老師,你唔係咩都識架咩?」

讀小學的侄兒因事來我家小住幾天,我就趁summer請了幾天假照顧他。

雖然已經考完試,但他的學校仍然有些自發參加的興趣小組,有些小組會分發少量"homework"。他參加了奧數和長跑,據說是聽完學校的興趣小組介紹之後自己選的。

放學吃過小甜點,他就開始做homework,我也看書。看到不夠10頁,他拿些奧數來問我。那是他自己的homework,我希望他先努力想想。

我告訴他: 「我唔識喎」。
他顯得好驚訝,然後對我說: 「你已經大學畢業,又係老師,你唔係咩都識架咩?」

如果跟他說「我其實都勉強識,不過功課你要自己做,我唔會幫你」又好想很不近人情,所以我想教他自己解決。為安全起見,我先問他幾個問題:

1) Homework是不是一定要做完? 做不完會怎樣?
2) 遇到不會解的題,你的奧數老師有沒有試過把答案告訴你,然後解釋給你聽?
3) 你平時做功課有沒有上網找資料的習慣?

得到他的回應之後,我就教他自己上網找計算方法,找到之後要自己看看明不明白,明白之後試試離開電腦解給我聽。

有幾個搜尋小技巧很有用,例如:
"     " 括住keywords就只會搜尋到絕對一樣的結果,還有and和or也很好用;
site:hk 就可以限定網域,除去他看不懂的簡體結果,hk也可由其他地區(e.g. tw)或種類(e.g. edu, org)代替

不消1小時,他把homework搞定。有些由答案推回步驟,有些要看步驟和答案才懂,但無論如何,他都解釋得不錯,連我也明白。我什麼都不用做,只須坐著聽他解釋,而他因為解得很好,不但可以增進自己的理解,過程也很有滿足感。

後來我們各自看書。已經小四的他忽然問我"water"的意思是什麼,好奇怪。一問之下,原來他不會"water the plant"。我當然沒有這麼容易就告訴他答案。

這次我介紹他用Cambridge Dictionary,查一查water的幾個用法,他看到verb的例子就馬上明白。

一天過去了,到了晚上,他對我說: 「平時媽媽咩都識,你咩都話唔識。你扮唔識之嘛,你想我自己學識。係唔係呀?」

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我從同事身上接觸到的英文

我的同事之中,有好幾個年幼時讀英國的public school。最先注意到,是他們的措辭,與其他國籍的同事很不同。

當很多人說 Could you please, 或者Can I時,他們會常常說I wouldn't mind。

例如: "I wouldn't mind a glass of water, if that's ok"。連同事也感到奇怪,說他們怎麼從沒聽過我們的學生這樣說。

向高層提出不同意見時,他們普遍不直接說不,而是用yes, but。

例如:"... seems fine, but I wouldn't mind if you..."

有一刻我認真想開一個word document,把每一處微妙的措辭好好記下來,可惜我真的好忙 / 懶,只能靠即時記憶。


另一個我注意到的,是intonation。有人說,對音樂有興趣和一些認識的人,這方面比較敏感。

很多受過音樂訓練的人,無論聽到甚麼,都可以馬上解讀成so-fa names,即小學音樂堂唱的do re mi fa so。例如water是so-do, hot water是so-dodo。不過英文不像中文,不是聲調語言。聲調語言的特色是相同拼音但聲調不同的字各有意,例如廣東話裡的「水」,發高音變成「衰」,發低音變成「垂」等等。「水」永遠是水,也不是多音字,不會有其他發音。

有一次同事順便問我要不要一杯水,我注意到他用了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這樣說的高低音(intonation)。

句子簡單如此:
Do you want some water?

你會怎樣說?

很多人都說有些香港學生的英文有點flat,可能有些人會說成這樣:
Do you want some water?
Mi   so    so    so       so-do?

這裡,"water"就像單一個字一樣讀"so-do",大概是受了中文這個聲調語言的影響,把單字按「本來的聲調」讀出。

說了大半天,那個出自同事口中,讓我覺得意外的讀法是怎樣的呢?

他對我說,

Do you want some water?
So   do   so    do       do-so?

後來因為這件無聊的事問了同事,他想了一想,告訴我keyword是"water", 只要把這個字像平日發問時提高音調,其他都不用stress, 對方就會明白。

我還是一個中學生時,以為在香港和國際英文公開考試得到最好的成績就算厲害。原來英文比我以前想像的博大精深,而以上這些,都只是簡單不過的日常對話。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去群育學校做義工

去群育學校做義工,有機會教我在大學不會教的科目。美其名是教,實際只是個自願參加的課餘小組。這個興趣小組的範疇是我自小的興趣,早幾年甚至為興趣讀了個碩士學位,不過我覺得對於群育學校的學生,重點不在於我到底有多少知識,而是我們的互動到底有多少啟發和觸動他們的地方。

按著這個大方向,我開始設計教學活動。平時在大學可以一個問題討論很久,我有時當一個facilitator問些good questions就可以,而群育學校的學生年紀較小,知識與大學生不能相提並論,於是我預算要設計一些由淺入深的活動,大約10-15分鐘一個,60分鐘的課堂4-5個。搞了三小時之後,我終於想好5個活動,只有第一個由我主導,先給些input,其餘都是遊戲形式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一而再再而三用截然不同的方式運用出來,同時又可以提升難度。

計劃和實踐總是兩回事,踏進課室之前我已經有心理準備隨機應變。

看著幾張精靈而頗為友善的臉,我們正式開始。過程出奇的順利,或者因為我教的不是正式學科,大家都很有新鮮感,又或者是我的教法,讓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都可以在課堂活動之中得到滿足感和樂趣,很快就建立了很好的rapport,有講有笑,有問有答。

又或者...

其實我明白最大功勞是群育學校先把他們教好,教他們尊重別人,教他們專心學習,教他們積極參與...... 對著學習動機這麼好的一群,事情才會得這麼順利。

如果你問我,群育學校的學生是不是真的那麼好教呢,答案當然不是。有很多微小的地方,我可以猜想到學生們其實可以很串很無禮,只是他們選擇不這樣做。難得我們的課堂氣氛很好,他們在電光火石之間,就選擇用較友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有時在他們轉瞬即逝的表情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所以,要感謝的,還包括學生本身的理智。

於是我在下一次課堂,給每一個學生用非常淺白的文字寫了一張感謝卡,真心多謝他們具體的良好行為和努力,還有一些我在短時間內觀察到每個人的優勝之處,並且鼓勵他們繼續保持、發掘和發展自己的長處。

接著以後每次都非常順利,或者因為我們處在非常ideal的地方。

我教的科目沒有成績,沒有好壞,只求興趣,只求每個人積極參與來換取成功感。

當一個課堂再不講成績,單純講興趣和內在的學習動機,就可以停止製造失敗者,大大減少給比下去而無聊無奈的經驗,但在亞洲物競天擇似的教育,我們又如何能做到像芬蘭的基礎教育一樣求學不是求分數呢?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英國同事和我所學的英文

和英國同事去一個conference做了個joint presentation。在機上,我們都在看些消閒書,因為根本不喜歡看電視。我看的書,同事說他初中時也看過。說到小時候看的書,雖然大家的成長背景南轅北轍,他唸世界聞名的英國public school,我唸香港的屋邨band 1學校,但想不到我們都在13歲那年看了Sophie's World。

於是就聊起小時候怎樣學英文。

這本以故事形式寫成的哲學入本書,主角Sophie剛好也是13歲,書裡的文字理論上13歲可以看懂。理論還理論,這本書那時我看得很吃力,因為13歲那年,我學校還在教gerund, infinitives, 書是Oxford Junior English Book II,課文都是"dumbed down"的文章,較為「深奧」的字都被除掉。那時候學校有個Extensive reading scheme鼓勵我們借一些簡化版的經典來看,像David Copperfield, Hard times這些,幾乎沒可能看得明原著。

13歲那一年,我的同事也讀了很多經典,先是Shakespeare的Julius Caesar,他說裡面有很多good speeches,後來還有Hamlet, Romeo and Juliet等等。

過了幾年,我讀完了那幾本Oxford Junior English學到一些英文基礎之後,在一個偶然之下開始在公共圖書館隨便看很多雜誌,先是Architectural Design,後來是Seventeen和Harvard Business Review。因為覺得好玩,所以看了數以百計的MBA business cases。還因為自己的詞彙很少,買了好像是Guy Wellman寫的Word Builder學了很多字。這些東西和學校教的英文,當時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鴻溝,現在看來,是authenticity吧。那時候我知道很多英文的說法和文化都來自文學作品,但望著圖書館一字排開的書架,不知從何入手。

那一年,我同事在他的public school繼續在課堂上很有系統地讀了很多英國文學作品,還讀了Latin。

到了A-level,那兩年的課程是Use of English,固名思義是日常的英文應用。除了字數較多詞彙較深以外,與我一直在學校學的那種不太authentic的英文分別不大。最意想不到的,是學校揀選了那本我早幾年憑興趣自己讀完的Word Builder做textbook。每天都在做千篇一律的英文past paper,所以我唯有靜靜地起革命,間中在堂上看看電影劇本,花了極多時間看Titantic的對白。不是因為它的長度,而是因為當中upper class和lower class,男和女,熟人和陌生人的對話用詞的差異很有趣。後來長大了,才知道那些不同的字有不同的語源,包括Latin, Greek, French, Anglo-Saxon,當中意思一樣的字用起來各有不同意味。

那一年,我同事在學校讀了很多Latin, Greek和Old English的經典,直接學到choice of words的藝術。那時他的作文堂是one-to-one tutoring,由Oxbridge畢業的老師教授,每星期要看很多background reading和寫essay,寫好就帶去和老師討論。

那一年,我在學校寫的是議論文,有一個scenario. Do you agree? Why? 那種。老師用error correction的方法改文,而我沒甚麼error。後來偶然間發現一個改善寫作的更好辨法,是投稿去young post。登出來的稿,與我原先寫的在用詞和構句有明顯分別。學校老師的改文時間短且數量過多,沒可能細緻改,就算改完也可能是很basic的error free level,而報章editor編輯後的文章是publishable,是另一個層次。 當然有些老師或者可以做到這個境界,但我讀的學校很遺憾不是這樣。

其實在今日之前,我從不知道同事undergraduate讀的大學甚至中學,但一直都感受到他的英文別幟一格。

準備我們的joint presentation期間,我發現自己的英文很實用,我同事的英文很優雅,也有一種讓人會心微笑的幽默。

可能我在吹毛求疵,可能以從未留學來說我的英文已經相當好,但有時候真的很希望自己的英文不要那麼「實用」,真的希望香港程度較好的學校不要只教用來應付最低需要的「實用」英文。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教書七年

不經不覺教書七年了。到現在還是很喜歡教書的感覺,可能因為我很幸運,找到的工作不會懲罰效率高的人。除了上課和會議有固定時間地點之外,很多時候都有自由讓我自行把工作儘可能編排在自己最有效率的時間做。這不像我小時候,上課時一旦極速完成堂課沒事可做,反而會換來老師給我更多的題目。也沒辦法,那時候一班人數那麼多,實在難以照顧每個人的獨特需要,而且上課時間固定,做好了弄懂了也不能跟大家say個bye「走先」。

這個經驗讓我喜歡思考怎樣幫學生add value 。意思是我不是只教完我要教的東西,還要課前課時課後花時間做needs analysis, 讓不同的學生上我的堂都「學到野」。

講很容易,實踐上來往往又是另一回事。

第一年教書,我很用心把概念講解清楚。教書不是隨便進去課室講書這麼簡單,站在幾十個學生面前,才發現有數十個微小但重要的考慮:我要說的內容重點、問的問題、真問還是設問、用甚麼例子、幾多個例子、我站哪裡望著哪裡、怎樣讓學生真正感覺我的存在(而不是我有我講他們有他們聽然後零交流)、我的音量眼神動作、需要預先印甚麼帶甚麼去上課,還有時間分配等等,原來只是想把把書講清楚那麼費力,更不用說要把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那是更高層次的事。SFQ的結果很極端,一是說我的堂boring,一是說我well prepared。讀完我的課程,學生需要參加一個專業考試,居然破天荒有100%pass,所以管理層也再沒有理會我那曾經跌破70%的SFQ結果。過半數學生明顯對我的課堂沒興趣,但讀完我的筆記和功課評語考到好成績,又忽然覺得我好。我就覺得他們大部分人只借用了我的考試技巧,沒有明白這些策略成功的原因。

第二年教書,我很用心設計很多互動環節讓學生參與,課堂變有趣了,學生逐漸明白事情背後的原理,但考試合格率反而沒有100%。其實教學為了讓人真正掌握知識,還是只求通過考試?當然,我也明白兩者兼得就最好。

後來我去了教能力超群的學生,一開始常常有「怎麼學生好像比我厲害」的感覺。慢慢發覺這也沒問題,他們畢業後都會找到很好的工作,他們之中有些是社會裡真正的精英。

教著教著,發現我既不要像第一年一樣教學生變成另一個我,也不要像第二年一樣教毫無方向的人用他們自己的方法摸索。

近年嘗試做的,是借用學生豐富的意見交流,利用我自己的看法和經驗和學生一齊摸索。有時只需要精準的提問/反駁,帶學生去另一個層次討論;有時要補充我的看法;有時要鼓勵他們多開發新方法。

七年過去了,學到的只是一件簡單的事:想我所想,說我所說的同時,不忘即時掌握學生的需要,讓他們每一堂都有得著。

越寫越像teaching philosophy。其實寫這個有幾十個「我」字的短文,不是要證明給甚麼人看我的方法,而是留給未來的自己,看我幾年後我還有沒有進步。也許有一天,我再沒太大的興趣教書,進去課室講完就算,不再有太大的job satisfaction,到時拿這個出來看看或者有用。

你這幾年又進步了在哪裡?

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愉快學習?

我還是個學生時,當時的教育署已經在推廣愉快學習。推了這麼久,為什麼我們的學生好像壓力這麼大,這麼不愉快?

我讀中學時,有老師釘斬切鐵似的對我們說,「世界上並沒有愉快學習這回事。」

如果愉快 = 純觀感上的興奮刺激,過程中學生完全不用努力衝破一些挑戰,在如此著重績效的香港,可能確實沒有愉快學習這回事。

但如果愉快學習 = 參與對自己有意義的挑戰,那可能世界上真的有愉快學習這回事?

就像這樣?
https://www.facebook.com/uniladmag/videos/2229895623700151/?fref=nf

看著看著,讓我也很想上PE。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群育學校初體驗

偶然認識到群育學校,經過一輪網上搜尋,發現商台訪問幾間群育學校師生的錄音,裡面提到社會人士去學校做義工,跟學生交談和分享個人經驗。然後,幾個電郵就把我帶到其中一間學校去。

一進學校,我如常禮貌地向門口的職員道名來歷,完全不用登記,當然也沒有訪客證,職員反而和顏悅色地提醒我路滑要小心。未幾就看見寫著「歡迎」的擺設,再走就到了門口。再次向接待處的職員道明來歷,這裡無論對任何人就任何事說「唔該」,都會換來一句態度誠懇的「唔駛客氣」。

這次未開始我的義工經歷,是互相認識的面談,就像我以前去一些弱勢學校做義工的前奏一樣。也對,無端端讓一個陌生人在學校與學生接觸,當然要瞭解對方的動機和為人。這次講了很久,好像超過一小時,過程相當愉快。

說到為甚麼想來這裡做義工,我主要想分享自己的才藝興趣,讓這裡的學生接觸到學制以外的東西,如果有興趣將來可以繼續學,說不定能擁有一個未必需要大學畢業也有發揮的專長。當然這是超級終極目標,可能只有極少的人達到,但短期來說,有機會接觸一下不同的事不同的人對學生本身也有好處。

特別想向成長路上迂迴曲折的學生分享,另一個原因,是我從來也不是那些長輩眼中的乖學生。只是非常幸運,每次碰釘,無論大小,都會很快被原諒,因此也減省了走冤枉路的麻煩。根據經驗,長相比較善良,擅於說話,態度比較好的,學生時代比較容易被原諒,有時反而還會換來很多給我指點迷津的伯樂。樣貌無法改變,但說話應對和眼神態度絕對可以掌握。我無可能完全明白這裡每個學生的事情,也不打算披露太多過往經歷試圖引起共鳴,但無論如何,教授我的才藝興趣之餘,我會利用自己的行動直接說明態度可以扭轉命運。有好的態度不是要討好任何人; 自私一些講句,好的態度、積極的反應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

這一點,似乎與我感受到學校員工對訪客、對學生的良好態度互相呼應。

講就無敵,但這裡的學生們跟我平日教的學生截然不同,我會被他們耍返轉頭嗎?

拭目以待。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香港學校不教的事

最近跟幾個學生吃lunch, 談到面試經驗。幾個都是dean's list常客,反而不約而同說soft skills才最重要,尤其主動和適度的幽默感。

大學裡,我們的課堂間中有些笑位,有時是我刻意製造,有時是很有急才的學生從座位嗌出來,有時是我們之間的互動,讓課堂保持dynamic。每個學生只要想到甚麼跟課題有關而有意思的事,甚至一個趣事,都可以在任何時間主動說出來看看。

大學沒有特別教soft skills,我們都在實踐中學習。

主動和幽默感,其實可以教嗎? 如果我們在General Education搞一些像standup comedy這麼好玩但不計credit的東西,過程既要主動又要幽默,豈不一石二鳥?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每事質疑的背後

來大學教書之前,從來未試過教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為了讓不同文化的人好好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起初我試著摸彷Michael Sandel在聞名國際的Justice課堂的提問和回應方式,拋開自己的主觀意見,讓學生之間有很多互動。

漸漸學生們發現怎樣找到對方發言的弱點,怎樣選擇合適的語彙來做有建設性的理性討論等等,但總是有一個人從不認同大部分人說的話,總是要挑很多問題出來。他的問題其實很有見地,只是表達方式欠圓滑,所以有時我會為他稍稍修飾。

後來在其他的課程裡,剛好又有這種學生,其他學生好像一時接受不了他們的語氣。有時無論說什麼,他們都會質疑,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很巧的,這幾個散落在不同課程的學生,剛好都是來自同一個歐洲國家。

最初在想,是不是自己的經驗太少他們喜歡質疑我呢? 但認真聽清楚,其實都是對事不對人的批判。日子久了,慢慢發現好像來自這個國家的學生都有這種愛每事質疑的傾向。

終於有一次,有機會和其中幾個來自這個國家的學生聊聊天。我說他們常常能輕易提出極度尖銳的問題,讓我印象很深刻; 他們說,這跟自己國家的歷史有關。本來上世紀初有很多洗腦教育,人民都要聽政府的話,不容獨立思考。戰後很多人覺得這樣是錯誤的,於是教育就強調教導學生挑戰權威,提出質疑。

我們的教育,又因為甚麼歷史原因,變成現在這樣子?

我們那麼強調成績的高低,真的是因為中國人長久以來憑藉考取功名而向上流動的想法嗎? 可是科舉制度早已沒有了,DSE是現代科舉嗎?

DSE的前身是A-levels, 而英國也有A-levels,為什麼他們又看似沒有我們這樣緊張?

如果我們覺得一個教育制度太強調考試是錯誤的,那麼怎樣的轉變才是正確? 難度真的要像tvmost裡羅若off像半開玩笑似的說: 「老師操我幾多個鐘0既TSA,我放學就行返幾多個鐘0既TST」嗎?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其實已經擁有很多

看到近日的多宗學生輕生新聞,覺得很不舒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我不知道他們的問題在哪裡, 而我也同意有些問題根本沒有解決辦法,但或者我們每個人,包括我自己,都要學會別只看到自己做不到的事,多欣賞一切我們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事。

偶然遇到完全沒有解決辦法的問題時,會翻翻子騖的《海闊天空-一位血友病者的生命札記》,驚覺原來曾經有人在這麼艱難的情況下掙扎求存。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622649718

這種經歷不限於上世紀,甚至有一個九十後的女生也寫過一本《有一種禮物叫痛苦 — — 90後少女的抗癌故事》,訴說自己樂觀面對身體突變的生活點滴。
http://www.hkreadingcity.net/library/book/content.phtml?isbn=9789881409416

我18歲那年,也曾經想過自殺。那時上學根本是活受罪,而且當時覺得好像全世界沒有人明白我的困難。有天我補完習回到家,萬念俱灰,就突然想起不如乾脆結束生命。

我躺下來想了又想,想到一個完美的結束方法。正打算行動之際,忽然家人對我說,
今晚整咗你最鍾意食0既xx(我忘了是甚麼), 快D嚟食啦!

我不是特別喜歡吃,但短短一句說話,把我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往後的這些時間,到現在都一直活得很好。

其實我們做這麼多事情,都只不過想自己活得更好。如果沒有讓自己活得更好,可能要再一次檢視自己所擁有的,找一些自己的方向,按自己的節奏開發一個Plan B出來,讓自己好好活下去。

以上是我的深情演譯,可能下面呢個超爽快既post更加適合年青人,特別最後一句:
「或者你之後順風順水呢!家陣就收自己皮,蝕晒啦!」
全文: http://alexxbb.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076024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揀選中學

我不知道一般人怎樣,但我小時候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喜好,其中兩個是看中學簡介和看地圖。那時我是小學生,大約小五小六,幾乎全香港的學校面積、班級數目、教師資歷、辦學團體、會考成績都可以如數家珍,配合地圖還能掌握每間學校的地理形勢。

久而久之,我在辦學團體、班級人數和會考成績發現了一些端倪。辦學團體與學校的會考成績有一定關係,每個機構大致上都有明顯路線。有些追求卓越,有些力爭上游,有些穩中求勝,有些有教無類等等,當然大機構管理的大量學校之間可以有很大分別。

在那個還有會考和A-level的年代,初高中的班級數目是6-6-6-4-4-2-2和5-5-5-5-5-2-2,都有不同的意思。前者有多重篩選,後者原班人馬由中一讀到中五,但不可不知的是,有些會考成績特別好的地區名校,其實是透過在不同階段篩走成績較遜的學生來換取100%會考合格率。這些本來在5個band的時代還是屬band 1學生的下場,如果沒有機會去外國升學,就是轉去還有剩餘學額的學校,收的大多數學生都是band 3-5。

有時在一些forum看到有人為子女選校,只關心間學校多數收多自哪個band的學生。Banding固然是一個重要指標,可以大約得知學校收生的學業水平。但選對了band, 另一件我覺得更重要的事,是了解學校到底想提供學生安心成長的環境,還是透過大量kick out學生,以「去除不良資產」的方式為學校創造「業績」,成為全港知名的地區名校。如果本身是精英中的精英,當然揀選後者也無不可,到了去無存菁的學校甚至可能遇強愈強。不過,對於一個沒有特異功能的學生,一個沒有不必要篩選的學習環境或者可以讓人真正安心成長。

以上說的是地區名校的事。傳統名校的優勝之處,當然不在中學簡介的那堆數字裡。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Out of the comfort zone

最近有個強調自己不是blue blood的舊學生去了一間傳統名校教書,同事多是該校舊生,學生也不容易駕馭,讓我想起自己最初入大學教書時。

第一年,我覺得我的同事都有資格做我的老師,有些學生懂得比我更多。開課前,新同事的簡介就好像世界名校大集會,只有我一個人由小學至研究院都在這小城讀書。我教的學生,有少部分是那19%裡的真正精英,大部分都從傳統名校/外國中學/國際學校畢業進來。

Self-doubt時,我對我爸說: 都不明白為什麼他們會請我。
我爸輕描淡寫地說: 你一定有你的過人之處。

教著教著,果真發現了一些。

過了一陣子,又覺得自己的知識好像很不夠。
我爸對我說: 你永遠也不會覺得夠,慢慢來。

永遠也不會覺得夠,這倒是真的。除非你一直安於現狀,否則
When you get better, the game gets bigger.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同小朋友默書的方法

看了一集不知道是星期五檔案還是鏗鏘集,裡面有一個母親説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小朋友準備默書。其實我也不知道,不過我記得我還是個小一新丁時,家人也有和我一起溫習默書,而且有明顯作用。以下結合我的經驗和想法,希望給對默書毫無頭緒的家長一些參考,不妨按各小朋友的需要自行改良。

溫習默書,其實包括準備和默書實戰兩部分。

準備可以簡單分成三步:

1. 整理:
現在的小學課本好像有很多對話,對話中不免夾雜不同的詞類,如果我有個小朋友,我會先和他一起把詞語分成幾組,例如動詞、名詞、形容詞。如果小朋友年紀小,或者按功能或性質分組,例如動作、味道、顏色、心情等,一齊分組的過程中可以順便一起把詞語讀一讀。

2. 重新認識:
學過的東西不一定馬上明白,明白也不一定馬上記得。大人如是,小孩也一樣,父母先要準備好自己的同理心。不信你去學俄文看看。

記憶力較好的小孩可以自己嘗試向家長介紹上一步已分組的詞語。遇到不懂,一同研究讀音。所謂研究,是指一同理解這個字為何這樣發音。例如我小時候不會ambulance這個字,家人就教我把字拆成am, bu, lance幾部分。有需要時可以查Cambridge Dictionary 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求證,會發現"bu"不發一般的"boo"音。

記憶力稍遜的小孩,可以與家長一起把詞語重新學習。策略視乎個人,有人適合用聽,有人適合用看,也有人適合親身體驗。以下方法同樣適用於協助記憶力好的小孩。

聽:
有些教科書附有CD,全部課文變成歌曲。如果小朋友覺得這些歌好聽,閒時找來聽聽,應該會較容易學會大致讀音。如果沒適合的CD,也可以一起錄音。

看:
把詞語四圍貼,有時間可以與小朋友一起製作,甚至加上插圖、照片和顏色等。沒時間或者可以在坊間搜羅適合的字卡,更簡單的方法是把教科書放大剪貼。用blu-tac或者3M無痕貼一般不會把牆身弄污。

親身體驗:
這個比較費時,可能利用"act it out"(自己演出來)的方法學習動詞、形容詞,用實物學習名詞,然後在生活中製造利用這些詞彙的機會,但的確有些小孩要透過應用才容易學懂。

當然,以上各種官能同用,效果最佳,視乎個人精力和時間吧。

要應付打爛沙盤問到篤的高能力的小朋友,時間極為充裕時,可以向他們介紹etymology dictionary http://www.etymonline.com/。英文有不少詞彙來自拉丁文、希臘文、法文等,了解語源或能幫助拼寫和找出某些字的發音規律。例如有些人很容易把dessert寫成desert,因為讀音像de-sert。不過,dessert的語源是des (=remove), sert來自servir (=serve),兩個字都各帶一個s。合起來的意思不難想像,好像我們吃甜品前待應會先把桌上的食物清理,後來意思變成甜品。Dessert一字也跟從語源的兩個字各取了一個s。另外bourgeoisie這個字如此特別的拼寫和發音,來自法文,有時間可以順道鼓勵孩子看看書認識歷史。

3. 多感官記憶

上一步讓小朋友認識讀音和拼寫,這一步需要非常聚精會神的短時間記憶。

方法是邊看著詞語邊讀(詞語及串法)邊寫一次,利用多種感官幫助記憶,然後把字蓋著,邊讀邊寫一次。

這個方法很悶很花口水也很累,所以只適合每次做幾分鐘,如3-8分鐘,時間長短視乎年齡、個人耐力、性格和當時狀態,需要見好就收,不適合非常疲倦時使用。

對於精力旺盛坐不定的小朋友,可利用一個叫running dictation的方法來幫短暫記憶。條件是家裡有一條可讓小朋友安全奔跑的走廊。做法是把要溫習的詞語貼在走廊的一端,另一端放一張桌子上面放一張白紙和一枝筆以供書寫。小朋友可以在限時(例如3-5分鐘,時間太長沒有挑戰性)無限次數看及讀詞語,然後記住詞語,跑到另一端寫出詞語。奔跑途中如忘記詞語,可以跑回去再看,家長可以從旁觀察哪些詞語小朋友記得好些,哪些較易忘記。整個活動的原理跟剛才坐定定的記憶方法同出一徹,只是加了走動的元素,利用奔跑的距離製造短暫記憶的機會。時限過後,可以一起看寫得對不對。

默書有很多互動方法,甚至可以利用apps。一口氣寫了這麼多我也要抖抖,有機會再講。

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死黨

有一個我教的課程add drop period較長,最近才完。add drop後一天,來了個牛仔褲破破爛爛,腳踏Crocs且上課不停un腳un到鞋都甩的學生。

上課時,他不停按電話,比億萬股票上落的人還忙。討論時間,他對同學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但只要仔細聽內容,會發現見解獨到,表達也佳。我不太喜歡他的行為,但我會讚賞他的分析。

下課後很多人走出來發問,搞足15分鐘才能踏出課室,一走出去就發現兩個剛才班上的學生在等我。

What's up?

兩個男生說,剛剛上課不好意思。

好端端的不好意思甚麼?

不好意思朋友第一次來上課態度這樣,希望我不要不開心。他們一直都是同學,這個人從小就是這副德性。

真奇怪,學生本人不在,反而是死黨來了兩個。

真替那位學生高興,居然有兩個這麼好的朋友小事情替自己未雨綢繆。

老實說,我不認同他的一些行為,但喜歡他的發言,而且他是高能力的一類人。

死黨卻說,擔心他會破壞課堂氣氛。

那是我的工作,我會設法讓每一個高能力的學生都有發揮,得到滿足感。這樣還能帶動其他同學。

說到最後,死黨甚至說他有提醒過同學上課坐姿要改善。

有你們這樣好的朋友,我真替他高興。
有你們這樣細心的學生,我也覺得高興。

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

真亦假時假亦真

昨天的事讓我想起下面這種圖。愈看,反而愈看不透。




















(圖片來源: https://www.pinterest.com/pin/57983913924731419)


昨晚看了Cable TV不經剪接的現場直播,醒來在TVB新聞看到剪接後截然不同的版本。是因為剪接嗎? 是因為拍攝角度嗎? 反正世間上不存在能把一切事情360度攝入鏡的方法,每個攝影機都有它的角度,每個人都有他看事情的角度。

以上這段文字先有英文,本來是我在fb的post,剛剛不小心把它譯壞了。我開始懂為甚麼龍應台出版中文書<<親愛的安德烈>>時,説她跟安德烈寫的英文信,只能重寫,不能翻譯。

The incident last night reminded me of a picture like this. The more I look at it, the more ambiguous it has become.

The live uncut broadcast on Cable TV last night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news on TVB today. And there's no way you can shoot everything from all angles. Each camera has its own angle. Each person has his own perspective.